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设计的研究”(DBR)应用的信息化教学有效性新论 被引量:1
1
作者 董彦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2年第4期12-14,共3页
在信息化教学实践中应用"基于设计的研究"(Design Based Research,DBR)范式开展教学有效性的应用型理论研究,必须尽快实现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探究情境项目设计、交互过程模式创建、课程整合自主建构等多种综合实践的整合,才... 在信息化教学实践中应用"基于设计的研究"(Design Based Research,DBR)范式开展教学有效性的应用型理论研究,必须尽快实现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探究情境项目设计、交互过程模式创建、课程整合自主建构等多种综合实践的整合,才能深化对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设计研究”(dbr) 信息化教学 教学有效性 教育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同式设计的游戏干预研究——以儿童牙科就诊焦虑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胡斌 吴现 蓝梓仪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1-207,共7页
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近年来研究发现游戏会伴随儿童阶段的成长过程,如何通过游戏干预设计的方式帮助儿童在健康医疗就诊过程中缓解焦虑成为研究者与游戏开发者们的研究热点。儿童的认知及娱乐需求与成人不同,本文采用协同式设计方法和... 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近年来研究发现游戏会伴随儿童阶段的成长过程,如何通过游戏干预设计的方式帮助儿童在健康医疗就诊过程中缓解焦虑成为研究者与游戏开发者们的研究热点。儿童的认知及娱乐需求与成人不同,本文采用协同式设计方法和基于实践研究法对儿童就诊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进行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式设计 基于实践研究法 游戏干预设计 儿童健康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基于设计的研究的主旨、特征及案例简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吕林海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22,共4页
学习科学研究的兴起,引发了世界教育领域对一种新的学习研究方法——基于设计的研究(DBR)的深入关注。DBR倡导设计与研究相互整合,其核心主旨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连接及共同推动,这正是其与传统心理实验方法之间最根本的差异。在此基础上... 学习科学研究的兴起,引发了世界教育领域对一种新的学习研究方法——基于设计的研究(DBR)的深入关注。DBR倡导设计与研究相互整合,其核心主旨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连接及共同推动,这正是其与传统心理实验方法之间最根本的差异。在此基础上,DBR还具有实用性、贯一性、交互性、迭代性、灵活性、整合性以及情境性等更加具体的特征,对这些特征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准确、深刻地领会DBR的基本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设计研究(dbr) 理论与实践 真实情境 心理实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研究”纷杂概念的界定及与相关方法的比较——学习研究的原初视角 被引量:7
4
作者 杨南昌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09年第1期13-17,共5页
当前,关于"设计研究"的描述来自教育研究的各个领域,其术语和概念林林总总令人困顿。研究表明,"设计研究"作为教育研究新范式肇始于学习科学研究领域,从这一学习研究原初视角来探求"设计研究"的本源概念... 当前,关于"设计研究"的描述来自教育研究的各个领域,其术语和概念林林总总令人困顿。研究表明,"设计研究"作为教育研究新范式肇始于学习科学研究领域,从这一学习研究原初视角来探求"设计研究"的本源概念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几种研究方法之差异,对于帮助我国研究者和实践者真正理解和掌握该研究范式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研究(dbr) 学习科学 概念界定 学习研究 方法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理论视角中的设计研究:模式与范例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南昌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0-54,共5页
学习现象的复杂性和学习研究的跨学科性决定了设计研究的多重性,其研究的理论宽度可以扩展到发展心理学、认知科学、文化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的宽广视域并可在多理论间穿行整合,因而建立单一模式来描述设计研究是不明智的。学习... 学习现象的复杂性和学习研究的跨学科性决定了设计研究的多重性,其研究的理论宽度可以扩展到发展心理学、认知科学、文化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的宽广视域并可在多理论间穿行整合,因而建立单一模式来描述设计研究是不明智的。学习科学所进行的设计研究其核心目标在于跨越模式界限,促进持续的教育革新,最终走向多领域协同一致的学习研究,实现对学习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更富生力的理解与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研究(dbr) 学习科学 学习研究 理论模式 范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面向理解的学习与教学设计——设计研究视角下的中国本土实证探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吕林海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0年第1期8-12,共5页
对人类理解的探究,在人类思想的发展史上从未中断过。而随着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的深入发展,该主题于20世纪中后期逐渐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研究课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表征观与实作观成为了分析学习活动中理解内涵的两种对峙思想。从学... 对人类理解的探究,在人类思想的发展史上从未中断过。而随着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的深入发展,该主题于20世纪中后期逐渐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研究课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表征观与实作观成为了分析学习活动中理解内涵的两种对峙思想。从学习科学的视野出发,将这两种思想整合起来,以实证方法探究学习活动中更加细微的理解特征以及相应的教学设计策略,成为了本研究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解 学习科学 表征观 实作观 设计研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摄影作品在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王超 高婷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302-306,共5页
