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朱熹《论语集注》手稿的涂抹与成书过程 |
王传龙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2
|
章句之学不可忽——朱子《论语集注》“可与共学”章的章句问题 |
方旭东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3
|
《论语》诠释与本土契合性:儒学在近世日本的可普遍化路向与逻辑 |
张士杰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4
|
辨朱与求原的逻辑——中井履轩《论语》诠释路径及其与朱学之关系 |
张士杰
|
《齐鲁学刊》
CSSCI
|
2021 |
1
|
|
5
|
论理解《论语》的两种方式——从管仲形象说起 |
邝其立
陈壁生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6
|
朱子读书法及其问题 |
邝其立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朱熹对“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的诠释及其意蕴 |
乐爱国
|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8
|
“全德”与“复全”——朱子对仁体、工夫分裂的义理解决 |
王维昊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9
|
“恰到好处”与“中庸” |
黄建德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199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