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驾驶负荷的高速公路地下互通匝道平纵设计指标研究
1
作者 王佐 张驰 +2 位作者 焦昱棋 林宣财 颜家强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6-267,共12页
为研究地下互通匝道基本路段平纵设计指标,招募10名驾驶人进行仿真试验,基于UC-win/Road建立各工况的仿真模型,通过驾驶模拟仿真试验,得到8种不同平纵组合工况下的驾驶人行车特性以及心生理数据,以心率增长率作为驾驶负荷表征参数,并根... 为研究地下互通匝道基本路段平纵设计指标,招募10名驾驶人进行仿真试验,基于UC-win/Road建立各工况的仿真模型,通过驾驶模拟仿真试验,得到8种不同平纵组合工况下的驾驶人行车特性以及心生理数据,以心率增长率作为驾驶负荷表征参数,并根据实测车辆的驾驶人心率增长率数据进行标定。采用回归分析得到地下互通匝道纵坡路段、平曲线路段、弯坡组合路段的平纵几何设计指标、行车速度与驾驶负荷的理论模型,根据驾驶负荷阈值计算得到地下互通匝道的圆曲线半径和纵坡的指标计算值,结合最大超高得到圆曲线半径的指标推荐值。试验结果表明:1)左偏曲线平均行车速度比右偏曲线高5.6%,平均心率增长率增加9.0%;下坡路段平均行车速度比上坡路段高3.2%,平均心率增长率增加6.8%。2)驾驶人在左偏平曲线路段的驾驶负荷高于右偏平曲线路段,下坡路段的驾驶负荷高于上坡路段。3)在设计速度为40 km·h^(-1)的情况下,基于驾驶负荷考虑地下互通匝道下坡路段的安全坡度值为4.56%,上坡路段的安全坡度值为5.35%。4)地下互通匝道圆曲线半径推荐指标取值为地上互通设计指标的1.17~2.00倍,且差异随纵坡坡度及设计速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地下互通匝道 几何设计指标 驾驶仿真 驾驶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的复杂产品设计指标分解关联定量分析
2
作者 谷孙权 张海柱 +2 位作者 黎荣 饶坝 汪豪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79-1486,共8页
针对复杂产品设计指标演化过程中关联关系往往会使分解的子功能结构设计指标被高估或低估的问题,且鉴于设计指标分解与群落生态学类似,提出了一种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的设计指标分解关联定量分析方法。分析了复杂产品演化过程,定义... 针对复杂产品设计指标演化过程中关联关系往往会使分解的子功能结构设计指标被高估或低估的问题,且鉴于设计指标分解与群落生态学类似,提出了一种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的设计指标分解关联定量分析方法。分析了复杂产品演化过程,定义了设计指标分解过程中的生态主体和关联关系;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构建了系统与子功能结构设计指标之间的分解关联模型,利用龙格-库塔法结合最小二乘法求解了模型系数,定量分析了设计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最后,以高速列车系统指标能耗与子功能结构设计指标关联求解为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量化识别复杂产品设计指标演化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关系,可为正向创新设计优先突破的方向提供定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指标 正向设计 LOTKA-VOLTERRA模型 关联建模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顶层设计指标分解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海柱 黎荣 +2 位作者 丁国富 马凯 邓海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6-466,共11页
顶层设计指标分解是决定高速列车正向设计周期长短和成功与否的首要环节.首先,在阐述运输能力、安全舒适、绿色环保、经济性等高速列车顶层设计指标的基础上,从系统结构组成、运行边界条件以及大系统耦合作用等角度提出高速列车顶层设... 顶层设计指标分解是决定高速列车正向设计周期长短和成功与否的首要环节.首先,在阐述运输能力、安全舒适、绿色环保、经济性等高速列车顶层设计指标的基础上,从系统结构组成、运行边界条件以及大系统耦合作用等角度提出高速列车顶层设计指标分解所面临的技术挑战;然后,论述设计指标分解方法、设计指标分解关联模型和设计指标分解协调策略3个方面研究现状,并分析现有方法的不足与新需求;最后,展望群落生态学在高速列车顶层设计指标分解中的适用性,剖析基于群落生态学的高速列车顶层设计指标分解将会面临的关键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技术路线,以期为高速列车顶层设计指标分解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设计指标 正向设计 分解 群落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转向架动力学设计指标分解冲突博弈协调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饶坝 马术文 +2 位作者 张海柱 黎荣 谷孙权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34-1344,共11页
