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混合推理的仿真实验设计方法智能选择 被引量:4
1
作者 陆凌云 李伟 +1 位作者 杨明 马萍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55-1064,共10页
针对仿真实验设计方法众多而在实际应用中难以准确选择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仿真实验设计方法智能选择的混合推理方法.首先,给出了基于混合推理的仿真实验智能化设计流程;然后,针对案例检索策略,将仿真实验设计案例的属性分为三种类型,... 针对仿真实验设计方法众多而在实际应用中难以准确选择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仿真实验设计方法智能选择的混合推理方法.首先,给出了基于混合推理的仿真实验智能化设计流程;然后,针对案例检索策略,将仿真实验设计案例的属性分为三种类型,分别给出其属性差异度量模型及特征值归一化方法,并采用训练后的神经网络模型分配属性权重;进一步,当推荐的案例未能满足给定的相似度阈值时,引入属性优先级的概念,提出了一种基于规则的柔性逐层推理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案例库和规则库;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实验设计方法 智能选择 基于案例推理 逐层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插入式组合喷管的设计方法与实验研究
2
作者 郑健 陈雄 +1 位作者 周长省 许进升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3-336,341,共5页
由于火箭发动机喷管所需的扩张比与冲压发动机喷管不同,在整体式火箭冲压发动机中,需要设计一个可同时满足2种发动机工作要求的喷管(组合喷管)。提出了一种插入式组合喷管的原理,并给出了组合喷管型面的设计方法。根据某一制式火箭发动... 由于火箭发动机喷管所需的扩张比与冲压发动机喷管不同,在整体式火箭冲压发动机中,需要设计一个可同时满足2种发动机工作要求的喷管(组合喷管)。提出了一种插入式组合喷管的原理,并给出了组合喷管型面的设计方法。根据某一制式火箭发动机具体设计了一个插入式组合喷管,并通过数值计算和实验,与原制式锥型喷管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新设计的组合喷管与原制式锥形喷管相比,推力仅相差2%以内,但其长度缩短了32.45%,证明文中给出的插入式组合喷管型面的设计方法准确有效,且组合喷管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冲压发动机 插入式 组合喷管 设计方法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直接实验设计方法优化PAN/PSF合金膜的制备条件
3
作者 朱芸林 孙本惠 谷晓昱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30-533,共4页
在大量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以直接实验设计方法来设计制膜条件和用SAS软件包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优化并建立数学模型 ,得到优化的制膜条件。由该条件所制得的PAN/PSF合金膜的纯水通量提高 1 7倍 ,平均孔径扩大了 1 8倍。
关键词 直接实验设计方法 优化 PAN/PSF合金膜 制备条件 超滤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方法的转向梯形优化设计 被引量:10
4
作者 唐应时 朱彪 +1 位作者 朱位宇 姜友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601-2606,共6页
在考虑悬架跳动时前束角变化的情况下,为实现对车辆转向运动学的最优化,以某小型皮卡车为研究对象,利用ADAMS/CAR软件建立前悬架和转向总成虚拟样机模型,进行转向和轮跳仿真实验。以内、外球头的空间坐标为优化变量,分别以阿克曼误差的... 在考虑悬架跳动时前束角变化的情况下,为实现对车辆转向运动学的最优化,以某小型皮卡车为研究对象,利用ADAMS/CAR软件建立前悬架和转向总成虚拟样机模型,进行转向和轮跳仿真实验。以内、外球头的空间坐标为优化变量,分别以阿克曼误差的均方根和前束角的变化范围为目标,运用DOE方法进行2次试验设计;根据实验结果分别对影响阿克曼误差和前束角的影响因素进行灵敏度分析,运用响应面方法(RSM)拟合出回归模型。利用MATLAB优化工具箱在约束前束角的情况下,对阿克曼误差进行优化,得到硬点的最优值。研究结果表明:在前束角的变化范围减少10%的前提下,转向机构在0°~25°常用转向角度,阿克曼误差减少51.27%。优化后的结果明显地改善了转向的运动学特性,并且避免了单独优化转向,对前束角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向机构 阿克曼误差 前束角 虚拟样机 响应面法 实验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场研究中准实验设计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5
作者 时勘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1990年第2期20-27,共8页
本文从工业心理学角度,介绍了现场研究中准实验设计应注意的四个效度问题:统计结论效度、内部效度、构造概念效度和外部效度:接着,讨论了准实验常用的设计方法:1,一般性不可解释的设计,2,带有前测和后测的非处理控制组的设计,3,迭择群... 本文从工业心理学角度,介绍了现场研究中准实验设计应注意的四个效度问题:统计结论效度、内部效度、构造概念效度和外部效度:接着,讨论了准实验常用的设计方法:1,一般性不可解释的设计,2,带有前测和后测的非处理控制组的设计,3,迭择群体的设计,4,间断的时间-系列设计,并对这些方法的应用范围和需要避免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就进一步完善准实验设计方法提出了几点初步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设计 现场研究 内部效度 实验设计方法 因果关系 外部效度 设计模式 控制组 应用范围 实验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削加工表面粗糙度预测方法 被引量:7
6
作者 段春争 郝清龙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7,共4页
