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井回风与进风重力热管系统关键参数设计计算方法研究
1
作者 翟宇 赵旭 董志峰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6,共8页
矿井回风取热与进风加热重力热管热交换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热管结构参数的设计基本相同,导致矿井回风余热利用效率低且无法满足进风温度的设计要求。为解决该系统及热管组件关键参数设计缺乏针对性的理论支持的技术难题,基于重力式热管系... 矿井回风取热与进风加热重力热管热交换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热管结构参数的设计基本相同,导致矿井回风余热利用效率低且无法满足进风温度的设计要求。为解决该系统及热管组件关键参数设计缺乏针对性的理论支持的技术难题,基于重力式热管系统热交换模型,提出了一种矿井回风与进风重力热管系统关键参数设计计算方法。应用该方法于银川某矿,并与其他三个典型重力热管煤矿的热交换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矿重力热管热交换系统将进风温度从-31.5℃提升至4.1℃,满足了煤矿安全规程中进风温度≥2℃的要求,相较其他项目改善效果更为明显,这些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回风取热 矿井进风加热 重力热管 设计计算方法 热交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结构道路护栏设计计算方法 被引量:9
2
作者 卫军 张萌 +1 位作者 杨曼娟 董荣珍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9-253,共5页
为了研究我国混凝土结构道路护栏的设计计算方法,通过研究冲击荷载对混凝土结构护栏的动力作用过程,建立车辆撞击护栏的冲撞模型,获得撞击过程的碰撞力及其分布长度.应用运动学原理导出碰撞力的分布形式为1/4余弦曲线式.基于能量原理,... 为了研究我国混凝土结构道路护栏的设计计算方法,通过研究冲击荷载对混凝土结构护栏的动力作用过程,建立车辆撞击护栏的冲撞模型,获得撞击过程的碰撞力及其分布长度.应用运动学原理导出碰撞力的分布形式为1/4余弦曲线式.基于能量原理,通过建立车辆撞击混凝土护栏板的塑性变形屈服线,确定碰撞作用下混凝土结构道路护栏的抗冲击能力的计算方法.该方法与依据现行美国规范设计方法和我国有关规范方法所得的计算结果对比表明,在同一工况下新方法配筋明显小于另外2方法,计算过程更符合实际碰撞情况,可以为我国制定有关道路护栏设计规范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护栏 车辆冲撞作用 屈服线理论 设计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锅炉受压元件的高温蠕变-疲劳寿命设计计算方法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立人 陈玮 +2 位作者 盛建国 吴祥鹏 毛荷芳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09-416,共8页
介绍了锅炉受压元件高温蠕变-疲劳寿命的设计计算方法.该方法建立在线弹性应力分析理论基础上,对我国锅炉制造业长期积累的锅炉受压元件寿命设计计算经验和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参照了美国ASME等国际先进标准.它给出了电站锅炉高温受... 介绍了锅炉受压元件高温蠕变-疲劳寿命的设计计算方法.该方法建立在线弹性应力分析理论基础上,对我国锅炉制造业长期积累的锅炉受压元件寿命设计计算经验和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参照了美国ASME等国际先进标准.它给出了电站锅炉高温受压元件蠕变、低周疲劳及交互作用条件下的寿命损伤计算方法和典型结构及材料的设计计算参数,可供水管锅炉高温受压元件寿命设计使用,在役元件的高温蠕变及高温蠕变-疲劳寿命计算也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锅炉 高温受压元件 设计计算方法 蠕变疲劳 寿命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运专线现浇连续箱梁满堂支架设计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张鹏 肖绪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2-46,共5页