为解决传统的高速列车动力学性能多目标优化方法缺乏考虑设计指标之间的相互作用且主观性强、可解释性差、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博弈论的高速列车转向架动力学设计指标分解协调方法。首先,基于灵敏度分析结果建立7个动力学性能设... 为解决传统的高速列车动力学性能多目标优化方法缺乏考虑设计指标之间的相互作用且主观性强、可解释性差、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博弈论的高速列车转向架动力学设计指标分解协调方法。首先,基于灵敏度分析结果建立7个动力学性能设计指标与13个转向架设计参数之间的分解映射,分析了动力学设计指标分解中的冲突关系并提取了冲突要素;然后,将互相冲突的动力学设计指标的分解协调转化为一个博弈过程,确定博弈中的决策结构,构建了博弈主体的效用函数并建立冲突性能的主从博弈协调模型;其次,设计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和二次规划联合的Nash均衡求解算法,以Nash均衡作为设计指标分解结果;最后,以高速列车稳定性和曲线通过性能的博弈协调为例验证了博弈协调模型与求解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依赖于人工设置即可快速得到与高速列车实际设计参数相近的结果,并且在该结果下临界速度、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等指标均满足要求。引入博弈论进行动力学性能多目标优化不仅可获得直线稳定性和曲线通过安全性相对均衡的动力学性能,还减少了设计迭代次数,提高了设计效率,且所求取的是数学意义上的Nash均衡,极大地降低了主观性。研究成果可为高速列车悬挂系统设计和动力学性能协调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动力学 设计指标 分解协调 博弈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渍害田地下排水设计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蔚榛 张瑜芳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04-310,共7页
在降水集中的湿润平原地区, 由于地下水位过高, 引起土壤过湿, 作物受到渍害威胁。为了提高作物产量需要修建排水系统, 降低地下水位。在采用稳定流方法进行排水设计时, 常以允许最小地下水埋深和相应排水系数作为设计指标, 在用... 在降水集中的湿润平原地区, 由于地下水位过高, 引起土壤过湿, 作物受到渍害威胁。为了提高作物产量需要修建排水系统, 降低地下水位。在采用稳定流方法进行排水设计时, 常以允许最小地下水埋深和相应排水系数作为设计指标, 在用非稳定流方法设计时, 多根据一次降水后允许的地下水位降速作为排水设计指标。随着计算机的发展, 地下水动态计算日益方便, 在作物产量与地下水动态关系的基础上, 提出了采用作物生长期或生长阶段地下水动态作为指标的多种形式, 如累积超标深度 S E W x 、抑制天数指标 S D I、累积减产指标 C R I等。对渍害田排水设计指标的研究现状及展望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渍害 地下排水 设计指标 地下水埋深 农田排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布垭面板堆石坝渗流场分析和分区材料允许比降设计指标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家发 杨启贵 +1 位作者 熊泽斌 王金龙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1-76,共6页
采用饱和非饱和非稳定渗流模型对水布垭面板堆石坝在正常运行、面板局部缺损和面板失效等工况下的渗流场进行了较全面的模拟计算,分析了大坝各分区的水头和比降的分布,确定了垫层、过渡区和主堆石区可能出现的最大比降。这种最大比降对... 采用饱和非饱和非稳定渗流模型对水布垭面板堆石坝在正常运行、面板局部缺损和面板失效等工况下的渗流场进行了较全面的模拟计算,分析了大坝各分区的水头和比降的分布,确定了垫层、过渡区和主堆石区可能出现的最大比降。这种最大比降对坝体渗透稳定性具有控制意义。据此提出了分区材料允许比降设计指标的建议值,为评价面板堆石坝分区之间水力过渡合理性和渗透稳定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布垭面板堆石坝 大坝分区 渗流场 设计指标 渗透比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车辙作为沥青路面设计指标的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志清 张勇 +1 位作者 李东辰 白胜伟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48-851,共4页
为减少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在分析国内外沥青路面设计理论及车辙预估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以车辙为设计指标的设想,给出了以车辙作为主要控制指标的设计流程,再以实例的形式给出了车辙预估的整个过程,并对计算结果做了相应的分析,认为单以... 为减少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在分析国内外沥青路面设计理论及车辙预估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以车辙为设计指标的设想,给出了以车辙作为主要控制指标的设计流程,再以实例的形式给出了车辙预估的整个过程,并对计算结果做了相应的分析,认为单以弯沉作为沥青路面的设计指标并不能控制路面的早期破坏,建议在现行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增加车辙设计指标,完善沥青路面设计理论,从而保证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路面 车辙模型 设计流程 设计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桥面铺装层结构设计指标近似计算新方法 被引量:7
8
作者 徐勋倩 黄卫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4-59,共6页
