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徽州传统建筑纹样的数字转译与设计传承
1
作者 潘峰 吴雪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I0008-I0009,共2页
传统建筑纹样作为徽州古文化的瑰宝,流传至今已历八百余年,充分展现了徽派艺术的独特美学和生活情趣。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与物质水平的提高,运用设计手段针对典型纹样的数字转译与设计传承,有益于从物质层面对纹样意蕴进行时空延展... 传统建筑纹样作为徽州古文化的瑰宝,流传至今已历八百余年,充分展现了徽派艺术的独特美学和生活情趣。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与物质水平的提高,运用设计手段针对典型纹样的数字转译与设计传承,有益于从物质层面对纹样意蕴进行时空延展,更好地彰显徽州文化的美学底蕴与设计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转译 徽派艺术 设计传承 徽州传统建筑纹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丝文化背景下的广彩艺术融合及设计传承 被引量:2
2
作者 黄芳芳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95-200,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广彩在海丝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杂糅中学西法的艺术融合特征,探讨广彩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发展对策,以及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广彩艺术,不断丰富现代设计的内容和维度。方法以广彩在特殊历史语境下产生的艺术特征为出发点,总结其在... 目的通过分析广彩在海丝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杂糅中学西法的艺术融合特征,探讨广彩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发展对策,以及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广彩艺术,不断丰富现代设计的内容和维度。方法以广彩在特殊历史语境下产生的艺术特征为出发点,总结其在纹饰题材、色彩、工艺技法上体现的异质性文化倾向,并列举相关案例提出广彩设计传承的基本策略。结论广彩艺术具有不可制的独特魅力和历史文化价值,是承载中西经济与文化交融渗透的物质存在,开辟广彩艺术设计传承的新思路和新空间,可促进广彩艺术在传统继承与现代设计上的共生共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丝文化 广彩 艺术融合 设计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传承——基于视觉动力学的轨道车辆外观与涂装设计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荣歆 向泽锐 支锦亦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3-177,共5页
本文从视觉动力学的角度对我国铁路机车外观与涂装设计进行研究,首先以我国现有的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车头为例,梳理"V"形符号在铁路机车车头外观设计中的发展脉络;然后选择15个典型的机车车头作为样本,结合视觉动力学理论,分... 本文从视觉动力学的角度对我国铁路机车外观与涂装设计进行研究,首先以我国现有的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车头为例,梳理"V"形符号在铁路机车车头外观设计中的发展脉络;然后选择15个典型的机车车头作为样本,结合视觉动力学理论,分别分析"V"形符号与静止的运动、倾斜的动态和变形中的张力三者间的特点及相互联系。最后提出在铁路机车车头设计中,可以采用包括静止的运动、倾斜的动态和变形中的张力3种展现视觉动力的方式,并以一款铁路机车车头概念设计方案为例进行了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传承 视觉动力 铁路机车 外观设计 涂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物视角下设计文化传承与创新》序言
4
作者 余隋怀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I0006-I0006,共1页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研究各时期文物设计中的文化属性和技术特点,学习其设计理念与造物思想,通过继承、解构和再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设计传承,将有利于实现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发展。但当下设计教学体系较少涉及中国的...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研究各时期文物设计中的文化属性和技术特点,学习其设计理念与造物思想,通过继承、解构和再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设计传承,将有利于实现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发展。但当下设计教学体系较少涉及中国的设计文化,文化创意产品大都集中在纹样的简单复制运用,优秀中华文化的精髓基本没有在设计上体现出来,难以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与创新 创新性发展 设计传承 文化属性 文化创意产品 造物思想 中华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产品包装艺术形态的传承创新设计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高瞩 丁益秋 +2 位作者 杨雅茹 姚惠 康慧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7-52,共6页
目的建立当代茶产品包装艺术形态创新设计方法。方法基于茶包装及其艺术形态的要义,从清代及以前、民国至20世纪80年代、20世纪80年代至今3个时间段,对传统手工艺、近代工业发展、创新与个性化设计等3个代表阶段的艺术形态沿革及其时代... 目的建立当代茶产品包装艺术形态创新设计方法。方法基于茶包装及其艺术形态的要义,从清代及以前、民国至20世纪80年代、20世纪80年代至今3个时间段,对传统手工艺、近代工业发展、创新与个性化设计等3个代表阶段的艺术形态沿革及其时代意义进行深入分析研究,重点分析了包装的形式、造型、尺度、图案的沿革,探索了社会环境、社会文化、工业化水平的变化,设计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不断变迁,导致品牌文化凝炼升华的历史进程,提出茶产品艺术形态创新设计扬弃性传承的设计思想。结论得出形态传承设计中的批判性继承、传承创新中的主导与有序、艺术形态评价下的传承创新设计3个方法,通过包装设计进行实践验证,为现代包装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产品 包装艺术形态 传承设计 创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装色彩设计的传承与创新 被引量:6
6
作者 张金敏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2-163,共2页