在参考相关文献和积累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模板、支架的设计计算过程中引入"混凝土为理想流体材料,材料颗粒之间不存在剪应力"的假定,以此为基础总结提出客运专线连续箱梁满堂支架设计计算的内容、方法和步骤,目的是规范... 在参考相关文献和积累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模板、支架的设计计算过程中引入"混凝土为理想流体材料,材料颗粒之间不存在剪应力"的假定,以此为基础总结提出客运专线连续箱梁满堂支架设计计算的内容、方法和步骤,目的是规范客运专线连续梁满堂支架的设计计算,并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目前该方法已成功应用哈大客运专线跨沈北大道、跨彰桓公路和沪杭客运专线跨闽申路、跨洞泾港、跨六磊泾等连续梁的施工中,实践表明这套方法是经济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专线 现浇连续箱梁 满堂支架 设计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要潜水器规范圆柱形耐压壳体设计计算方法比较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黄进浩 邱昌贤 +1 位作者 蔡新钢 向杨君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z1期351-362,共12页
针对潜水器环肋圆柱壳耐压结构,分析比较了CCS、RUS、ABS、GL各船级社潜水器规范中安全系数、强度计算方法、稳定性计算方法和允许工作压力控制要求,结合3个算例,总结了各规范的设计计算特点,分析结果可为修改完善我国潜水器设计规范提... 针对潜水器环肋圆柱壳耐压结构,分析比较了CCS、RUS、ABS、GL各船级社潜水器规范中安全系数、强度计算方法、稳定性计算方法和允许工作压力控制要求,结合3个算例,总结了各规范的设计计算特点,分析结果可为修改完善我国潜水器设计规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水器规范 圆柱形耐压壳体 设计计算方法 安全系数 强度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桁架式模板体系的设计计算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健 申峰 韩佛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5年第5期491-493,510,共4页
目的为大跨度结构楼板的桁架式模板体系的设计计算,提出一种较为经济合理且简便易行的设计计算方法.方法以某大跨度框架结构工程的模板体系作为算例,依据相关规范和规定,考虑了结构的一些影响安全的因素和施工中的实践经验,建立了基本... 目的为大跨度结构楼板的桁架式模板体系的设计计算,提出一种较为经济合理且简便易行的设计计算方法.方法以某大跨度框架结构工程的模板体系作为算例,依据相关规范和规定,考虑了结构的一些影响安全的因素和施工中的实践经验,建立了基本计算假定与适当的简化计算.结果通过对模板面板、小楞、支撑系统杆件的强度、挠度以及稳定性等方面的验算,验证了桁架式模板体系的安全可靠性,证明桁架式模板体系具有可行性且能满足国家现行规范和规定的要求.结论为大跨度框架结构楼板的模板体系设计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设计计算方案,该设计计算方法在满足模板体系设计安全、实用、经济的前提下使模板体系设计更为简便,易于被施工技术人员所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桁架 扣件式脚手架 设计计算方法 立杆稳定性 设计计算方法 模板体系 桁架式 大跨度结构 安全可靠性 经济合理 体系设计 大跨度框架 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泵反设计计算方法改进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卫平 李兵 +1 位作者 孙玉祥 杜云水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6-47,69,共3页
对比分析了目前常用离心泵设计方法和设计过程中相关系数的选取规律,并考虑叶轮出口角B2等参数对速度系数的影响,对离心泵的反设计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利用该方法对多个离心泵叶轮进行了验证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计算结果较精确可靠。
关键词 离心泵 设计计算方法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连续墙内埋管地下换热器设计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孙猛 夏才初 张国柱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3-419,共7页