在行车荷载作用下,钢桥面铺装层的受力与变形较一般公路沥青路面或机场道面复杂得多,也是钢桥面铺装层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从使用条件、工程实践、试验研究和受力特点等角度出发,提出钢桥面铺装层结构设计指标:一是铺装层拉应力,... 在行车荷载作用下,钢桥面铺装层的受力与变形较一般公路沥青路面或机场道面复杂得多,也是钢桥面铺装层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从使用条件、工程实践、试验研究和受力特点等角度出发,提出钢桥面铺装层结构设计指标:一是铺装层拉应力,二是铺装层表面局部挠跨比。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在车载作用下钢桥面铺装层的力学响应计算模型。在结构设计参数常用取值范围内,对不设纵隔板和设置纵隔板两种常用钢桥面铺装层的结构设计指标关键影响因素进行正交敏感性分析。同时,通过逐步线性回归方法拟合出钢桥面铺装层结构设计指标的近似计算公式。得到的近似计算公式的精度检验和工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近似计算公式精度很好,满足工程设计和理论研究的需要。研究结果可为钢桥面铺装层结构设计提供近似计算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桥面铺装层 结构设计指标 正交设计 逐步线性回归 近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指标最优分配的协同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科施 李为吉 魏宏艳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97-801,共5页
设计指标最优分配是飞机顶层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借鉴协同优化思想,发展了一种新的设计指标最优分配方法———协同分配法(collaborative allocation),用于处理飞机顶层设计中的大规模设计指标最优分配问题。给出了协同分配法的... 设计指标最优分配是飞机顶层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借鉴协同优化思想,发展了一种新的设计指标最优分配方法———协同分配法(collaborative allocation),用于处理飞机顶层设计中的大规模设计指标最优分配问题。给出了协同分配法的分配思想并建立了该方法的数学模型。用一个可靠度指标最优分配算例说明了协同分配法的数学模型建立及求解过程,初步验证了该方法对设计指标最优分配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顶层设计 设计指标最优分配 协同分配法 可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系统设计指标的最优分配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魏宏艳 李为吉 张科施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46,共3页
概述了工程系统设计指标最优分配的三类方法,直接法,分解协调法和协同分配法。其中,协同分配法已经初步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新方法。并简要的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关键词 设计指标 最优分配 直接法 分解协调法 协同分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弯沉和路基设计指标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修山 凡涛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296-300,共5页
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控制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基层永久变形和路面车辙的设计指标。利用黏弹性层状体系美国计算程序KENPAVE进行了力学参数分析。通过1STOPT软件统计回归,建立了路面理论弯沉值与土基顶面压应变和半刚性基层顶面径向... 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控制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基层永久变形和路面车辙的设计指标。利用黏弹性层状体系美国计算程序KENPAVE进行了力学参数分析。通过1STOPT软件统计回归,建立了路面理论弯沉值与土基顶面压应变和半刚性基层顶面径向压应力之间的回归公式;根据中国2006年规范的弯沉值设计公式进行推导,建立了高等级公路土基顶面压应变和半刚性基层顶面径向压应力的设计方程,并通过相关系数检验表进行比较,论证了所建立的柔性基层设计方程的可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基层 半刚性基层 土基顶面压应变 径向压应力 设计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辆的顶层设计指标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梅玉 钟元木 刘天赋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9,共5页
以地铁车辆为主要分析对象,总结了车辆全生命周期环节中的顶层设计指标。从适应性、安全性、舒适性、环保性、经济性、可靠性等6个方面对顶层设计指标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影响车辆整体性能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地铁车辆 顶层设计指标 安全性指标 舒适性指标 环保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顶层设计指标最优分配问题计算方法
