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助教”的设计材料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卫辉 姚艳龙 《河南农业》 2020年第30期53-54,共2页
设计材料工艺学课程是对工业产品材料属性、加工工艺等知识的建立,是决定工业设计由设计创意和草图方案转化为实际产品的关键,对于工业设计专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以“微助教”为例,研... 设计材料工艺学课程是对工业产品材料属性、加工工艺等知识的建立,是决定工业设计由设计创意和草图方案转化为实际产品的关键,对于工业设计专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以“微助教”为例,研究智慧教学模式在设计材料工艺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以及在项目化实践教学中的作用,旨在提升设计材料工艺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助教” 智慧教学 设计材料工艺学课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下的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设计方法
2
作者 刘朝晖 盛佳豪 柳力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79,共9页
为探索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设计新思路,通过构建材料性能数据库,提出了一种数据驱动下的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设计方法。首先以沥青种类、空隙率等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作为模型输入,以动态模量、动稳定度等混合料性能作为模型输出,分别构建... 为探索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设计新思路,通过构建材料性能数据库,提出了一种数据驱动下的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设计方法。首先以沥青种类、空隙率等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作为模型输入,以动态模量、动稳定度等混合料性能作为模型输出,分别构建了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 BP)神经网络、极限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 XGBoost)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三种机器学习预测模型,并建立了MySQL材料性能数据库;然后运用数据库结构化SQL查询语句,以沥青混合料性能为搜索条件,通过反向匹配获得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参考值,提出了数据驱动下的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设计方法;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设计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机器学习模型中XGBoost较BP神经网络决定系数R^(2)提升了0.03~0.40,较RF提升了0.01~0.08,适用于沥青混合料性能预测;并通过实例分析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验证了基于数据库反向匹配实现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设计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可为揭示沥青混合料与其材料组成之间的内在关联、指导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材料组成设计 机器学习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材料的智能设计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代铁琳 金刘超 +3 位作者 尚宸 翟晓雅 傅孝明 刘利刚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共27页
超材料是一种人工合成材料,其结构经过精心设计和精密控制,表现出不同于自然材料的特殊性能,这些具有独特功能的超材料在光学、电磁学、声学、力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传统的超材料设计通常依赖于人工经验,导致设计周期长,... 超材料是一种人工合成材料,其结构经过精心设计和精密控制,表现出不同于自然材料的特殊性能,这些具有独特功能的超材料在光学、电磁学、声学、力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传统的超材料设计通常依赖于人工经验,导致设计周期长,缺乏灵活性和可调性,难以实现大规模快速设计与量产.高效设计与性能调控超材料已成为CAD、机械工程和材料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算法的快速发展,智能算法在超材料设计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展现出高效优化、生成多样性结构、缩短设计周期等优势.文中对超材料的智能设计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首先介绍超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然后从实际需求出发,阐述了超材料的应用领域与设计问题;提出了智能算法的核心问题是数据的表示与数据集的构建,针对这2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与对比分析;还介绍了智能优化算法的框架;最后总结超材料设计领域所面临的高质量数据集匮乏、多目标优化难题、高分辨率超材料的高效计算等挑战,并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即面向多样化功能需求的“可表达”“可编辑”“可分析”“可优化”和“可制造”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设计 智能算法 几何表示 结构优化 材料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超构材料的设计与时域有限元模拟