基于地下连续墙内埋管传热模型的解析解,根据地下换热器进水温度假定曲线,迭代原理及负荷聚合原理提出地下连续墙内埋管地下换热器逐时换热量的计算方法及地下换热器的设计计算方法,并与数值模型、地埋管传热模型及上海自然博物馆的现... 基于地下连续墙内埋管传热模型的解析解,根据地下换热器进水温度假定曲线,迭代原理及负荷聚合原理提出地下连续墙内埋管地下换热器逐时换热量的计算方法及地下换热器的设计计算方法,并与数值模型、地埋管传热模型及上海自然博物馆的现场试验数据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文提出的方法得到的地下换热器逐时换热量与实测值非常吻合,更能准确分析地下连续墙内换热器可承担的换热量的变化情况,并通过将其与满足上部建筑物冷(热)负荷所需的换热量相比较,从而判断地下换热器的设计参数是否合理,为科学设计地下连续墙内埋管地下换热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地下连续墙内埋管 地下换热器 传热模型 设计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排小桩复合桩墙支护结构设计计算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郭院成 王坤 周同和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8-11,共4页
复合桩墙支护结构是一种由水泥土桩墙和竖向小桩通过钢筋砼压顶板联合构成的新型复合型支护结构体系.本文在全面总结复合桩墙支护体系结构类型及其计算模型基础上,结合现场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提出了单排小桩复合水泥土桩墙支护体系基... 复合桩墙支护结构是一种由水泥土桩墙和竖向小桩通过钢筋砼压顶板联合构成的新型复合型支护结构体系.本文在全面总结复合桩墙支护体系结构类型及其计算模型基础上,结合现场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提出了单排小桩复合水泥土桩墙支护体系基于整体计算模式的设计计算方法,为同类型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基坑支护体系 复合桩墙 设计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法的双钢板混凝土遮弹层设计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武 杨军 +2 位作者 王安宝 周布奎 李晓军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2-165,共14页
为了深入探讨双钢板混凝土结构抗强冲击时后附钢板的耗能方式变化,基于最小耗能原理和无量纲化分析,反推得到了不同材料和结构尺寸下后附钢板耗能状态。结合混凝土强度极限条件,建立了兼顾塑性变形和侵彻贯穿破坏形态的后附钢板综合耗... 为了深入探讨双钢板混凝土结构抗强冲击时后附钢板的耗能方式变化,基于最小耗能原理和无量纲化分析,反推得到了不同材料和结构尺寸下后附钢板耗能状态。结合混凝土强度极限条件,建立了兼顾塑性变形和侵彻贯穿破坏形态的后附钢板综合耗能计算公式以及后附钢板最小临界厚度解析表达式。计算结果表明,薄钢板综合耗能可达仅考虑贯穿效应耗能的4~5倍。基于能量守恒原理,提出了双钢板混凝土遮弹层防贯穿设计六步法,给出了弹体临界贯穿速度和弹体余速计算公式。该计算公式与已有钢板混凝土结构侵彻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钢板混凝土遮弹层 能量法 侵彻贯穿 设计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高灵敏度磁传感器设计计算方法
11
作者 戴鸿仪 张福生 《传感器技术》 CSCD 1992年第2期23-26,共4页
通过对磁敏四极管测磁电路的测试分析。
关键词 磁敏四极管 磁传感器 设计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温度计算与控制的卫燃带设计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冬林 鄢晓忠 +1 位作者 唐基林 谭旦辉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10-514,共5页
提出了基于卫燃带向火侧表面温度计算及控制的卫燃带设计准则,并根据炉内火焰与水冷壁管及卫燃带间的集总参数换热模型及卫燃带向火面至水冷壁管内工质各个环节的传热模型,建立了将卫燃带向火侧的表面温度与锅炉负荷、卫燃带材料导热... 提出了基于卫燃带向火侧表面温度计算及控制的卫燃带设计准则,并根据炉内火焰与水冷壁管及卫燃带间的集总参数换热模型及卫燃带向火面至水冷壁管内工质各个环节的传热模型,建立了将卫燃带向火侧的表面温度与锅炉负荷、卫燃带材料导热系数、卫燃带敷设厚度与面积关联起来的代数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一台燃用松藻无烟煤的400t/h四角切圆燃烧定压运行煤粉炉的卫燃带进行了设计传热计算.结果表明:锅炉负荷对卫燃带的表面温度影响最大,且近似呈线性关系;卫燃带厚度对表面温度的影响显现出对数函数的特性;卫燃带表面温度随材料导热系数的下降快速升高并随面积的增加而增加;对于导热系数为12w/(m·k),厚度为60mm的卫燃带,其计算的敷设面积为50~100m^2,与国内外400t/h同类型煤粉炉卫燃带的实际应用情况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锅炉 卫燃带 火焰侧表面温度 计算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电控制线路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伟 耿英三 王建华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95,101,共6页
