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以“址”为“媒”:遗址博物馆再脉络化的记忆实践
1
作者
刘子潇
马艺珈
潘蓉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7-112,共6页
历史对话在于如何表现真实,既往研究多关注集体记忆对历史真实的塑造过程,却较少注意到个体记忆的主观能动性。本文以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为研究对象,采用深度访谈、田野观察的方法,探讨遗址博物馆如何通过空间媒介实践促进个体与集体记...
历史对话在于如何表现真实,既往研究多关注集体记忆对历史真实的塑造过程,却较少注意到个体记忆的主观能动性。本文以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为研究对象,采用深度访谈、田野观察的方法,探讨遗址博物馆如何通过空间媒介实践促进个体与集体记忆的联结以实现历史文化传承。研究发现,遗址博物馆以“址”为媒,利用展露的遗址空间强化历史的记忆表征,而参观者则通过协作、转场、扫摄等实践提炼阈限性体验以争夺记忆构建的主导权,并以遗址的物质性为依托在过往经验诠释下共感过去、反思当下,凝聚想象共同体,延伸出多重历史价值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真实
遗址博物馆
记忆实践
集体
记忆
个体
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内外记忆实践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被引量:
36
2
作者
加小双
徐拥军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0-66,共7页
[目的/意义]对记忆实践的发展背景、现状和趋向轨迹进行阐述,以期为记忆实践的未来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导,同时推动提升国家和社会对数字记忆实践的关注,启发学界对于该问题的思考。[研究设计/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通过对记忆实践进行...
[目的/意义]对记忆实践的发展背景、现状和趋向轨迹进行阐述,以期为记忆实践的未来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导,同时推动提升国家和社会对数字记忆实践的关注,启发学界对于该问题的思考。[研究设计/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通过对记忆实践进行归类,并进行典型案例介绍。[结论/发现]提出记忆实践正在延展向"数字记忆"的发展趋向和运行轨迹,这赋予记忆实践以新的机遇和挑战。[创新/价值]在对记忆实践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向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数字记忆"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实践
数字
记忆
社会
记忆
数字技术
记忆
资源
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媒介变迁与记忆重塑:短视频中的青年群体记忆实践
被引量:
14
3
作者
梁官宵
王处辉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8-116,共9页
媒介变迁重塑着记忆实践形态。近年来,作为新兴媒介形式的短视频对青年群体的记忆实践产生了深刻影响。基于记忆理论和经验观察,可以发现短视频媒介中的青年群体记忆实践呈现出新特征。青年群体记忆实践的变化与以现在为中心的时间生产...
媒介变迁重塑着记忆实践形态。近年来,作为新兴媒介形式的短视频对青年群体的记忆实践产生了深刻影响。基于记忆理论和经验观察,可以发现短视频媒介中的青年群体记忆实践呈现出新特征。青年群体记忆实践的变化与以现在为中心的时间生产、以青年群体地位提升为表征的权力实践、以自主性为核心的媒介叙事表达密切相关。青年群体记忆实践在增强自主性的同时,也带来了个体化和碎片化问题,此外,还给家庭记忆和官方记忆带来了挑战和冲击。青年群体自律、家庭积极引导以及国家有效治理是解决青年群体记忆实践危机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
短视频
青年群体
记忆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参与·网络·仓储:记忆实践路径下的数字记忆建构
被引量:
10
4
作者
刘晗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3年第4期60-70,共11页
数字记忆作为一种全新的记忆形态,带来了社会记忆的形态演变和全球范围内记忆的建构与传播。在动态发展的记忆实践路径之下,需要从传播学视野深入探讨未来如何依托数字媒介展开记忆建构的问题。采用社会记忆研究的基本要素结构分析方法...
数字记忆作为一种全新的记忆形态,带来了社会记忆的形态演变和全球范围内记忆的建构与传播。在动态发展的记忆实践路径之下,需要从传播学视野深入探讨未来如何依托数字媒介展开记忆建构的问题。采用社会记忆研究的基本要素结构分析方法,具体阐释了数字记忆主客体及其关系的变化,以及如何经由中介弥合建立统一的数字记忆建构体系。研究表明,主体层面可在“参与传播”语境下进行数字记忆共建,客体层面可通过“数字化迁移”与“网络化连接”实现数字记忆再生产,中介层面可借助“数字人文仓储”构建全新记忆平台。研究为数字时代记忆建构理论的系统化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
网络
仓储
记忆实践
数字
记忆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命实践记忆的文化建构--基于井陉县大梁江村“开锁儿”仪式的讨论
被引量:
2
5
作者
林继富
闫静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3-102,共10页
人生仪式是生命实践的核心,其基本要义展现了人类对生命的追求,从诞生礼、成年礼,到婚礼、葬礼,礼仪中的许多选择都与生命历程息息相关。大梁江村"开锁儿"仪式的记忆沿着寻觅生命-进入生命稳定阶段-智慧开启的路线,依托个人...