13
作者 王明丰 《舰船科学技术》 2011年第6期31-33,共3页
基于大型复杂工程系统设计的多学科设计优化算法,开展了舰船顶层设计指标最优分配的计算方法研究,基于协同优化算法提出了舰船顶层设计指标最优分配的一种通用算法框架。
关键词 舰船 设计指标 最优分配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构建城市绿地系统游憩规划设计指标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帅敏 《现代园艺》 2013年第20期174-174,共1页
主要就当前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发展来进行研究与探讨,并且将城市绿地系统在承担游憩功能上所面临的问题来进行分析与思考,并通过现实案例来补充一功能为导向的系统规划。
关键词 城市绿地 游憩 规划设计 功能导向 设计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韧性的大跨度桥钢筋混凝土桥塔抗震性能设计与控制指标 被引量:1
15
作者 管仲国 徐瑜窈 +2 位作者 李建中 吴勇木 肖益锋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1-530,627,共11页
国内外大跨度桥钢筋混凝土桥塔在安全性设防地震下的性能目标基本一致,但具体的性能控制指标并不相同。系统分析了震后继续服役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性能要求,提出了面向韧性的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指标,包括残余承... 国内外大跨度桥钢筋混凝土桥塔在安全性设防地震下的性能目标基本一致,但具体的性能控制指标并不相同。系统分析了震后继续服役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性能要求,提出了面向韧性的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指标,包括残余承载力、残余位移、残余刚度和残余裂缝宽度等。基于巴拿马运河四桥,对比研究了首次屈服、等效屈服、有限延性q=1.5以及钢筋拉应变达到0.01或混凝土压应变达到0.004等4种钢筋混凝土桥塔性能控制指标。结果表明,4种性能控制指标所对应的地震动作用强度差异很大,已超过安全性设防地震和功能性设防地震的差异。基于建立的面向韧性的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指标,对4种性能控制指标进行评价。首次屈服、等效屈服和有限延性q=1.5等3种性能控制指标均可满足结构震后不需修复或经简单修复即可继续使用的性能目标;我国现行大跨度桥钢筋混凝土桥塔采用的等效屈服指标过于保守,至少可采用有限延性q=1.5;在充分考虑震后刚度折减对伸缩缝、支座、阻尼元件等变形需求的影响后,可采用钢筋拉应变达到0.01或混凝土压应变达到0.004的材料应变性能控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桥梁 钢筋混凝土桥塔 韧性性能设计指标 残余承载力 残余位移 残余刚度 性能控制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路基设计主要控制指标设计原则的回顾与讨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威 裴鑫 +2 位作者 陈诚 刘宙 杨成忠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5,共7页
为保证铁路路基的安全与稳定,一般需要确保地基承载力、路堤稳定性及路基工后沉降均满足设计要求,但当前对于地基承载力是否需要检算这一问题还未达成共识。为此,基于ABAQUS建立铁路路基有限元模型,考虑地基土土性、地基坡率、路基土土... 为保证铁路路基的安全与稳定,一般需要确保地基承载力、路堤稳定性及路基工后沉降均满足设计要求,但当前对于地基承载力是否需要检算这一问题还未达成共识。为此,基于ABAQUS建立铁路路基有限元模型,考虑地基土土性、地基坡率、路基土土性、路基坡率、路基填高的影响,通过定量分析,探讨地基承载力检算的必要性,并分析不同因素对地基承载力、路堤稳定性和路基工后沉降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铁路路基设计时应考虑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并与路堤稳定性和路基工后沉降共同进行检算;地基承载力大小与地基土土性、路基土土性、路基填高等因素密切相关,在铁路路基设计时,地基承载力计算需要根据地基土土性、路基土土性和路基填高等因素综合确定;不同影响因素对地基承载力、路堤稳定性与路基工后沉降大小的影响显著性关系有所不同,其中各因素对地基承载力大小的影响显著性依次为地基土土性>路基填高>路基土土性>路基坡率>地基坡率,对路堤稳定性大小的影响显著性依次为地基土土性>路基坡率>路基土土性>路基填高>地基坡率,对路基工后沉降大小的影响显著性依次为地基土土性>路基土土性>路基填高>地基坡率>路基坡率。研究成果可为高速铁路路基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设计控制指标 地基承载力 路堤稳定性 路基工后沉降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加筋土挡土墙设计方法对比研究
17
作者 郭海强 李安洪 +2 位作者 肖卓琦 高柏松 王智猛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8,共6页
