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3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色文化与非遗传承协同设计策略研究
1
作者 金澜 冉佳丽 吴春茂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65-373,共9页
目的构建红色文化与非遗传承协同设计策略,并以多个红色文化场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为例进行设计实践。方法首先,运用桌面研究法,对红色文化、非遗传承、协同设计进行概述;其次,运用实地调查法,对红色文化场馆和非遗制作体验基... 目的构建红色文化与非遗传承协同设计策略,并以多个红色文化场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为例进行设计实践。方法首先,运用桌面研究法,对红色文化、非遗传承、协同设计进行概述;其次,运用实地调查法,对红色文化场馆和非遗制作体验基地进行调研;再次,运用策略提纳法,提炼出红色文化和非遗传承协同设计实施策略;最后,通过协同共创设计实践对相关策略进行验证。结论本文提出的协同设计策略包括,在视觉化传播方面,融汇多元红色符号,协同共创非遗作品,增强红色文化全民辨识度;在多模态交互方面,整合非遗感官互动,活化红色文化内涵,提高红色体验全民趣味性;在参与式体验方面,创建参与式实践,体验红色非遗制作,提升红色文化全程感悟力。这有助于设计师运用该设计策略进行有效性设计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非遗传承 协同设计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地性视角下的休闲农业服务设计策略研究
2
作者 郑刚强 刘览宇 孙嘉伟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76-85,共10页
目的探索在地性理论在休闲农业服务中的应用,利用定性与定量研究范式对休闲农业服务的在地性设计模型及策略进行探究。方法通过对在线文本的整理,采用扎根理论探寻休闲农业服务中体现的在地性元素并揭示这些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 目的探索在地性理论在休闲农业服务中的应用,利用定性与定量研究范式对休闲农业服务的在地性设计模型及策略进行探究。方法通过对在线文本的整理,采用扎根理论探寻休闲农业服务中体现的在地性元素并揭示这些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通过问卷调查,运用Kano模型明确各元素对游客而言的不同需求属性。结果用户需求明晰、关联组织协同、核心价值挖掘、游玩流程完整、体验活动创新是休闲农业服务在地的核心类属;人文历史、生命要素、用户特征、合作网络等人与文化及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属性是游客基本型和期待型需求的重要构成;包括技术场景打造、游玩过程优化在内的游玩流程属性,以及自然资源、农业生产在内的核心价值挖掘则是魅力型需求的重要构成。结论通过对扎根理论及Kano模型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最终产出相应的服务设计概念模型及设计策略,为休闲农业服务的在地性设计提供参考,提高游客体验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农业 在地性理论 服务体验 策略模型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设计策略研究
3
作者 胡鸿 唐煜霖 +2 位作者 高士明 石倬瑜 崔曼筠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23-130,153,共9页
目的通过对农村养老“医”“养”现状的分析,探讨提升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设计策略。方法以山西省临汾市北平镇农村养老服务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三阶段编码程序对案例进行分析,确定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定位,绘出以北平镇为例的... 目的通过对农村养老“医”“养”现状的分析,探讨提升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设计策略。方法以山西省临汾市北平镇农村养老服务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三阶段编码程序对案例进行分析,确定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定位,绘出以北平镇为例的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蓝图,提炼出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设计策略并进行用户评价。结论针对扎根理论总结的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五个主要范畴,提出在服务设计整合资源构建的服务系统基础上,以包容性设计扩展服务对象满足更多用户需求、以劝导性设计在服务过程中引导用户健康行为的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策略 扎根理论 农村医养结合 养老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生态景观设计策略分析
4
作者 张雪坤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204,共2页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传统村落生态景观的设计与建设是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必由之路,更是推动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先决之策。本文即立足于传统村落生态景观设计的有效策略,在遵循多样性、整体性、真实性客观原则的前提下,探究现代...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传统村落生态景观的设计与建设是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必由之路,更是推动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先决之策。本文即立足于传统村落生态景观设计的有效策略,在遵循多样性、整体性、真实性客观原则的前提下,探究现代化社会背景下传统村落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生态景观 设计策略 传统村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体验视角下的共享产品设计策略研究
