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啮齿类实验动物学习记忆能力的行为学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郑利平 李雪 +3 位作者 高伟 张苗苗 叶秋燕 李虹霖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8-182,共5页
认知功能的行为学评估在相关疾病模型的生理机制研究、药物干预评估等实验研究中应用广泛。啮齿类实验动物的行为学检测方法有很多种,但主要的评估方法是莫里斯水迷宫。它的许多优点确保了它的针对性。这些包括它评估实验动物学习和记... 认知功能的行为学评估在相关疾病模型的生理机制研究、药物干预评估等实验研究中应用广泛。啮齿类实验动物的行为学检测方法有很多种,但主要的评估方法是莫里斯水迷宫。它的许多优点确保了它的针对性。这些包括它评估实验动物学习和记忆方面的有效性,在不同的实验操作中免除动机差异,在各种跨物种研究中的可靠性,以及对许多实验条件和各种测试方案的适应性。尽管如此,它还是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实验动物在水中产生了过度的压力,需要较长的试验周期。总的来说,该方法的优点大于缺点,与其他非中心导航任务相比具有优势。文章综述了几种啮齿类实验动物行为学检测方法的原理、实验方法、注意事项、应用特点以及优缺点,并与莫里斯水迷宫方法进行了比较,为更好评价啮齿类实验动物学习记忆能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 行为学评估 学习记忆能力 啮齿类实验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a)芘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岩藻多糖的干预作用
2
作者 张智 蒋玉婷 +6 位作者 雷艳婷 鲁平 华辰凤 马铖杰 张巧 冯斐斐 尚平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6-342,共7页
目的:研究苯并(a)芘[B(a)P]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并探讨岩藻多糖(FCD)的干预作用。方法:32只6周龄C57BL/6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B(a)P组及低、高剂量FCD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3组气管滴注B(a)P (1 mg/只,1次/周... 目的:研究苯并(a)芘[B(a)P]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并探讨岩藻多糖(FCD)的干预作用。方法:32只6周龄C57BL/6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B(a)P组及低、高剂量FCD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3组气管滴注B(a)P (1 mg/只,1次/周,连续4周)染毒,低、高剂量FCD组提前2周并持续给予FCD含量为1.55和3.10 g/L的水。最后一次B(a)P染毒后间隔22周,对小鼠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观察学习记忆能力。收集粪便标本,采用16S rRNA测序检测肠道菌群,计算α多样性,并通过比对KEGG数据库对肠道菌群进行功能预测,筛选不同组别的差异通路。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肠道优势菌群与小鼠平台穿越次数和逃逸潜伏期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a)P组逃避潜伏期、平台潜伏期延长,平台穿越次数减少,与B(a)P组相比,高剂量FCD组以上指标均有改善(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a)P组Chao1指数、香农指数、观察物种数均降低,高剂量FCD组上述指标均有改善(P<0.05)。关联性分析表明,小鼠逃避潜伏期、平台穿越次数均与肠道菌群中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等菌属的丰度变化显著关联(P<0.05)。KEGG通路分析显示与B(a)P组相比,其他2组的钙信号通路和凋亡通路下调(P<0.05)。结论:B(a)P暴露可能会对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肠道菌群产生持久的损伤,FCD干预可有效缓解这些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钙信号和凋亡通路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芘 岩藻多糖 肠道菌群 学习记忆能力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预处理联合电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神经元铁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谢紫薇 陈盼 +4 位作者 李娜 黄超飞 黄昊 邹莹洁 谭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34-1942,共9页
目的:探讨运动预处理(exercise preconditioning,EP)联合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调控海马铁死亡,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非EP组和EP组,每组各36只。EP结... 目的:探讨运动预处理(exercise preconditioning,EP)联合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调控海马铁死亡,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非EP组和EP组,每组各36只。EP结束后进行VD模型制备,造模成功后将非EP组二次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组(VD组)和电针组(VD-EA组),各12只;EP组二次随机分为EP-sham组、EP-VD组和EP-VD-EA组,各12只。EP组所有大鼠进行4周的游泳运动训练,每周运动5 d,每天30 min。4周EP结束后,VD组、EP-VD组、EP-VD-EA组和VD-EA组大鼠进行VD模型制备,sham组和EP-sham组大鼠进行模拟VD模型制备的假手术。造模成功后第7天,EP-VD-EA组和VD-EA组大鼠进行为期4周的EA治疗,每周6 d,每天30 min。干预结束后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尼氏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比色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亚铁离子(Fe2+)、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含量;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海马组织中的铁死亡相关蛋白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VD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1);海马CA1区神经元排列松散紊乱,细胞形态不规则;海马Fe2+和MDA含量升高,GSH含量降低(P<0.01);海马Nrf2和GPX4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1)。与VD组比较,EP-VD组、EP-VD-EA组和VDEA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海马CA1区神经元排列较为整齐,细胞形态较规整;EP-VD组大鼠海马Fe2+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GSH含量升高(P<0.05);EP-VD-EA组和VD-EA组大鼠海马Fe2+和MDA含量显著降低,GSH含量显著升高(P<0.01);EP-VD组、EP-VD-EA组和VD-EA组大鼠海马Nrf2和GPX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EP联合EA可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海马神经元内铁超载,维持机体氧化还原稳态,抑制铁死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预处理 电针 血管性痴呆 铁死亡 学习记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刺激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大脑NO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8