表面粗糙度是进行零件设计的重要技术要求之一,也是衡量工件加工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在实际加工前,对表面粗糙度进行预测和加工参数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情况,总结和讨论了切削加工过程中表面粗糙度的... 表面粗糙度是进行零件设计的重要技术要求之一,也是衡量工件加工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在实际加工前,对表面粗糙度进行预测和加工参数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情况,总结和讨论了切削加工过程中表面粗糙度的预测方法:理论方法、设计实验方法和人工智能方法,并探讨了该研究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粗糙度预测 理论建模方法 设计实验方法 人工智能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学自然模拟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效科 赵露 +4 位作者 任玉芬 张红星 苏芝敏 孙旭 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63-1774,共12页
自然模拟实验,通过适当控制影响因素研究自然状态下生态系统变化,已经越来越受到生态学家的欢迎。新兴的快速发展的城市生态学越来越多的采用自然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从城市生态学的实验设计方法(如人工梯度、自然梯度和城市建设实验)、... 自然模拟实验,通过适当控制影响因素研究自然状态下生态系统变化,已经越来越受到生态学家的欢迎。新兴的快速发展的城市生态学越来越多的采用自然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从城市生态学的实验设计方法(如人工梯度、自然梯度和城市建设实验)、环境因子(如空气污染、热岛、灯光和地表硬化)生态效应和生态系统(如社区、绿地、绿化屋顶和集水区)响应等方面,分析了国内外大量城市生态学自然模拟实验的研究案例,并总结了城市生态学自然模拟实验的特点,指出了城市生态学模拟实验应该考虑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未来主要发展方向:(1)多种环境因子复合影响模拟实验研究,(2)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响应模拟实验研究,(3)近自然的长期模拟实验研究,(4)大范围的联网模拟实验研究和(5)面向城市生态恢复和建设的模拟实验研究。希望研究能够为推进我国城市生态学的实验研究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模拟实验 城市生态学 实验设计方法 城市环境因子 城市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股螺旋弹簧加工参数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易力力 杨文翰 王时龙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2-208,共7页
多股螺旋弹簧(简称多股簧)加工参数对其成品质量耦合作用机理研究尚不完善,导致多股簧加工合格率低、推广难度大,为此提出一种优选多股簧工艺参数的实验方法。基于二分法获取满足多股簧刚度要求的拧索螺距;采取实验设计方法设计了芯轴... 多股螺旋弹簧(简称多股簧)加工参数对其成品质量耦合作用机理研究尚不完善,导致多股簧加工合格率低、推广难度大,为此提出一种优选多股簧工艺参数的实验方法。基于二分法获取满足多股簧刚度要求的拧索螺距;采取实验设计方法设计了芯轴直径、弹簧螺距和钢丝张力3个工艺参数的优化实验,通过信噪比均值分析得到最优多股簧加工参数组,并通过钻杆复位多股簧实际生产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优选多股簧工艺参数的实验方法切实可行,可以减少多股簧制造加工参数获取时间,节约多股簧工艺研究成本,为我国武器装备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股螺旋弹簧 实验设计方法 刚度校核 加工参数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塑料发泡倍率的实验研究与预测
9
作者 许建文 刘斌 顾永华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9-74,共6页
采用田口实验设计方法与BP神经网络技术,选取模具温度、模压时间、注射压力和模压压力四因素四水平安排正交试验,分析了工艺参数对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塑料发泡倍率的影响程度。结果发现,模具温度对发泡倍率的影响较为显著,模压时... 采用田口实验设计方法与BP神经网络技术,选取模具温度、模压时间、注射压力和模压压力四因素四水平安排正交试验,分析了工艺参数对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塑料发泡倍率的影响程度。结果发现,模具温度对发泡倍率的影响较为显著,模压时间次之,注射压力与模压压力的影响较小。最后选取对倍率影响较大的模具温度、模压时间与注射压力工艺参数,对不同形状与尺寸的标准试样模具安排正交实验,以实验结果作为神经网络的样本数据,经过训练后的神经网络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EVA塑料的发泡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 田口实验设计方法 BP神经网络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发泡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力耦合作用下的风洞应变天平校准技术 被引量:6
10
作者 苗磊 马涛 +2 位作者 徐志伟 谢斌 周米文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3-162,共10页
为研究温度对风洞应变天平测量的影响,以热力耦合作用下的天平校准技术为着力点,通过响应面实验设计方法确立热力耦合加载矩阵,基于六自由度校准系统及构建的温度环境对一台六分量风洞应变天平实施热力耦合加载,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 为研究温度对风洞应变天平测量的影响,以热力耦合作用下的天平校准技术为着力点,通过响应面实验设计方法确立热力耦合加载矩阵,基于六自由度校准系统及构建的温度环境对一台六分量风洞应变天平实施热力耦合加载,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包含温度、力、力矩参数的天平公式,最后利用验证载荷检验天平公式的准确性,检验结果显示:温度及力/力矩载荷作用下,天平各分量的综合加载误差优于0.3%;天平公式能准确表征天平在热力耦合作用下的综合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热力耦合作用下的风洞应变天平校准技术能够用于评定及修正温度对天平测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应变天平 热力耦合 校准 响应面实验设计方法 多元回归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OE参数筛选的SPH鸟体参数反演 被引量:3
11
作者 罗军 刘长虹 +2 位作者 洪清泉 鞠锋 丁敏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0-92,共3页