人生仪式是生命实践的核心,其基本要义展现了人类对生命的追求,从诞生礼、成年礼,到婚礼、葬礼,礼仪中的许多选择都与生命历程息息相关。大梁江村"开锁儿"仪式的记忆沿着寻觅生命-进入生命稳定阶段-智慧开启的路线,依托个人、家庭、家族的礼俗传承体系,将一个地区的古老习俗循环呈现,并在生命仪式边界的不断外延中扩大实践记忆主体的范围,建构并塑造着个人、群体所关于生命的想象和期许,其对维系村落社会稳定,确保族群生存繁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锁儿”
生命
实践
记忆
文化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址”为“媒”:遗址博物馆再脉络化的记忆实践
1
作者
刘子潇
马艺珈
潘蓉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
四川大学文化传播研究中心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7-112,共6页
基金
“上海市设计学IV类高峰学科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
文摘
历史对话在于如何表现真实,既往研究多关注集体记忆对历史真实的塑造过程,却较少注意到个体记忆的主观能动性。本文以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为研究对象,采用深度访谈、田野观察的方法,探讨遗址博物馆如何通过空间媒介实践促进个体与集体记忆的联结以实现历史文化传承。研究发现,遗址博物馆以“址”为媒,利用展露的遗址空间强化历史的记忆表征,而参观者则通过协作、转场、扫摄等实践提炼阈限性体验以争夺记忆构建的主导权,并以遗址的物质性为依托在过往经验诠释下共感过去、反思当下,凝聚想象共同体,延伸出多重历史价值指向。
关键词
历史真实
遗址博物馆
记忆实践
集体
记忆
个体
记忆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内外记忆实践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被引量:
36
2
作者
加小双
徐拥军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北京研究中心
出处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0-66,共7页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特里.库克的档案学术思想研究"(18XNF019)的成果之一
文摘
[目的/意义]对记忆实践的发展背景、现状和趋向轨迹进行阐述,以期为记忆实践的未来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导,同时推动提升国家和社会对数字记忆实践的关注,启发学界对于该问题的思考。[研究设计/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通过对记忆实践进行归类,并进行典型案例介绍。[结论/发现]提出记忆实践正在延展向"数字记忆"的发展趋向和运行轨迹,这赋予记忆实践以新的机遇和挑战。[创新/价值]在对记忆实践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向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数字记忆"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阐释。
关键词
记忆实践
数字
记忆
社会
记忆
数字技术
记忆
资源
文化传承
Keywords
Memory practice
Digital memory
Social memory
Digital technology
Memory resources
Cultural inheritance
分类号
G255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媒介变迁与记忆重塑:短视频中的青年群体记忆实践
被引量:
14
3
作者
梁官宵
王处辉
机构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
出处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8-116,共9页
文摘
媒介变迁重塑着记忆实践形态。近年来,作为新兴媒介形式的短视频对青年群体的记忆实践产生了深刻影响。基于记忆理论和经验观察,可以发现短视频媒介中的青年群体记忆实践呈现出新特征。青年群体记忆实践的变化与以现在为中心的时间生产、以青年群体地位提升为表征的权力实践、以自主性为核心的媒介叙事表达密切相关。青年群体记忆实践在增强自主性的同时,也带来了个体化和碎片化问题,此外,还给家庭记忆和官方记忆带来了挑战和冲击。青年群体自律、家庭积极引导以及国家有效治理是解决青年群体记忆实践危机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媒介
短视频
青年群体
记忆实践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参与·网络·仓储:记忆实践路径下的数字记忆建构
被引量:
10
4
作者
刘晗
机构
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3年第4期60-70,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2BXW111)。
文摘
数字记忆作为一种全新的记忆形态,带来了社会记忆的形态演变和全球范围内记忆的建构与传播。在动态发展的记忆实践路径之下,需要从传播学视野深入探讨未来如何依托数字媒介展开记忆建构的问题。采用社会记忆研究的基本要素结构分析方法,具体阐释了数字记忆主客体及其关系的变化,以及如何经由中介弥合建立统一的数字记忆建构体系。研究表明,主体层面可在“参与传播”语境下进行数字记忆共建,客体层面可通过“数字化迁移”与“网络化连接”实现数字记忆再生产,中介层面可借助“数字人文仓储”构建全新记忆平台。研究为数字时代记忆建构理论的系统化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
参与
网络
仓储
记忆实践
数字
记忆
建构
Keywords
participation
network
warehousing
memory practice
digital memory construction
分类号
G203 [文化科学—传播学]
G209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命实践记忆的文化建构--基于井陉县大梁江村“开锁儿”仪式的讨论
被引量:
2
5
作者
林继富
闫静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3-102,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与理论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16ZDA162)。
文摘
人生仪式是生命实践的核心,其基本要义展现了人类对生命的追求,从诞生礼、成年礼,到婚礼、葬礼,礼仪中的许多选择都与生命历程息息相关。大梁江村"开锁儿"仪式的记忆沿着寻觅生命-进入生命稳定阶段-智慧开启的路线,依托个人、家庭、家族的礼俗传承体系,将一个地区的古老习俗循环呈现,并在生命仪式边界的不断外延中扩大实践记忆主体的范围,建构并塑造着个人、群体所关于生命的想象和期许,其对维系村落社会稳定,确保族群生存繁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开锁儿”
生命
实践
记忆
文化建构
Keywords
“Unlocking”
the memory of life practice
cultural construction
分类号
C91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以“址”为“媒”:遗址博物馆再脉络化的记忆实践
刘子潇
马艺珈
潘蓉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国内外记忆实践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加小双
徐拥军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3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媒介变迁与记忆重塑:短视频中的青年群体记忆实践
梁官宵
王处辉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参与·网络·仓储:记忆实践路径下的数字记忆建构
刘晗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生命实践记忆的文化建构--基于井陉县大梁江村“开锁儿”仪式的讨论
林继富
闫静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