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声学-结构设计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白杨 汪鸿振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3-45,共3页
声学 -结构设计灵敏度分析揭示了结构振动引起的辐射声压与结构设计变量之间的关系。分别用有限元法和边界元法计算结构设计灵敏度和声学灵敏度。将两个灵敏度结合得到最终的声学 -结构设计灵敏度。在边界元计算中 ,采用退化元处理奇异... 声学 -结构设计灵敏度分析揭示了结构振动引起的辐射声压与结构设计变量之间的关系。分别用有限元法和边界元法计算结构设计灵敏度和声学灵敏度。将两个灵敏度结合得到最终的声学 -结构设计灵敏度。在边界元计算中 ,采用退化元处理奇异积分问题 ,对特征频率不唯一问题采用CHIEF方法处理。以脉动球和箱体为例 ,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结构 设计灵敏度 结构振动 辐射声压 声学灵敏度 特征频率 边界元法 有限元法 辐射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设计灵敏度分析的改进的再生核质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学明 周进雄 +1 位作者 张智谦 张陵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0-424,共5页
基于物质导数概念和直接微分法,将再生核质点法应用于形状设计灵敏度分析(DSA)中。导出了基于无网格近似的灵敏度方程,特别强调了在考虑形状函数关于设计变量的物质导数时无网格方法与有限元法的不同。通过对RKPM形状函数及其物质导数... 基于物质导数概念和直接微分法,将再生核质点法应用于形状设计灵敏度分析(DSA)中。导出了基于无网格近似的灵敏度方程,特别强调了在考虑形状函数关于设计变量的物质导数时无网格方法与有限元法的不同。通过对RKPM形状函数及其物质导数进行矩式显式表述,提高了无网格方法的计算效率。对两个二维线弹性问题进行了位移灵敏度和应力灵敏度分析,计算结果与解析解吻合的很好;同时通过对通常的RKPM和改进的RKPM计算耗时的比较,显示了该方法不仅有效,而且可以显著地提高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网格方法 再生核质点法 形状设计灵敏度分析 形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体系统动力学设计灵敏度分析直接微分法 被引量:2
3
作者 潘振宽 丁洁玉 高磊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0-63,共4页
针对受完整约束的多体系统动力学微分/代数方程数学模型动态最优化设计问题,建立了通用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方程,并以此为基础,用直接微分方法系统地推导出了计算设计灵敏度的通用公式,最后通过平面机械臂模型对理论结果和相应算法进行了... 针对受完整约束的多体系统动力学微分/代数方程数学模型动态最优化设计问题,建立了通用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方程,并以此为基础,用直接微分方法系统地推导出了计算设计灵敏度的通用公式,最后通过平面机械臂模型对理论结果和相应算法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灵敏度 完整约束 多体系统动力学 微分法 代数方程 微分方法 推导 机械臂 通用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常微分方程数学模型的多体系统动力学设计灵敏度分析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臧宏文 潘振宽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1年第2期1-5,共5页
基于常微分方程数学模型建立了多体系统动力学设计灵敏度分析的伴随变量方法。系统的初始条件由隐函数给出 ,设计目标函数为通用的积分型 ,推导过程采用变分方法。最后 ,以简单的弹簧
关键词 多体系统动力学 常微分方程 设计灵敏度分析 伴随变量方法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体系统动力学设计灵敏度分析的直接微分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陆婕 丁洁玉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4年第4期76-79,共4页
基于二阶常微分方程描述的多体系统动力学数学模型 ,采用直接微分方法系统地推导了多体动力学灵敏度分析的矩阵微分方程 ,并提出了简化计算方法。为提高灵敏度分析的通用性 ,采用了具有通用性的积分型目标函数。为避免两次数值积分步长... 基于二阶常微分方程描述的多体系统动力学数学模型 ,采用直接微分方法系统地推导了多体动力学灵敏度分析的矩阵微分方程 ,并提出了简化计算方法。为提高灵敏度分析的通用性 ,采用了具有通用性的积分型目标函数。为避免两次数值积分步长不一致引起的数值积分的实施复杂性 ,将动力学方程中的状态变量与状态灵敏度分析变量重新组合 ,使得系统状态方程与状态灵敏度方程可以一起求解。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体系统动力学 常微分方程 设计灵敏度分析 直接微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塑性摩擦接触问题形状设计灵敏度分析
6
作者 万军 唐国金 李道奎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3-517,共15页
