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营造法式》设计理论体系的当代建构 被引量:6
1
作者 邹其昌 《创意与设计》 2012年第4期40-48,共9页
《营造法式》的整体结构体系用一句话说就是:以"中和"为核心,立足于营造本质与实践而建构起来的"一个理念、两大系统、六大范畴和十三大类型"相互统一的理论体系。所谓"一个理念"即中和精神;"两大系... 《营造法式》的整体结构体系用一句话说就是:以"中和"为核心,立足于营造本质与实践而建构起来的"一个理念、两大系统、六大范畴和十三大类型"相互统一的理论体系。所谓"一个理念"即中和精神;"两大系统"是指"文字语言系统和图像语言系统";"六大范畴"是指"总释、制度、功限、料例、等第、图样";"十三大类型"是指"壕寨、石作、大木作、小木作、雕作、旋作、锯作、竹作、瓦作、泥作、彩画作、砖作、窑作"。本文重点考察了《营造法式》设计理论体系建构的六大范畴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造法式》 设计理论体系 范畴 当代建构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的本土化问题——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研究系列 被引量:5
2
作者 邹其昌 《创意与设计》 2015年第5期11-20,共10页
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中国设计梦)是整个中国体系建构(中国梦)的核心价值部分。传承与创新是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的基本策略。其中传承包括本土民族设计资源的传承和对当今世界先进设计体系的学习与借鉴。本土化资源是构建中... 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中国设计梦)是整个中国体系建构(中国梦)的核心价值部分。传承与创新是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的基本策略。其中传承包括本土民族设计资源的传承和对当今世界先进设计体系的学习与借鉴。本土化资源是构建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的重大系统工程,本土民族设计资源更是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独具国际竞争力价值的关键性根本。在当代中国设计理论体系建构的本土化进程中,设计与民族生活方式、设计与民族文化精神之间的关系以及建构路径的选择和方法论问题是我们应该着力思考的三个重要问题。摘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中国设计理论体系 建构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工开物》设计理论体系的当代建构 被引量:4
3
作者 邹其昌 《创意与设计》 2015年第3期33-44,共12页
Abstract:《天工开物》是明代科学家宋应星(1587-约1666年,字长庚,汉族,江西奉新人)集数十年深入调查研究之功而完成的一部划时代的著作。该书首次由宋应星之友涂伯聚刊行于崇祯十年(1637年,代表着世界现代工业文明的大事件英国资产阶... Abstract:《天工开物》是明代科学家宋应星(1587-约1666年,字长庚,汉族,江西奉新人)集数十年深入调查研究之功而完成的一部划时代的著作。该书首次由宋应星之友涂伯聚刊行于崇祯十年(1637年,代表着世界现代工业文明的大事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1640年前夕)。《天工开物》原书为二十卷,刊行时保留了十八卷,删去了《观象》、《乐律》二卷。全书内容丰富,几乎涉及到工业文明以前的所有农业、手工业各部门各领域各工种的生产技术、工艺流程、设计文化以及诸多问题。全书依据"贵五谷而贱金玉"的思想原则,进行理论架构,形成了独具中华传统造物设计理论特色的"天工""开物"体系,并与《考工记》、《营造法式》共同完成了中华"考工学"设计理论体系建构。作为全球化进程中的转型性的集大成之作,《天工开物》是中华传统"考工学"设计理论体系和工匠文化精神的代表性著作,值得我们认真阅读、研究、传承与开新。此次校勘出版,旨在为建构当代中国设计理论体系而发掘、积累、探索与开新。一、中国传统"考工学"设计理论形态及其历程概述《天工开物》内容丰富,几乎涉及到工业文明以前的所有农业、手工业各部门各领域各工种的生产技术、工艺流程、设计文化以及诸多问题。全书依据"贵五谷而贱金玉"的思想原则,进行理论架构,形成了独具中华传统造物设计理论特色的"天工""开物"体系,并与《考工记》、《营造法式》共同完成了中华"考工学"设计理论体系建构。作为全球化进程中的转型性的集大成之作,《天工开物》是中华传统"考工学"设计理论体系和工匠文化精神的代表性著作,值得我们认真阅读、研究、传承与开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工开物》 考工学 当代设计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与未来设计学发展——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研究系列 被引量:1
4
作者 邹其昌 《创意与设计》 2023年第4期72-83,共12页