为了解决继电控制线路系统传统设计方法的弊端 ,提出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 .该方法分析了电气原理图的特点 ,采用网络拓扑方法描述电气原理图的连接关系 ,并且提出电气元件逻辑关系的描述方法、元件自动匹配方法和电气设备间电缆最短长度... 为了解决继电控制线路系统传统设计方法的弊端 ,提出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 .该方法分析了电气原理图的特点 ,采用网络拓扑方法描述电气原理图的连接关系 ,并且提出电气元件逻辑关系的描述方法、元件自动匹配方法和电气设备间电缆最短长度的计算方法 .在此基础上 ,实现了设备端子排和电缆表的自动生成 ,并对设计结果进行了优化 .实践证明 ,基于上述方法开发的CAD软件能够自动完成大部分设计工作 ,提高了设计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电控制线路系统 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 电气原理图 接线 CAD 面向对象 网络拓扑 AUTO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计算设计:方法和应用展望 被引量:7
14
作者 操帆 陈耀晞 +2 位作者 缪阳洋 张璐 刘海燕 《合成生物学》 CSCD 2021年第1期15-32,共18页
蛋白质计算设计是指通过计算理性地确定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实现预设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计算设计已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方法,得到越来越多的实验验证。这些方法既可用于从头设计蛋白,也可以用于既有蛋白的理性改造,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蛋白质计算设计是指通过计算理性地确定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实现预设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计算设计已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方法,得到越来越多的实验验证。这些方法既可用于从头设计蛋白,也可以用于既有蛋白的理性改造,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是合成生物学的重要使能技术之一。本文简要回顾蛋白质计算设计方法的历史,并从蛋白质能量计算方法、氨基酸序列自动优化、从头设计主链结构、设计新的分子间识别界面以及负设计等方面介绍蛋白质计算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思路,还举例讨论了提高结构稳定性、构造新的分子界面等设计方法在酶、疫苗、自组装蛋白质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最后分析了蛋白质计算设计方法设计精度不足、难刻画极性相互作用的缺点以及需要考虑非水溶剂环境、界面设计优化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展望了蛋白质计算设计方法未来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如生物感受器、逻辑门设计等,医学领域如抗体、疫苗设计等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计算设计方法 氨基酸序列 多肽主链结构 分子间识别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砼双向板设计的计算机方法
15
作者 吴勇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6年第6期141-145,共5页
采用按弹性理论计算钢筋砼双向板弯矩系数的简捷方法来计算弯矩,具有编程简单明了的优点;按照《砼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进行截面设计。文中有程序流程图。
关键词 双向板设计:弯矩系数:计算方法:钢筋砼:弹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注塑模型腔尺寸的设计计算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江平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1-22,31,共3页
