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轧钢板层流冷却过程的优化设定控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笑波 黄祺 徐忠 《控制工程》 CSCD 2005年第4期382-384,共3页
对于一类无中间检测元件的过程控制系统,设定控制模型的精度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针对这类问题,提出一种用于热轧层流冷却过程的优化设定控制系统。优化设定控制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启动不同冷却模式控制模块,实时为相关冷却模式下的PL... 对于一类无中间检测元件的过程控制系统,设定控制模型的精度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针对这类问题,提出一种用于热轧层流冷却过程的优化设定控制系统。优化设定控制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启动不同冷却模式控制模块,实时为相关冷却模式下的PLC系统提供最佳的设定控制量。该系统已在中试热轧层流冷却过程中应用,为新产品试制提供了良好的操作指导及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流冷却 优化设定控制 设定控制(预计算) 前馈补偿控制(再计算) 自适应控制(后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案例推理的磨矿分级系统智能设定控制 被引量:16
2
作者 周平 柴天佑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3-616,共4页
针对磨矿分级过程的关键工艺指标磨矿粒度难以用常规控制方法进行有效控制的难题,将智能设定方法与常规控制相结合,提出了基于案例推理的磨矿分级系统智能设定控制方法.以粒度指标的区间控制为目标,依据边界条件和运行工况等信息,由智... 针对磨矿分级过程的关键工艺指标磨矿粒度难以用常规控制方法进行有效控制的难题,将智能设定方法与常规控制相结合,提出了基于案例推理的磨矿分级系统智能设定控制方法.以粒度指标的区间控制为目标,依据边界条件和运行工况等信息,由智能设定模型自动更新各基础控制回路的设定值,避免了人工设定的主观性及随意性,各控制回路跟踪更新的设定值,从而将粒度控制在目标范围内.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某赤铁矿选厂的磨矿分级过程,应用效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设定控制 案例推理 磨矿分级系统 磨矿粒度 区间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磁选过程优化运行的智能设定控制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代伟 周平 柴天佑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65-1068,1073,共5页
赤铁矿强磁选优化运行过程中,工艺指标精矿与尾矿品位难以在线实时检测,而且这两个工艺指标与底层回路控制器的漂洗水流量、励磁电流和给矿浓度等关键过程变量之间存在强非线性、强耦合、时变等动态特性,很难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因此常... 赤铁矿强磁选优化运行过程中,工艺指标精矿与尾矿品位难以在线实时检测,而且这两个工艺指标与底层回路控制器的漂洗水流量、励磁电流和给矿浓度等关键过程变量之间存在强非线性、强耦合、时变等动态特性,很难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因此常规的基于数学模型的控制方法难以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融合数据与知识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智能设定控制方法,其中包括基于案例推理的回路预设定模型、基于主元分析与RBF神经网络的品位软测量模型以及基于规则推理的动态补偿模型.该方法通过响应边界条件的变化,自动在线调整适宜工作点.工业试验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精矿品位,降低尾矿品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磁选 设定 软测量 动态补偿 智能设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ET组件技术的强磁选过程智能优化设定控制系统开发 被引量:2
4
作者 代伟 董翠连 +1 位作者 周平 柴天佑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132-139,共8页
为解决赤铁矿强磁选过程运行因工艺生产指标无法在线连续检测而难以实施闭环优化控制的问题,将过程知识、专家经验与过程数据相结合,设计了由基于案例推理的回路预设定模型、小波神经网络软测量模型以及专家规则补偿器构成的智能优化设... 为解决赤铁矿强磁选过程运行因工艺生产指标无法在线连续检测而难以实施闭环优化控制的问题,将过程知识、专家经验与过程数据相结合,设计了由基于案例推理的回路预设定模型、小波神经网络软测量模型以及专家规则补偿器构成的智能优化设定控制器.针对已有优化控制软件存在的标准化程度低、可扩展性差、资源无法复用等问题,设计并开发了基于.NET组件技术的集优化控制与运行监视为一体的磁选优化设定控制软件系统.该系统针对具有不同编程技能的研究人员,实现对动态链接库、Matlab脚本以及VBScript脚本3种算法形式的支持.在半实物仿真平台的实验研究表明,所开发的系统具有一定的鲁棒性,有效保证了最终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磁选 智能 优化设定控制 软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观测器和全局收缩映射的设定点控制
5
作者 方浩 吴建林 范瑞霞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67-571,共5页