4
作者 鲍守珠 和斌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89-1498,共10页
利用分层近似思想和有效介质理论设计变换热力学装置的材料参数,并给出时域有限元模拟.首先,利用变换热力学理论,推导出热斗篷、热集中器和热旋转器3种装置的理想材料参数.其次,利用分层近似思想消除参数的非均匀性,设计出分层结构,为... 利用分层近似思想和有效介质理论设计变换热力学装置的材料参数,并给出时域有限元模拟.首先,利用变换热力学理论,推导出热斗篷、热集中器和热旋转器3种装置的理想材料参数.其次,利用分层近似思想消除参数的非均匀性,设计出分层结构,为消除分层结构的各向异性,利用有效介质理论设计各向同性的材料参数.最后,给出数值测试结果以验证装置的性能及设计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当分层层数越多时,该装置实现的热效应越好,可达到与理想装置相同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热力学 材料 材料设计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红外兼容隐身材料设计原理及研究进展
5
作者 陈易诚 涂建勇 +1 位作者 李鑫 范晓孟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4-53,共10页
近年来,现代军事探测技术和精确制导武器得到飞速发展,雷达及红外探测和制导手段的广泛应用推动雷达/红外兼容隐身材料成为目前隐身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雷达探测和红外探测在探测原理上有根本性差别,导致对这两个波段的隐身材料电磁特... 近年来,现代军事探测技术和精确制导武器得到飞速发展,雷达及红外探测和制导手段的广泛应用推动雷达/红外兼容隐身材料成为目前隐身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雷达探测和红外探测在探测原理上有根本性差别,导致对这两个波段的隐身材料电磁特性的需求完全不同。研究人员利用两个波段电磁波波长的差异实现对电磁波的差异化响应,开展了雷达/红外兼容隐身材料的设计。本文系统阐述了雷达/红外隐身的基础理论及设计原理,综述了雷达/红外兼容隐身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红外兼容隐身 设计原理 多频谱隐身 材料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致火灾作用下桥梁拉索防火隔热层的材料与结构协同优化设计方法
6
作者 周小燚 钱盛域 +2 位作者 缪宇晨 阮欣 王浩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3-789,共7页
拉索是斜拉桥中重要的承载构件,日益增多的桥梁火灾使拉索遭受威胁,但缺乏有效的拉索外包复合材料防火隔热层设计方法。针对具有多尺度特征的复合材料防火隔热层,提出了一种车致火灾作用下拉索防火隔热层的材料与结构协同设计方法。构... 拉索是斜拉桥中重要的承载构件,日益增多的桥梁火灾使拉索遭受威胁,但缺乏有效的拉索外包复合材料防火隔热层设计方法。针对具有多尺度特征的复合材料防火隔热层,提出了一种车致火灾作用下拉索防火隔热层的材料与结构协同设计方法。构建了材料与结构协同设计的优化方程,提出了将耦合优化问题分解为基于有限元传热分析的结构尺度设计和基于逆均匀化方法的材料尺度设计的解耦策略,并利用MATLAB、PyroSim与ANSYS等进行CFD-FEM耦合分析的数值实现。以典型的50 m^(3)罐车火灾为例,开展了最不利工况分析,以拉索表面最高温度不超过400℃为防护目标,采用提出的方法对由玄武岩织物复合材料与高硅氧复合材料构成的防护层进行优化设计,获得满足防护需求的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缆索承重桥梁 斜拉索 防火隔热层 油罐车火灾 材料与结构协同优化设计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材料设计 被引量:4
7
作者 陆文聪 吴炎淼 +3 位作者 刘太昂 卢天 纪晓波 邢雷凯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131,F0002,共13页
材料创新一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引擎,随着现代科技对高性能材料日益增长的需求,材料科学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传统的“试错法”和第一性原理应用于复杂的材料设计还有较大的局限性.机器学习已发展成为材料科学研究的新范式,通过... 材料创新一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引擎,随着现代科技对高性能材料日益增长的需求,材料科学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传统的“试错法”和第一性原理应用于复杂的材料设计还有较大的局限性.机器学习已发展成为材料科学研究的新范式,通过分析大量数据,可实现高通量筛选、性能预测、晶体结构预测和材料配方优化等方面的功能.机器学习结合第一性原理方法的材料设计,为材料研究带来了崭新的思路.回顾了机器学习在材料设计领域的应用,探讨了其加速材料创新、降低试错成本、定制化材料设计等方面的应用潜力,展望了其对材料科学领域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材料设计 配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新型非线性光学材料理论设计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储冬冬 杨志华 潘世烈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75-1493,共19页
