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秸秆配施蚯蚓对设施次生盐渍化土壤改良效果
1
作者
马志梅
张月
+6 位作者
裴亚楠
吕卫光
张娟琴
白娜玲
张海韵
李双喜
张翰林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69-1778,共10页
为了综合评价秸秆配施蚯蚓对设施次生盐渍土的改良效果,采用室内土柱不同深度(0~10、10~30 cm和30~50 cm)原位土壤模拟实验,设置不同秸秆添加量及有无配施蚯蚓,从土壤养分、盐分离子含量方面阐述其对次生盐渍化温室土壤的改良效果,并给...
为了综合评价秸秆配施蚯蚓对设施次生盐渍土的改良效果,采用室内土柱不同深度(0~10、10~30 cm和30~50 cm)原位土壤模拟实验,设置不同秸秆添加量及有无配施蚯蚓,从土壤养分、盐分离子含量方面阐述其对次生盐渍化温室土壤的改良效果,并给出研究区域最适宜的改良方法。结果表明,土壤Mg^(2+)、SO_(4)^(2-)、Cl-、Ca^(2+)和Na^(+)是供试土壤主要可溶性盐离子,土壤盐分和养分含量主要集中在0~10 cm土层。蚯蚓的添加可以促进秸秆降低0~10 cm土壤电导率(EC),但是盐分会汇聚到土壤深层。对比其他实验组,S2E(秸秆5 kg·m^(-2)+蚯蚓50条·m^(-2))处理使0~10 cm土壤EC显著降低了56.04%。S2E处理主要通过降低0~10 cm土壤SO_(4)^(2-)、Ca^(2+)、Mg^(2+)、K^(+)、Na^(+)含量和提升HCO_(3)^(-)含量来改变土壤主要盐分离子组成。蚯蚓可以促进秸秆提升0~10 cm和10~30 cm土壤的速效磷(AP)含量。低剂量秸秆配施蚯蚓有助于提升10~30 cm和30~50 cm土壤碱解氮(AN)含量。高剂量秸秆配施蚯蚓是10~30 cm和30~50 cm土壤速效钾(AK)含量提升的主要原因。秸秆的添加是10~30 cm土壤有机质(OM)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S2E处理对0~10 cm和10~30 cm设施次生盐渍化土壤性质的改善效果最佳。S1E处理(秸秆2.5 kg·m^(-2)+蚯蚓50条·m^(-2))对30~50 cm设施次生盐渍化土壤性质的改善效果最佳。研究表明,秸秆配施蚯蚓有效降低了次生盐渍化土壤盐分、增加了土壤养分含量,秸秆5 kg·m^(-2)+蚯蚓50条·m^(-2)对设施次生盐渍土(0~10 cm和10~30 cm)性质的改善效果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
次生
盐渍
化
土壤
秸秆
蚯蚓
土壤
盐离子
土壤
养分
灰色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秸秆配施蚯蚓对设施次生盐渍化土壤改良效果
1
作者
马志梅
张月
裴亚楠
吕卫光
张娟琴
白娜玲
张海韵
李双喜
张翰林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生态环境学院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
上海市设施园艺技术重点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上海农业环境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69-1778,共10页
基金
上海市科委国内科技合作项目(23015820900)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卓越团队建设计划项目[沪农科卓(2022)008]。
文摘
为了综合评价秸秆配施蚯蚓对设施次生盐渍土的改良效果,采用室内土柱不同深度(0~10、10~30 cm和30~50 cm)原位土壤模拟实验,设置不同秸秆添加量及有无配施蚯蚓,从土壤养分、盐分离子含量方面阐述其对次生盐渍化温室土壤的改良效果,并给出研究区域最适宜的改良方法。结果表明,土壤Mg^(2+)、SO_(4)^(2-)、Cl-、Ca^(2+)和Na^(+)是供试土壤主要可溶性盐离子,土壤盐分和养分含量主要集中在0~10 cm土层。蚯蚓的添加可以促进秸秆降低0~10 cm土壤电导率(EC),但是盐分会汇聚到土壤深层。对比其他实验组,S2E(秸秆5 kg·m^(-2)+蚯蚓50条·m^(-2))处理使0~10 cm土壤EC显著降低了56.04%。S2E处理主要通过降低0~10 cm土壤SO_(4)^(2-)、Ca^(2+)、Mg^(2+)、K^(+)、Na^(+)含量和提升HCO_(3)^(-)含量来改变土壤主要盐分离子组成。蚯蚓可以促进秸秆提升0~10 cm和10~30 cm土壤的速效磷(AP)含量。低剂量秸秆配施蚯蚓有助于提升10~30 cm和30~50 cm土壤碱解氮(AN)含量。高剂量秸秆配施蚯蚓是10~30 cm和30~50 cm土壤速效钾(AK)含量提升的主要原因。秸秆的添加是10~30 cm土壤有机质(OM)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S2E处理对0~10 cm和10~30 cm设施次生盐渍化土壤性质的改善效果最佳。S1E处理(秸秆2.5 kg·m^(-2)+蚯蚓50条·m^(-2))对30~50 cm设施次生盐渍化土壤性质的改善效果最佳。研究表明,秸秆配施蚯蚓有效降低了次生盐渍化土壤盐分、增加了土壤养分含量,秸秆5 kg·m^(-2)+蚯蚓50条·m^(-2)对设施次生盐渍土(0~10 cm和10~30 cm)性质的改善效果最明显。
关键词
设施
次生
盐渍
化
土壤
秸秆
蚯蚓
土壤
盐离子
土壤
养分
灰色关联度分析
Keywords
secondary salinization greenhouse soil
straw
earthworm
salt ions
soil nutrients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分类号
S156.4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秸秆配施蚯蚓对设施次生盐渍化土壤改良效果
马志梅
张月
裴亚楠
吕卫光
张娟琴
白娜玲
张海韵
李双喜
张翰林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