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拟外来词———文化交流中的怪胎 被引量:10
1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9,共2页
拟外来词———文化交流中的怪胎□周荐近几年,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愈益普遍地流行开来一种类乎外来词的造词现象,这种类乎外来词的词,是国人参照某种外语的词的发音故意使本具表意功能的汉字作为纯记音符号而拟造出来的,目的是使该... 拟外来词———文化交流中的怪胎□周荐近几年,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愈益普遍地流行开来一种类乎外来词的造词现象,这种类乎外来词的词,是国人参照某种外语的词的发音故意使本具表意功能的汉字作为纯记音符号而拟造出来的,目的是使该符号所指对象(通常是商品的品牌或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外来词 英语外来词 文化交流 语言词汇 词的形式 异文化 外来文化 外语词 记音符号 本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土语探源
2
作者 康迈千 《河北学刊》 1982年第3期126-129,共4页
人类共同生活、共同劳动的结果,产生了交流思想的浯言。浯言是无形的,出于口入于耳而逐渐消逝。尽管借助人们的记忆可以再现和复述,但终究不能在空间存留和传远(指未有留声机和录音机以前)。于是,人们便从实践中慢慢摸索出用简单的图画... 人类共同生活、共同劳动的结果,产生了交流思想的浯言。浯言是无形的,出于口入于耳而逐渐消逝。尽管借助人们的记忆可以再现和复述,但终究不能在空间存留和传远(指未有留声机和录音机以前)。于是,人们便从实践中慢慢摸索出用简单的图画符号来弥补语言的不足。这图画符号便是文字的始祖。中国文字的起源,虽然也是由图画符号——象形字演变、丰富起来的,可是它走的不是单纯记音符号的路子,而是音、形、义三者统一、单体和单音的路子。以后由于读音的变化,快读变调,以及合音字的产生,渐渐形成了小片的土语区,因而留在人们口头上的土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音字 音转 北土 快读 图画符 土语 记音符号 音的变化 胡芦 表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