通过分析研究一些主要因素对精密塑件精度的影响 ,提出了精密注塑模设计和提高精密塑件精度的方法 ,并推导出精密注塑模的型腔尺寸设计计算公式。这些对精密塑件的生产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设计计算方法 型腔尺寸 精密塑件 注塑模 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箱式GIL中通流导体的设计计算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邦申 《电气制造》 2011年第1期64-65,共2页
主要介绍了分箱式GIL中管型通流导体的设计计算方法,一是根据产品设备对导体载流量的要求结合导体的电流密度来确定导体外形尺寸和壁厚的方法,二是在兼顾产品的绝缘和经济成本情况下,根据导体表面的允许场强设计基准来计算确定导体的外... 主要介绍了分箱式GIL中管型通流导体的设计计算方法,一是根据产品设备对导体载流量的要求结合导体的电流密度来确定导体外形尺寸和壁厚的方法,二是在兼顾产品的绝缘和经济成本情况下,根据导体表面的允许场强设计基准来计算确定导体的外形尺寸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计算方法 导体表面 GIL 通流 箱式 外形尺寸 电流密度 经济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与土钉或挡土墙联合使用时设计理论探讨 被引量:4
18
作者 蒋楚生 赵晓彦 +1 位作者 李庆海 贺钢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39,共5页
研究目的:路堑预加固桩与桩间土钉墙或挡土墙联合使用时设计计算方法尚不成熟,特别是对其"土拱效应"对桩间土钉墙或挡土墙有何影响未见报道过。传统设计时未能很好考虑这一问题,一般按经验进行设计。本文结合南昆铁路某科研... 研究目的:路堑预加固桩与桩间土钉墙或挡土墙联合使用时设计计算方法尚不成熟,特别是对其"土拱效应"对桩间土钉墙或挡土墙有何影响未见报道过。传统设计时未能很好考虑这一问题,一般按经验进行设计。本文结合南昆铁路某科研试验工点,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提出了一些较新的观点,供同行参考。研究结论:为了使两桩之间形成"土拱效应",应使桩间支挡物的刚度较小,使其后土体具有形成卸荷土拱的松动条件,此时桩身土压力与挡土墙上并不一致,桩上大、桩间墙上则较小,这种受力模式要求我们不必将桩间的土钉墙或挡土墙做得太强;同时由于土拱的拱矢在跨中最大(一般不超过3m),而靠近桩边时较小,故建议土钉长度跨中的要比两边的长3m左右,边上土钉长度也不宜太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压力 土拱效应 加固桩 土钉墙 设计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桩抗滑复合结构设计理论探讨 被引量:16
19
作者 蒋楚生 周德培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9-43,共5页
研究目的:通过对微型桩组合结构的理论探讨,提出相应的计算公式,以此合理确定组合桩的间距;组合桩上的桩前抗力和桩后滑坡推力,为微型桩组合结构设计提供依据。研究结论:通过研究,微型桩设计可遵循以下几点:桩间距可按微型桩等效直径... 研究目的:通过对微型桩组合结构的理论探讨,提出相应的计算公式,以此合理确定组合桩的间距;组合桩上的桩前抗力和桩后滑坡推力,为微型桩组合结构设计提供依据。研究结论:通过研究,微型桩设计可遵循以下几点:桩间距可按微型桩等效直径的2.5~3.5倍考虑;可借用滑坡分析的计算方法来计算桩上的滑坡推力,计算模式可简化为滑面以上受推力或土压力作用的刚性顶板的多柱框架,滑面以下为了简化计算按固定端考虑;滑面微型桩加固后总的抗剪强度为滑面抗剪强度加桩的抗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桩 抗滑组合结构 多柱框架 设计计算方法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伺服驱动功率回路参数选取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勇 陈志锦 张森 《兵工自动化》 2014年第8期79-81,86,共4页
为了正确选取交流伺服驱动器及其参数指标,提出一种交流伺服系统驱动回路功率参数设计及计算方法。介绍了交流伺服系统的硬件系统,通过计算整流器的容量、IPM的容量和滤波电容及释放电阻的容量,得到交流伺服驱动器功率参数,并进行实例分... 为了正确选取交流伺服驱动器及其参数指标,提出一种交流伺服系统驱动回路功率参数设计及计算方法。介绍了交流伺服系统的硬件系统,通过计算整流器的容量、IPM的容量和滤波电容及释放电阻的容量,得到交流伺服驱动器功率参数,并进行实例分析,该方法已经实现批量生产。实际生产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简单,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伺服 驱动回路 功率参数 设计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