针对具有参数不确定性并且仅有位置信息可测的机器人系统,本文首先研究了带有速度近似的■+有偏标称重力补偿的设定点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线性观测器理论对不可测速度信号进行近似,基于此伪速度信号设计的设定点控制虽然可以保证闭环... 针对具有参数不确定性并且仅有位置信息可测的机器人系统,本文首先研究了带有速度近似的■+有偏标称重力补偿的设定点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线性观测器理论对不可测速度信号进行近似,基于此伪速度信号设计的设定点控制虽然可以保证闭环系统全局稳定,但由于无法对重力精确补偿,因此系统存在静差。为消除静差,本文借助全局收缩映射理论,每到闭环系统输出达到稳态时,通过重复修正线性观测器参数使静差逐步收敛到零,保证系统全局渐进稳定。利用所设计的控制器对并行机器人进行设定点控制,仿真实验表明,虽然不同的设计参数对控制效果有所影响,但都能够确保系统输出收敛到标称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测器 设定控制 收缩映射 并联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岩棉的液渣的计算机设定值控制
6
作者 温静馨 刘越 朱晓萍 《基础自动化》 CSCD 1999年第5期20-22,共3页
基于液渣制造岩棉的生产过程提出前馈- 反馈温度控制方案。
关键词 岩棉 设定控制 液渣 计算机 建筑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反馈系统的自抗扰预设定有限时间量化控制 被引量:3
7
作者 吴思涵 李小华 +1 位作者 张立鹏 赵洪利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7-76,共10页
针对一类具有量化输入的非仿射纯反馈系统,将自抗扰控制和预设有限时间控制结合起来,提出一种自抗扰预设定有限时间量化控制策略.设计自抗扰预设定有限时间量化控制器.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外部扰动作用下,该文策略比神经网络策略有更好... 针对一类具有量化输入的非仿射纯反馈系统,将自抗扰控制和预设有限时间控制结合起来,提出一种自抗扰预设定有限时间量化控制策略.设计自抗扰预设定有限时间量化控制器.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外部扰动作用下,该文策略比神经网络策略有更好的控制性能.因此,该文策略具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反馈系统 量化输入 自抗扰控制 设定有限时间控制 量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BFO及CBR的层流冷却水量优化设定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片锦香 朱云龙 +1 位作者 刘金鑫 柴天佑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15-622,共8页
层流冷却过程控制目标是保证带钢卷取温度进入目标范围内并尽量提高精度以保证带钢质量,其本质是目标优化问题。同时,层流冷却过程处于频繁变化操作工况的动态环境之下,现有控制方法很难实现有效的实时控制。本文针对现有层流冷却过程... 层流冷却过程控制目标是保证带钢卷取温度进入目标范围内并尽量提高精度以保证带钢质量,其本质是目标优化问题。同时,层流冷却过程处于频繁变化操作工况的动态环境之下,现有控制方法很难实现有效的实时控制。本文针对现有层流冷却过程控制方法很少引入优化思想这一问题,提出基于改进菌群优化算法(BFO)的层流冷却过程冷却水量优化设定方法。并针对动态变化工况,引入案例推理(CBR)机制,提出离线优化——在线推理双层结构的动态优化设定控制结构。基于实际运行数据的实验结果说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搜索冷却水量的优化设定值,而且在变更带钢规格的变化工况条件下,能够及时调整冷却水量的设定值,最终使带钢卷取温度进入目标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流冷却 菌群算法 案例推理 设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变量解耦控制的工业过程运行层次控制方法 被引量:10
9
作者 周平 柴天佑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9-205,共7页
基于多变量解耦控制技术,提出了一种工业过程运行的层次控制方法,用于实现表征过程整体运行性能的工艺指标.底层回路控制系统采用多回路PI/PID控制技术进行设计,用于将关键工艺参数控制在给定的工作点.针对由被控过程和底层回路控制系... 基于多变量解耦控制技术,提出了一种工业过程运行的层次控制方法,用于实现表征过程整体运行性能的工艺指标.底层回路控制系统采用多回路PI/PID控制技术进行设计,用于将关键工艺参数控制在给定的工作点.针对由被控过程和底层回路控制系统构成的广义对象,采用扩展的单位反馈解耦方法设计上层回路设定控制器.该回路设定控制器能够克服系统具有的多变量耦合和不确定干扰影响,根据期望的工艺指标,对底层控制器的设定值进行在线调整.磨矿过程运行控制系统设计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变量解耦控制 回路设定控制 过程运行 工艺指标 区间约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温度密度聚类的热泵负荷集群控制策略 被引量:9
10
作者 孙毅 陈一童 +2 位作者 李彬 谢祥颖 卢毓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6-52,共7页
首先描述了典型温控负荷的热力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常用温度设定控制策略下负荷温度分布变化及负荷开关状态变化。随后以温度队列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荷温度的密度聚类集群控制策略。该策略考虑负荷在温度区间内的分布情况,... 首先描述了典型温控负荷的热力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常用温度设定控制策略下负荷温度分布变化及负荷开关状态变化。随后以温度队列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荷温度的密度聚类集群控制策略。该策略考虑负荷在温度区间内的分布情况,通过密度聚类算法对负荷群进行聚类分析并确定密集区域与非密集区域;随后计算温度节点和补偿节点并确定设备响应群体和温度设定值;最后以温度设定值为响应信号对负荷群进行控制。以常用温控负荷电热泵为控制对象进行仿真分析,与常用温度设定控制下负荷群开关变化次数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负荷在控制中开关状态变化次数明显降低,负荷群中发生开关状态变化的负荷数目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负荷控制 温度设定控制策略 开关状态 温控负荷 密度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角区间软约束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超 戴睿 +2 位作者 郝晓辰 刘彬 周湛鹏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159-2165,共7页
