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DI技术溢出对中国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基于面板平滑转化回归模型
1
作者 齐丽暘 王维然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62,共11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加强国际经济联系、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成为各国政府和学术研究的重点关注领域,直接投资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对东道国技术进步的影响也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基于2001—2021年中国2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加强国际经济联系、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成为各国政府和学术研究的重点关注领域,直接投资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对东道国技术进步的影响也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基于2001—2021年中国25个省份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面板数据,利用Matlab采用面板平滑转化回归模型,研究以R&D研发经费投入、R&D研发人员投入为转换变量的FDI水平溢出效应对行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发现:(1)FDI水平技术溢出与该行业技术进步呈非线性关系,且线性关系有明显的区域差异;(2)从全国的层面来看,FDI水平技术溢出对该行业技术进步起到促进作用,但研发人员投入超过门槛值后,FDI水平技术溢出对该行业的技术进步起到阻碍作用;(3)从地区层面来看,东部地区FDI水平技术溢出对该行业的技术进步起到促进作用,但是研发经费投入与研发人员投入超过各自的门槛值后,FDI水平技术溢出对该行业的技术进步起到阻碍作用;中、西部地区FDI水平技术溢出与该行业技术进步呈线性关系。(4)东部地区FDI水平技术溢出的增加,会带来该行业技术进步途径的转变,即由依赖技术溢出转向自主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I水平溢出 面板平滑转化回归模型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技术进步 吸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服务业与专用设备制造业耦合发展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贺正楚 吴艳 陈一鸣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78-783,共6页
专用设备制造业为其他行业提供专用的、专业的设备,在传统制造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和升级的过程中,该行业发挥着基础的、广泛的制造优势,同时,此类专用制造业更是支持服务业长期发展的一类物质基础行业。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 专用设备制造业为其他行业提供专用的、专业的设备,在传统制造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和升级的过程中,该行业发挥着基础的、广泛的制造优势,同时,此类专用制造业更是支持服务业长期发展的一类物质基础行业。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是一种趋势,研究专用设备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的耦合形态,是论证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一个重要支撑。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分析生产服务业与专用设备制造业的耦合运作机理,发现两者的耦合发展能够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价值链,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由制造驱动转向服务驱动。基于物理学耦合机制构建生产服务业与专用设备制造业的耦合发展模型,并依据产业特征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最后,对我国生产服务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耦合发展的实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者进入了初步的耦合发展阶段,但产业间的协调度有待大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服务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产业耦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有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系统协同度模型及实证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徐浩鸣 徐建中 康姝丽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3-46,共4页
本文首先指出了产业组织系统自组织协同演化程度定量测度的必要性,并论证了经济效益指标、科技评价指标作为测度输入变量的重要性。在构造了充分表征专业化、信息化序参量和产业组织系统自组织协同宏观效果的具体指标体系基础上给出了... 本文首先指出了产业组织系统自组织协同演化程度定量测度的必要性,并论证了经济效益指标、科技评价指标作为测度输入变量的重要性。在构造了充分表征专业化、信息化序参量和产业组织系统自组织协同宏观效果的具体指标体系基础上给出了产业组织系统有序度、协同度模型。最后针对作为中国第一支柱产业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进行了国有层面的实证分析,为该产业的进一步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国有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 经济效益 科技评价指标 协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用设备制造业创新驱动系统的协同度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任耀 牛冲槐 +1 位作者 张彤进 姚西龙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5-71,共7页
本文对创新驱动系统的结构进行了剖析,分析了创新驱动各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创新驱动系统的协同度测算模型,并利用此模型测算了中国专用设备制造业子系统内、子系统间及整个系统的协同度。研究结果表明:专用设备制造... 本文对创新驱动系统的结构进行了剖析,分析了创新驱动各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创新驱动系统的协同度测算模型,并利用此模型测算了中国专用设备制造业子系统内、子系统间及整个系统的协同度。研究结果表明:专用设备制造业创新驱动系统的协同度水平呈现波动性增长的趋势;创新驱动各子系统内的协同度存在较大差异,市场创新子系统的协同度和管理创新驱动的协同度较高,而科技创新子系统和制度创新子系统的协同度较低;专用设备制造业创新驱动各子系统间的协同度水平也有所不同,科技创新子系统与市场创新子系统的协同水平低,而与制度创新的协同水平高;市场创新与管理创新及制度创新的协同度水平均不均衡;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协同度的平均水平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用设备制造业 创新驱动系统 协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系统协同度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黄鲁成 张红彩 李晓英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8-80,共3页
