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级串联理想混合反应器变型设计方程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金廷 刘雪雁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73-75,共3页
多级串联理想混合反应器变型设计方程刘金廷,刘雪雁(吉林工学院化学工程系,长春130012)在用多级串联理想混合反应的操作方程式及求解时,常常为了简化问题令其各级反应器为等容、等温的状况下进行反应。尤其是用公式法计算多... 多级串联理想混合反应器变型设计方程刘金廷,刘雪雁(吉林工学院化学工程系,长春130012)在用多级串联理想混合反应的操作方程式及求解时,常常为了简化问题令其各级反应器为等容、等温的状况下进行反应。尤其是用公式法计算多级串联理想混合反应器时,又多以一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混合反应器 反应器 变型设计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压式拦鱼电栅实用设计方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楼文高 钟为国 《渔业机械仪器》 1992年第5期29-31,共3页
本文对分压式拦鱼电栅典型平面电场强度和电极阵散流电阻系数等主要设计参数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处理,并经显著性检验,得到上述参数与电极阵几何参数及供电系统参数的简明关系式和消耗功率计算式。实测值与上述设计方程计算结果对比表明... 本文对分压式拦鱼电栅典型平面电场强度和电极阵散流电阻系数等主要设计参数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处理,并经显著性检验,得到上述参数与电极阵几何参数及供电系统参数的简明关系式和消耗功率计算式。实测值与上述设计方程计算结果对比表明,设计方程在参数限定范围内具有工程意义,可直接用于电栅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压式 拦鱼栅 电场强度 设计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当量机构回路闭合方程式建立设计方程——设计空间四杆机构
3
作者 李景英 《焦作矿业学院学报》 1989年第4期12-21,共10页
本文在当量平面机构回路闭合方程的基础上建立空间四杆机构的设计方程,为叉角90°的空间四杆机构设计的研究提出了又一方法。
关键词 空间四杆机构 当量机构 设计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共聚物官能性设计的近似方程
4
作者 崔锦峰 冯辉霞 +3 位作者 杨保平 周应萍 姚向明 崔定伟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19-20,共2页
在等活性假设下,通过数均推导,建立了用于丙烯酸共聚物官能性设计的近似方程,采用该近似方程进行官能性丙烯酸共聚物的分子设计时,其设计结果的准确性与已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基本吻合;此方程与FOX方程结合可实现共聚物化学官能性和物理... 在等活性假设下,通过数均推导,建立了用于丙烯酸共聚物官能性设计的近似方程,采用该近似方程进行官能性丙烯酸共聚物的分子设计时,其设计结果的准确性与已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基本吻合;此方程与FOX方程结合可实现共聚物化学官能性和物理力学性能的综合设计;此方程与Carothers方程结合可实现官能性共聚物化学反应体系凝胶点的控制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共聚物 官能性 设计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概率设计方程解决可靠性设计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关多友 高延红 《山东建材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20-123,共4页
从推导与分布类型无关的可靠度下限引出概率设计方程 ,通过概率设计方程可实现用传统设计方法解决可靠性设计问题。为建立概率设计方程绘制了可靠度下限和安全系数间的关系曲线Rmin -n 。
关键词 设计方法学 可靠性设计 概率设计方程 可靠度
原文传递
台风作用下轻钢屋面自攻钉节点的静力-疲劳统一设计模型
6
作者 杨娜 白凡 +1 位作者 刘威 葛瀚文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1,共5页
对已受疲劳损伤的V125型屋面板自攻钉节点进行静力拉伸试验,获得该类节点在不同幅值疲劳加载作用后的剩余承载力,并分析其在受静载作用下的损伤演化过程,提出了风致疲劳作用下的承载力折减及退化系数计算方法,建立了静力-疲劳统一设计模... 对已受疲劳损伤的V125型屋面板自攻钉节点进行静力拉伸试验,获得该类节点在不同幅值疲劳加载作用后的剩余承载力,并分析其在受静载作用下的损伤演化过程,提出了风致疲劳作用下的承载力折减及退化系数计算方法,建立了静力-疲劳统一设计模型.根据实验结果,推导拟合了风速与风致疲劳折减系数的相关关系.根据我国沿海11个城市的台风风速概率信息,给出了适用于相应城市的V125型自攻钉节点的静力-疲劳承载力退化模型.结果表明:V125型自攻钉节点的疲劳极限为其静力极限承载力的20%;在风致疲劳作用下,中国台北的轻钢屋面自攻钉节点的疲劳损伤折减系数最大,上海地区自攻钉节点的疲劳损伤折减系数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钢屋面系统 自攻钉节点 风致疲劳 设计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变形能力及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被引量:29
7