鸟体参数的准确性对鸟撞仿真精度有重大影响,参数反演可以克服人工试凑法的局限性,搜寻出合理的鸟体参数,提高鸟撞仿真精度。在HyperStudy多学科优化平台下,先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挑选出对位移结果敏感的鸟体参数,以简化优化问题的复... 鸟体参数的准确性对鸟撞仿真精度有重大影响,参数反演可以克服人工试凑法的局限性,搜寻出合理的鸟体参数,提高鸟撞仿真精度。在HyperStudy多学科优化平台下,先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挑选出对位移结果敏感的鸟体参数,以简化优化问题的复杂性和计算量,然后采用自适应响应面法进行鸟体的参数反演的多目标优化,优化目标为最小化鸟撞位置处仿真位移和实验位移的平方差。RADIOSS的求解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鸟体参数的鸟体模型的仿真曲线与实验曲线拟合效果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反演 实验设计方法 自适应响应面法 HyperStud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摆动柔顺式吊钩结构参数的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葛世程 郭着雨 +2 位作者 梁熙 莫宗来 李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67-1475,共9页
针对目前野战火箭炮发射箱装填过程的对准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末端执行机构--摆动柔顺式吊钩,并对其结构参数进行优化.首先,基于节点位移法建立描述摆动柔顺式吊钩性能的理论模型,并通过MATLAB分析摆动柔顺式吊钩的静态位移、静态应力和... 针对目前野战火箭炮发射箱装填过程的对准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末端执行机构--摆动柔顺式吊钩,并对其结构参数进行优化.首先,基于节点位移法建立描述摆动柔顺式吊钩性能的理论模型,并通过MATLAB分析摆动柔顺式吊钩的静态位移、静态应力和摆动曲线,验证模型工作的合理性.同时,采用实验设计方法筛选影响摆动柔顺式吊钩性能的主要结构参数,并建立表征摆动柔顺式吊钩综合性能的响应面模型.优化结果表明,当柔性机构长度为90 mm,其安装高度为23 mm,吊钩末端高度为110 mm时,摆动柔顺式吊钩在对接、起吊、转运和落装时的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箱 装填系统 柔性机构 节点位移法 实验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数控机床床鞍尺寸优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罗孟然 丛明 +2 位作者 王德胜 郝思文 邢晓辉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9,13,共5页
以数控车床上床鞍为研究对象,构建床鞍的有限元模型后对其进行模态分析。以床鞍的结构设计变量为基础进行拉丁超立方实验设计,得到一组试验点。将这组试验点作为训练数据用神经网络方法拟合出床鞍质量和一阶固有频率相对于设计变量的响... 以数控车床上床鞍为研究对象,构建床鞍的有限元模型后对其进行模态分析。以床鞍的结构设计变量为基础进行拉丁超立方实验设计,得到一组试验点。将这组试验点作为训练数据用神经网络方法拟合出床鞍质量和一阶固有频率相对于设计变量的响应面模型,在此基础上完成数学模型的构建。最后通过遗传算法求解该模型,得到床鞍尺寸优化后的结果。文章的优化结果为改进床鞍的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文中的分析思路和方法为其他机床床鞍的设计和生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床鞍 拉丁超立方法实验设计 响应面模型 遗传算法 尺寸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的苯乙烯流程优化
14
作者 曹学群 罗娜 叶贞成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1-326,共6页
针对苯乙烯工艺流程的设计及控制复杂性,使用Kriging代理模型方法,对由Aspen plus构建的苯乙烯工艺流程模拟系统进行建模,并且使用分布估计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基于Kriging模型的分布估计算法,在保证较高精度要求的前提下... 针对苯乙烯工艺流程的设计及控制复杂性,使用Kriging代理模型方法,对由Aspen plus构建的苯乙烯工艺流程模拟系统进行建模,并且使用分布估计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基于Kriging模型的分布估计算法,在保证较高精度要求的前提下,明显减少了计算时间,有效地化解了精度和效率之间的矛盾,具有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IGING模型 实验设计方法 苯乙烯 分布估计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eatment of bauxite residue dust pollution by improving structural stability via application of synthetic and natural polymers 被引量:3
15
作者 DING Xu-han XU Guang +1 位作者 ZHOU Wei GUO Xing-yu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2期440-448,共9页
The residue drying area(RDA)is the major source of fugitive red sand(RS)dust emissions in the bauxite mining industry and causes serious environmental and safety detriments.Polymer stabilizer(PS)is one of the promisin... The residue drying area(RDA)is the major source of fugitive red sand(RS)dust emissions in the bauxite mining industry and causes serious environmental and safety detriments.Polymer stabilizer(PS)is one of the promising non-traditional stabilizers to mitigate such issues.