关键词 通信设备制造业 系统 协同度 电子 内部要素 关系和谐 互惠互利 匹配关系 外部环境 相关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碳排放变动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宗刚 陈鸣 韩建飞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2-79,共8页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理论和LMDI分解法,对1997—2010年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及其5个子行业能源消耗进行测算,并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碳排放变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建立起直接和间接碳排放因素分解模型,将直接碳排放变动分解为能耗效率...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理论和LMDI分解法,对1997—2010年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及其5个子行业能源消耗进行测算,并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碳排放变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建立起直接和间接碳排放因素分解模型,将直接碳排放变动分解为能耗效率、行业规模等3种效应,将间接碳排放变动分解为完全消耗系数、行业规模等4种效应。结论表明,行业规模是导致直接、间接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完全消耗系数效应对碳排放的影响不能忽视,累积贡献率达到52.42%。而能源结构调整的抑制效应不明显,累积贡献率只达到间接碳排放的-26.61%,只依靠能耗效率提高不能抑制碳排放的快速增加。所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应建立新的节能机制,通过进口、产业升级等多个手段减少中间环节能耗,减少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投入产出法 碳排放变动 LMDI分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企业研发国际化影响因素研究——计算机、通信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实证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正卫 黄益 +1 位作者 潘晓霞 陶真婵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70-75,共6页
研发国际化是企业提升技术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深入研究企业研发国际化动因,基于中国200家计算机、通信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调查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从公司规模、研发能力、盈利水平、产品出口、境外股权以及高管受教... 研发国际化是企业提升技术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深入研究企业研发国际化动因,基于中国200家计算机、通信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调查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从公司规模、研发能力、盈利水平、产品出口、境外股权以及高管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实证研究了我国企业研发国际化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企业规模、研发能力、产品出口、高管受教育程度对企业研发国际化有显著正向影响,境外股权对企业研发国际化无显著影响,盈利水平对企业研发国际化有显著负向影响。该结果对于理解和指导中国企业研发国际化工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国际化 计算机 通信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集聚与集聚转移: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竞争力 被引量:10
8
作者 盖骁敏 高彦梅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3-121,共9页
采用行业集中度CRn、赫芬达尔指数H、区位基尼系数G和区位专业化指数(区位熵)等描述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集聚现状,并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集聚转移的因素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 采用行业集中度CRn、赫芬达尔指数H、区位基尼系数G和区位专业化指数(区位熵)等描述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集聚现状,并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集聚转移的因素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在东南沿海地区的集聚度变低,而在中西部地区的集聚度变高,即该产业出现了向外转移的迹象;研发能力越强、企业数量多、职工年均人数多、劳动力成本较低、GDP较大、交通和区位条件较好、外向度越大的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集聚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集聚转移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经济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升级模式与对策 被引量:10
9
作者 宋晓明 张志军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2-117,共6页
在对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价值链构成与地位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国内该产业市场主体结构与发展动力,进而创新性地从产业价值链与区域联动发展双重视角提出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升级模式,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论述其产业联动发... 在对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价值链构成与地位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国内该产业市场主体结构与发展动力,进而创新性地从产业价值链与区域联动发展双重视角提出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升级模式,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论述其产业联动发展与升级对策。研究发现: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整体上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四大产业市场主体对于不同区域的贡献差异较大。就区域产业升级动力而言,一是产业市场主体构成与外部升级环境要素的诱导,二是本土企业的自我强化与学习创新。从长远来看,打造产业公共平台、成立配套服务机构和构建产业园区是支撑区域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联动发展与升级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产业价值链 区域联动发展 升级模式 京津冀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价值链的因子植入与路径选择:剖析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被引量:10
10
作者 罗勇 李雨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0-119,共10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已经融入到全球价值链中,但大多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业升级应以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为重点,重点发展高技术附加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产业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设备制造业出口复杂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郑传均 曹政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5-111,共7页
本文以22国贸易数据为基础,对比分析了我国2007~2016年设备制造业出口复杂度,并实证研究产业出口复杂度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我国设备制造业出口复杂度呈"M"型走势。2007~2012年产业进入发展黄金期,2013年后其出... 本文以22国贸易数据为基础,对比分析了我国2007~2016年设备制造业出口复杂度,并实证研究产业出口复杂度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我国设备制造业出口复杂度呈"M"型走势。2007~2012年产业进入发展黄金期,2013年后其出口复杂度逐年降低,产业过度发展及产能严重过剩,与欧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暂处全球中游,出口技术、生产效率不高,出口复杂度有待提升。同时,人力资本对我国设备制造业出口复杂度影响最为重要;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复杂度的提高有显著作用;研发投入对出口复杂度的提升有巨大潜在效益;科技水平与出口复杂度之间关联稍弱。最后,本文基于实证,明确我国设备制造业发展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复杂度 设备制造业 科技创新 影响因素 人力资本 研发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PSIS法的中国地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 被引量:8