作者 吕西林 周定松 蒋欢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3-61,共9页
框架柱的变形能力主要取决于轴压比和约束箍筋用量,本文建立了柱塑性铰区配箍特征值λcv、轴压比n及塑性铰极限转动量puθlc之间的函数关系,即λcv-n-puθlc关系式,并与柱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在平均意义上吻合很好。... 框架柱的变形能力主要取决于轴压比和约束箍筋用量,本文建立了柱塑性铰区配箍特征值λcv、轴压比n及塑性铰极限转动量puθlc之间的函数关系,即λcv-n-puθlc关系式,并与柱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在平均意义上吻合很好。文中推导了柱截面λcv-n-μc关系式,建立了配箍特征值λcv、轴压比n、柱曲率延性μc之间的关系。在本文公式的基础上,讨论了按现行抗震设计规范最小配箍要求的RC框架柱所达到的最大变形能力,同时指出规范的构造要求并不总满足特定的变形要求。文中提出了框架柱的性能设计方程,给出了框架柱在指定性能目标D I下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的基本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柱 变形能力 性能设计方程 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变形能力及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被引量:18
8
作者 周定松 吕西林 蒋欢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66,共7页
本文以Priestley改进的M ander约束混凝土模型为基础推导了RC梁截面λbv-ξn-μbφ关系的一般计算公式和简化计算公式λbv-ξ-μbφ,建立了配箍特征值λbv、相对受压区高度ξn及曲率延性μbφ三者之间的量化关系式,用于梁截面在目标曲... 本文以Priestley改进的M ander约束混凝土模型为基础推导了RC梁截面λbv-ξn-μbφ关系的一般计算公式和简化计算公式λbv-ξ-μbφ,建立了配箍特征值λbv、相对受压区高度ξn及曲率延性μbφ三者之间的量化关系式,用于梁截面在目标曲率延性下的变形能力设计,给出了梁截面在目标曲率延性下的设计流程图。对所设计的梁截面进行变形能力验算,均可达到设定的目标曲率延性。在简化的λbv-ξ-μbφ公式基础上建立了框架梁的性能设计方程,即λbv-ξ-pθlb关系式,给出了RC框架梁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的一般步骤。设计者可灵活地根据性能要求设定可接受的破损指标D I进行梁的性能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梁 变形能力 性能设计方程 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被引量:36
9
作者 王德怀 陈肇元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10,共7页
近年来,在国际范围内,高性能混凝土以其能适应现代化工程的需要而得到了快速发展,高工作度、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长期的耐久性是高性能混凝土应具备的基本特性。 本文首先总结了高性能混凝土配比设计的基本技术要点,阐述了其抗压强度... 近年来,在国际范围内,高性能混凝土以其能适应现代化工程的需要而得到了快速发展,高工作度、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长期的耐久性是高性能混凝土应具备的基本特性。 本文首先总结了高性能混凝土配比设计的基本技术要点,阐述了其抗压强度和工作度与其配比设计参数之间的基本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根据强度和工作度进行高性能混凝土配比设计的流程。最后以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配合比 设计方程 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O污溶剂净化树脂吸附床穿透时间确定新方法研究
10
作者 马宇 徐聪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57-1464,共8页
三烷基氧膦(TRPO)污溶剂净化工艺是我国自主开发的高放废液处理流程,为大幅降低成本和放射性废物量,生成的大量污溶剂需要净化后进行复用。树脂固定床吸附净化技术是TRPO污溶剂有效净化的途径之一,其设计需要基于准确的、不同操作条件... 三烷基氧膦(TRPO)污溶剂净化工艺是我国自主开发的高放废液处理流程,为大幅降低成本和放射性废物量,生成的大量污溶剂需要净化后进行复用。树脂固定床吸附净化技术是TRPO污溶剂有效净化的途径之一,其设计需要基于准确的、不同操作条件下的穿透时间才能进行。但在放射性限制下,获取大量辐射降解污溶剂存在困难,无法通过大量试验确定系列条件下的穿透时间。为解决该难题,本文采用微分床技术,利用少量辐射降解污溶剂,通过少量试验确定树脂净化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关键参数—树脂吸附平衡曲线和树脂吸附传质系数,并据此建立固定床吸附传质模型,获得系列穿透曲线。结果表明,TRPO污溶剂净化树脂吸附床操作穿透时间(t_(p))和树脂饱和吸附时间(t_(s))之间存在线性关系(t_(p)=3.94t_(s)-9.64×10^(3)),其中树脂吸附饱和时间可根据操作条件简单计算得到。本文提出的方法为避免放射性限制,快速确定TRPO污溶剂净化树脂吸附床的穿透时间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放废液 TRPO净化 树脂吸附 固定床模拟 穿透时间 设计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板裂缝天线阻抗匹配设计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金林 何国瑜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7-71,共5页