5
作者 吴春茂 陈丹丹 杨菲娅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1-281,共11页
目的构建积极体验视角下的共享产品设计策略框架,并以共享充电桩为例进行设计实践。方法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界定积极体验设计和共享产品设计的概念与研究现状;其次,运用模型假设法,在文献综述基础上归纳共享产品设计目标与积极体验设... 目的构建积极体验视角下的共享产品设计策略框架,并以共享充电桩为例进行设计实践。方法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界定积极体验设计和共享产品设计的概念与研究现状;其次,运用模型假设法,在文献综述基础上归纳共享产品设计目标与积极体验设计层次,构建共享产品设计策略框架与设计算法;最后,运用设计实践法,为上海广为电气集团设计一款共享新能源充电桩。结论积极体验视角下的共享产品设计策略包括激励分享者参与感:外因刺激、情感反馈、唤醒效能;增进接收者获得感:感官愉悦、感知价值、社会反思;提升社群幸福感:强化纽带、增强归属、营造氛围。该策略有助于设计师精准化提取设计机会点,进行共享产品设计实践,以提升用户主观幸福感,并构建良好社群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体验 共享产品设计策略 新能源充电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诊APP用户使用意愿及设计策略研究
6
作者 戴劼君 刘苏文 +1 位作者 李宪锋 王颖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8-107,180,共11页
目的针对目前导诊APP用户使用意愿低的问题,旨在探究导诊APP用户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机制,基于影响机制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以期提高在线导诊APP用户的使用意愿。方法在技术接受模型、ISS理论以及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以信息质... 目的针对目前导诊APP用户使用意愿低的问题,旨在探究导诊APP用户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机制,基于影响机制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以期提高在线导诊APP用户的使用意愿。方法在技术接受模型、ISS理论以及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以信息质量、信任度、情绪反应为潜因变量构建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模型。该模型探讨了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考察了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的中介效应。最后基于对106名受访者的调查问卷结果,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SEM)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信息质量、信任度、情绪反应是影响用户使用意愿的关键因素,并且验证了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结论根据数据结果提出增强导诊APP用户体验的设计策略,包含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设计策略、以信任建立为导向的设计策略、以平和性为导向的设计策略,为导诊APP的优化设计提供进一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诊APP 使用意愿 影响因素 结构方程模型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旅融合视域下乡村户外公共设施设计策略探析
7
作者 刘鑫 燕梦娜 +2 位作者 李轶南 闫胜昝 侯亚婧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02-408,共7页
目的对文旅融合视域下的乡村户外公共设施进行了梳理与策略探析。方法从文旅融合的角度,进行田野考察,总结乡村户外公共设施的重要作用和发展现状,总结归纳乡村户外公共设施的设计理念,探讨设计策略,进行设计实践。结果得出乡村户外公... 目的对文旅融合视域下的乡村户外公共设施进行了梳理与策略探析。方法从文旅融合的角度,进行田野考察,总结乡村户外公共设施的重要作用和发展现状,总结归纳乡村户外公共设施的设计理念,探讨设计策略,进行设计实践。结果得出乡村户外公共设施对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总结乡村户外公共设施的定义、分类、设计策略。结论乡村户外公共设施分为信息设施、休闲设施、卫生设施、交通设施、艺术设施等五大类,乡村户外公共设施设计理念是满足用户需求、抓住乡村特色、体现复兴时代,加强乡村户外公共设施设计有利于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从细节上完善乡村户外公共设施,促进乡村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有助于乡村的生态宜居,从而助推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户外 公共设施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开发者工具链体验设计策略研究
8
作者 孙嘉伟 郑刚强 王志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21,共14页