12
作者 万千欢 千庆兰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3-340,共8页
根据2009―2011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相关数据,从规模实力、市场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发展潜力及技术水平6个层面构建中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TOPSIS法与聚类分析法,对2010年中国各省区交... 根据2009―2011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相关数据,从规模实力、市场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发展潜力及技术水平6个层面构建中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TOPSIS法与聚类分析法,对2010年中国各省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竞争力在省区层面呈现出从东部到中西部由强变弱的分布态势,竞争力强的省区分布于东北的吉林省,华东的山东省、江苏省和上海市以及华南的广东省,中西部地区竞争力水平不高,且存在局部"塌陷"的地区,如江西省,各省区发展极度不平衡。据此有针对性地对各省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发展提出相关建议:1)针对各省不同的发展阶段,因地制宜地促进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发展;2)加强各省区的分工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3)建立长期的帮扶机制;4)加大资金投入,减少融资的难度;5)培育自主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产业竞争力评价 TOPSIS法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春晖 赵玉林 董登珍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04-107,共4页
揭示科技创新与产业成长的互动规律,对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运用演化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创新过程与产业成长间的互动共生关系... 揭示科技创新与产业成长的互动规律,对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运用演化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创新过程与产业成长间的互动共生关系,运用省级区域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创新过程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成长间具有显著的互动共生关系,且这种互动共生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基础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成长的促进作用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且各阶段间呈现明显的次序关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演化计量经济学 创新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碳排放趋势研究与影响因素分析--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荆克迪 楚春礼 王圆生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19,122,共5页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高新技术产业因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业特征被国家作为重点扶持产业,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所占比例最高。及时把握该行业碳排放特征,分析其在促进能源节约以及碳排放方面的优势和缺陷,针对性的进行调整,有助于...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高新技术产业因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业特征被国家作为重点扶持产业,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所占比例最高。及时把握该行业碳排放特征,分析其在促进能源节约以及碳排放方面的优势和缺陷,针对性的进行调整,有助于发挥该产业在低碳发展方面的放大作用,促进国家宏观低碳发展战略的实现。研究结果表明:1996-2008年,该产业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能源消费强度降低了170.9%;能源消费以煤炭、石油、电力为主,三者占85%以上,1996到2003年煤炭所占比例从45.2%下降到11.1%,石油所占比例从16.1%上升到23.5%,2004年以后,各类能源结构相对较为稳定;该产业碳排放逐年增加,2003年以后增加速度加快,2003年以前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快于碳排放增长速度,2004年以后则基本变为碳排放增长速度快于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提高能源利用强度是实现产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相对脱钩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碳排放 能源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引力模型的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转移测算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施红星 刘思峰 +1 位作者 方志耕 任存喜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4-107,共4页
产业转移打破了参与地区的产业之间关联和模式的选择路径,引起产业关系的变动和演化,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发展和拓展的空间,已成为具有后发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手段之一。本文在对产业转移流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给... 产业转移打破了参与地区的产业之间关联和模式的选择路径,引起产业关系的变动和演化,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发展和拓展的空间,已成为具有后发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手段之一。本文在对产业转移流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产业转移趋势的测算模型,并对我国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省市2001-2003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转移趋势进行了测算和分析,这对定量测算产业转移趋势,研究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转移规律,科学制定我国行业及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模型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转移测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创新系统协同性研究——来自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证据 被引量:2
16
作者 封伟毅 赵树宽 张越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78-182,共5页
