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中物理教学如何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兴趣 被引量:1
1
作者 罗小娜 《现代农村科技》 2015年第7期75-75,共1页
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是优化物理教学的有效手段。教师要善于从熟悉的生活现象、学生的思维瓶颈、新科技的应用等多方面设置悬念,打造全新的物理课堂。
关键词 设置悬念 激发兴趣 生活现象 思维瓶颈 新科技的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五年中国悬疑网络剧悬念设置动因、表现与作用
2
作者 张智华 李沂潼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8-45,共8页
悬念设置是悬疑网络剧创作的核心。通过分析近五年中国悬疑类型网络剧作品,基于对悬念产生动因及其主要表现的分析,对悬念设置的作用展开阐释。通过结合个案研究与比较分析,悬念设置的动因主要分为时间省略、认知聚焦和序列复合,其综合... 悬念设置是悬疑网络剧创作的核心。通过分析近五年中国悬疑类型网络剧作品,基于对悬念产生动因及其主要表现的分析,对悬念设置的作用展开阐释。通过结合个案研究与比较分析,悬念设置的动因主要分为时间省略、认知聚焦和序列复合,其综合应用为近年来悬疑网络剧创作带来在崭新尝试,具体表现在作品的叙事结构、人物建构与视听语言三个方面。基于此,深入阐述近五年中国悬疑网络剧悬念设置的主要作用,包含增强悬疑网络剧张力与质感、满足观众情感与心理需求等,梳理发现近五年中国悬疑网络剧中悬念设置的新样态,以期为未来网络剧悬念设置创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疑网络剧 悬念设置 动因 表现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工》:悬念设置及表达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蒋春丽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07-109,共3页
在电影艺术中,悬念通常是作品中最引人关注的部分,谍战题材电影更是如此。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韩国电影人就不断尝试谍战片的创作,也在创作中不断完善悬念设置技巧。在《特工》中,导演尹钟彬在设置了主干悬念后,又以"发现"&qu... 在电影艺术中,悬念通常是作品中最引人关注的部分,谍战题材电影更是如此。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韩国电影人就不断尝试谍战片的创作,也在创作中不断完善悬念设置技巧。在《特工》中,导演尹钟彬在设置了主干悬念后,又以"发现""突转"和"插笔",以及对时空元素的设计共同制造悬念效应,观众在得到部分信息后便会更为迫切地希望得到更多信息,导演由此准确地把握了电影的叙事节奏,吸引了观众的观影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工》 韩国谍战电影 悬念设置 表达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希区柯克电影中的悬念设置 被引量:2
4
作者 马珂 《电影评介》 2011年第14期13-14,共2页
希区柯克的"悬疑电影"对后来的电影影响深远,特别是他电影中的"悬念设置"对当下电影仍然起到指导作用。因而,每当我们提起希区柯克,必然会想到他制作的影片中那些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魅力无穷、让人惊叹不已的悬... 希区柯克的"悬疑电影"对后来的电影影响深远,特别是他电影中的"悬念设置"对当下电影仍然起到指导作用。因而,每当我们提起希区柯克,必然会想到他制作的影片中那些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魅力无穷、让人惊叹不已的悬念设置;而每当我们研究和探讨电影中的重要构成元素——悬念设置时,也不能不想到希区柯克,想到他对悬念设置的巧妙构思和运用,想到他对电影艺术的执着追求和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区柯克 悬疑 悬念 悬念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悬念设置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英男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9-41,共3页
现实反腐败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自开播以来,以其针砭时弊的强劲力度,扑朔迷离的情节设计,以及演员们对各自角色的细腻刻画,得到了社会各界观众的广泛关注与普遍好评。同时,伴随着剧集的陆续更新,在各类社交平台上关于人物命... 现实反腐败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自开播以来,以其针砭时弊的强劲力度,扑朔迷离的情节设计,以及演员们对各自角色的细腻刻画,得到了社会各界观众的广泛关注与普遍好评。同时,伴随着剧集的陆续更新,在各类社交平台上关于人物命运与剧情走向的讨论与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 悬念设置 名义 人民 反腐败题材 情节设计 人物命运 力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达内兄弟电影的故事建构
6
作者 吴昊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8-188,共11页