非线性光学晶体是全固态激光器的核心器件,在信息技术、国防安全等方面具有广泛且重要的应用。随着高性能计算技术的发展,计算辅助实验的“自上而下”靶向设计逐渐成为非线性光学材料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基于高通量计算获取的大... 非线性光学晶体是全固态激光器的核心器件,在信息技术、国防安全等方面具有广泛且重要的应用。随着高性能计算技术的发展,计算辅助实验的“自上而下”靶向设计逐渐成为非线性光学材料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基于高通量计算获取的大规模结构性能信息,进一步为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的算法训练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促进了材料设计的第四范式的发展。本文从非线性光学晶体的计算材料设计入手,探讨了数据驱动的非线性光学理论设计的新范式,对本团队近年来在高通量筛选、晶体结构预测以及机器学习加速非线性光学材料设计等方向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结构预测 高通量筛选 机器学习 非线性光学材料 材料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电池新材料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许晶 王宇琦 +4 位作者 符晓 杨其凡 连景臣 王力奇 肖睿娟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20-2932,共13页
固态电池是极具潜力的下一代储能器件之一,寻找综合性能优异的电池材料有望从根本上提升电池的性能。本文围绕固态电池中离子传输、表面/界面现象以及微观结构动态演化等关键科学问题,介绍了基于多精度传递思想的高通量材料筛选策略,以... 固态电池是极具潜力的下一代储能器件之一,寻找综合性能优异的电池材料有望从根本上提升电池的性能。本文围绕固态电池中离子传输、表面/界面现象以及微观结构动态演化等关键科学问题,介绍了基于多精度传递思想的高通量材料筛选策略,以及机器学习技术在加速模拟复杂物理化学过程、解析电池内部复杂构效关系的突出作用。受益于多精度传递思想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应用,可以从直接筛选、元素替换、结构单元搭建、非晶结构构建等多个角度高效获得快离子导体材料,多维度解析离子传输性能与微观机制,极大丰富了电极材料、固态电解质材料等候选范围。此外,针对电池材料研发流程的云工具箱提供了数据归档、分析及复用等多项功能,旨在使得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材料研发流程更为自动化。本文介绍的基于大数据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模式,结合新兴的机器学习技术,能够有效加速新型电池材料的设计和开发进程,深化对电池内部复杂物理化学现象的理解,为设计实用的新型固态电池材料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材料 材料设计 高通量计算 大数据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膜材料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10
作者 李立涵 魏明杰 吴斌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共7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学习作为人工智能的核心分支,已经在多个领域大放异彩。膜材料领域作为现代化学工程的基石,其性能优化和设计创新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机器学习算法能够快速筛选和评估膜材料的候选结构并预测其在不同条...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学习作为人工智能的核心分支,已经在多个领域大放异彩。膜材料领域作为现代化学工程的基石,其性能优化和设计创新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机器学习算法能够快速筛选和评估膜材料的候选结构并预测其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加快膜材料的研发进度。首先介绍了机器学习算法流程及常见的机器学习模型,然后总结归纳目前已有的膜材料公开数据集,接着总结了机器学习在膜设计与制造、膜性能预测、辅助膜筛选和优化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最后讨论了机器学习在膜材料研发中面临的挑战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数据驱动 材料设计 性能预测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永磁材料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1
作者 李金栋 郝永勤 +3 位作者 孙旭 沈鹏 韩瑞 周栋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4-1074,共11页
永磁材料在现代工业与科学技术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借助机器学习方法在预测和优化永磁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较为全面的综述了机器学习在永磁材料研究中的应用,介绍了机器学习的学习流程和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 永磁材料在现代工业与科学技术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借助机器学习方法在预测和优化永磁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较为全面的综述了机器学习在永磁材料研究中的应用,介绍了机器学习的学习流程和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综述了机器学习技术在微观特性分析与结构优化、磁性能预测与成分优化、探索新材料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机器学习在永磁材料领域所面临的问题,包括数据维度高、样本量有限、噪音干扰大、缺失值较多等。在未来研究中,应深入研究并探索新的算法和优化策略,扩充数据集规模,以及结合智能化实验技术加快永磁材料的研发与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材料 机器学习 磁特性分析 磁性能预测 材料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基电极材料的电化学储能应用进展
12
作者 王锦峰 刘悦 +2 位作者 钟鸿杰 曹峻鸣 吴兴隆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340-3353,共14页