本文对平板裂缝天线辐射裂缝匹配方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发现中间馈电情况下辐射裂缝导纳和等于 2的结论与确定耦合裂缝阻抗的边界条件有关 ,通过改变确定耦合裂缝阻抗与裂缝结构参数关系的边界条件 ,推导出了辐射裂缝导纳和等于
关键词 平板裂缝天线 匹配设计方程 阻抗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机械电磁继电器三维磁场分析及其电磁系统优化设计 被引量:13
12
作者 任万滨 梁慧敏 +2 位作者 王其亚 翟国富 李德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1-156,共6页
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研制的微型继电器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开关迅速、稳定性高等优势,将有效弥补传统电磁继电器和固态继电器之间的不足。其三维磁场分析是电磁系统优化设计的基础。文中应用毕奥–萨伐尔定律和积分方程法,分析了... 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研制的微型继电器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开关迅速、稳定性高等优势,将有效弥补传统电磁继电器和固态继电器之间的不足。其三维磁场分析是电磁系统优化设计的基础。文中应用毕奥–萨伐尔定律和积分方程法,分析了微机械电磁继电器磁场分布特性,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法结果进行比较,表明所用方法对于微机械电磁继电器三维恒定磁场的分析是可行的。基于已有模型的结构特点设计了电磁系统的改进方案,通过分析比较活动电极电磁吸力的分布规律,确定了中心平面线圈结构设计方案将更加合理。结合线圈圈数、激励电流与电磁吸力之间的关系,完成了电磁系统的优化设计。所得结论对于微机械电磁继电器的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械电磁继电器 电磁系统 三维磁场 优化设计积分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关电源设计(第三版)》 被引量:1
13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2-42,共1页
本书为二十几年来世界公认最权威的电源的设计指导著作<《开关电源设计》的再版(第三版)。书中系统地论述了开关电源最常用拓扑的基本原理、磁性元件的设计原则及闭环反馈稳定性和驱动保护等。本书在讲述的过程中应用教学式、How&... 本书为二十几年来世界公认最权威的电源的设计指导著作<《开关电源设计》的再版(第三版)。书中系统地论述了开关电源最常用拓扑的基本原理、磁性元件的设计原则及闭环反馈稳定性和驱动保护等。本书在讲述的过程中应用教学式、How&Why方法,讨论时结合了大量设计实例、设计方程和图表。本书同时涵盖了开关电源技术、材料和器件的最新发展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元件 开关电源 驱动保护 闭环反馈 设计方程 应用教学 设计实例 第三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关电源设计(第三版)》
14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30-630,共1页
本书为二十几年来世界公认最权威的电源的设计指导著作《开关电源设计》的再版(第三版)。书中系统地论述了开关电源最常用拓扑的基本原理、磁性元件的设计原则及闭环反馈稳定性和驱动保护等。本书在讲述的过程中应用教学式、How&Wh... 本书为二十几年来世界公认最权威的电源的设计指导著作《开关电源设计》的再版(第三版)。书中系统地论述了开关电源最常用拓扑的基本原理、磁性元件的设计原则及闭环反馈稳定性和驱动保护等。本书在讲述的过程中应用教学式、How&Why方法,讨论时结合了大量设计实例、设计方程和图表。本书同时涵盖了开关电源技术、材料和器件的最新发展等内容。本书的主要特色内容包括:各种最常用开关电源拓扑设计、解决日常设计难题所需的基础知识、变压器及磁设计原理的深入分析,以及在第二版基础上补充的电抗器设计和现代高速IGBT的最佳驱动条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电源 磁性元件 驱动保护 闭环反馈 拓扑设计 设计方程 IGBT 应用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关电源设计(第三版)》
15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61-1061,共1页
本书为二十几年来世界公认最权威的电源的设计指导著作《开关电源设计》的再版(第三版)。书中系统地论述了开关电源最常用拓扑的基本原理、磁性元件的设计原则及闭环反馈稳定性和驱动保护等。本书在讲述的过程中应用教学式、How&Wh... 本书为二十几年来世界公认最权威的电源的设计指导著作《开关电源设计》的再版(第三版)。书中系统地论述了开关电源最常用拓扑的基本原理、磁性元件的设计原则及闭环反馈稳定性和驱动保护等。本书在讲述的过程中应用教学式、How&Why方法,讨论时结合了大量设计实例、设计方程和图表。本书同时涵盖了开关电源技术、材料和器件的最新发展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元件 开关电源 驱动保护 闭环反馈 设计方程 应用教学 设计实例 第三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关电源设计(第三版)》
16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87-1387,共1页