提出了一种计算二维有限变形弹塑性摩擦接触问题形状设计灵敏度的算法.采用主动集策略和mortar方法处理接触边线上的约束条件.在mortar接触边线的切线和法线方向上采用相同的名义罚函数,提出基于名义罚函数的移动摩擦锥算法来正则化接... 提出了一种计算二维有限变形弹塑性摩擦接触问题形状设计灵敏度的算法.采用主动集策略和mortar方法处理接触边线上的约束条件.在mortar接触边线的切线和法线方向上采用相同的名义罚函数,提出基于名义罚函数的移动摩擦锥算法来正则化接触约束条件,发展了一种新的二维多体有限变形摩擦接触算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将离散形式的摩擦接触问题控制方程对形状设计变量微分,得到了该路径相关问题的直接微分法解析设计灵敏度计算格式,其节点位移灵敏度方程在每个增量步不用迭代、直接求解.与国际上现有的二维多体有限变形摩擦接触问题的解析设计灵敏度算法相比,本算法不需分解为法向和切向推导,表达式较简洁,便于编程实现.数值算例验证了算法的精度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 形状设计灵敏度 mortar方法 名义罚函数 移动摩擦锥 有限变形弹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完全概率信息条件下车辆零部件可靠性灵敏度设计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义民 贺向东 +1 位作者 刘巧伶 闻邦椿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08-612,共5页
将可靠性设计理论与灵敏度分析方法相结合,研究了车辆零部件的可靠性灵敏度设计问题,提出了可靠性灵敏度设计的计算方法,给出了可靠性灵敏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了设计参数的改变对车辆零部件可靠性的影响,为车辆零部件的可靠性设计提供了... 将可靠性设计理论与灵敏度分析方法相结合,研究了车辆零部件的可靠性灵敏度设计问题,提出了可靠性灵敏度设计的计算方法,给出了可靠性灵敏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了设计参数的改变对车辆零部件可靠性的影响,为车辆零部件的可靠性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设计 车辆零部件 可靠性灵敏度设计 任意分布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煤机摇臂系统行星轮系疲劳可靠性灵敏度设计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义民 王婷 黄婧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26-1431,共6页
由于采煤机摇臂系统的行星轮系结构比较复杂,采用集中质量参数法对其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行星轮与太阳轮的动态接触应力以确定其失效模式.主要考虑行星轮与太阳轮结构尺寸的随机性,利用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功能,模拟得到疲劳寿命与... 由于采煤机摇臂系统的行星轮系结构比较复杂,采用集中质量参数法对其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行星轮与太阳轮的动态接触应力以确定其失效模式.主要考虑行星轮与太阳轮结构尺寸的随机性,利用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功能,模拟得到疲劳寿命与随机参数的关系表达式.采用最大可能点摄动法进行可靠性设计.最后通过对行星轮与太阳轮的可靠性灵敏度设计,得到了各参数均值和方差对结构可靠性的影响情况.Monte-Carlo仿真试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为行星轮与太阳轮可靠性灵敏度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轮与太阳轮 有限元建模 BP神经网络 最大可能点摄动法 可靠性灵敏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航空发动机涡轮盘的可靠性灵敏度设计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周 杜尊令 张义民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61-1164,共4页
航空发动机涡轮盘结构比较复杂,无法直接获得极限状态方程的显示表达式.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涡轮盘可靠性灵敏度设计的Monte Carlo-随机有限元法与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考虑了涡轮盘结构的几何尺寸、材料性能特性和环境载荷的随机... 航空发动机涡轮盘结构比较复杂,无法直接获得极限状态方程的显示表达式.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涡轮盘可靠性灵敏度设计的Monte Carlo-随机有限元法与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考虑了涡轮盘结构的几何尺寸、材料性能特性和环境载荷的随机性,利用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功能,模拟得到随机响应与随机参数的关系表达式,采用一次二阶矩法进行可靠性设计;通过对涡轮盘的可靠性灵敏度设计,得到了各参数均值和方差对涡轮盘可靠性的影响情况.利用结构可靠性分析软件NESSUS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为涡轮盘可靠性灵敏度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灵敏度设计 涡轮盘 MONTE Carlo-随机有限元法 神经网络 一次二阶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态随机参数的汽车常用弹簧的可靠性灵敏度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周 张义民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08年第4期38-44,共7页
