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艺术素养缺失现象的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肖斌 陈琳琳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69-71,共3页
从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应具备的艺术素养入手,以平时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所呈现出的显性和隐性两种不同的形式为切入点,分析和报告了艺术素养缺失现象的主要表现,继而采用成因综合分析法对缺失现象的成因进一步加以分析和研究,并以严... 从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应具备的艺术素养入手,以平时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所呈现出的显性和隐性两种不同的形式为切入点,分析和报告了艺术素养缺失现象的主要表现,继而采用成因综合分析法对缺失现象的成因进一步加以分析和研究,并以严谨的态度提出了观点和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艺术设计类学生 艺术素养 缺失现象 主要表现 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全育人”理念下赛教融合模式提升设计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广酃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5-137,共3页
教育部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以来,“三全育人”工作呈现出生机勃勃全面推进的良好局面。学科竞赛作为培养设计类专业学生的有效载体和方式,受到各高校和专业的重视和运用。本文从赛教融合的角度探讨了学科竞赛推动教师教学能力发展... 教育部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以来,“三全育人”工作呈现出生机勃勃全面推进的良好局面。学科竞赛作为培养设计类专业学生的有效载体和方式,受到各高校和专业的重视和运用。本文从赛教融合的角度探讨了学科竞赛推动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和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培养的意义。并结合设计类专业及学生培养的特点,分析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推进深化赛教融合的主要原则进行了探讨分析。从加强思想观念上的宣传引导、加大教学改革、不断完善竞赛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赛教融合 设计类学生 实践创新能力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提升高校设计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玉璇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0-142,共3页
进入新媒体时代,复杂多变的信息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学生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新时代高校设计类思政教育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阐述了新媒体背景下创新高校设计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其有利于拓宽教育载体、缓解学生学习压力、深化... 进入新媒体时代,复杂多变的信息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学生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新时代高校设计类思政教育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阐述了新媒体背景下创新高校设计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其有利于拓宽教育载体、缓解学生学习压力、深化教育效果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重点研究了如何加强新媒体时代设计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如何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意于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新媒体 设计类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艺术设计类学生的素质教育 被引量:1
4
作者 辛淑英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3年第2期52-53,共2页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以网络信息和知识创新为资源,并以其流通为中心及东方文化迅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的激增、社会节奏的加快、对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相协调的社会期待及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等等。所有这些外在的社会背景在客观上都要...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以网络信息和知识创新为资源,并以其流通为中心及东方文化迅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的激增、社会节奏的加快、对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相协调的社会期待及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等等。所有这些外在的社会背景在客观上都要求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而伴随着高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应运而生的艺术设计专业,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学生的素质高低倍受众人关注,提高其素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设计类学生 素质教育 德育教育 创新教育 观察能力 创新素质 自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学类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路径探索 被引量:2
5
作者 曾晓峰 黎敏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8-140,共3页
新时代,深入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是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要求。本文阐述了设计学类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的价值意蕴,其有助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培养与提升。针对当前设计学类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重劳动轻教育、重实践轻... 新时代,深入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是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要求。本文阐述了设计学类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的价值意蕴,其有助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培养与提升。针对当前设计学类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重劳动轻教育、重实践轻理论、重个人轻集体的三重困境,本文提出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贯通、校内劳动实践与校外劳动实践相对接、综合性评价与具体性评价相融合,以期达到以劳育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学生 劳动教育 劳动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