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装配式建筑设计关键技术对场段综合楼装配率影响研究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陆滨
朱铁梅
张昕雨
吕梦樊
董依
-
机构
无锡地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无锡市轨道建设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出处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21-126,130,共7页
-
文摘
[目的]越来越多的城市轨道交通场段综合楼采用装配式建筑设计,需研究提升场段综合楼装配率的影响因素。[方法]结合无锡地铁具区路车辆段综合楼与花山车辆段综合楼这两个场段综合楼工程项目推动装配式建筑设计的经验,分析了场段综合楼设计由传统建筑设计方式转变为装配式建筑设计后,在建筑规划布局、结构选型、立面与节点构造、装修机电协同设计等4个方面所产生的改变,并对功能模块设计与布局优化、立面与细部适用化和机电协同内部装修的适用调整等3个主要设计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及结论]提出了装配式建筑设计关键技术执行流程;指出应用装配式建筑设计关键技术能有效提升场段综合楼的装配率。由传统建筑设计方式转换为装配式建筑设计时,需要深入研究影响装配率的根本性问题,以使装配式建筑设计的理念得以贯彻。
-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装配式建筑
车辆段综合楼
装配率
装配式设计关键技术
-
Keywords
urban rail transit
prefabricated building
depot complex building
assembly rate
prefabricated design key technology
-
分类号
U231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U279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
-
题名大跨宽幅重载斜拉桥设计关键技术
被引量:14
- 2
-
-
作者
张燕飞
徐恭义
胡辉跃
-
机构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出处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7,共7页
-
基金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2017-538-2-1)。
-
文摘
武汉青山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主跨938m的双塔双索面钢箱及钢箱结合梁斜拉桥,桥梁全宽48m。桥塔采用无下横梁A形混凝土塔,塔高达279.5m,桥塔基础采用大型空心系梁哑铃形承台+钻孔桩的结构形式。斜拉索采用1 860MPaΦ7mm高强度锌铝合金镀层平行钢丝。为应对大跨、宽幅、重载交通带来的挑战,对该桥的抗风、抗震技术进行了重点研究。采用双索面A形塔及封闭箱梁断面以提高结构的抗风稳定性,通过风洞试验对构造细节进行优化以确保桥梁抗风安全。采用全飘浮结构综合约束体系,使得桥梁具有良好的静、动力性能,保证大桥在地震下的安全。针对宽幅桥梁的受力特点进行了详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局部板件进行加强、设置横梁预拱度,并对宽幅钢梁制造与安装提出了指导意见和要求。对正交异性桥面板构造细节进行优化并采用合理的钢桥面铺装方案,保证了桥梁在重载作用下良好的结构性能。
-
关键词
斜拉桥
全飘浮体系
综合约束体系
混合梁
A形混凝土塔
哑铃形承台
设计关键技术
-
Keywords
cable-stayed bridge
full-floating system
integrated constraint system
hybrid girder
A-shaped concrete pylon
dumbbell-shaped pile cap
key design technique
-
分类号
U448.27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U442.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山区大跨度铁路悬索桥设计关键技术
被引量:8
- 3
-
-
作者
胡文军
万田保
-
机构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出处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17,共5页
-
基金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P2019G002)
-
文摘
以一座山区大跨度铁路悬索桥为工程背景,针对陡峭地形条件、复杂峡谷风特性、近断层地震烈度高等建设条件,确定采用适应性强的钢桁梁悬索桥。从总体布置到结构设计介绍了桥梁方案,并就桥梁刚度标准、峡谷风环境下桥梁抗风和行车安全、近断层强震区桥梁抗震设计三个技术问题开展了研究。根据车体加速度与轨道30 m弦测值的相关性,通过车-桥耦合动力分析和弦测值分析提出了对车体加速度和轨道30 m弦测值分级管理的刚度标准,并对大桥刚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大桥刚度满足要求。基于峡谷风实测数据开展了抗风性能风洞试验和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结果表明大桥颤振、涡振等抗风性能均满足要求,桥面平均风速达到25 m/s时桥上行车安全性及旅客乘坐舒适性指标满足要求。通过设置竖向约束、纵向不约束,在横向支座剪力销限力熔断后横向阻尼器发挥作用的结构体系,辅以纵桥向布置耗能型中央扣+黏滞阻尼器,横桥向布置黏滞阻尼器,并设置竖向、纵向地震限位装置,可实现桥梁“设计地震弹性、罕遇地震可修”的抗震设防目标。
-
关键词
铁路桥梁
设计关键技术
理论分析
悬索桥
刚度标准
抗风性能
抗震性能
结构约束体系
-
Keywords
railway bridge
key design technique
theoretical analysis
suspension bridge
stiffness standard
windresistant behavior
seismic performance
structural restraint system
-
分类号
U448.2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U442.5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永磁同步电动机设计关键技术
- 4
-
-
作者
王澳旗
杨鹏
蒲琪
常宝宝
-
机构
兰州工业学院
-
出处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1年第22期111-112,共2页
-
文摘
永磁同步电动机在应用方面有着十分广泛的需求。由于它十分优良的节能特性,因此在国防、航天、工业等领域都有着相当普遍的运用。然而在传统的设计方面,永磁同步电动机技术有一定的缺陷,已经不能满足现在高新技术对于它的需求。为了不断推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发展,必须对于其涉及的关键技术和方法展开深入的研究,通过更加科学化的计算方式来进行技术方面的创新。本文通过对永磁同步电动机在当前的发展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其具体的设计方式和方法研究。希望对相关人员有借鉴意义。
-
关键词
永磁电动机
设计关键技术
方法
-
分类号
TM341
[电气工程—电机]
-
-
题名中国地方产业用地标准剖析及关键技术设计初探
被引量:6
- 5
-
-
作者
范树平
周剑钧
刘友兆
程久苗
张红梅
鲍捷
-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安徽省土地勘测规划院
安徽省土地学会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出处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23,共7页
-
