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论英语讽刺性幽默文学
1
作者 陈顺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87-88,共2页
幽默通常在语言艺术、视觉艺术和表演艺术三种艺术形式中产生。其中,幽默语言可算作是语言的精华。对幽默语言的了解,尤其是文学作品中的幽默语言的了解,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入语言的精髓,还可以更好地了解使用该语言人们的生活,进而更... 幽默通常在语言艺术、视觉艺术和表演艺术三种艺术形式中产生。其中,幽默语言可算作是语言的精华。对幽默语言的了解,尤其是文学作品中的幽默语言的了解,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入语言的精髓,还可以更好地了解使用该语言人们的生活,进而更好地使用语言。本文拟对各种形式的讽刺性英语幽默语言作系统分析,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英语以及英语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讽刺性幽默作品 滑稽模仿 幽默 夸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诗经》的幽默艺术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以宪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9-22,27,共5页
西方的“幽默”艺术与中国传统的“谐谑”技艺极为相似。《诗经》的幽默主要体现在下面几方面 :一是通过漫画式的描写 ,突出刻画被嘲弄者形象的某种缺点或特征 ,使其显得滑稽可笑 ,形成性格性幽默 ,如《豳风·狼跋》 ;二是具有幽默... 西方的“幽默”艺术与中国传统的“谐谑”技艺极为相似。《诗经》的幽默主要体现在下面几方面 :一是通过漫画式的描写 ,突出刻画被嘲弄者形象的某种缺点或特征 ,使其显得滑稽可笑 ,形成性格性幽默 ,如《豳风·狼跋》 ;二是具有幽默性格的人 ,往往对人生持乐观态度 ,常爱以谐辞谑语进行调侃、打趣 ,寻求快乐 ,由此 ,往往会产生出一种情景幽默与喜剧性效应 ,如《郑风》的《山有扶苏》、《狡童》、《褰裳》等。这两种幽默 ,遵循“谐而不谑”的规范 ,无伤大雅。此外还有一种讽刺性幽默 ,即微笑地玩弄世间荒谬事物的讽刺 ,它以辛辣的嘲讽 ,去揭示事物的可笑、愚蠢、荒谬与卑劣 ,在笑声中达到批判的目的 ,如《邶风·新台》、《陈风·株林》。应当说 ,在某些情况下 ,讽刺性幽默的运用 ,使人们在笑声中不仅揭露出事物丑恶的本质 ,同时在批判的过程中在精神上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满足感与愉悦感 ,因而也更有趣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谑 性格幽默 情景幽默 讽刺性幽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宗元寓言文幽默美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徐英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1期85-90,共6页
柳宗元是中唐古文运动的领袖之一,是唐宋古文八大家的佼佼者.在促使寓言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方面,他的开拓之功,是人们所共知的.但是,他的寓言文所蕴含的幽默美则未见有人称述.本文拟就此作些粗浅的探讨.柳宗元的寓言作品形式多样,... 柳宗元是中唐古文运动的领袖之一,是唐宋古文八大家的佼佼者.在促使寓言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方面,他的开拓之功,是人们所共知的.但是,他的寓言文所蕴含的幽默美则未见有人称述.本文拟就此作些粗浅的探讨.柳宗元的寓言作品形式多样,有“说”,有“传”,有“赋”,有“对”,还有“文”.其表达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有的主要靠故事本身的暗示来表现主题,有的则对所写故事进行评论以显示主题.这些寓言文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具特色的幽默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默 柳宗元寓言 寓言文 织女 讽刺性幽默 喜剧性 喜剧美学 滑稽性 唐宋古文八大家 老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剧形象塑造规律初探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孝英 《人文杂志》 1988年第5期98-103,共6页
文学艺术一般都是以“人”为中心来反映生活的,一切艺术样式的中心任务都是塑造人物形象,喜剧文艺也不例外。 塑造喜剧形象,可以运用讽刺、滑稽、机智、怪诞等手法,也可以运用幽默的手法。
关键词 喜剧形象 塑造人物 艺术样式 文学艺术 手法 “过渡性” 肯定性 否定性幽默 艺术家 讽刺性幽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剧美学范畴论纲
5
作者 陈孝英 王树昌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105-107,共3页
列宁说:“在人面前是自然现象之网。本能的人,即野蛮人没有把自己同自然界区分开来,自觉的人则区分开来了。范畴是区分过程中的一些小阶段,即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些小阶段;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 喜剧,就是人... 列宁说:“在人面前是自然现象之网。本能的人,即野蛮人没有把自己同自然界区分开来,自觉的人则区分开来了。范畴是区分过程中的一些小阶段,即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些小阶段;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 喜剧,就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打下的第一个纽结。它既是以往人们对喜剧现象认识的思想结晶,又是将这种认识向前推移的支撑点。在文学艺术实践的基础上,人们对喜剧现象的认识步步深化,喜剧范畴也必然会呈现合乎逻辑的扩展和衍变,从它中间分解出一些新的分范畴是必然的,正如在分子之后发现原子,原子之后发现原子核和电子,原子核中又发现质子和中子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剧性 喜剧美学 范畴论 讽刺性幽默 中间分解 文学艺术实践 喜剧意识 审美效果 思想结晶 原子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