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d the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UCS)of RS using synthetic polymer stabilizer(SPS)and natural polymer stabilizer(NPS),and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application concentration and mixing ratio of the PAM and Guar gum mixture.Results illustrated that PAM apparently outperform Guar gum in stabilizing sand particles.The mixture of PAM and Guar gum is more effective than individual use.The optimum polymer concentration and the mixing ratio are 0.94 wt.%and 0.6(PAM:total(PAM+Guar gum)),respectively.A rigorous regression model was developed to predict the UCS value based on application concentration and mixing ratio for the purpose of cost and time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 experimental design POLYACRYLAMIDE Guar gum combined appl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IGHT的大膨胀比5.0级向心涡轮多目标优化与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伟平 欧阳玉清 +2 位作者 房兴龙 李恩华 曾飞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4-84,共11页
针对轻量化、紧凑化、高效化的向心叶轮设计需求,对5.0大膨胀比向心涡轮进行三维多目标优化。首先,基于iSIGHT,集成Numeca,CFX软件及自编程序,搭建了三维气动优化集成系统,实现向心涡轮流道、叶片的参数化、网格划分、数值计算及三维结... 针对轻量化、紧凑化、高效化的向心叶轮设计需求,对5.0大膨胀比向心涡轮进行三维多目标优化。首先,基于iSIGHT,集成Numeca,CFX软件及自编程序,搭建了三维气动优化集成系统,实现向心涡轮流道、叶片的参数化、网格划分、数值计算及三维结果的自动处理与优化,且其所需的存储空间仅为原优化系统的2.4%,极大地降低了对计算机存储空间的要求;其次,针对向心叶轮造型参数众多所导致的优化规模巨大问题,采用试验设计方法(DOE)详细地开展了流道、叶片的控制参数对涡轮性能的影响研究,得到造型参数对涡轮效率的贡献度,继而给出了优化变量的选取依据,从102个造型参数中选取23个作为优化变量,减少了优化的盲目性,缩短了优化时长,极大地减轻了工作量,提高了优化效率;最后,考虑涡轮性能、排气损失以及叶轮轻量紧凑化的需求,以涡轮总对静效率ηts,级出口气流角α6及叶片的表面积A作为优化目标,采用NSGA-Ⅱ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并探讨相应机理。优化后,叶轮的轴向长度缩短了8.09%,叶片的表面积减小了8.46%,有效降低了叶轮的尺寸及重量;在保持涡轮进口流函数和膨胀比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设计点涡轮总对静效率提高了0.1%,级出口绝对气流角仅降低1°,且不同转速下涡轮的性能基本保持不变。以上研究表明,该三维优化系统和多目标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心涡轮 ISIGHT 三维优化系统 实验设计方法(DOE)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for separation of sulfadiazines using Box-Behnken design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被引量:5
17
作者 龚文君 张裕平 +3 位作者 张毅军 许光日 魏新军 LEE Kwang-pill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2期196-201,共6页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chromatographic or electrophoretic separation involves judicious deciding of selection of optimal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at can provide an adequate resolution at a reasonable run time for t...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chromatographic or electrophoretic separation involves judicious deciding of selection of optimal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at can provide an adequate resolution at a reasonable run time for the separation of interested components. Box-Behnken factorial design was effectively applied for the separation optimization of eight structurally related sulfonamides using 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osis and rever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Optimum values for volume ratio of THF to H2O in eluent, column temperature and flow rate of eluent are found as 12 to 88, 35℃ and 1.0 mL/min, respectively. Box-Behnken modified optimization model is extended to separation 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E). While using CE, a satisfactory separation is achieved with a minimum resolution larger than 1.0 for a separation time less than 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x-Behnken design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SULFADIAZINE multi-criteria deci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