目的探究摄影作品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方式。方法结合艺术设计学、美术学、广告学、传播学理论知识,采用案例分析法、观察研究法、归纳法等方法,归纳艺术设计中摄影作品的具体处理手法。结论摄影与艺术设计的融合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创意灵... 目的探究摄影作品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方式。方法结合艺术设计学、美术学、广告学、传播学理论知识,采用案例分析法、观察研究法、归纳法等方法,归纳艺术设计中摄影作品的具体处理手法。结论摄影与艺术设计的融合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创意灵魂,既符合消费者的审美求,又蕴藏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对于现代艺术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影作品 平面设计 案例分析法 观察研究法 归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BR的双馈风力机组低电压穿越方案设计 被引量:6
8
作者 成红兵 袁炜 +2 位作者 周伟波 徐继刚 卢仁宝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22-128,共7页
讨论了电网电压跌落下当前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各种LVRT技术拓扑方案及控制策略的优缺点,提出一种不同于常用Crowbar技术的低电压穿越技术方案。在基于DBR(Dynamic Brake Resistance)双馈风电机组新型LVRT拓扑结构及功能分析基础上,建立双... 讨论了电网电压跌落下当前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各种LVRT技术拓扑方案及控制策略的优缺点,提出一种不同于常用Crowbar技术的低电压穿越技术方案。在基于DBR(Dynamic Brake Resistance)双馈风电机组新型LVRT拓扑结构及功能分析基础上,建立双馈风电机组在电网正常运行和发生低电压故障情况下发电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风电机组发生LVRT的控制策略。最后在此技术方案下进行20%电网故障下LVRT试验,试验实验数据充分证实了技术方案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r 拓扑结构 双馈机组 低电压穿越方案设计 CROWB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舆情指标体系、方法与模型比较研究 被引量:34
9
作者 曾润喜 杜换霞 王君泽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6-101,共6页
近年来,网络舆情事件频发,网络舆情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也逐渐增多。但不同学者关于网络舆情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存在不一致的地方。从指标设计和方法模型两大方面,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对我国网络舆情的相关学术成果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 近年来,网络舆情事件频发,网络舆情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也逐渐增多。但不同学者关于网络舆情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存在不一致的地方。从指标设计和方法模型两大方面,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对我国网络舆情的相关学术成果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研究发现,网络舆情指标体系研究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但存在指标体系设计缺少相应的论证过程、未注意末级指标的相互重叠现象、网络舆情权重确定方法和模型存在主观性、网络舆情指标体系构建尚未形成完整体系等问题,应基于统一标准建立系统化、全生命周期的网络舆情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 指标设计 预警 比较研究法 生命周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科学研究与教育实践变革:研究方法论的创新和发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梁林梅 蔡建东 耿倩倩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9-45,62,共8页
学习科学将学习理论创新与教育实践变革视为同等重要的双重使命。为了进一步解决科学研究的知识发现与教育实践改进难以同步的现实问题,学习科学共同体在基于设计的研究(DBR)方法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基于设计的实施研究(DBIR)。文章在回... 学习科学将学习理论创新与教育实践变革视为同等重要的双重使命。为了进一步解决科学研究的知识发现与教育实践改进难以同步的现实问题,学习科学共同体在基于设计的研究(DBR)方法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基于设计的实施研究(DBIR)。文章在回顾DBR的基础上,总结和分析了DBIR的四个核心原则;探讨了DBIR所倡导的“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实践者”三元协同的新型伙伴关系,提出了促进学习科学研究向教育实践转化的以新型学习观为基础的“三要素—三层次—三角色”系统变革模型;建议通过更新教育实践者和决策者的学习观、构建“研究—政策—实践”三位一体的应用学习科学实践共同体和基于研究和证据的教育政策制定等途径,来达成基础理论创新和教育实践变革的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科学 教育系统变革 教育政策 基于设计研究(dbr) 基于设计的实施研究(DB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技术学的专门研究方法综述 被引量:15
11
作者 马启龙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4-28,共5页
教育技术学的专门研究方法是指教育技术学为研究其特定对象而采用的特殊方法,目前包括学习反应信息分析法、开发性研究法、设计研究法、技术人造物缺陷分析法等,内容分析法、评价研究法、解释结构模型法、会话分析法等不是教育技术学的... 教育技术学的专门研究方法是指教育技术学为研究其特定对象而采用的特殊方法,目前包括学习反应信息分析法、开发性研究法、设计研究法、技术人造物缺陷分析法等,内容分析法、评价研究法、解释结构模型法、会话分析法等不是教育技术学的专门研究方法。教育技术学的专门研究方法是教育技术学学科独立性的基础之一,但具体教育技术学问题的研究可以借鉴通用的或基本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 专门研究方法 学习反应信息分析法 开发性研究法 设计研究法、技术人造物缺陷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空坠物痕迹引发居住环境安全距离的思考——关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道路边缘至建筑物距离规定的疑问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晨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5-78,82,共5页
