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律论辩的落脚点:法律辩护的原型论辩模式 被引量:5
1
作者 武晓蓓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2-71,共10页
法律论辩的落脚点是法律辩护的原型论辩模式,图尔敏开启了一般论辩模式和"领域依赖"论辩模式研究相结合的道路。语用-辩证法对批判性讨论诸阶段"策略机动"的探索,揭示了论辩策略机动的"制度先决条件"。... 法律论辩的落脚点是法律辩护的原型论辩模式,图尔敏开启了一般论辩模式和"领域依赖"论辩模式研究相结合的道路。语用-辩证法对批判性讨论诸阶段"策略机动"的探索,揭示了论辩策略机动的"制度先决条件"。在这种制度先决条件约束之下展开的论辩模式就是原型论辩模式。不同交往领域的不同论辩活动类型都有自己颇具特色的原型论辩模式,法律辩护中原型论辩模式的运用最为典型。原型论辩模式的核心元素是论证型式及其匹配的批判性问题。原型法律论辩模式的研究与中国学者所倡导的"天然逻辑"的理念不谋而合。揭示和系统化中国法律制度约束下的原型法律论辩模式,首先应从案例指导制度系统所报告的案例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辩护 图尔敏模式 制度先决条件 论辩模式 原型论辩模式 天然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辩式教育模式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蔡艺生 马兵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37-39,共3页
论辩式教育模式是指学校教育者有意识地通过论辩式的方法、媒介等形式向学生传递信息,期望以此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或心理状态,帮助或阻碍学生获得某种(些)观念、素质、能力的社会活动方法。其价值表现在教育理念、教育环境、教育内容、... 论辩式教育模式是指学校教育者有意识地通过论辩式的方法、媒介等形式向学生传递信息,期望以此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或心理状态,帮助或阻碍学生获得某种(些)观念、素质、能力的社会活动方法。其价值表现在教育理念、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拓展和教育效果等方面。其实施需要组织、人事和程序的宏观机制和理性的主题、冲突的观点和合理的辩论的微观运行。论辩式教育的误区是教师和学生的两极化,虚假性、煽动性和数量式的形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辩式教育模式 价值 误区 学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新修辞学论辩理论看英专学生逻辑思维特点 被引量:7
3
作者 柴改英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55-62,共8页
文章利用修正过的图尔明论辩模式,考察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写作中论辩结构和要素的使用情况,目的是从修辞学的角度研究英专学生的思维品质:(1)论辩结构的完备性;(2)主张或然度所体现的逻辑思维客观性;(3)对手意识所体现的论辩力度;(4)论... 文章利用修正过的图尔明论辩模式,考察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写作中论辩结构和要素的使用情况,目的是从修辞学的角度研究英专学生的思维品质:(1)论辩结构的完备性;(2)主张或然度所体现的逻辑思维客观性;(3)对手意识所体现的论辩力度;(4)论辩成分延展性所体现的思维广度和深度。结果表明:(1)92%的受试将论辩结构作为议论文的语篇组织方式;(2)95%的受试提出主张时采取了极端的或然表达方式,影响了逻辑思维的客观性;(3)对手意识普遍薄弱,仅有29%的议论出现了反驳潜势,但没有人就可能的对手观点展开实质性的驳论,影响了逻辑论辩的力度;(4)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随着年级的升高,虽有提高但并没有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修辞学 修正的图尔明论辩模式 英语专业学生 逻辑思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与真的诉求——《押沙龙,押沙龙!》叙事风格的修辞批评
4
作者 代晓丽 戴竹青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7-131,共5页
古典和现代修辞批评在话语研究方面的成果为理解小说《押沙龙,押沙龙!》主要叙述者罗莎的话语风格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发现,罗莎的话语之所以有显著的演说文体特征,是因为人物有强烈地为自己和家人辩护的动机。福克纳通过罗莎法庭辩护... 古典和现代修辞批评在话语研究方面的成果为理解小说《押沙龙,押沙龙!》主要叙述者罗莎的话语风格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发现,罗莎的话语之所以有显著的演说文体特征,是因为人物有强烈地为自己和家人辩护的动机。福克纳通过罗莎法庭辩护般的叙述传递了美国内战后南方女性对爱与正常生活的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批评 论辩模式 诉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