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田口方法的铝合金轮毂造型最佳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吴俭涛 陈永亮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31-534,共4页
应用4因子3水平正交实验建构9组轮毂样本,利用田口方法的望小品质特性结合有限元软件对轮毂剖面、轮辐数量、螺栓孔数及窗口大小4项轮毂造型因子进行信噪比分析,以期获得铝合金轮毂的最佳化设计因子组合。结果表明:轮毂最佳化设计因子... 应用4因子3水平正交实验建构9组轮毂样本,利用田口方法的望小品质特性结合有限元软件对轮毂剖面、轮辐数量、螺栓孔数及窗口大小4项轮毂造型因子进行信噪比分析,以期获得铝合金轮毂的最佳化设计因子组合。结果表明:轮毂最佳化设计因子组合为轮毂剖面a样式、轮辐数为8辐、螺栓孔数为6孔、窗口大小为y造型。轮毂实体样本测试结果与I-DEAS模拟分析数据相符合,证明田口方法结合有限元软件进行轮毂最佳化设计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轮毂 田口方法 有限元分析 最佳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套超高压缸的最佳化设计理论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于贤 周清华 王红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7-59,共3页
首先推导了缩套圆筒基于最佳化设计原则的缩套界面压力的计算公式与径比条件。然后对某超高压缸的径比和应力进行了分析计算,发现其径比不符合最佳化设计原则,且应力分布很不均匀。最后针对该超高压缸所存在的问题,采用双层缩套圆筒的... 首先推导了缩套圆筒基于最佳化设计原则的缩套界面压力的计算公式与径比条件。然后对某超高压缸的径比和应力进行了分析计算,发现其径比不符合最佳化设计原则,且应力分布很不均匀。最后针对该超高压缸所存在的问题,采用双层缩套圆筒的最佳化设计原则进行了最佳化设计,求得了最佳径比与尺寸,并作了应力分析。最佳化设计后的超高压缸在重量、外形体积及应力分布等方面均比原超高压缸有较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缸 缩套 最佳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循环气冷凝汽器电厂零排放的最佳化设计和运行
3
作者 纪永亮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24-24,共1页
将已投入运行的设备信息反馈给设备设计者有助于未来水处理系统设计的最佳化。本报告分析了带有气冷凝汽器和零排放系统的混合循环电厂的水处理设计基础和预期的设备性能。
关键词 循环气 混合 冷凝 运行 水处理系统 设备性能 设计基础 电厂 最佳设计 凝汽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谐振充电激光电源最佳化设计方方法与控制
4
作者 黄维玲 《四川激光》 1981年第A02期143-143,共1页
本文推导了谐振充电回路中主回路参数的最佳化设计方法。采用所推导的公式计算主回路元件的参数,不仅可以使系统满足重复率、调压范围、调压精度,稳定度,可靠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同时可得到最经济的方案,即电源体积最小、伏安效率... 本文推导了谐振充电回路中主回路参数的最佳化设计方法。采用所推导的公式计算主回路元件的参数,不仅可以使系统满足重复率、调压范围、调压精度,稳定度,可靠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同时可得到最经济的方案,即电源体积最小、伏安效率、能量转换效率最高。本文还比较了两种调压方式——串联电阻调压、并联电阻调压各自的特点及技术性能。指出并联电阻调压可获得更高的电压精度,且可进行连续自动调压,但并联电阻调压与串联电阻调压相比,能量转换效率较低,在激光输出稳定性要求较高的设备中,采用这种调压方法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设计 激光电源 谐振充电 能量转换效率 调压范围 控制 并联电阻 串联电阻 技术性能 电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球面零检验的反射式Offner补偿器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伍凡 《应用光学》 CAS CSCD 1998年第5期13-16,共4页
根据三级像差理论,推导反射式Ofner补偿器在检验光路中的初始结构参数计算公式,讨论计算机最佳化设计方法,并给出设计实例。
关键词 非球面零检验 反向式Offner补偿器 光学设计 计算机最佳设计 三级像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ace-Pro软件的LCD导光板网点分布仿真与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史永胜 魏文君 王秀峰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3-467,共5页
针对目前背光模组的均匀度差和亮度低的问题,利用Trace-Pro光学仿真软件对印刷式导光板的网点分布进行模拟分析,着重提高光输出的均匀度。采取分块优化来简化设计,通过与网点面积密度比的关联,利用网点密度比、网点半径和间距三者的关系... 针对目前背光模组的均匀度差和亮度低的问题,利用Trace-Pro光学仿真软件对印刷式导光板的网点分布进行模拟分析,着重提高光输出的均匀度。采取分块优化来简化设计,通过与网点面积密度比的关联,利用网点密度比、网点半径和间距三者的关系,进行相互转化,拟合出间距的整体性最佳化曲线,从而避免了重复建模和光线追迹。通过这种网点设计方法获得了高照度下均匀度大于90%的导光板的网点分布。将优化结果与实际导光板尺寸比较对比可知,间距平均值偏差1.6μm以下,半径平均值偏差±2.7μm以下。实验结果与计算分析结果吻合得较好,对实际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光模组 导光板 网点分布 最佳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al-time Parallel Processing Syste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for Underwater Acoustic Communication Based on Multiple Processors
7
作者 阎振华 黄建国 +1 位作者 张群飞 何成兵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7年第2期139-144,共6页
ADSP-TS101 is a high performance DSP with good properties of parallel processing and high speed.According to the real-time processing requirements of underwater acoustic communication algorithms,a real-time parallel p... ADSP-TS101 is a high performance DSP with good properties of parallel processing and high speed.According to the real-time processing requirements of underwater acoustic communication algorithms,a real-time parallel processing system with multi-channel synchronous sample,which is composed of multiple ADSP-TS101s,is designed and carried out.For the hardware design,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logical control is adopted for the design of multi-channel synchronous sample module and cluster/data flow associated pin connection mode is adopted for multiprocessing parallel processing configuration respectively.And the software is optimized by two kinds of communication ways:broadcast writing way through shared bus and point-to-point way through link ports.Through the whole system installation,connective debugging,and experiments in a lak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al-time parallel processing system has good stability and real-time processing capability and meets the technical design requirements of real-time process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 结构 设计最佳化 电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 Transform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Olympics Scheduling Problem
8
作者 JIANG Yong-Heng GU Qing-Hua HUANG Bi-Qing CHEN Xi XIAO Tian-Yuan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9-413,共5页
安排问题的奥林匹克作为限制满足问题被建模,它被弄软最后的比赛的时间限制转变成一个抑制优化问题。分解方法论为抑制优化问题基于 Lagrangian 松驰被介绍。为双问题优化,有可变直径的亚坡度设计方法被学习。方法能收敛到全球性最佳... 安排问题的奥林匹克作为限制满足问题被建模,它被弄软最后的比赛的时间限制转变成一个抑制优化问题。分解方法论为抑制优化问题基于 Lagrangian 松驰被介绍。为双问题优化,有可变直径的亚坡度设计方法被学习。方法能收敛到全球性最佳的答案,效率被给。数字结果证明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设计 程序安排 拉格朗日 转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