有着悠久传统的中国包装色彩设计,独具特色,体系严整。当代包装设计应吸收、光大传统色彩的精粹,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使传统更具新的生命力。同时,在多元而丰富的自然、社会、文化领域里获取创新灵感,突破定势,融汇古今,实现包装色彩设... 有着悠久传统的中国包装色彩设计,独具特色,体系严整。当代包装设计应吸收、光大传统色彩的精粹,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使传统更具新的生命力。同时,在多元而丰富的自然、社会、文化领域里获取创新灵感,突破定势,融汇古今,实现包装色彩设计的传承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 色彩 传承设计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绣纹样在现代服装中传承设计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丁雅琼 潘海音 卢湋翰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0-116,共7页
非遗“京绣”发源于北京,是体现中国皇家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深入分析和研究京绣纹样传承与创新设计方法,对于更好地保护和振兴传统工艺,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京绣艺术的发展与传承的问题引入,以京绣最具特点的纹样进行专... 非遗“京绣”发源于北京,是体现中国皇家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深入分析和研究京绣纹样传承与创新设计方法,对于更好地保护和振兴传统工艺,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京绣艺术的发展与传承的问题引入,以京绣最具特点的纹样进行专题分析,结合现代服装图案的特点进一步论证,并尝试在服装创新设计中实践。通过实践说明京绣在现代服装中可以产生较高的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最后总结出京绣纹样在现代服装图案中传承与创新设计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为服装行业提供参考,为京绣艺术的传承和传统工艺振兴提供新的应用探索与灵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绣 非遗 服装图案设计 传承与创新设计 设计方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度模型的海南黎锦人形纹传承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罗璇 戎甜甜 +1 位作者 李端 钱瑶佳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8-74,共7页
为使海南黎锦人形纹的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发展,同时激发出人形纹的创新活力,以海南黎族五大支系人形纹代表纹样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关联度(Grey Relation Analysis,GRA)分析模型,探析人形纹纹样与设计因子之间的关联性。从用户感知... 为使海南黎锦人形纹的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发展,同时激发出人形纹的创新活力,以海南黎族五大支系人形纹代表纹样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关联度(Grey Relation Analysis,GRA)分析模型,探析人形纹纹样与设计因子之间的关联性。从用户感知意象进行分析,获得具有代表性的纹样样本,通过调查问卷、李克特量表筛选出合适的指标,通过形状文法对设计因子进行提取、变化、衍生,得到设计因子设计、单元演化设计、衍生性设计3个模型,采用GRA模型对纹样与设计因子进行关联性分析,最终得到一批既保留纹样文化内涵又满足现代审美需求的设计因子。将设计因子运用在合适的服饰产品上,验证了该方法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黎锦 GRA模型 人形纹 传承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开放空间的传承与更新设计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邹璨阳 《现代园艺》 2019年第1期132-134,共3页
以城市开放空间为研究对象,简要梳理了其产生和发展的历程,明确了本文所要研究的开放空间的3类核心要素——广场空间、公园空间、街道空间,分别阐述了这3类城市开放空间在传承手法与更新设计方面的策略和要点,以期对城市新一轮的开放空... 以城市开放空间为研究对象,简要梳理了其产生和发展的历程,明确了本文所要研究的开放空间的3类核心要素——广场空间、公园空间、街道空间,分别阐述了这3类城市开放空间在传承手法与更新设计方面的策略和要点,以期对城市新一轮的开放空间更新改造设计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开放空间 广场空间 公园空间 街道空间 传承与更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土、自然的客家“围龙食府”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海雪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4年第1期48-49,共2页
本文以梅县雁南飞茶田度假村内的"围龙食府"为例,通过对食府装饰设计上的色彩、材质、形态、细节方面的介绍与分析,简述了"围龙食府"在尝试新客家装饰设计上的传承与创新、实践与体验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围龙食府 设计传承 工艺营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面体花瓶
11
作者 吴蓓蓓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I0010-I0010,共1页
设计说明:本产品是一款融合花瓶功能和书立功能的设计。形态来源于“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汝瓷是中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将艺术与日用紧密结合在一起。该设计传承汝瓷的“神”“形”“境”,与现代的材料、工艺碰撞,寻求适用于... 设计说明:本产品是一款融合花瓶功能和书立功能的设计。形态来源于“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汝瓷是中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将艺术与日用紧密结合在一起。该设计传承汝瓷的“神”“形”“境”,与现代的材料、工艺碰撞,寻求适用于现代生活方式、符合现代设计理念和审美观念的新途径。汝瓷的“神”,在于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该设计运用切面工艺和旋转结构,使得塑料材质随着切片位置和光线角度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产品的使用情境定位于家居环境中的阅读区域。古人云“诗成字字梅样香”,书香与花香是古代文人情怀的重要内容。因此该产品将花瓶与书架的功能融合,整体形态选用“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在现代生活中传达中原文化的风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釉 现代生活方式 家居环境 汝瓷 文人情怀 设计传承 旋转结构 汝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