针对设定值控制多入多出(MIMO)系统在外界干扰下系统自由度低和鲁棒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兼顾定值控制与鲁棒性的基于三角区间软约束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文中算法在设定值控制的基础上增加了三角区间软约束,使得控制目标分阶段达成,以减... 针对设定值控制多入多出(MIMO)系统在外界干扰下系统自由度低和鲁棒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兼顾定值控制与鲁棒性的基于三角区间软约束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文中算法在设定值控制的基础上增加了三角区间软约束,使得控制目标分阶段达成,以减小干扰对系统的影响,提高系统自由度及鲁棒性。最后,对算法的鲁棒性进行了分析,并采用Shell公司的典型重油分馏塔进行仿真实验,通过与设定值控制结果的对比,证明了文中算法有更好的鲁棒性及更优良的控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过程控制 算法 设定控制 区间控制 软约束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梯形区间软约束的多目标优化预测控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彬 顾昕峰 +2 位作者 孙超 张春燃 刘浩然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62-567,共6页
针对多变量控制系统在受到干扰时,自由度低、鲁棒性差的缺点,在三角区间软约束控制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梯形区间软约束的多目标预测控制算法。首先在容忍区间外设置梯形区间,使控制过程分为两个部分,以减小控制初期瞬态偏差对系... 针对多变量控制系统在受到干扰时,自由度低、鲁棒性差的缺点,在三角区间软约束控制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梯形区间软约束的多目标预测控制算法。首先在容忍区间外设置梯形区间,使控制过程分为两个部分,以减小控制初期瞬态偏差对系统造成的影响;为了缓解工业过程中各控制目标相互耦合的问题,构建两个目标函数,并用迭代算法对ε-约束法进行改进,优化目标函数,以减小目标函数的求解误差,实现对多入多出系统的协调控制。通过对壳牌公司的重油分馏塔模型仿真实验,将三角区间软约束控制算法与该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快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预测控制 多目标优化 设定控制 梯形区间软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和WinCC的磨机给矿量模糊控制系统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世国 王鹤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6-128,共3页
针对某选矿厂一段磨矿回路,设计了一种基于S7-300PLC和WinCC的磨机给矿量模糊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设定值模糊控制算法和模糊PID控制算法设定磨机给矿量和实时整定KP,TI,TD参数,很好地实现了某选矿厂一段磨机给矿量的稳定控制。
关键词 磨机给矿量 设定值模糊控制算法 模糊PID控制算法 S7—300PLC WIN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的车厢板生产控制系统
14
作者 范志容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8-158,176,共2页
主要介绍了PLC控制的车厢板定尺剪切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 该系统的定位精度和加工效率都很高, 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车厢板 设定位置控制系统 冲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技术控制器设计的控制方法 被引量:19
15
作者 白杰 朱日兴 +1 位作者 王伟 马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149-4153,共5页
为实现无超调、无偏差且快速的风扇转速设定点控制,利用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技术设计设定点控制器,并将控制器进行参数整定,应用于风扇转速设定点控制中。一方面,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ESO)存在于LADRC中,从而具有在大范围内很好地补... 为实现无超调、无偏差且快速的风扇转速设定点控制,利用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技术设计设定点控制器,并将控制器进行参数整定,应用于风扇转速设定点控制中。一方面,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ESO)存在于LADRC中,从而具有在大范围内很好地补偿参数波动对系统输出的影响,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与响应速度;另一方面,为突出LADRC优良控制性能,对比经典的发动机控制方法,将各方法所设计的控制器应用于风扇转速设定点控制中。仿真结果表明:在两种完全不同飞行条件下的发动机模型中,只有LADRC控制器依旧满足优异的性能,其控制输出依旧满足稳态偏差为零、无超调且调节时间小于1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线性自抗扰控制 设定控制 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Y二级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