达内兄弟的剧作独具特色:拒绝的不是戏剧性和情节本身,而是拒绝传统电影中那种粗制滥造的、虚假的、人为设定的情节,他们要设计的是那种真实的、生活化的、符合人物行为情感逻辑的情节。由此,达内兄弟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剧作风格:生... 达内兄弟的剧作独具特色:拒绝的不是戏剧性和情节本身,而是拒绝传统电影中那种粗制滥造的、虚假的、人为设定的情节,他们要设计的是那种真实的、生活化的、符合人物行为情感逻辑的情节。由此,达内兄弟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剧作风格:生活化的松散戏剧式结构。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这种剧作风格意味着既不能缺乏总体性结构,让故事变成只是一连串的相遇,但又要避免过于精巧的架构,不要让过多的巧合、反转和突变强行改变故事的走向,反而要让观众在一种观察者的角度被人物的真实却神秘的经历所吸引,在观影过程中产生了解人物并追寻其经历走向的巨大兴趣。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达内兄弟在悲剧故事的设计上呈现出四个鲜明特征:统一的时空关系;松散的戏剧式结构;重复手法的灵活运用;悬念的全方位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内兄弟 故事建构 悬念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念·人物·认知:卡比尔·汗电影美学
7
作者 李庆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9-111,共3页
印度导演卡比尔·汗善于将印度的多种现实问题置于全球语境之下,叙事手法既具印度民族特色,又能汲取好莱坞模式,尤其悬念设计、人物设置和认知转换方面,颇有特色。具体而言,拟分为以下三个角度:悬念设置中延宕的心理机制;想象留白... 印度导演卡比尔·汗善于将印度的多种现实问题置于全球语境之下,叙事手法既具印度民族特色,又能汲取好莱坞模式,尤其悬念设计、人物设置和认知转换方面,颇有特色。具体而言,拟分为以下三个角度:悬念设置中延宕的心理机制;想象留白的不确定性建置人物二元对立身份;转换认知聚焦,消解隐藏冲突。从这三个方面来具体深入地探讨卡比尔·汗的叙事艺术,可从中体会到卡比尔·汗是如何实现电影民族化和国际化的融合以及价值观的传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比尔·汗 悬念设置 人物身份 认知聚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崖之上》群像塑造中的悬念编织策略
8
作者 郭瑞涛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48-50,共3页
《悬崖之上》是张艺谋导演2021年“五一档”的口碑之作。影片打破以往谍战片的固有套路,聚焦于“人”,在危机四伏情形下的群像对决中呈现了性格鲜明的各色人物在面对亲情、友情、爱情及生死抉择时的真情实感。作为谍战电影,符合观众接... 《悬崖之上》是张艺谋导演2021年“五一档”的口碑之作。影片打破以往谍战片的固有套路,聚焦于“人”,在危机四伏情形下的群像对决中呈现了性格鲜明的各色人物在面对亲情、友情、爱情及生死抉择时的真情实感。作为谍战电影,符合观众接受心理的悬念设置是讲好故事的重要一环,本片将高强度的悬念设置巧妙地融于令人揪心的故事和人物,以强戏剧性呈现和强人物情感输出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念设置 张艺谋导演 真情实感 人物情感 讲好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色构建与叙事介入:侦探电影的改编溯源、叙事特征与类型融合
9
作者 冉建凯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80-83,共4页
侦探电影一直是广大电影创作者青睐的题材之一,人性本能的窥探欲是悬疑电影、侦探电影等犯罪题材电影的基本诉求。纵观百年影史上,出现了一系列侦探片,它们深受所处社会文化的影响,演化出新的文化现象,强烈反映人性的阴暗面和社会的真... 侦探电影一直是广大电影创作者青睐的题材之一,人性本能的窥探欲是悬疑电影、侦探电影等犯罪题材电影的基本诉求。纵观百年影史上,出现了一系列侦探片,它们深受所处社会文化的影响,演化出新的文化现象,强烈反映人性的阴暗面和社会的真实面。本土侦探片在经历类型的不断融合与完善中,形成了“神探狄仁杰”“中国陈查礼”“唐探系列”等本土化的侦探品牌。以比较学的视野,聚焦电影中的侦探叙事,剖析侦探题材电影在本土的发展与文化基调,着重探析本土侦探电影的叙事策略、文化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侦探电影 悬念设置 电影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谍战剧的青春化表达策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家庆 张佳妮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72-76,共5页
谍战剧青春化取向,是谍战剧面对时代寻求自变的一种积极尝试。采用融合青春偶像与谍战剧的青春化表达策略,不仅是为了赢得愈加年轻化的观众群体的认同,而且是为了使影视剧获得更为真切的叙述吸引力。谍战剧通常根据现实生活中发生过的... 谍战剧青春化取向,是谍战剧面对时代寻求自变的一种积极尝试。采用融合青春偶像与谍战剧的青春化表达策略,不仅是为了赢得愈加年轻化的观众群体的认同,而且是为了使影视剧获得更为真切的叙述吸引力。谍战剧通常根据现实生活中发生过的真实间谍事件改编,或以利用了真实的历史事件为线索来虚构故事,这样虚构的故事情节虚实相生,戏剧张力更足。谍战剧有精心设置悬念的叙事内容、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人文内涵丰厚,观众惩恶扬善的审美需求及对弘扬主旋律价值观的认同,让广大电视剧观众产生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置悬念 现实生活 表达策略 惩恶扬善 谍战剧 弘扬主旋律 观众群体 叙事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标题含义是解读文本的手段而非目的