近年来,电化学储能技术得益于较高的能量密度与良好的可持续性优势,在智能电网与新能源电动汽车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其中,电极材料作为电化学储能器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实现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具有决定性作用。在不同的电... 近年来,电化学储能技术得益于较高的能量密度与良好的可持续性优势,在智能电网与新能源电动汽车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其中,电极材料作为电化学储能器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实现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具有决定性作用。在不同的电极材料体系中,钼(Mo)基材料由于中心Mo元素多变的价态、晶体结构的可调性以及较高的可逆容量,是颇具潜力的电极材料体系之一。钼基材料主要包括氧化物(如MoO_(2)、MoO_(3))、硫族化合物(如MoS_(2)、MoSe_(2)、MoTe_(2))、碳化物、氮化物、磷化物、过渡金属钼酸盐以及钼基复合材料等。然而,由于Mo基材料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载流子迟缓的动力学行为与体积膨胀,从而导致较差的循环稳定性,进一步限制了Mo基电极材料的商业化应用。基于此,研究人员通常采取如微/纳米级结构、碳基质杂化、异质原子掺杂与复合结构设计等策略以优化Mo基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本文基于钼基材料的研究现状,主要针对不同类型Mo基电极材料的合成方法、结构特性、改性策略、载流子存储机理及其“构效”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对Mo基电极材料的晶体结构设计方向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新型高性能Mo基电极材料及其在新型电化学储能技术中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基材料 电化学储能 电极材料设计 材料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含能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13
作者 甄少聪 付小龙 +1 位作者 韩若寒 陈启航 《火炸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2-321,I0001,共21页
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机器学习在含能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重点归纳了机器学习在含能材料设计和性质预测两方面中的应用:在机器学习驱动的含能材料设计中,介绍了机器学习在分子生成方法以及辅助筛选含能分子中的应用;在机器学习驱动的含能... 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机器学习在含能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重点归纳了机器学习在含能材料设计和性质预测两方面中的应用:在机器学习驱动的含能材料设计中,介绍了机器学习在分子生成方法以及辅助筛选含能分子中的应用;在机器学习驱动的含能材料性质预测中,介绍了机器学习方法在含能材料的不同性质预测中的应用,如爆轰性能、燃烧性能等。最后总结了机器学习在含能材料领域的深入应用面临的问题:含能材料相关的数据集数量和数据质量问题,并对机器学习在含能材料的应用提出了展望,认为未来含能材料的发展方向是通过机器学习结合智能机器人,建立自动化实验平台,实现“设计-预测-优化”自动化闭环优化流程。附参考文献104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化学 机器学习 火炸药 含能材料 材料设计 性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复杂型金属间化合物的创新设计与未来发展
14
作者 甘杰 周子修 +2 位作者 肖博 周英豪 杨涛 《中国材料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0,123,124,共18页
金属间化合物因其原子的长程有序排列及原子间的强键合而具备介于金属和陶瓷之间的独特性质,尤其是最近兴起的化学复杂型金属间化合物在结构和功能特性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并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得益于有序超点阵结构与多种元素化学性质... 金属间化合物因其原子的长程有序排列及原子间的强键合而具备介于金属和陶瓷之间的独特性质,尤其是最近兴起的化学复杂型金属间化合物在结构和功能特性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并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得益于有序超点阵结构与多种元素化学性质的协同调节作用,这些化学复杂型金属间化合物有望表现出超越传统金属间化合物的非凡性质与性能。主要针对化学复杂型金属间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材料设计、成形工艺和各方面性能进行了总结,重点关注材料设计中涉及的元素占位偏好、亚点阵高熵效应和晶界纳米无序等问题,并对当前这一新型金属间化合物材料的先进制备工艺、结构和功能性能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概述。最后,对化学复杂型金属间化合物的未来发展方向作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间化合物 晶体结构 化学复杂性 高熵合金 材料设计 成形工艺 力学性能 功能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过程的陶瓷膜材料设计理论与方法(Ⅰ)膜性能与微观结构关系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5
15
作者 徐南平 李卫星 +2 位作者 赵宜江 邢卫红 时钧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284-1289,共6页