16
作者 吴献春 黄振国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1987年第2期221-224,共4页
一、系统简介POY 是涤纶高速纺丝的一种工艺简称。POY 二级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是以涤纶高速纺丝设备的控制为对象,从过程综合自动化出发,研制开发的以16位微处理机8086为核心的过程控制装置。它能高度集中地操作、显示和报警;它能完成D... 一、系统简介POY 是涤纶高速纺丝的一种工艺简称。POY 二级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是以涤纶高速纺丝设备的控制为对象,从过程综合自动化出发,研制开发的以16位微处理机8086为核心的过程控制装置。它能高度集中地操作、显示和报警;它能完成DDC 控制、顺序控制、多变量相关控制和自适应控制等功能。利用管理计算机可综合下达诸如设定点控制(SPC)等各种高级命令,它可以进行集中管理、最优控制、程序开发和模型计算的特殊功能。此外,CRT 除显示各种数据外,还可显示工艺动态流图,打印机可编制各种数据报表。每台管理计算机可控制8台基本控制器,从而实现了对系统的集中分散控制。系统构成如图1所示。涤纶高速纺丝机是一种把缩聚反应制得的PET 熔体,在一定压力下定量压向喷丝头,使熔体由喷丝孔喷出,经后加工处理而成为涤纶纤维的现代化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过程控制 POY 高速纺丝机 设定控制 管理计算机 喷丝孔 多变量 分散控制 控制装置 数据报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流量空调水系统热力稳定性动态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天怡 张吉礼 孙德兴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33-838,共6页
综合考虑管网水力特性与末端空调设备热力特性,针对特定的调节时段,定义了热力稳定性并给出其评价指标.针对某变流量空调水系统,仿真研究了某主动支路调节阀动作行程周期内,水泵不控、定压差控制及变压差设定值控制下各被动支路水力及... 综合考虑管网水力特性与末端空调设备热力特性,针对特定的调节时段,定义了热力稳定性并给出其评价指标.针对某变流量空调水系统,仿真研究了某主动支路调节阀动作行程周期内,水泵不控、定压差控制及变压差设定值控制下各被动支路水力及热力特性的动态变化情况,以热力稳定性与水泵节能效果为参考,评价各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变压差设定值控制策略节能效果明显,但设定值的变化步长应兼顾热力稳定性进行选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稳定性 变流量 空调水系统 变压差设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用户调节行为多样性的空调负荷聚合商日前调度策略 被引量:29
18
作者 范德金 张姝 +1 位作者 王杨 肖先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33-142,共10页
空调负荷作为重要的柔性负荷资源之一,通过负荷聚合商参与电网调控,对改善夏季电网的负荷特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聚合商通过分组控制方式无法最大化地利用空调的可调潜力,并且对用户舒适度有一定影响。从负荷聚合商的角度出发,对用户空... 空调负荷作为重要的柔性负荷资源之一,通过负荷聚合商参与电网调控,对改善夏季电网的负荷特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聚合商通过分组控制方式无法最大化地利用空调的可调潜力,并且对用户舒适度有一定影响。从负荷聚合商的角度出发,对用户空调负荷分别采用温度设定值控制,以保持用户调节行为的多样性。在最大化挖掘负荷可调潜力的同时保证用户舒适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空调负荷温度控制的负荷聚合商日前调度双层优化模型。模型上层以负荷聚合商利益最大为优化目标,下层考虑用户舒适度差异以用户整体不舒适度水平最小为优化目标。采用粒子群整数规划算法进行求解获得单台空调设备设定温度的调节量。通过仿真验证表明,所提日前调度策略可以在给电网提供一定削峰能力的同时,充分挖掘空调负荷的可调潜力,保证负荷聚合商获得最大化利益并且用户舒适度水平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聚合商 双层调度模型 温度设定控制 调节多样性 不舒适度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based optimal setting control for industrial double-stream alumina digestion process 被引量:1
19
作者 WANG Xiao-li LU Mei-yu +1 位作者 WEI Si-mi XIE Yong-f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期173-185,共13页
