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7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设计学学科范式的发展与演变分析
1
作者 李敏敏 李香林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0,共5页
本文旨在梳理设计学的内涵、研究范畴和学科范式的发展与演变。通过文献分析和观点对比,本研究发现:设计学从工业时代关注功能、美学、效率和生产可行性,逐渐发展到注重用户体验、社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其内涵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其研... 本文旨在梳理设计学的内涵、研究范畴和学科范式的发展与演变。通过文献分析和观点对比,本研究发现:设计学从工业时代关注功能、美学、效率和生产可行性,逐渐发展到注重用户体验、社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其内涵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其研究范畴既包括设计科学,也包括设计学科,并在不同语境下的研究范式各异。该学科被定义为跨越了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第三学科、交叉学科,以及超学科和另类学科,越来越强调多学科融合和问题导向的综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学 设计研究 设计 科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发展与话语构建:2024中国设计学学科主体性研究综述
2
作者 张萌秋 陈路 石晨旭 《创意与设计》 2025年第1期6-13,共8页
为推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回应知识生产过程中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张力与矛盾,文中回顾并梳理了2024年关于中国设计学主体性的相关讨论,旨在为中国设计学主体性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指导。通过分析,本文认为过去一年中国设... 为推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回应知识生产过程中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张力与矛盾,文中回顾并梳理了2024年关于中国设计学主体性的相关讨论,旨在为中国设计学主体性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指导。通过分析,本文认为过去一年中国设计学在多个方面实现了转变,包括从中层理论话语向宏观话语的拓展、从学术传承到学术创新的推动,以及从艺术本体到跨学科融合的深入。然而,设计学仍需进一步明确其内核与外延,深化本土设计理论的探索,加强设计话语体系构建,以推动学科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设计学 主体性 本土理论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助力设计学“三创”的教育实践研究
3
作者 陈香儒 《丝网印刷》 2025年第3期142-144,共3页
以乡村振兴为背景,以解决设计同质化、产业融合不足、发展速度较慢的问题为导向,将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与设计学“三创”特点相结合,进行创意、创新、创业设计教育实践。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新质生产力 设计学“三创” 视觉传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设计学青年论坛”与设计学学科发展——一种知识社会学的回顾与反思(2009—2023)
4
作者 张萌秋 贡雨婕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0-214,共5页
自2009年起,由南京艺术设计学院策划、举办的中国设计学青年论坛逐渐发展成为品牌学术活动,对全国设计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对历届论坛的考察与分析,从知识社会学视角探讨设计学的动态发展和社会互动,旨在梳理设计学的演变历程和社... 自2009年起,由南京艺术设计学院策划、举办的中国设计学青年论坛逐渐发展成为品牌学术活动,对全国设计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对历届论坛的考察与分析,从知识社会学视角探讨设计学的动态发展和社会互动,旨在梳理设计学的演变历程和社会背景,同时思考青年论坛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设计学青年论坛 南京艺术设计学 设计学 术共同体 知识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学:作为一种开放的知识组合——专访武汉理工大学教授潘长学
5
作者 张萌秋 潘长学 《服装设计师》 2025年第2期15-17,共3页
采访者语:2024年4月17日至21日,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设计艺术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现状评估及评价标准研究”课题组前往武汉理工大学进行课题调研。作为中南地区首家拥有设计艺术学博士点、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和... 采访者语:2024年4月17日至21日,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设计艺术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现状评估及评价标准研究”课题组前往武汉理工大学进行课题调研。作为中南地区首家拥有设计艺术学博士点、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业设计工程硕士点的院校,其设计艺术学科已成为全国重点学科。为此,课题组专访了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原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现为校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主任潘长学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理工大 设计艺术 采访者 国家社科基金 高等 术体系 指导委员会 艺术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学学科交叉视角下的“元”转向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蔡新元 王康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23,I0005,共6页