基金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子课题"承接产业转移的区域土地利用空间分析技术研究"(201111010-02)
-
文摘
研究目的:剖析中国地方产业用地标准,厘清标准改进总体思路,探讨设计标准关键技术,以期为未来地方标准制修订提供理论指导及技术支撑。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及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地方产业用地标准存在行业分类依据有失妥当、区域等级划分依据不足、指标合理性有待斟酌、标准执行部门单一等现实问题。研究结论:从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土地资源管理职责的两大战略转变,探讨中国地方产业用地标准改进总体思路,突出用地调控与产业引导的双重目标导向;紧扣标准存在问题,针对行业类型归整、区域等级划分、控制指标设置、执行部门联动4项关键技术,进行了初步框架设计。
-
关键词
土地利用
产业用地标准
关键技术设计
产业引导
-
Keywords
land use
criteria of industrial land supply
key technical design
industry selection
-
分类号
F301.2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数字化考试现状分析与关键技术设计
被引量:7
- 6
-
-
作者
刘玉侠
王迎
-
机构
国家开放大学考试中心
国家开放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所
-
出处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3年第5期84-90,共7页
-
基金
国家开放大学2012年重点课题"国家开放大学题库质量要素分析与技术模型研究"
-
文摘
数字化考试是无纸化考试的延伸和扩展。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考试中的应用,无纸化考试成为近年来考试改革的主要取向。传统的纸质考试在现代远程教育实践中表现出诸多不适应,尤其表现为内容设计和考试方式无法适应和满足远程学习者的现实需求。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远程教育考试实践经验的日渐积累,数字化考试凭借其能够满足大规模统一考试、跨越时空限制、满足"随学随考"、保密性好、考试成本较低等优势,成为当前远程教育考试改革的主要取向和有潜力的选择。为了推进远程教育考试改革的进程,我国的数字化考试应依据考试学的原理与理念来设计考试平台系统,遵循互通数据库系统、注重考试科学性、融合信息技术、推进教学评一体化、实施多元化评价、发展模块化组合等6项原则,重点处理好数字化考试与教学、教务管理、质量评估、毕业审核四者之间的关系,解决考试信息功效、信息技术与考试融合、人本化设计等关键技术,从而真正实现数字化考试满足远程学习者个性化需求的本质目的,以及实现数据信息的高度共享和深度挖掘。
-
关键词
远程教育
数字化考试
关键技术设计
考试系统
现状分析
-
Keywords
Distance Education
Digital Examination
Key Technical Design
Exam System
Situation Analysis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WIA-PA网络关键技术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7
- 7
-
-
作者
徐伟杰
梁炜
凤超
-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工业信息技术重点研究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出处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265-2270,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704046)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项目(60725312)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92083)
-
文摘
WIA-PA(wireless network for industrial automation-process automation)是IEC认可的工业无线国际标准。WIA-PA网络具有网状和星型混合拓扑结构、自适应调频能力、CSMA与TDMA混合访问机制等技术特点,能够适应复杂工业环境和满足苛刻工业需求。为了在嵌入式平台上实现WIA-PA网络系统,通过分析WIA-PA的这些技术特点和体系结构,得出了原型网络实现的关键技术,并给出了目前采用的策略和技术方法,如时间管理、时间同步、网络安全和网状组网等。最后利用搭建的原型网络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
关键词
工业无线网络技术
无线传感网
关键技术设计与实现
WIA-PA标准
原型实现
-
Keywords
industrial wireless networks technology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key technologies
WIA-PA standard
prototype implementation
-
分类号
TP39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关于线路保护行波测距一体化装置设计与技术探析
被引量:2
- 8
-
-
作者
石侃
张元
李俊
早勇
黄菲
李贵良
李俊鹏
-
机构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德宏供电局
-
出处
《农村电气化》
2018年第12期70-72,共3页
-
文摘
随着当下人们对电力依赖程度的不断加深,人们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输电线路作为电能传输的重要环节,其运行质量的好坏关系正供电的稳定与否。当输电线路出现故障时,只有快速准确地找到故障点,对其进行及时准确的修复,并及时将存在的缺陷进行消除,进而避免故障的发生,才能更好地确保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行波测距技术便是其中一种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技术。本文在行波测距技术的基础上,对线路保护行波测距一体化装置的设计方案以及关键技术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以便为高压线路保护与故障定位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
关键词
线路保护
行波测距
一体化装置
行波波速
关键技术与设计
-
分类号
TM93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
题名基于Internet的模具协同设计研究
被引量:5
- 9
-
-
作者
熊建武
周进
戴小鹏
-
机构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
-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5年第20期1561-1565,共5页
-
基金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重点项目(湖铁院办[2004]36号)资助
-
文摘
简要介绍了互联网发展的模式,ActiveX技术及其在Internet应用程序中的应用,探讨了基于Internet的模具协同设计的关键技术、支持环境、工作模式和体系结构。
-
关键词
Internet模具协同设计关键技术体系结构
-
Keywords
internet conjunction-design of molding tool key technique system structure
-
分类号
TP39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TG76
[金属学及工艺—刀具与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