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是整个中国体系建构中的核心部分。创建中国学派,是中国当代学者的使命和历史必然。从东西方文化体系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努力构建中国当代设计学体系,既是时代对“第三种体系”的呼唤,具有其历史价值,也是中... 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是整个中国体系建构中的核心部分。创建中国学派,是中国当代学者的使命和历史必然。从东西方文化体系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努力构建中国当代设计学体系,既是时代对“第三种体系”的呼唤,具有其历史价值,也是中国传统设计理论体系——中华考工学体系的传承和发展,更是国家发展战略和学科建设发展的需求。从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的建构现状来看,围绕中国当代理论体系,存在着称谓、性质、内涵、方法和路径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探索。就如何建构当代设计理论体系的问题而言,具体可从三大核心板块展开。设计学科体系建构与学者个人研究、教育体系、传统本土设计资源息息相关。未来设计学发展以设计升为门类为前提,包括理论建构与学科建构两大板块,对管理者、教师队伍、研究型学者、设计人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 中国设计学派 中国式现代设计理论体系 未来设计 体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三才图会》设计理论体系的当代建构--中华考工学设计理论体系研究系列 被引量:4
5
作者 邹其昌 范雄华 《创意与设计》 2018年第6期5-17,共13页
《三才图会》是中国古代一部极其重要的设计文献,既包括文字文献,更有丰富的图像文献,实际上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中国设计史》(当然这里的设计与我们现在的设计,内涵有一定差异),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当代设计实践意义。本文拟就《三才... 《三才图会》是中国古代一部极其重要的设计文献,既包括文字文献,更有丰富的图像文献,实际上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中国设计史》(当然这里的设计与我们现在的设计,内涵有一定差异),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当代设计实践意义。本文拟就《三才图会》"文献体系"、"设计文献体系"、"设计理论体系"等三大设计核心问题及其价值做一初步探讨。文章认为,《三才图会》作为中华考工学设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图像设计和言说设计的融合,突出无序之序、无法之法的逻辑思维方式,将生活中耳熟能详的普通事物经典化、理论化,彰显着浓郁的设计民族情怀与理论特色——以《易》《礼》体系为思想源头的中华考工学设计理论体系,是我们当今设计学科构建中国当代设计学理论体系值得借鉴的重要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才图会》 设计理论体系 中华考工学 当代中国设计理论体系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设计体系下梁思成“中而新”设计观内涵及价值——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研究系列之四 被引量:3
6
作者 邹其昌 冯易 《艺术探索》 2020年第1期58-72,共15页
“中而新”设计观是梁思成设计思想的核心观念,它不仅是梁思成追求的设计风格,也是其建构的设计方法,体现了其设计理念。“中而新”,即通过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学习,在保持民族文化鲜明性基调之上,完成本土设计观念、设计方法的持续更新。... “中而新”设计观是梁思成设计思想的核心观念,它不仅是梁思成追求的设计风格,也是其建构的设计方法,体现了其设计理念。“中而新”,即通过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学习,在保持民族文化鲜明性基调之上,完成本土设计观念、设计方法的持续更新。其理论核心是:如何对待传统和现代的关系;如何正确处理中与西、新与旧;如何在外来文化持续冲击下保持民族特性,坚守宝贵的自我格调;如何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资源,融入传统,升华出拥有生命活力、具有竞争优势的独特文化力;如何在把握时代科技和发展趋势时,仍将人的多方面需求满足放在设计考虑的首位。梁思成“中而新”设计观从核心层、策略层和方法层等三个层面对中国设计理论体系虑的建构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体系 梁思成 设计 “中而新” 中华考工学体系 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 中国设计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五年中国设计学理论建设与发展概述——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问题探索系列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邹其昌 华沙 《创意与设计》 2018年第1期96-101,共6页
本文立足中国设计学科健康发展,旨在探索中国设计理论发展与建构,重在事实呈现,不做价值评判,共同推进中国设计理论发展,以期建构中国设计学派。在设计学学科升级的背景下,中国设计理论领域近五年来涌现了一批研究成果,这些成果进一步... 本文立足中国设计学科健康发展,旨在探索中国设计理论发展与建构,重在事实呈现,不做价值评判,共同推进中国设计理论发展,以期建构中国设计学派。在设计学学科升级的背景下,中国设计理论领域近五年来涌现了一批研究成果,这些成果进一步推动了当代中国设计学理论体系的建设。通过对近五年来中国设计理论的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概括,以期从设计基础理论建设、设计实践理论建设、设计产业理论建设三个方面较为全面的反映近五年来中国设计理论建设发展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设计理论体系 建设与发展 中国设计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礼学到治理学:邹其昌人工智能设计治理理论体系的学术轨迹——评邹其昌《设计治理:中国自主人工智能设计治理理论体系研究》