目的 探索开发者工具链体验设计策略,以解决我国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开发者工具链缺乏系统设计规范、业务准入门槛高、自主研发能力不足等问题。方法 采用数据分析法、用户访谈法和案例研究法等,归纳与分析数字化转型的特征要素和系统框架... 目的 探索开发者工具链体验设计策略,以解决我国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开发者工具链缺乏系统设计规范、业务准入门槛高、自主研发能力不足等问题。方法 采用数据分析法、用户访谈法和案例研究法等,归纳与分析数字化转型的特征要素和系统框架,挖掘开发者业务诉求,构建用户画像与开发者旅程,并解析案例产品的体验要素,归纳其设计规律。结果 构建出“质量-效率-体验”背景支撑下的系统框架,总结出开发者工具链的特点及发展路径,提出整合式、中台化、模块化的体验设计策略。结论 开发者工具链作为数字化转型的“新基建”,发展潜能巨大,构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开发者工具链体验设计策略,有助于推动设计与开发全域融通,降低工具链设计的业务壁垒,提高数字化产品开发效率,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开发者 工具链 体验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设计伦理的AI辅助包装设计策略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成超 马亚玺 匡甜甜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3-341,共9页
目的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已进入普及阶段,并逐步介入包装设计实践的主要流程中。而在AI为包装设计带来设计工具、方法及形式革新的同时也造成了众多社会道德、设计规范与设计伦理方面问题。因此,需要重新思考AI辅助设... 目的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已进入普及阶段,并逐步介入包装设计实践的主要流程中。而在AI为包装设计带来设计工具、方法及形式革新的同时也造成了众多社会道德、设计规范与设计伦理方面问题。因此,需要重新思考AI辅助设计与包装设计的关系,以新的伦理道德约束AI的使用范围与使用方式,总结出更适合人工智能时代设计策略,更好地指导人工智能辅助下的包装设计实践,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包装设计的共生与可持续发展。方法基于设计伦理理论,以文献分析及案例分析法,总结AI辅助设计为包装设计带来的机遇与伦理风险,探究规避、减轻AI辅助包装设计伦理风险的设计策略。结论在AI辅助包装设计时代,包装设计师应秉承:以人为本,持充分的社会责任感使用AI辅助设计;平等设计,避免算法偏见,做文化包容设计;生态设计,利用AI评估减轻环境影响设计策略,开创包装设计与AI辅助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新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伦理 生成式人工智能 AI辅助设计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土性竹建筑设计策略 被引量:2
10
作者 方智果 徐淑倩 +1 位作者 刘聪 史嘉宁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4,共7页
乡土建筑一直以来都是具有独特魅力和价值的建筑形态,而竹材作为一种天然生态材料,在乡土建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旨在分析竹材在乡村建设中的价值挖掘及应用,并从物质、生态、建造及形态四个层面探索乡土性竹建筑设计,指出结合新型... 乡土建筑一直以来都是具有独特魅力和价值的建筑形态,而竹材作为一种天然生态材料,在乡土建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旨在分析竹材在乡村建设中的价值挖掘及应用,并从物质、生态、建造及形态四个层面探索乡土性竹建筑设计,指出结合新型材料的乡土化、构建新型竹结构、节点连接方式的更新、三维形态的本体化设计、生态层面的可持续设计是建构乡土性竹建筑的关键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土性 竹建筑 设计策略 可持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技术驱动的绿色包装防伪叙事设计策略
11
作者 管宁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86-290,共5页
针对传统防伪包装存在的视觉体验割裂与环保理念传递效率低下问题,本研究探索基于区块链、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及人工智能(AI)等智能技术融合的绿色包装设计框架,旨在实现防伪功能与品牌叙事的协同创新。通过整合智能技术的视觉... 针对传统防伪包装存在的视觉体验割裂与环保理念传递效率低下问题,本研究探索基于区块链、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及人工智能(AI)等智能技术融合的绿色包装设计框架,旨在实现防伪功能与品牌叙事的协同创新。通过整合智能技术的视觉化特征,并融合符号学与叙事学理论,构建动态设计策略,结合典型案例分析与用户行为数据验证设计效果。研究提出“数据驱动-符号建构-叙事表达”三位一体协同架构,实证结果显示:防伪验证效率提升40%,用户环保认知度提高35%,平均交互时长为传统包装的4.2倍。研究表明,智能技术可有效驱动包装功能性与体验性的协同优化,本策略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创新性的理论范式与实践路径,其技术框架未来可拓展至NFT等数字前沿技术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技术 绿色包装 防伪设计 叙事设计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新”背景下高中地理实践活动作业的设计策略
12
作者 王毅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52,共3页
地理实践活动是培养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在“双新”背景下,研究地理实践活动作业的设计策略,对于培养高中学生地理实践力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中常用的三种地理实践活动作业的设计模式,针对选题、实施和反馈三个环节,提出... 地理实践活动是培养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在“双新”背景下,研究地理实践活动作业的设计策略,对于培养高中学生地理实践力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中常用的三种地理实践活动作业的设计模式,针对选题、实施和反馈三个环节,提出具体的作业设计策略,阐述了作业设计过程中的考量要素和关键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实践活动 作业 设计策略 高中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场景行为的老年人智慧助行服务设计策略研究