将可靠性设计理论与灵敏度分析方法相结合,应用四阶矩技术,提出了基于四阶矩方法的可靠性灵敏度设计的计算方法,讨论了具有非正态随机参数的常用弹簧可靠性灵敏度设计问题,给出了可靠性灵敏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了设计参数的改变对汽车常... 将可靠性设计理论与灵敏度分析方法相结合,应用四阶矩技术,提出了基于四阶矩方法的可靠性灵敏度设计的计算方法,讨论了具有非正态随机参数的常用弹簧可靠性灵敏度设计问题,给出了可靠性灵敏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了设计参数的改变对汽车常用弹簧可靠性的影响,为汽车常用弹簧的可靠性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常用弹簧 可靠性设计 可靠性灵敏度设计 非正态随机参数 四阶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子午线轮胎疲劳性能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国林 林波 +1 位作者 安登峰 应世洲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4-356,共3页
对子午线轮胎12.00R20进行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运用设计灵敏度分析技术,计算轮胎主要破坏区域的应变比能对该区域各胶料橡胶材料的材料力学性能参数的灵敏度;根据设计灵敏度分析的结果,对轮胎各胶料进行优化,以提高轮胎的疲劳寿命;优... 对子午线轮胎12.00R20进行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运用设计灵敏度分析技术,计算轮胎主要破坏区域的应变比能对该区域各胶料橡胶材料的材料力学性能参数的灵敏度;根据设计灵敏度分析的结果,对轮胎各胶料进行优化,以提高轮胎的疲劳寿命;优化结果在试制轮胎的耐久试验中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午线轮胎 橡胶 有限元法 设计灵敏度分析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阀滑动副的设计参数灵敏度分析与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史秋明 谢荣华 《火箭推进》 CAS 2013年第3期72-78,共7页
分析了电磁阀的组成和功能,给出了电磁阀的4个典型任务剖面,并由此分析对阀门可靠性产生重要影响的功能结构。用设计参数灵敏度分析法研究了导致阀芯-壳体滑动副卡死的直接原因,认为问题的核心在于多余物导致摩擦力大幅度增加。因此消... 分析了电磁阀的组成和功能,给出了电磁阀的4个典型任务剖面,并由此分析对阀门可靠性产生重要影响的功能结构。用设计参数灵敏度分析法研究了导致阀芯-壳体滑动副卡死的直接原因,认为问题的核心在于多余物导致摩擦力大幅度增加。因此消除滑动副的疲劳磨损和粘着磨损是提高可靠性的关键。用质量功能配置方法找出了与滑动副相关的零件和结构,在灵敏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结构要素的设计思路和原则,研究了螺管式电磁阀的滑动副结构对空间推进系统的适用性,并给出了滑动副结构要素的加工方法和对应的工序质量控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阀 滑动副 设计参数灵敏度 可靠性 质量功能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复特征灵敏度的代数法
13
作者 杨晓伟 林笠 杨立洪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26,共3页
对于复特征灵敏度分析问题 ,文中给出了一种代数法求解公式 .从理论分析的角度来说 ,所提出的方法既适合于单频 ,也适合于重频 .为了说明算法的数值稳定性 。
关键词 复特征灵敏度分析 代数法 数值稳定性 结构设计灵敏度 结构力学 特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靠性稳健优化设计的齿轮轮齿修形量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周 张静 +1 位作者 张义民 谭学飞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8-372,共5页
在可靠性高阶矩理论基础上,将优化设计、灵敏度设计与稳健设计相融合,建立了圆柱齿轮传动的齿轮修形参数可靠性稳健设计模型,提出了一种以修形参数为设计变量,以修形参数的灵敏度和齿轮质量为目标函数的圆柱齿轮优化修形方法.从可靠性... 在可靠性高阶矩理论基础上,将优化设计、灵敏度设计与稳健设计相融合,建立了圆柱齿轮传动的齿轮修形参数可靠性稳健设计模型,提出了一种以修形参数为设计变量,以修形参数的灵敏度和齿轮质量为目标函数的圆柱齿轮优化修形方法.从可靠性稳健设计角度解决了齿轮修形参数确定方法的问题.研究了轮齿修形参数的改变对齿轮传动可靠度的影响,通过计算机程序进行验证并获得了理想的数值计算结果.数值算例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是一种非常方便和实用的改善轮齿修形量的方法,为确定齿轮轮齿最佳修形量提供了一种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高阶矩理论 灵敏度设计 稳健设计方法 齿轮传动 轮齿修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结构响应混合鲁棒控制研究
15
作者 梅振景 顾仲权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2-105,111,共5页