8
作者 喻仲文 潘婷 《创意与设计》 2025年第1期96-100,共5页
2024年4月,邹其昌教授新作《设计治理:中国自主人工智能设计治理理论体系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24年4月)付梓,6月22日,该作在同济大学举办的首届中国人工智能设计理论研究大会上发布,该作是邹其昌探索中国当代设计学理论体系构建系列... 2024年4月,邹其昌教授新作《设计治理:中国自主人工智能设计治理理论体系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24年4月)付梓,6月22日,该作在同济大学举办的首届中国人工智能设计理论研究大会上发布,该作是邹其昌探索中国当代设计学理论体系构建系列研究一次个案式探索,也是中国设计界以中国自主的设计理论首次回应人工智能设计问题的设计理论著作(见图1,2)。学术界反响热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设计治理:中国自主人工智能设计治理理论体系研究》 治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教学设计学科理论体系建构的几点思考
9
作者 宋丽 《艺术科技》 2022年第12期209-212,共4页
教学设计学科是连接教育教学相关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学科,也必然应根据时代发展作出相应革新。探讨一门学科发展革新的前提是厘清该学科理论体系建构的历程,因此文章对教学设计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展开几点浅显思考,以期引发后续相关探讨... 教学设计学科是连接教育教学相关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学科,也必然应根据时代发展作出相应革新。探讨一门学科发展革新的前提是厘清该学科理论体系建构的历程,因此文章对教学设计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展开几点浅显思考,以期引发后续相关探讨。首先以本体论视角思考教学设计学科建立的必要性;其次认为梅瑞尔在学科理论体系建构过程中的建设性成果主要表现在提出教学设计分代理论并推动教学设计的自动化进程,并基于“具体如何推动”展开讨论;再次探讨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学科理论体系建构的影响,从这个角度出发阐释第二代教学设计理论范式不易被打破的原因之一;最后得出结论:若要实现教学设计学科理论体系建构新突破,在重视学科基础理论发展的同时,还应重视以学习理论为代表的教学设计学科理论基础的发展,并思考新时代产生的某些新学科中的理论是否也应被纳入教学设计学科成为其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学科理论体系 梅瑞尔 第二代教学设计理论 学习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工程设计学体系建构研究——从女娲补天到ChatGPT
10
作者 邹其昌 许王旭宇 《美术大观》 2023年第10期117-123,共7页
本文是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研究的系列论文之一,也是本人长期以来从事中国理论创新工程的阶段性成果之一。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是一种中国式的现代化设计理论体系,是一种有别于世界其他理论体系的全新的当代中国设计理论体系建构... 本文是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研究的系列论文之一,也是本人长期以来从事中国理论创新工程的阶段性成果之一。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是一种中国式的现代化设计理论体系,是一种有别于世界其他理论体系的全新的当代中国设计理论体系建构问题——本人称之为第三种体系。本文拟就工程设计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展开探索与研究。工程设计是整合技术结构体、弥补自然环境、解决特定社会情境中日益复杂的工程设计需求和挑战的体系化活动,必定要以体系化思维探索工程设计的创新与发展之路。本文聚焦架构设计的概念建构,从“链接、重组、创生”等角度阐述架构设计的体系结构和基本概念,同时以此为核心概念,建构工程设计学体系。工程设计学可以链接技术群和跨学科合作关系,重组工程问题和工程社会机制,创生工程理论和未来社会愿景,改善乃至于解决工程领域的固化现象,推动社会向更公正、平等和包容的方向发展。同时其属于国家发展战略问题,旨在建立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美好秩序,对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的建构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 第三种体系 工程设计体系 体系化思维 架构设计 智能科技与设计 中国设计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御宅族的技术加速式自我治理可行吗?——米哈游“技术宅拯救世界”对于二次元设计治理的启示
11
作者 邹其昌 陈征洋 《创意与设计》 2024年第2期54-67,共14页