11
作者 邹欣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3-64,共2页
陈丽娟老师的这篇教学设计将教学目标设定为:“理解标题内涵,掌握理解标题含义的方法。”我认为这种设定与小说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不相符,理解标题含义应该是解读文本的手段而非目的。小说标题作为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确有研究、... 陈丽娟老师的这篇教学设计将教学目标设定为:“理解标题内涵,掌握理解标题含义的方法。”我认为这种设定与小说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不相符,理解标题含义应该是解读文本的手段而非目的。小说标题作为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确有研究、品析的价值。好的标题往往经过作者的精心设计,或交代主要人物形象,或概括事件、情节,或揭示作品主旨,或巧妙设置悬念,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读文本 标题 教学设计 目标设定 阅读教学 精心设计 人物形象 设置悬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GNS漫谈《天兆》
12
作者 谢世明 《电影评介》 2002年第10期28-28,共1页
一、关于编导该片是由凭《灵异第六感》而一鸣惊人的奈特·萨马兰导演的第三部惊悚作品,是一部与《小岛惊魂》风格相似的心理惊悚片。为了营造惊悚气氛,擅长于制造心理悬疑的导演萨马兰此次可谓尽了最大的努力,他从现实存在而充满... 一、关于编导该片是由凭《灵异第六感》而一鸣惊人的奈特·萨马兰导演的第三部惊悚作品,是一部与《小岛惊魂》风格相似的心理惊悚片。为了营造惊悚气氛,擅长于制造心理悬疑的导演萨马兰此次可谓尽了最大的努力,他从现实存在而充满神秘的“麦田圈”现象这个小切口出发设置悬念,并使之引起全国乃至全球震惊、恐慌,其中精心设置了一系列的生活性悬念(诸如屋里到处是小女儿喝了半杯据称污染了的水、玩具对讲机里奇怪的信号、所有电视频道都是一个节目等等),层层渲染,煞费苦心;大量运用平稳的特写镜头和各种惊心的急促声响来营造一种静谧而恐怖的气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促声响 小切口 脸部特写镜头 设置悬念 惊悚 现实存在 第六感 电视频道 大量运用 生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新闻导语的通俗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钱江 谭湘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5-136,共2页
关键词 新闻导语 晚间新闻 新闻洞察力 年夜饭 评论式 电视台 叙述式 受众 技术监督部门 设置悬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常识教学现状及试题走向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卫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9-80,共2页
在百度百科里,对文学常识概念的界定很宽泛。文学常识在广义上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典故,也包括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在词条的相关内容列举中,关于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 在百度百科里,对文学常识概念的界定很宽泛。文学常识在广义上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典故,也包括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在词条的相关内容列举中,关于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衬托等表现手法也被纳入其中。从这个意义七说,那些基本的文学鉴赏的名词术语是否也应该被纳入到文学常识的范畴之中?如果它们均被纳入文学常识的考查范围中,再沿用原来的文学常识的教法就不太合适了。探讨新的考查点和考查形式也成了我们在现阶段非常必要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常识 教学现状 试题 历史典故 设置悬念 前后呼应 托物言志 借物抒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悬疑新篇:银幕再探与网络深思 被引量:4
15
作者 路春艳 陈蕊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8-41,共4页
悬疑类型影视作品重要的一点是要为观众带来悬念感,而悬念感的营造则需要建立在叙事的基础上。只有做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才称得上是能带来惊喜、留有余韵的悬念设置。所谓“悬念”,即利用设置阻碍、干扰为故事中的人物制造困难,... 悬疑类型影视作品重要的一点是要为观众带来悬念感,而悬念感的营造则需要建立在叙事的基础上。只有做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才称得上是能带来惊喜、留有余韵的悬念设置。所谓“悬念”,即利用设置阻碍、干扰为故事中的人物制造困难,使其陷入困境甚至危及性命的境地以达到引起观众好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念设置 网络 银幕 国产 影视作品 悬念 观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化头绪 显性可教——“学写故事”教学谈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清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4-48,共5页