产业创新是系统性工程,既要关注产业创新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创新能力提升,更要注重系统整体协同效应。文章利用2008—2020年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统计数据,应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分析了创新系统中各子系统的有序度和整体协同度。研究发现:产... 产业创新是系统性工程,既要关注产业创新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创新能力提升,更要注重系统整体协同效应。文章利用2008—2020年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统计数据,应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分析了创新系统中各子系统的有序度和整体协同度。研究发现:产业创新系统整体协同性表现为不协同,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技术吸收子系统存在较大波动。另外,创新环境子系统、技术研发子系统、产业效益子系统的有序度在测度区间内呈交叉变动态势也是影响系统整体协同性的原因,这进一步验证了每个子系统的有序度下降均会对系统协同性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创新 创新系统 有序度 协同度 通信设备制造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研发转化效率的实证分析——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被引量:6
17
作者 邹文杰 张文刚 《技术经济》 CSSCI 2013年第1期31-34,50,共5页
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测算了2000—2010年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研发转化效率,并分析了市场结构、企业规模、政府扶持力度和技术改造能力对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研发转化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期间,我国电子及... 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测算了2000—2010年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研发转化效率,并分析了市场结构、企业规模、政府扶持力度和技术改造能力对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研发转化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期间,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研发转化效率呈稳步增长趋势,但总体水平仍较低;市场结构、企业规模以及技术改造能力对研发转化效率的影响显著,而政府扶持力度对研发转化效率的作用不明显。最后,提出提升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研发转化效率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研发转化效率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绩效关系实证研究——基于电子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被引量:12
18
作者 敖慧 郭彩虹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2,共4页
本文以2010~2014年我国电子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结合功效系数法和熵值法,以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程度为基础构建内控质量指数,研究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内控质量指数与企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度量内部控... 本文以2010~2014年我国电子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结合功效系数法和熵值法,以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程度为基础构建内控质量指数,研究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内控质量指数与企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度量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程度五大指标中,合法合规性和报告质量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他三个指标即资产安全性、经营质量、发展能力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与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质量 企业绩效 电子设备制造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出口的经济利益和环境成本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玉焕 张莹 李彦敏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29,共11页
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1995—2009年投入产出表和能源账户数据,运用出口总额分解框架对总出口数据进行分解,得到中国出口增加值。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测算得到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分别用增加值和隐含碳衡量光电设备制造业出口... 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1995—2009年投入产出表和能源账户数据,运用出口总额分解框架对总出口数据进行分解,得到中国出口增加值。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测算得到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分别用增加值和隐含碳衡量光电设备制造业出口的经济利益和环境成本,并构建单位国内出口增加值的国内出口隐含碳指标,将其与美国进行比较,并对中美该差异因素进行分解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出口的增加值总体呈增加趋势,美国该部门的增加值在波动中略有上升;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国内出口隐含碳在研究期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波动趋势,美国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中、美两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单位国内出口增加值的国内出口隐含碳指标数值均呈下降趋势,且中国显著高于美国;中、美该行业单位国内出口增加值的国内出口隐含碳排放差异在研究期内下降,LMDI分解结果表明,这一差距主要是由碳排放系数效应、增加值系数效应和投入产出结构效应带来的,且后两项在2005年之后驱动效应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设备制造业出口 经济利益 环境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研究——通讯设备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江丽 徐爱燕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共8页
文章运用分位数回归估计,利用中国通讯设备制造业企业数据,分析了企业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第一,从2005年到2007年大市场地区的国内外市场潜能与不同水平的企业生产率成反比,表明较高生产率的通讯企业并不倾向于竞争激烈的大市... 文章运用分位数回归估计,利用中国通讯设备制造业企业数据,分析了企业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第一,从2005年到2007年大市场地区的国内外市场潜能与不同水平的企业生产率成反比,表明较高生产率的通讯企业并不倾向于竞争激烈的大市场地区。第二,相对于补贴性支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支出更加有利于地区通讯设备制造业企业的发展;而且"提高进入门槛"的开发区政策更显著地吸引了较高生产率的企业。第三,生产率偏低的通讯设备制造业企业对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具有依赖性,较高生产率的企业对科技环境浓厚的地区具有强烈偏好。第四,中西部地区对企业选址仍然缺乏吸引力,尤其是西部地区。因此,必须转变"一味求大"的产业发展思路,服务与促进产业内部各层次企业"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性企业 空间分布 通讯设备制造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