13
作者 盛传新 赵璧 +1 位作者 张禄 王泽峰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33-542,564,共11页
目的为改善高龄、数字失能、下肢残障等特殊老年群体的助行服务体验,探究从传统泛出行场景到助行场景下的智慧技术整合服务设计策略。方法引入全场景行为工具,追踪、归纳和总结目标老年群体的一周出行生活行为,揭示老年人在实际出行过... 目的为改善高龄、数字失能、下肢残障等特殊老年群体的助行服务体验,探究从传统泛出行场景到助行场景下的智慧技术整合服务设计策略。方法引入全场景行为工具,追踪、归纳和总结目标老年群体的一周出行生活行为,揭示老年人在实际出行过程中面临的迷路寻路、高峰换乘、数字设备操作失能与身体不适求助等子场景,将移动出行空间层要素和助行行为层要素进行矩阵交叉分析,结合元宇宙、虚拟现实、智能穿戴与AI个性化路径推荐算法等数字技术层要素生成高价值助行交互场景,构建从“物理域—数字域—情感域”跃进的智慧助行服务设计策略。结果提出促进助行设备个性化响应与互联共享、提升助行界面内容可及和精准衔接化、实施助行知识推介定时化和定制化,增强公共出行空间社交化与家庭式体验的智慧助行服务设计策略并建议在助行服务中融入远程家庭互动、VR康复训练、虚拟旅行等促进身心健康的新生活体验场景。结论智慧助行服务设计策略的构建有助于指导数字技术与老龄日常出行生活的紧密融合,增强助行服务的吸引力和实用性,满足特殊老年群体独立出行的需求,促进其身心和社交的全面健康发展,为智能技术与老年群体适老化服务的深度融合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设计 适老化 智慧助行 全场景行为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流理论的公共智能快递柜产品设计策略及评价研究
14
作者 陶殷 黄雪飞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0-282,共13页
目的挖掘用户在心流不同阶段的设计需求,重新构思产品的功能和外观。引导用户更顺畅地进入心流状态,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改善产品的易用性。方法通过非参与式观察法及深度访谈法,深入理解用户的行为规律和使用需求点。从心流理论的视角... 目的挖掘用户在心流不同阶段的设计需求,重新构思产品的功能和外观。引导用户更顺畅地进入心流状态,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改善产品的易用性。方法通过非参与式观察法及深度访谈法,深入理解用户的行为规律和使用需求点。从心流理论的视角,分析并提取用户在不同心流体验阶段的体验要素,应用于公共智能快递柜的设计策略。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分别计算目标层、准则层与方案层之间各指标的权重值,指导公共智能快递柜的设计实践。运用TOPSIS综合评价法进行设计方案的评估,选择最佳设计方案。结果基于心流理论分析了用户在不同心流阶段的设计需求,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分析设计指标的重要度。根据重要度排序,设计了三款智能快递柜,并通过TOPSIS综合评价法评价选出最优方案。综合多种理论的设计方法有助于减少设计方案评价的主观性和片面性。结论基于心流理论的设计创新策略能够更深入地挖掘用户的核心需求,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适用于公共智能快递柜的设计。同时,也为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的产品设计方案的选择与评估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流理论 公共智能快递柜 AHP层次分析法 TOPSIS综合评价 设计策略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情绪认知理论的办公茶桌设计策略
15
作者 傅晓晗 李松 《福建茶叶》 2025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研究旨在通过情绪认知理论提升办公茶桌的情绪体验。通过分析办公茶桌的设计特征,探索如何从情绪认知的视角出发设计办公茶桌。首先,从办公用户的情绪表达和基本需求出发,建立用户与办公茶桌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本研究针对办公用户情绪... 研究旨在通过情绪认知理论提升办公茶桌的情绪体验。通过分析办公茶桌的设计特征,探索如何从情绪认知的视角出发设计办公茶桌。首先,从办公用户的情绪表达和基本需求出发,建立用户与办公茶桌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本研究针对办公用户情绪认知的三个主要方面,探讨办公茶桌在情绪体验中的表达维度及其引发的不同情绪体验。最后,结合理论分析,提出了基于情绪认知视角的办公茶桌设计策略,旨在为办公茶桌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实用的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认知理论 办公茶桌 情绪体验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物香韵:从感官体验维度探寻织物嗅觉体验设计策略
16
作者 李万军 马一宁 冯安然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31,共8页