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写作专题“学写故事”中需要教学的内容很多[1]:1.写故事一定要有头有尾,完整地叙述一件事。2.在情节发展中设置悬念、波折,结尾要出人意料,以增加故事的趣味性。
关键词 设置悬念 统编教材 学写 趣味性 写作专题 简化头绪 教学谈 出人意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课堂提问设计的定点策略例谈
17
作者 杨春霞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6-67,共2页
古人云:“疑者。思之始,学之端也。”课堂提问的重要之处不仅在于切中学生的疑惑之点,设置悬念,从而激活学生的积极思维和主动探索的欲望,还在于激起学生探究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求知欲,为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创造机会,保证... 古人云:“疑者。思之始,学之端也。”课堂提问的重要之处不仅在于切中学生的疑惑之点,设置悬念,从而激活学生的积极思维和主动探索的欲望,还在于激起学生探究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求知欲,为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创造机会,保证学生能够保持相对长久的浓厚学习兴趣。在此,笔者以人教版历史必修Ⅰ教学实践为例,就课堂提问的设问点选择和确定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以就教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课堂 提问设计 定点 课堂提问 中学生 设置悬念 学生探究 体验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苍天在上》之不足
18
作者 王宝林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8-28,共1页
在反腐倡廉日益成为百姓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之际。中央台在黄金时间播出了17集电视剧《苍天在上》,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苍》剧是我国影视第一次触及到部长级干部腐败现象的剧作,所以格外引人注目。该剧思想性强,艺术手法新颖,... 在反腐倡廉日益成为百姓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之际。中央台在黄金时间播出了17集电视剧《苍天在上》,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苍》剧是我国影视第一次触及到部长级干部腐败现象的剧作,所以格外引人注目。该剧思想性强,艺术手法新颖,采取了设置悬念和惊险片的样式,可视性强。但《苍》剧也有不足之处。 首先,情况复杂的章台市,在全国劳模、著名女市长和市公安局长相继自杀后,这样大的一个通天大事,中央和省里的调查组却迟迟不见来,17集的电视剧演到第15集时才从一名女职员的口中得知中纪委有个联合调查组到章台市的消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天在上》 电视剧 艺术手法 反腐倡廉 腐败现象 设置悬念 女市长 思想性 惊险片 党委集体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7版《天龙八部》的主题与剧作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晓林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8-130,共3页
1997版《天龙八部》在主题上尊儒敬佛抑道:表现儒家的忠孝节义,对佛理顶礼膜拜,对道家则极尽揶揄讽刺。在剧作方面运用侦探片中高妙的悬念设置来吸引观众,加上其他因素,使得本剧成为一部历久弥香的经典之作。
关键词 《天龙八部》 尊儒敬佛抑道 悬念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身边溜走的生成资源 被引量:2
20
作者 冯江华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8年第8期16-17,共2页
一、案例 “The lost Son”是一篇故事性较强的文章,讲述的是一个有钱人与两个儿子的故事。小儿子从他父亲那里拿到属于他的那一份遗产,离开了家。在挥霍了所有的钱以及经历一些磨难之后,又回到了家,而父亲什么责备的话都没有讲,... 一、案例 “The lost Son”是一篇故事性较强的文章,讲述的是一个有钱人与两个儿子的故事。小儿子从他父亲那里拿到属于他的那一份遗产,离开了家。在挥霍了所有的钱以及经历一些磨难之后,又回到了家,而父亲什么责备的话都没有讲,接纳了他。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我选择了逐段展示阅读的方法讲授这篇文章,设置悬念,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边预测边理解,以实现教学目标。于是我设计了以下的导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资源 学习主动性 设置悬念 教学目标 故事性 The 好奇心 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