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许昌地区农业气候资源特征及其利用
- 1
-
-
作者
石焱
-
机构
许昌师范专科学校地理科
-
出处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86年第2期47-52,共6页
-
文摘
本文根据计算数据揭示了该区北部与新郑之间物候现象差异的原因.通过大量农业气候数据分析了该区光、热、水等农气资源的特征。具有南北过渡类型的气候.优越的气候条件适宜多种作物生长.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本文最后指出,应充分利用气候条件的优势,植树造林改变农田小气候,发展多种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木.开拓新的农业途径.
-
关键词
许昌地区
农业气候资源
长葛
积温
新郑
降水
物候现象
月份
小麦
河南省
-
分类号
P9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
-
题名机许城际铁路引入许昌地区方案研究
- 2
-
-
作者
李明
-
机构
中国地铁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咨询部
-
出处
《中国铁路》
2012年第7期34-37,共4页
-
文摘
机许城际铁路是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沟通新郑国际机场与许昌市,以及沿线其他县市客流。通过对许昌地区铁路现状的分析,对四线并行引入许昌站方案和客线引入许昌站、货线外绕方案等两个方案从技术经济和工程量方面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机许城际铁路引入许昌地区推荐采用四线并行引入许昌站方案。
-
关键词
机许城际铁路
许昌地区
方案
-
分类号
U239.5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
-
题名许昌地区冬小麦及夏玉米节水型灌溉模式研究
- 3
-
-
作者
蒋黎明
任小华
刘喜亮
-
机构
河南省许昌市水科所
河南省许昌县水利局
-
出处
《农田水利与小水电》
1993年第8期14-17,共4页
-
文摘
根据河南省许昌地区所进行的冬小麦及夏玉米4种灌溉供水模式(充分灌溉、限水灌溉、保产灌溉、雨养农业)田间对比试验成果,从单位面积总产出值与总投入值的比例以及单位灌水量的增产量两个方面,论述了当地在不同水源条件下,冬小麦与夏玉米适宜采用的灌溉供水模式,为农业高效率用水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依据。
-
关键词
冬小麦
夏玉米
灌溉
许昌地区
-
Keywords
irrigation model
potential water requirement
sufficient irrigation
limited irrigation
yield guarantee irrigation
-
分类号
S512.107.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河南许昌地区的回回民族
- 4
-
-
作者
张玮
胡云生
-
机构
河南省图书馆古籍部
-
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8-52,共5页
-
文摘
河南许昌地区的回回民族张玮,胡云生许昌地区位于河南省中部,包括许昌市、禹州市、许昌县、长葛县、鄢陵县等2市3县,回族人口在4万之上,其中2市在万人以上。许昌地区回族历史悠久,而各时期的许昌地区各县志,很少有关回族的记载,虽在1937年出版的《禹县志》...
-
关键词
许昌地区
清真寺
禹州市
回回人
回族乡
回民
许昌县
伊斯兰教
河南省图书馆
许昌市
-
分类号
K281.3
[历史地理]
-
-
题名长葛的地理沿革
- 5
-
-
作者
袁元和
-
出处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83年第1期91-91,共1页
-
文摘
长葛县,现属许昌地区管辖。位于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京广铁路线上,是中原古县之一。 据史籍可知长葛之名久矣。《长葛县志》载:“长葛盖葛天氏故址也,后人思永泽,故名长葛。又传创邑之始有葛条附树,故名。”县郡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各诸侯国争战濒繁相互兼并,春秋属郑国,战国前属韩国,后来属魏国。魏时更名长社(据考以社中有树暴长而得名)始见于史书。
-
关键词
长葛
地理沿革
颍川
京广铁路
许昌地区
战国前
互兼
故址
南北交通
古县
-
分类号
P9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
-
题名纪登奎的崛起与悲剧(之二)
- 6
-
-
作者
贺明洲
-
出处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46-48,45,共4页
-
文摘
毛泽东发现纪登奎是个人才 一、敢讲真话 纪登奎坐在专列上,向毛泽东汇报许昌地区的基本概况后,着重汇报了土改、治理淮河、抗美援朝、农业生产和互助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特别介绍了许昌地区如何以宣传工作为龙头,带动各项工作开展的经验,引起了毛泽东的重视。
-
关键词
毛泽东
党的宣传工作
许昌地区
悲剧
农业生产合作社
矿山
郭小川
农业合作化运动
铸铁车间
学习文化
-
分类号
K27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搞好多种经营必须遵循价值规律
- 7
-
-
作者
胡悌云
-
出处
《中州学刊》
1980年第1期55-59,64,共6页
-
文摘
一 河南许昌地区所辖十五个县,市、区,地处中原,温度适宜,平原为主,山地为辅,是农业全面发展的理想地区之一。这里的农村多种经营,一向是有历史传统的。在种植、饲养、采集,加工等方面,都建立了基地,形成了特色。一些大宗商品,如柞蚕茧丝及绸、生漆、桐油、粉条、中药材、干鲜果、编织品等,在国内外市场上,都有一定的声誉。但是,在建国以来的三十年中,多种经营的发展也是走过很大的弯路。如果说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是经历了“两起两落”的话,多种经营则是经历了“两活两死”的过程。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和一九六二年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以后至一九六六年上半年,这两段时间内,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基本上能反映价值规律的要求,也比较落实,因而农村多种经营恢复发展很快,农村市场上是购销两旺,商品的价格逐渐由波动到稳定,集体和农民的经济收入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农业户的发展。比如1957年时,仅国合商业收购的麻有二万担,生猪十七万多头、蜂蜜近万担,苇席近二百万条,
-
关键词
多种经营
价值规律
商品
国合商业
购销差价
许昌地区
生产者
粉条
“四人帮”
农村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