麦克卢汉的“机器新娘”——性与技术的结合预言了今日御宅族文化。御宅族与二次元是一种技术加速的“人机之恋”,二次元既是“机器新娘”按摩尔定律发展的媒介环境,又是御宅族心中高速迭代的后人类情结。二次元负外部性的根源在于技术... 麦克卢汉的“机器新娘”——性与技术的结合预言了今日御宅族文化。御宅族与二次元是一种技术加速的“人机之恋”,二次元既是“机器新娘”按摩尔定律发展的媒介环境,又是御宅族心中高速迭代的后人类情结。二次元负外部性的根源在于技术过速导致的人与技术之间扭曲的单向度关系。御宅族只有成为技术宅,与“机器新娘”建立互相建构、协同进化的双向度关系,才能破解技术垄断。米哈游在“爱驱动创新”的技术宅模式上加入了权力和资本的模块,让二次元媒介的技术发展得到大幅度加速。他们把二次元的技术垄断当做技术加速的燃料,令二次元的负外部性转换为正外部性。米哈游模式证明了技术宅或许能成为技术加速主义的补丁,因为他们天生就装备了超越资本主义的政治纲领——用爱并为爱生产和创造。回归数字工匠的御宅族能在“拯救世界”的过程中“拯救自身”,自行完成御宅族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宅 米哈游 设计治理 工匠文化 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外设计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13
12
作者 邹其昌 《创意与设计》 2014年第4期19-27,共9页
当代设计学建设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的系统,设计产业是设计学体系建构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当今中国文化产业建设与发展的核心内容。对设计产业理论与实践的系统研究是当今中国设计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本文立足... 当代设计学建设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的系统,设计产业是设计学体系建构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当今中国文化产业建设与发展的核心内容。对设计产业理论与实践的系统研究是当今中国设计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本文立足中外设计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的视角,展开对中国当设计产业理论建设与发展的学理性思考,以利于促进中国当代设计产业乃至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本文倡导"理论先导、政策跟进、产业繁荣"协同创新发展逻辑理念,提出了"PMBTA"理论研究模型等观念以及相关研究思路,对当代中国设计产业的发展有一定价值和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设计理论体系 设计产业 国际竞争力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黑龙江流域民间、民俗艺术资源的地方特色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以应用型高校动画专业核心课程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迅 《美术教育研究》 2023年第17期60-62,共3页
基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的迫切需要,针对目前国内应用型高校动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该文以动画专业课程与教学论为指导,发挥黑龙江地方特色动画专业课程中思政价值导向与思政教育功能,构建具... 基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的迫切需要,针对目前国内应用型高校动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该文以动画专业课程与教学论为指导,发挥黑龙江地方特色动画专业课程中思政价值导向与思政教育功能,构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专业特色的动画专业课程思政设计理论,具体提出黑龙江地方特色动画专业核心课程思政设计理论体系,即教学方法体系、教学模式体系、教材建设体系四部分理论建构,以期完善关于地方特色动画专业核心课程思政的多维度建构,实现地方特色动画专业核心课程思政建设成果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特色 动画专业 课程思政 设计理论体系 教学方法体系 教学模式体系 教材建设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考工学:历史、逻辑与形态 被引量:7
14
作者 潘天波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9年第4期91-98,共8页
中华考工学是具有中国底蕴与中国特色的设计理论体系。但近现代以来,被引进的西方设计学不仅打乱了国学之考工学研究的原有知识框架与方法论,还俨然遮蔽了从《考工记》到《考工典》的中华考工学的学科发展、理论建设与体系创构,更重创... 中华考工学是具有中国底蕴与中国特色的设计理论体系。但近现代以来,被引进的西方设计学不仅打乱了国学之考工学研究的原有知识框架与方法论,还俨然遮蔽了从《考工记》到《考工典》的中华考工学的学科发展、理论建设与体系创构,更重创了中华考工学理论体系的发展走向及其当代传承。中华考工学的理论历史与发展逻辑是明晰的,它以“考工”为核心概念,以“知识考古学”为方法,以“工匠文化”为体系,以“工匠精神”为信仰,建构与形成了中华特色考工学理论体系。中华考工学理论体系是真正意义上的有“中国底蕴、中国特色的思想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中华特色设计学的理论体系。提出与阐发中华考工学理论体系具有重大学术意义与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 中华考工学 设计理论体系 本位回归 当代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