本文旨在探讨学科交叉视角下的设计学学科在元宇宙时代的具体转向及方法论问题。首先,明确了设计学的内涵和外延,并从学科演进的视角,阐述了设计学作为交叉学科的特征及其在时代背景下的新面向。其次,基于用户对元宇宙时代的功能需求、... 本文旨在探讨学科交叉视角下的设计学学科在元宇宙时代的具体转向及方法论问题。首先,明确了设计学的内涵和外延,并从学科演进的视角,阐述了设计学作为交叉学科的特征及其在时代背景下的新面向。其次,基于用户对元宇宙时代的功能需求、社交需求和体验需求,对该时代的设计提出了基于数据层、生成层、表现层和计算环境的计算设计体系,为设计学研究提供了路径指导。最后,聚焦于设计学的“元”转向问题,从设计主体、设计对象、设计方法和应用场景四个维度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以期为设计学的未来发展和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学 科交叉 元宇宙 计算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课程平台的设计学专业课程思政学习评价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亮 马磊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4期57-60,共4页
该文基于设计学专业的教学特点,提出了“内化理念、外化行为”的课程思政学习评价策略,梳理了设计学专业课程思政的共性融入点,提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下的区分知识、能力、价值素养的课程思政育人评价模式转变,细化了“内化理... 该文基于设计学专业的教学特点,提出了“内化理念、外化行为”的课程思政学习评价策略,梳理了设计学专业课程思政的共性融入点,提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下的区分知识、能力、价值素养的课程思政育人评价模式转变,细化了“内化理念、外化行为”的评价内涵,构建了基于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的课程思政学习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习评价 设计学专业 网络课程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与方法:设计学研究的硬币两面——兼评《设计研究理论Ⅰ》
8
作者 周韧 《美术大观》 2024年第3期139-141,共3页
设计学研究方法与理论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设计学科学研究范式。过去二十多年来,设计学作为交叉学科,在继承原有人文学科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吸收了来自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相较于研究方法,设计学研究理论的发展则相对滞后。... 设计学研究方法与理论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设计学科学研究范式。过去二十多年来,设计学作为交叉学科,在继承原有人文学科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吸收了来自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相较于研究方法,设计学研究理论的发展则相对滞后。《设计研究理论Ⅰ》一书,在设计学理论研究上做了一次有益的探索,全书从不同学科浩瀚的理论海洋中,根据设计科学研究对象的需要,遴选了涵盖科学技术、人文学科、社会学科领域的重要理论并进行了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研究理论 研究方法 设计学 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在高校设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中的融合策略
9
作者 郭艳 周小青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20期163-165,共3页
该文作者探讨高校设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中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融合策略,针对现有评价体系的不足,构建科学、全面的评价模型,以准确反映学生的实践表现;通过文献分析、案例研究及实证调查,明确两种评价方式的优势,并提出有效的融合方... 该文作者探讨高校设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中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融合策略,针对现有评价体系的不足,构建科学、全面的评价模型,以准确反映学生的实践表现;通过文献分析、案例研究及实证调查,明确两种评价方式的优势,并提出有效的融合方法;结合教学案例,从实践角度探讨两种评价方式的结合,旨在客观、合理地评估学生表现,从而为高校设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评价提供有益参考,提升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学专业 实践教 过程性评价 结果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设计学体系研究:构建中国有根的设计学理论体系——中国当代设计学体系建构研究系列
10
作者 邹其昌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9-149,共11页
论文就乡村设计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做一尝试性探索与研究:立足中国实际、探索中国理论、建构中国体系,解决中国问题,努力探索和建构有根的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论文首次明确提出“体系思维”或“体系化思维”理论,依据“本天利人”设计... 论文就乡村设计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做一尝试性探索与研究:立足中国实际、探索中国理论、建构中国体系,解决中国问题,努力探索和建构有根的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论文首次明确提出“体系思维”或“体系化思维”理论,依据“本天利人”设计原则展开对乡村设计理论问题的系统深入思考和多元探索。乡村是一个体系化生命体,乡村设计必定要以体系化思维探索创新、建设与发展之路,主要涉及乡村建设理论、乡村振兴、乡村设计、乡村设计学体系建构、乡村设计战略等问题。“乡村设计”属于国家发展战略,同时也是一门新兴的设计学学科,即一门专门研究乡村设计问题的学问,更是建构一种有根的中国设计理论的前提,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亟待设计理论界展开深入系统研究,更好服务国家和人类。乡村设计学是一种立足全生命体设计,以“本天利人”为原则、以农业设计为核心、以工业设计为工具、以服务设计为流程而具有全息性特征的设计学体系,其本质是一种未来设计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设计学体系 中国设计理论 乡村振兴 当代设计学体系 体系化思维理论 本天利人 有根的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产促教视域下设计学一流特色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1
