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典型设计暴雨过程线分析
1
作者 陈子燊 杨芳 高时友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0,共10页
对粤港澳大湾区4个中心城市约60 a观测的前、后汛期逐时雨量,以最大1 h雨量(为雨峰)、相应的最大6 h雨量和最大24 h雨量为样本,采用非对称Archimedean Gumbel-Hougaard极值copula构建3个时段雨量联合分布的典型设计暴雨过程线。主要结论... 对粤港澳大湾区4个中心城市约60 a观测的前、后汛期逐时雨量,以最大1 h雨量(为雨峰)、相应的最大6 h雨量和最大24 h雨量为样本,采用非对称Archimedean Gumbel-Hougaard极值copula构建3个时段雨量联合分布的典型设计暴雨过程线。主要结论:1)采用3个历时雨量联合分布推求的城市设计暴雨值大于2个时段联合分布和单一时段设计暴雨值,同频率放大的设计暴雨过程线,整体效果相对最优,对城市设计暴雨过程线的研究方法提供了新思路;2)采用3个历时雨量联合分布推求的4个城市设计暴雨过程线,更客观地代表了所在城市的雨型特征,为进一步设计雨型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3)以24 h最大雨量构建的典型设计暴雨过程线具代表性,按同频率放大的典型设计暴雨过程线可作为城市汛期排水防涝工程设计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极值Copula函数 设计暴雨过程线 “或”重现期 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对称GH-Copula函数推求珠海市设计暴雨过程线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子燊 李鸿皓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5-101,共7页
以1961~2018年珠海市气象站历年最大1 h雨量(雨峰)、最大6 h雨量和最大24 h雨量为样本,采用非对称Gumbel-Hougaard(GH)Copula分别构建3个时段雨量联合分布的典型暴雨过程线。研究结果有以下结论:采用3个历时雨量联合分布推求的珠海设计... 以1961~2018年珠海市气象站历年最大1 h雨量(雨峰)、最大6 h雨量和最大24 h雨量为样本,采用非对称Gumbel-Hougaard(GH)Copula分别构建3个时段雨量联合分布的典型暴雨过程线。研究结果有以下结论:采用3个历时雨量联合分布推求的珠海设计暴雨值大于两个时段联合分布和单一时段设计暴雨值;3个时段雨量联合分布的"或"联合重现期更适用于应对城市雨洪风险;按同频率放大的典型设计暴雨过程线可作为排水防涝工程设计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GH-copula函数 设计暴雨过程线 “或”联合重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暴雨与动态汛限水位过程线 被引量:4
3
作者 曹升乐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96年第3期191-194,共4页
讨论了目前流域设计暴雨计算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设计暴雨过程线的概念与定量方法。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动态汛限水位过程线的基本概念与确定方法。
关键词 设计暴雨过程线 动态汛限水位 过程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