为解决满足控制系统的自适应性与在线计算量小的要求,本文提出了多输入、多输出直升机结构响应混合鲁棒控制决策,首先利用混合灵敏度设计方法设计出鲁棒反馈控制器,在此基础上引入基于FXLMS方法设计的自适应前馈控制器,形成自适应前馈-... 为解决满足控制系统的自适应性与在线计算量小的要求,本文提出了多输入、多输出直升机结构响应混合鲁棒控制决策,首先利用混合灵敏度设计方法设计出鲁棒反馈控制器,在此基础上引入基于FXLMS方法设计的自适应前馈控制器,形成自适应前馈-鲁棒反馈的混合控制,设计控制器的原始参数取自离线计算与识别,将计算工作量放在设计阶段,而只需很小的在线调整前馈控制器的计算量。进行了直升机结构模型的鲁棒控制仿真计算,与自由-自由梁的鲁棒控制与混合鲁棒控制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响应主动控制 鲁棒控制 混合灵敏度设计 FXLMS算法 混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lumination of parameter contributions on uneven break: phenomenon in underground stoping mines 被引量:2
16
作者 Jang Hyongdoo Topal Erkan Kawamura Youhe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6年第6期1095-1100,共6页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conundrum facing the stope production in underground metalliferous mining is uneven break (UB: unplanned dilution and ore-loss). Although the UB has a huge economic fallout to the entire min...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conundrum facing the stope production in underground metalliferous mining is uneven break (UB: unplanned dilution and ore-loss). Although the UB has a huge economic fallout to the entire mining process, it is practically unavoidable due to the complex causing mechanism. In this study, the contribution of ten major UB causative parameters ha,; been scrutinised based on a published UB predicting artificial neuron network (ANN) model to put UB under the engineering management. Two typical ANN sensitivity analysis methods, i.e., connection weight algorithm (CWA) and profile method (PM) have been applied. As a result of CWA and PM applications, adjusted Qrate (AQ) revealed as the most influential parameter to UB with contribution of 22,40% in CWA and 20,48% in PM respectively.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can be used a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in stope design, production, and reconciliation stages on underground stoping m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planned dilution Ore-loss Underground metalliferous mining Uneven break Artificial neuron net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分析技术在中药活性组分药食同源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丹 孙伯禄 杨林 《中国食品工业》 2022年第8期61-63,共3页
随着中药、食品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药质量控制模式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和方法实现了一定的变革。分析仪器的长足进步与灵敏度设计的逐步完善,为含有复杂成分的药膳以及中药制剂的质量分析提供了更高的分辨率保障。现代主要分析方法多采... 随着中药、食品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药质量控制模式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和方法实现了一定的变革。分析仪器的长足进步与灵敏度设计的逐步完善,为含有复杂成分的药膳以及中药制剂的质量分析提供了更高的分辨率保障。现代主要分析方法多采用色谱及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虽能实现中药质量的准确、可靠分析,但繁琐的样品前处理、专门的分析实验室及操作人员等条件却极大制约了中药质量的现场、即时、快速检验。与传统分析方法相比,电化学分析技术不仅灵敏度高、成本低,而且具有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对样品的损伤小、易于集成化和小型化便于现场评估等优点,已在中药质量评价快检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技术手段 电化学分析 中药质量 分析实验室 现场评估 药食同源 灵敏度设计 分析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