作者 张珊 《纺织报告》 2024年第9期133-135,共3页
基于现存对国内院校设计学专业群建设情况的调研,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情况、专业设置情况、人才需求情况寻找设计学一流特色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的解决途径,理顺创意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与专业布局之间的关系,改革专业动态... 基于现存对国内院校设计学专业群建设情况的调研,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情况、专业设置情况、人才需求情况寻找设计学一流特色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的解决途径,理顺创意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与专业布局之间的关系,改革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构建设计学一流特色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产促教 设计学 一流特色专业群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设计学”何以可能——访谈北京大学祝帅教授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又文 祝帅 《设计艺术研究》 2024年第3期1-4,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简称“三大体系”建设。这一建设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指导开展交叉学科设计学研...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简称“三大体系”建设。这一建设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指导开展交叉学科设计学研究的重要纲领。祝帅教授以设计学发展历程为切入点,就中国设计学的学科间性和主体性的学术体系建设提出前瞻性思考,探索“中国设计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新路径,在国际设计话语场中构建中国设计学话语体系的领导地位,为推进设计学理论创新和学科发展注入新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设计学 “三大体系” 科间性 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学视角下的数字时尚发展与逻辑 被引量:3
13
作者 任若安 杨方超 孙捷 《服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6,共10页
针对设计学视角下传统时尚向数字时尚转型升级路径模糊的关键性问题,采用理论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对数字时尚的发展现状、表现形式及实践应用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剖析与探讨,详细阐述了设计学视角下数字时尚发展与逻辑研究的必要性;... 针对设计学视角下传统时尚向数字时尚转型升级路径模糊的关键性问题,采用理论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对数字时尚的发展现状、表现形式及实践应用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剖析与探讨,详细阐述了设计学视角下数字时尚发展与逻辑研究的必要性;通过分析调研案例,运用START模型框架,归纳总结出社会与空间、科技深度融合、人机共创新范式、虚拟与现实、交易与流通5个维度的具体实践方式。研究表明,设计学学科的不断交叉融合发展不仅是驱动数字时尚的创新力量,也是桥接技术与创意、虚拟与现实、商业与艺术的关键纽带。研究结果为设计学视角下的数字时尚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与方法参考,有助于推进设计驱动式创新时尚产业的积极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学 数字时尚 设计驱动式创新 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学科背景下设计学与传播学的学科交融——发展历程、学术视阈与研究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萌秋 《美术大观》 2024年第1期137-140,共4页
眼下,设计学已经成为交叉学科门类的一级学科,可授予工学和艺术学学位。但是,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的设计学,今后在发展中所需要交叉的并不仅限于艺术学和工学,而是需要推动自身与更多相关学科的广泛融合。本文以与设计学同为新兴学科的传... 眼下,设计学已经成为交叉学科门类的一级学科,可授予工学和艺术学学位。但是,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的设计学,今后在发展中所需要交叉的并不仅限于艺术学和工学,而是需要推动自身与更多相关学科的广泛融合。本文以与设计学同为新兴学科的传播学为例,从传播学学科发展、学术视阈及其研究方法角度,对设计学交叉学科建设问题展开比较分析和思考。传播学视角的介入可以辅助设计学在现有的定性方法等之外,加强对实证主义、文化研究、技术前沿等多种方法论范式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学 传播 科发展 术体系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育创新思考——评《服装设计学概论》
15
作者 戚家超 包骥 蒋思婷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I0001-I0002,共2页
随着时尚产业的不断壮大,对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并对其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育中普遍存在课程设置不够前沿、学生实践能力不足、设计理念落后等问题,制约了服装设计专业人才... 随着时尚产业的不断壮大,对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并对其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育中普遍存在课程设置不够前沿、学生实践能力不足、设计理念落后等问题,制约了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切实推动教学创新,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尚产业 高校服装设计专业 服装设计学 跨文化交流能力 培养质量 国际化视野 专业素养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设计学立场的交互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16
