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语文导读法的理论设计和结构模式(上)
被引量:9
- 1
-
-
作者
钱梦龙
-
机构
上海市嘉定县实验中学
-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1期12-17,共6页
-
文摘
语文教学的传统模式是“讲读”。讲读,是一个内涵不确定的概念:““讲”,究竟是谁讲?为什么讲?讲什么?怎样讲?“读”,又是谁读?为什么读?怎样读?“讲”和“读”的关系又是如何?……这一连串的问题,都是讲读模式所无法回答的。“讲读”概念的模糊性,根源于人们对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模糊认识。从本质上说,“讲读”的理论基础是“教师中心”论,所谓“讲”,实际上指的是教师的讲授。许多年来,虽然反复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但学生始终无法摆脱受动者的地位,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就在于讲读模式造成的思维定势。
-
关键词
教学过程
语文导读
设计和结构
语文教学
法的理论
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的主体地位
阅读训练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语文导读法的理论设计和结构模式(下)
被引量:7
- 2
-
-
作者
钱梦龙
-
机构
上海市嘉定县实验中学
-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2期19-21,共3页
-
文摘
三、练习式 这里的“练习”,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新课以后完成一定的口头或书面的作业。练习的目的,一是为了对新获得的知识加深理解,强化记忆:二是为了促进知识的迁移。练习设计应以学以致用,举一反三为基本原则,重视应用,因为应用的过程就是一个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的过程。
-
关键词
语文导读
设计和结构
法的理论
思维训练
强化记忆
语文教师
作业
思想政治教育
评价的方式
基本原则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