运用物理痕迹研究法对城市多层居住环境中的高空坠物痕迹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探讨并提出了高空坠落物的散布范围值,并以此为依据对现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道路边缘至建筑物距离的规定提出几点疑问。本文旨在对规范的完善,乃... 运用物理痕迹研究法对城市多层居住环境中的高空坠物痕迹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探讨并提出了高空坠落物的散布范围值,并以此为依据对现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道路边缘至建筑物距离的规定提出几点疑问。本文旨在对规范的完善,乃至居住区规划设计、建设提出一些参考性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距离 高空坠物 物理痕迹研究法 散布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研究方法热潮下的冷思考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尹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方法之于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贯穿研究始末的主心骨,是科学研究的立身之本。方法不明、不通、不精将直接影响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和有效性。近年来,混合研究方法头顶“1+1>2”的叠加效应光环,在国内掀起了一股方法论迭代创新的浪... 方法之于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贯穿研究始末的主心骨,是科学研究的立身之本。方法不明、不通、不精将直接影响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和有效性。近年来,混合研究方法头顶“1+1>2”的叠加效应光环,在国内掀起了一股方法论迭代创新的浪潮。2023年第3期《体育学研究》刊发的《混合研究方法在体育科学研究中的价值及设计思路》一文敏锐地捕捉到了体育学科进一步深化和细化方法论研究的需求,对混合研究法在提升研究效度、推动理论建构、提升完整性方面的学科价值进行了论证与举例,并介绍了以互证思路为主的聚敛式平行设计、以建构思路为主的探索性时序设计和以解释思路为主的解释性时序设计这三种混合设计思路。该文是对混合方法热浪下研究者困惑和迷茫的一种回应,也为混合方法的进一步探讨奠定了基础、打开了口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科学研究 学科价值 时序设计 混合方法 体育学科 冷思考 叠加效应 混合研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石油产品调合关系设计能力验证方案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怿 吕大伟 白正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25-1329,共5页
能力验证是国际通行的实验室及其监管者实现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串通现象的存在使能力验证计划实施的结果存疑,严重困扰着组织者、参加者以及实验室的客户。本文利用石油产品调合规律,设计了一种能够尽可能多的向能力验证计划参加者分... 能力验证是国际通行的实验室及其监管者实现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串通现象的存在使能力验证计划实施的结果存疑,严重困扰着组织者、参加者以及实验室的客户。本文利用石油产品调合规律,设计了一种能够尽可能多的向能力验证计划参加者分发不同样品的方案以避免串通现象。验证结果表明:依据两组分调合的数学关系,利用稳健回归技术等手段能够有效表征实验室的检测能力,避免串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合 能力验证计划 石油产品 验证方案 实验室能力 稳健回归 回归方程 标准差 设计能力 研究法辛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强大的参与经验——访哈佛大学学习技术专家克里斯·德迪博士 被引量:8
15
作者 梁林梅 李晓华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共6页
克里斯·德迪(Chris Dede,1947-),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首任蒂莫西·沃斯(Timothy E.Wirth)学习技术讲座教授,2001—2004年任教育研究院学习和教学系主任,现为技术、创新与教育专业负责人,著名学习技术专家。德迪博士1969年于加... 克里斯·德迪(Chris Dede,1947-),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首任蒂莫西·沃斯(Timothy E.Wirth)学习技术讲座教授,2001—2004年任教育研究院学习和教学系主任,现为技术、创新与教育专业负责人,著名学习技术专家。德迪博士1969年于加州理工学院获化学和英语双学士学位,1972年于马萨诸塞大学获科学教育的教育博士学位(Ed.D),1972—1981年在马萨诸塞大学任教,1981—1990年在休斯顿大学任教,1991—2000年在乔治梅森大学任教,2000年到哈佛大学工作至今。除了在多所大学的工作经历之外,德迪博士还有着非常丰富的学术研究经历:1979—1980年在美国国家教育学院任研究员,1984年以访问科学家的身份在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实验室工作,1984—1990年间以访问科学家的身份在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约翰逊航空中心从事科学研究,1996—1997年在国家科学基金会担任高级项目主任。德迪博士曾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美国教育部、乔伊斯基金会和哈佛大学等获多项研究资助,其中受到NSF多次资助、始于2000年、基于MUVE的中学科学课程"River City"在北美地区产生了广泛影响,"River City"被作为新型数字化学习及评价方式的典型选入《2010教育技术规划》,还受到"数字未来学家"唐·泰普斯科持(Don Tapscott)的关注,被作为发现学习模式写入了他的新书《数字化成长》(3.0版)(2009)。德迪博士还长期为美国政府、企业及各类专业组织提供学术咨询,是美国国家科学院教育和心理评价基金委员会成员、美国教育部技术专家组成员,参与了《2010教育技术规划》(草案)的制定工作。德迪博士的主要研究领域涵盖了新兴学习及评价技术的研究、教育技术应用中的政策研究和教育技术实施中的领导力研究等。其中新兴学习技术的研究包括多用户虚拟环境(MUVE)、增强现实(AR)、社会网络、远程教育、Web2.0工具和教育游戏等。这对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因此,我们与他进行了远程交流与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技术 多用户虚拟环境(MUVE) 增强现实(AR) 科学教育 RIVER CITY 设计研究法(dbr) 《2010教育技术规划》(草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反思性教学实践的思考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根福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7-29,共3页
关键词 反思性教学 教师素质 培养途径 教学设计 行动研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