研究目的:传统加筋土挡墙存在变形不易控制等问题,在铁路领域应用较为慎重。为解决该问题,日本研发了刚性面板加筋土挡墙,至今已在铁路工程领域应用206 km,没有出现损坏或过度变形的情况,且经受住了大地震考验。因此,探究中日加筋土挡... 研究目的:传统加筋土挡墙存在变形不易控制等问题,在铁路领域应用较为慎重。为解决该问题,日本研发了刚性面板加筋土挡墙,至今已在铁路工程领域应用206 km,没有出现损坏或过度变形的情况,且经受住了大地震考验。因此,探究中日加筋土挡墙设计方法的差异,对完善我国加筋土挡墙设计体系具有借鉴意义。研究结论:(1)中日标准在加筋土挡墙的填土设计指标、筋材、破裂面及土压力计算、稳定性检算以及筋材构造等五个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这五个方面的差异均会导致挡土墙筋材尺寸的设计结果不同;(2)在不考虑构造要求情况下,中国标准相较于日本标准设计的筋材尺寸偏小,结构偏于危险;在考虑构造要求情况下,中国标准相较于日本标准的筋材尺寸偏大,结构更加安全;(3)本研究结果可为国内设计人员全面了解中、日加筋土挡墙设计方法的差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挡墙 设计方法 填土设计指标 土压力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PR算法的桥梁工程过度设计评估方法研究
18
作者 崔铁万 刘彬 甘明昔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4,共7页
针对目前桥梁工程设计存在过于保守、工程造价偏高等问题,结合人工智能算法、设计协同平台提出一种桥梁工程过度设计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采集多座已竣工不同结构类型桥梁的设计参数和设计指标构成数据库集,基于该数据库集采用多元多项... 针对目前桥梁工程设计存在过于保守、工程造价偏高等问题,结合人工智能算法、设计协同平台提出一种桥梁工程过度设计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采集多座已竣工不同结构类型桥梁的设计参数和设计指标构成数据库集,基于该数据库集采用多元多项式回归(Multivariate Polynomial Regression,MPR)算法对各桥梁设计指标样本集进行训练,得到若干设计指标预测模型,并将该预测模型内嵌入设计协同平台,最终通过设计指标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偏差率来实现设计全过程过度设计量化评估。该方法在70多个工程项目中进行桥梁过度设计评估,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该过度设计评估方法能够快速地识别桥梁工程项目潜在的过度设计问题,辅助设计人员优化设计方案、提升设计效率,从而及时预警设计缺陷、有效提升设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过度设计评估方法 多元多项式回归算法 设计参数 设计指标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树状效能评估指标体系设计方法
19
作者 李俊君 刘永亮 +2 位作者 杜诗睿 常海昕 于德安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87,共5页
遵循全面性、可操作性、独立性、可比性、显著性设计原则,以抽象指标通用特性,适用软件开发为目的,提出了一种树状效能评估指标体系设计方法,将指标划分计算指标与分级指标,逐步建立指标树结构,绑定指标计算模型,通过增加隶属函数对计... 遵循全面性、可操作性、独立性、可比性、显著性设计原则,以抽象指标通用特性,适用软件开发为目的,提出了一种树状效能评估指标体系设计方法,将指标划分计算指标与分级指标,逐步建立指标树结构,绑定指标计算模型,通过增加隶属函数对计算结果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完成指标体系的构建,最后应用该设计方法对某仿真系统中的单类装备火力毁伤效能进行了指标体系构建实践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标设计 效能评估 分级指标 计算指标 树状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的指标体系与机制设计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珊华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8,共7页
经营业绩考核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指挥棒,企业需要正确认识并做好这项工作,以确保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文章从业绩考核的基本概念入手,深入剖析了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体系设计的核心考量因素。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的目... 经营业绩考核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指挥棒,企业需要正确认识并做好这项工作,以确保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文章从业绩考核的基本概念入手,深入剖析了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体系设计的核心考量因素。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的目标确定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详细讨论了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的组织和实施机构。本研究为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实践启示,为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实践操作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业绩 业绩考核 指标体系设计 目标确定机制 激励约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