作者 肖亦奇 陈羽茜 朱浩 《设计艺术研究》 2024年第2期123-129,共7页
为提升设计学科中交互设计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更好地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的交互设计人才,在梳理课程教学研究现状、分析教学实践所面临困境的基础上,结合培养计划的修订以及校企合作的开展,构建了适合设计专业的交互类课程教学... 为提升设计学科中交互设计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更好地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的交互设计人才,在梳理课程教学研究现状、分析教学实践所面临困境的基础上,结合培养计划的修订以及校企合作的开展,构建了适合设计专业的交互类课程教学方略。从课程定位与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几个方面介绍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立足学科交叉特色,探讨通过合理的课程规划进行针对性人才培养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 交互 交叉 设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证美学视角下的设计学专业美育改革探索 被引量:1
17
作者 傅凯莉 黄晶石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9期72-74,共3页
该文探讨实证美学在设计学专业美育中的潜在作用和价值,以期为美育实践与美学研究带来新的启示和方法,同时采用文献分析法,讨论实证美学的起源、定义、哲学立场和研究领域,进而探索其在设计美育中的多重应用,包括科学主义美学理论基础... 该文探讨实证美学在设计学专业美育中的潜在作用和价值,以期为美育实践与美学研究带来新的启示和方法,同时采用文献分析法,讨论实证美学的起源、定义、哲学立场和研究领域,进而探索其在设计美育中的多重应用,包括科学主义美学理论基础、设计美学效用验证方法论和审美素养评估工具。研究证明,实证美学采取的互动主义哲学立场与设计学“以人为中心”的思想相契合,其科学主义美学研究视角与传统人文主义视角互补,能够丰富设计学交叉学科知识的来源。实证美学的引入有望丰富美育实践,提升设计学教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证美 设计学 美育 审美素养 互动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域文化影响下的设计学专业融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
18
作者 王舒 魏琼 张晓宇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15期132-134,共3页
新时代高等教育倡导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深化线上与线下、教学与实践、现实与虚拟等多个维度的融合,打造跨空间的融合式教学模式。地方院校更应坚持文化美育观念,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资源... 新时代高等教育倡导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深化线上与线下、教学与实践、现实与虚拟等多个维度的融合,打造跨空间的融合式教学模式。地方院校更应坚持文化美育观念,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培养既传承传统又勇于创新的现代设计人才。融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旨在研究如何将地域文化教育融入设计学专业教学,通过实施“通识—实践—创新”的研学式全流程辅导,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实现了“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艺通心”的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融合式教 改革 设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主体”与“间性”之间——2023年度中国设计学学术思想研究报告 被引量:1
19
作者 祝帅 《创意与设计》 2024年第1期5-11,共7页
本文是对2023年度中国设计学界学术思想方面基础理论研究的批判性回顾、解读与反思。研究发现,尽管新工科、交叉学科建设对设计学学术体系和学科格局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但是传统的设计史论研究作为设计学的重要基础,仍然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本文是对2023年度中国设计学界学术思想方面基础理论研究的批判性回顾、解读与反思。研究发现,尽管新工科、交叉学科建设对设计学学术体系和学科格局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但是传统的设计史论研究作为设计学的重要基础,仍然得到了应有的重视,甚至可以看作是交叉学科设计学中“艺术学”这一部分的主导学术范式。然而,受学科发展阶段、从业者规模以及学术共同体建设不完善等掣肘,设计学研究与蓬勃发展的中国设计实践和设计教育相比,仍然显示出明显的滞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科间性 三大体系 中国设计学 设计史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药开发前沿案例应用于药物设计学教学——以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章节为例
20
作者 王贯 王欣 +1 位作者 帅雯 欧阳亮 《大学化学》 2024年第12期333-339,共7页
药物设计学是一门以药物化学为基石的新兴学科,它作为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在综合素质药学人才培养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药物设计学学科跨度大、知识覆盖面广、晦涩难懂、课本案例陈旧等特点,我们以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章节为例... 药物设计学是一门以药物化学为基石的新兴学科,它作为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在综合素质药学人才培养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药物设计学学科跨度大、知识覆盖面广、晦涩难懂、课本案例陈旧等特点,我们以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章节为例,提出了构建新药研发前沿案例库的教学方法,期望提高药物设计学教学的趣味性、创新性和高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设计学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AI辅助药物研发 案例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