The operation variables,including feed rate of ore slurry,caustic solution and live steams in the double-stream alumina digestion process,determine the product quality,process costs and the environment pollution.Previ... The operation variables,including feed rate of ore slurry,caustic solution and live steams in the double-stream alumina digestion process,determine the product quality,process costs and the environment pollution.Previously,they were set by the technical workers according to the offline analysis results and an empirical formula,which leads to unstable process indices and high consumption frequently.So,a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odel is built to maintain the balance between resource consumptions and process indices by taking technical indices and energy efficiency as objectives,where the key technical indices are predicted based on the digestion kinetics of diaspore.A multi-objective state transition algorithm(MOSTA)is improved to solve the problem,in which a self-adaptive strategy is applied to dynamically adjust the operator factors of the MOSTA and dynamic infeasible threshold is used to handle constraints to enhance searching efficiency and ability of the algorithm.Then a rule based strategy is designed to make the final decision from the Pareto frontiers.The method is integrated into an optimal control system for the industrial digestion process and tested in the actual production.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achieve the technical target while reducing the energy consump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uble-stream digestion process optimal setting control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state transition algorithm rule based decision mak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of IMC-PID controller design for stable and unstable second-order time delay processes 被引量:2
20
作者 Munna KUMAR Durga PRASAD Ram Sharan SINGH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期88-100,共13页
An IMC-PID controller was proposed for unstable second-order time delay system which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verse response(RHP zero). A plot of Ms versus λ was suggested to calculate the suitable tuning param... An IMC-PID controller was proposed for unstable second-order time delay system which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verse response(RHP zero). A plot of Ms versus λ was suggested to calculate the suitable tuning parameter λ, which provides a trade-off between performance and robustness. Six different forms of process models were selected from literature to show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present method. Performance of controller was calculated by ITAE and total variation TV and compared with recently published tuning rules. Undesirable overshoot was removed by using a set-point weighting parameter. Robustness was tested by introducing a perturbation into the various model parameters and closed-loop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gned controller is robust in the case of model uncertainty. The proposed method shows an overall better closed-loop response as compared to other recently reported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imum sensitivity internal model control unstable process set-point weighting integral of time-weighted absolute err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