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坡单跨铰接门式刚架的极值弯矩、位置及反弯点的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林贤根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4-107,111,共5页
在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条件下,文章研究了门式刚架斜梁的极值弯矩与跨中截面的弯矩和位置之间的关系以及反弯点的区域,为简化门式刚架优化设计程序的编写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 极值弯矩 反弯点 设计弯矩系数 梁段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索桩设计计算的几个力学问题及有关概念探讨 被引量:9
2
作者 蒋良潍 黄润秋 许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88-1194,共7页
分析探讨了锚索桩设计计算的几个力学问题及有关概念。传统上对于桩身嵌入段的计算,须根据桩身与桩周岩土的相对刚度划分为刚性桩和弹性桩两种不同的计算模型,并各自对应不同的算法及计算公式,通过对两种模型计算式的数学极限分析表明,... 分析探讨了锚索桩设计计算的几个力学问题及有关概念。传统上对于桩身嵌入段的计算,须根据桩身与桩周岩土的相对刚度划分为刚性桩和弹性桩两种不同的计算模型,并各自对应不同的算法及计算公式,通过对两种模型计算式的数学极限分析表明,刚性桩模型算式仅为弹性桩计算法中将嵌入段的桩身刚度取很大值下的特例,两种模型算法在力学本质上是统一的。由锚索桩嵌入段分别按弹、刚性桩模型算式的位移、转角的对比分析可知,基于弹性桩模型计算出的锚索受力大于按刚性桩模型,以弹性桩模型进行锚索设计偏于安全,而嵌入段的换算长度取1.3("m法")或0.8("常数法"),从工程设计角度方可作为刚/弹性桩模型的划分判据,此时两种模型的最大位移或转角差别才小于5%。桩上锚索倾角的力学效应除矢量分解作用影响水平锚拉力大小外,更重要的是将影响锚拉点处的水平约束刚度,进而改变锚索桩超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担,因此锚索最优倾角的选取可使较好地控制桩身位移且降低锚索初拉力得以兼顾。力图令桩身正负弯矩峰值大致相等的所谓"平衡设计原则"实际上具有较强条件性,须依赖于锚索既要初拉力合适又能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具备足够大的锚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索抗滑桩 嵌入段 刚性桩模型 弹性桩模型 嵌入段换算长度 锚索倾角 约束刚度 弯矩平衡设计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砼双向板设计的计算机方法
3
作者 吴勇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6年第6期141-145,共5页
采用按弹性理论计算钢筋砼双向板弯矩系数的简捷方法来计算弯矩,具有编程简单明了的优点;按照《砼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进行截面设计。文中有程序流程图。
关键词 双向板设计:弯矩系数:计算机方法:钢筋砼:弹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纹腹板H型钢组合梁抗弯性能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哲 李国强 孙飞飞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4-39,共6页
为研究波纹腹板H型钢组合梁的受弯性能,制作4根试件进行抗弯试验,并借助有限元软件进行辅助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波纹腹板H型钢组合梁具有较好的塑性变形性能,截面上应力分布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钢梁腹板基本不承受弯曲正应力,腹板上剪... 为研究波纹腹板H型钢组合梁的受弯性能,制作4根试件进行抗弯试验,并借助有限元软件进行辅助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波纹腹板H型钢组合梁具有较好的塑性变形性能,截面上应力分布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钢梁腹板基本不承受弯曲正应力,腹板上剪应力均匀分布。试验得到的极限破坏弯矩可以达到理论塑性弯矩的150%以上,钢梁腹板局部承压强度高,加载点不需要设置加劲肋。结合试验结果,按照组合梁简化塑性理论,给出了多种情况下,波纹腹板H型钢组合梁抗弯承载力的设计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纹腹板H型钢组合梁 平截面假定 延性系数 设计弯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