提出了面向过程的陶瓷膜设计基本研究框架 ,分析了膜的孔径分布与悬浮液颗粒体系粒径分布对过滤过程的影响 ,提出采用堵塞因子来表征膜的初始堵塞污染情况 ,建立了颗粒体系微滤过程中的膜微观结构与性能关系新模型 ,不仅可以计算膜通量... 提出了面向过程的陶瓷膜设计基本研究框架 ,分析了膜的孔径分布与悬浮液颗粒体系粒径分布对过滤过程的影响 ,提出采用堵塞因子来表征膜的初始堵塞污染情况 ,建立了颗粒体系微滤过程中的膜微观结构与性能关系新模型 ,不仅可以计算膜通量随时间的变化 ,且能预测陶瓷膜结构参数对膜通量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膜 模型 膜结构 材料设计 面向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过程的陶瓷膜材料设计理论与方法(Ⅲ)钛白分离用陶瓷膜的优化设计与制备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宜江 李卫星 +3 位作者 张伟 邢卫红 徐南平 时钧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295-1299,共5页
针对钛白粉悬浮体系的分离回收 ,根据理论模型对陶瓷膜的结构 (膜平均孔径 )进行了优化设计 ,并采用粒子烧结法制备了所设计孔径的氧化铝陶瓷膜 .通过与其他陶瓷膜的过滤实验对比表明 ,模型优化设计并制备得到的陶瓷膜具有较高的过滤通... 针对钛白粉悬浮体系的分离回收 ,根据理论模型对陶瓷膜的结构 (膜平均孔径 )进行了优化设计 ,并采用粒子烧结法制备了所设计孔径的氧化铝陶瓷膜 .通过与其他陶瓷膜的过滤实验对比表明 ,模型优化设计并制备得到的陶瓷膜具有较高的过滤通量 ,孔径与通量关系计算值与实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膜 材料设计 面向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材料学与材料设计 被引量:14
17
作者 郭俊梅 邓德国 +1 位作者 潘健生 胡明娟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2-68,共7页
由于传统材料科学面临着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及新的实验手段和仪器难以满足研究条件等问题, 计算材料学用于研究复杂材料和材料设计受到重视。本文针对材料研究的发展趋势, 介绍了计算材料学的研究范畴及材料设计的基本思想。然后, 介... 由于传统材料科学面临着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及新的实验手段和仪器难以满足研究条件等问题, 计算材料学用于研究复杂材料和材料设计受到重视。本文针对材料研究的发展趋势, 介绍了计算材料学的研究范畴及材料设计的基本思想。然后, 介绍了用计算材料学进行材料设计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结构分析技术等相关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材料 材料设计 合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设计的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10
18
作者 谢佑卿 唐仁政 +2 位作者 卢安贤 张迎九 陈玲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7,共7页
依据系统论的观点、和材料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材料设计可分为经验设计和科学设计,而科学设计又可分为复合组织、组织、相和原子四个结构层次的设计。经验设计和科学设计兼容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存在。材料科学将朝着系统科学的方向... 依据系统论的观点、和材料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材料设计可分为经验设计和科学设计,而科学设计又可分为复合组织、组织、相和原子四个结构层次的设计。经验设计和科学设计兼容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存在。材料科学将朝着系统科学的方向发展,材料设计也将朝着多结构层次结合的系统工程方向演变。计算机科学的应用将导致以材料系统科学为基础的各类数据库的建立。随之,各种专门功能的材料设计系统将应运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设计 系统科学 系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计算设计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程晓农 戴起勋 +1 位作者 赵玉涛 袁志钟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3年第1期15-18,共4页
简要介绍了材料计算设计的内容范围、结构层次、方法途径 ,并试述了各种方法的优点及应用 研究认为 ,与美国、日本等国相比 ,我国的材料计算设计基础较差、起步晚 ,面临的任务很繁重 由于材料本身的复杂性以及不同使用要求和服役条件 ... 简要介绍了材料计算设计的内容范围、结构层次、方法途径 ,并试述了各种方法的优点及应用 研究认为 ,与美国、日本等国相比 ,我国的材料计算设计基础较差、起步晚 ,面临的任务很繁重 由于材料本身的复杂性以及不同使用要求和服役条件 ,使得材料计算设计要解决的问题很多 随着其相关领域的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方法 材料设计 材料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设计专家系统与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 被引量:25
20
作者 吕允文 夏宗宁 +1 位作者 赖树纲 孙义忠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1994年第6期1-4,共4页
针对材料设计的目标,介绍了两种人工智能方法。除了传统的专家系统外,着重介绍了近年来的最新进展——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在材料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 材料设计 专家系统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