织物作为生活必需品,与人类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不可或缺。然而,现代织物的嗅觉风格未得到充分思考,嗅觉体验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因此,基于感官体验设计理论,文章首先从织物材料属性与织造工艺出发,剖析织物留香方式与嗅觉感官体验之间的关... 织物作为生活必需品,与人类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不可或缺。然而,现代织物的嗅觉风格未得到充分思考,嗅觉体验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因此,基于感官体验设计理论,文章首先从织物材料属性与织造工艺出发,剖析织物留香方式与嗅觉感官体验之间的关联;其次梳理纺织品发展历程,探讨工业革命后嗅觉感官体验与织物之间出现的断裂,凸显织物嗅觉体验设计的必要性;最后由本体层的织物结构属性,经需求层的个性化定制,实现体验层的情感交互融合,构建起“人—感官—织物—情感”四维度的织物嗅觉体验设计策略模型,从而为织物感官体验设计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 嗅觉感官 感官体验 用户 嗅觉体验设计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单元复习作业设计策略——以“认识国家”单元为例
17
作者 陈韵竹 罗珺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32,共4页
随着“双减”政策的颁布与新课标的推行,如何设计并利用作业测评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水平成为初中地理教学研究的重点。本文以初中地理“认识国家”单元复习作业为例,从解构作业目标、创新内容形式和构建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核心素... 随着“双减”政策的颁布与新课标的推行,如何设计并利用作业测评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水平成为初中地理教学研究的重点。本文以初中地理“认识国家”单元复习作业为例,从解构作业目标、创新内容形式和构建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核心素养统领下的初中地理单元复习作业设计策略,使作业真正发挥诊断和促进学习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地理 核心素养 单元复习作业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学视角下绿色包装产品购买意愿及设计策略研究
18
作者 欧阳武旻 韩永 +1 位作者 余淑慧 杜鹤民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30-237,共8页
构建了一个新的概念模型,旨在检验绿色包装美学对可持续感知价值及购买意愿的影响,从而揭示设计美学在推动绿色包装产品消费中的作用。首先,基于产品形态美学理论,并结合绿色包装设计的特征,将绿色包装美学划分为6个维度:色彩、触感、... 构建了一个新的概念模型,旨在检验绿色包装美学对可持续感知价值及购买意愿的影响,从而揭示设计美学在推动绿色包装产品消费中的作用。首先,基于产品形态美学理论,并结合绿色包装设计的特征,将绿色包装美学划分为6个维度:色彩、触感、形状、整体外观、独特性及简单性。其次,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数据进行分析,探究绿色包装美学、可持续感知价值与购买意愿之间的作用机制。最后,依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绿色包装设计策略。通过对模型路径系数的分析,研究发现:绿色包装美学必须通过可持续感知价值的中介作用,才能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结果表明,可持续感知价值是调节绿色包装美学与购买意愿的关键中介变量,且其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以绿色包装产品为研究对象,构建并验证了绿色包装美学通过可持续感知价值影响购买意愿的中介模型。研究结论不仅为绿色包装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同时也为促进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包装 美学 可持续感知价值 假设检验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建筑改造中的室内设计策略
19
作者 周玉霞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I0018-I0018,共1页
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既有建筑改造成为了提升城市品质和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重要手段。在这一过程中,室内设计策略的运用显得尤为关键,它不仅关乎居住和使用的舒适度,更体现了对建筑原有价值的尊重与再创造。通过对既有建筑... 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既有建筑改造成为了提升城市品质和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重要手段。在这一过程中,室内设计策略的运用显得尤为关键,它不仅关乎居住和使用的舒适度,更体现了对建筑原有价值的尊重与再创造。通过对既有建筑改造中室内设计策略的深入研究,我们希望为室内设计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既有建筑改造项目的成功实施,同时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设计策略 既有建筑改造 城市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赋能阅读教学的人工智能提示语:应用潜能与设计策略
20
作者 钱荃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13,共4页
人工智能提示语是人类与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进行交流的语言媒介。它能够通过精准推荐、递进式对话和开放指令赋能语文日常阅读教学,解决“读什么”“怎么读”“读后如何提升”等关键问题。师生通过设计分析型提示语、框架型提示语与反... 人工智能提示语是人类与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进行交流的语言媒介。它能够通过精准推荐、递进式对话和开放指令赋能语文日常阅读教学,解决“读什么”“怎么读”“读后如何提升”等关键问题。师生通过设计分析型提示语、框架型提示语与反思型提示语,可以实现人机高效互动,提升阅读教学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提示语 应用潜能 设计策略 语文阅读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