本书为二十几年来世界公认最权威的电源的设计指导著作《开关电源设计》的再版(第三版)。书中系统地论述了开关电源最常用拓扑的基本原理、磁性元件的设计原则及闭环反馈稳定性和驱动保护等。本书在讲述的过程中应用教学式、How&Wh... 本书为二十几年来世界公认最权威的电源的设计指导著作《开关电源设计》的再版(第三版)。书中系统地论述了开关电源最常用拓扑的基本原理、磁性元件的设计原则及闭环反馈稳定性和驱动保护等。本书在讲述的过程中应用教学式、How&Why方法,讨论时结合了大量设计实例、设计方程和图表。本书同时涵盖了开关电源技术、材料和器件的最新发展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电源技术 设计方程 第三版 驱动保护 闭环反馈 磁性元件 应用教学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关电源设计(第三版)》
17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1-161,共1页
本书为二十几年来世界公认最权威的电源的设计指导著作《开关电源设计》的再版(第三版)。书中系统地论述了开关电源最常用拓扑的基本原理、磁性元件的设计原则及闭环反馈稳定性和驱动保护等。本书在讲述的过程中应用教学式、How&Wh... 本书为二十几年来世界公认最权威的电源的设计指导著作《开关电源设计》的再版(第三版)。书中系统地论述了开关电源最常用拓扑的基本原理、磁性元件的设计原则及闭环反馈稳定性和驱动保护等。本书在讲述的过程中应用教学式、How&Why方法,讨论时结合了大量设计实例、设计方程和图表。本书同时涵盖了开关电源技术、材料和器件的最新发展等内容。本书的主要特色内容包括:各种最常用开关电源拓扑设计、解决日常设计难题所需的基础知识、变压器及磁设计原理的深入分析,以及在第二版基础上补充的电抗器设计和现代高速IGBT的最佳驱动条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电源技术 设计方程 第三版 拓扑设计 基础知识 驱动保护 闭环反馈 磁性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力方程式赛车驱动橡皮筋极限性能测试试验与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日 乔源 +1 位作者 郎蕾 张昱东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7-71,共5页
针对弹力方程式赛车国际设计锦标赛中规定使用的驱动橡皮筋进行单轴拉伸和多股旋拧的极限性能测试试验,建立橡皮筋单轴极限拉伸长度与最大旋拧圈数(临界圈数)之间的关系,并推导橡皮筋处于1股状态时的最大旋拧圈数Qmax值。以Qmax为常数,... 针对弹力方程式赛车国际设计锦标赛中规定使用的驱动橡皮筋进行单轴拉伸和多股旋拧的极限性能测试试验,建立橡皮筋单轴极限拉伸长度与最大旋拧圈数(临界圈数)之间的关系,并推导橡皮筋处于1股状态时的最大旋拧圈数Qmax值。以Qmax为常数,建立橡皮筋缠绕股数n和对应理论临界圈数QnL之间的关系。将得出的理论值QnL与试验值QnS进行对比并计算修正量,推导橡皮筋的实际临界圈数Qn的计算公式,并列出常用参考数据表,为指导弹力方程式赛车的设计工作及提升赛车速度和行驶距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力方程式赛车国际设计锦标赛 橡皮筋 单轴拉伸 临界圈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结构的支撑技术 被引量:2
19
作者 侯悦民 季林红 金德闻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58-662,共5页
多功能结构是航天产品前沿技术。本文首先介绍多功能结构的概念 ,然后讨论多功能结构的支撑技术 ,包括理想材料的分析、设计方法、理想材料零件的设计和制造方法、微电子元件的构型优化以及多功能结构设计方法。针对多功能结构设计 ,提... 多功能结构是航天产品前沿技术。本文首先介绍多功能结构的概念 ,然后讨论多功能结构的支撑技术 ,包括理想材料的分析、设计方法、理想材料零件的设计和制造方法、微电子元件的构型优化以及多功能结构设计方法。针对多功能结构设计 ,提出功能驱动的设计框架 ,及基于博弈论的设计方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结构 设计的材料 均匀化方法 直接金属熔积 设计方程 博弈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素体不锈钢火灾后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20
作者 肖科(供稿)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2-652,共1页
中国香港研究人员开展了经历1 000℃高温冷却后的铁素体不锈钢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试验考虑了降温方式的影响,测试了试件的残余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冷却速率对铁素体不锈钢的强度影响较小,但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影响... 中国香港研究人员开展了经历1 000℃高温冷却后的铁素体不锈钢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试验考虑了降温方式的影响,测试了试件的残余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冷却速率对铁素体不锈钢的强度影响较小,但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影响应变和Ramberg Osgood参数。以往文献中的设计公式不能准确地预测铁素体不锈钢材料的火灾后力学性能。提出了预测火灾后力学性能的统一设计方程,建立了火灾后应力-应变模型。预测了经历1 000℃高温冷却至室温试件的火灾后应力-应变关系,修正后的应力-应变模型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性能试验 铁素体不锈钢 火灾后 应力-应变模型 应力-应变关系 残余力学性能 高温冷却 设计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