4
作者 罗任 闫兵 +2 位作者 何利雷 唐纯志 邵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00-502,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大脑氧化亚氮(NO)含量的影响。进一步讨论针灸治疗VD的机制,为临床推广和显示中医治疗VD的优势提供有力的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中采取4-血管阻断法制备VD模型,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大脑氧化亚氮(NO)含量的影响。进一步讨论针灸治疗VD的机制,为临床推广和显示中医治疗VD的优势提供有力的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中采取4-血管阻断法制备VD模型,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其大脑中NO的含量。结果:模型大鼠表现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在水迷宫实验中,其潜伏期显著延长,在原平台象限跨越平台次数与其余三个象限无显著差异;其大脑NO水平明显升高。而电针组潜伏期较模型组明显缩短,相同时间内跨越原平台次数明显多于其余三个象限;其大脑NO含量较模型组大鼠显著降低。结论:电针刺激能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能显著降低其大脑NO含量,具有逆转缺血性脑损伤后NO含量升高所致神经元损害过程,可能最终减少血管性痴呆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学习记忆能力 氧化亚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脑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2
5
作者 刘贵珊 杨博 +2 位作者 张泽生 范艳丽 贺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04-207,共4页
探讨白藜芦醇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脑组织抗氧化与学习记忆的影响,揭示白藜芦醇延缓脑衰老的作用。将50只雄性ICR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模型组及白藜芦醇治疗组连续8周于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2... 探讨白藜芦醇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脑组织抗氧化与学习记忆的影响,揭示白藜芦醇延缓脑衰老的作用。将50只雄性ICR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模型组及白藜芦醇治疗组连续8周于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20 mg/(kg·d),给予不同剂量白藜芦醇(25、50、100 mg/(kg·d))灌胃;正常对照组注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测定各组小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白藜芦醇能够显著缩短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Morris水迷宫中找到隐藏平台时间(P<0.01),提高游泳速度(P<0.01)和穿越目标象限的次数(P<0.01);提高衰老模型小鼠脑组织SOD(P<0.01)、T-AOC活性(P<0.05),降低MDA含量(P<0.01)。白藜芦醇能够改善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提高脑组织的抗氧化能力,具有一定延缓脑衰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D-半乳糖 学习记忆能力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学习记忆能力的Y-型迷宫测试法(综述) 被引量:59
6
作者 王跃春 王子栋 +2 位作者 孙黎明 何斯纯 柏志全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5期137-140,共4页
为了更合理地运用Y -型迷宫对动物进行学习记忆能力测试 ,系统介绍并分析了Y型迷宫的结构原理、测试方法、观察指标等 ,最后对Y -型迷宫测试法的影响因素、现存问题、亟待改进之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关键词 Y-型迷宫测试法 大鼠 学习记忆能力 动物结构原理 条件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珠梅花挥发物对小鼠旷场行为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高岩 金幼菊 +1 位作者 邹祥旺 陈华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1-66,共6页
为了探讨珍珠梅花挥发物对环境的影响,该文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和热脱附 气质联用技术,分析了近自然状态下珍珠梅花的挥发物种类和相对含量;采用不同浓度珍珠梅鲜花对小鼠进行处理,分析了珍珠梅花挥发物对小鼠旷场行为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 为了探讨珍珠梅花挥发物对环境的影响,该文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和热脱附 气质联用技术,分析了近自然状态下珍珠梅花的挥发物种类和相对含量;采用不同浓度珍珠梅鲜花对小鼠进行处理,分析了珍珠梅花挥发物对小鼠旷场行为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珍珠梅鲜花的挥发物对小鼠探索性、兴奋性、运动性有抑制作用;低浓度挥发物对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无明显影响,高浓度挥发物抑制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珍珠梅鲜花的挥发物中,含氮化合物含量高,如三甲胺、1,1 二甲基脲、烟碱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梅 挥发物 小鼠 旷场行为 学习记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氨酸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2
8
作者 林雪玲 程朝辉 +1 位作者 黄才欢 李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71-173,共3页
采用跳台法及复杂水迷宫法,观察茶氨酸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的茶氨酸可缩短正常小鼠在复杂水迷宫内抵达终点的时间,减少错误次数;可延长记忆获得障碍小鼠在跳台中首次错误的出现时间,减少错误次数。结论:茶氨酸... 采用跳台法及复杂水迷宫法,观察茶氨酸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的茶氨酸可缩短正常小鼠在复杂水迷宫内抵达终点的时间,减少错误次数;可延长记忆获得障碍小鼠在跳台中首次错误的出现时间,减少错误次数。结论:茶氨酸具有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台法 复杂水迷宫法 茶氨酸 学习记忆能力 动物实验 保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物汤改善血虚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其机制 被引量:8
9
作者 李玉洁 孙曙光 +3 位作者 张明昊 龚曼 李伟 朱艳琴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4期370-374,共5页
目的观察四物汤对血虚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小鼠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四物汤大、中、小剂量组。模型对照组和四物汤大、中、小剂量组采用连续剪尾放血法造模,3个剂量组分别以2.5,5.0,10.0 g·kg^... 目的观察四物汤对血虚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小鼠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四物汤大、中、小剂量组。模型对照组和四物汤大、中、小剂量组采用连续剪尾放血法造模,3个剂量组分别以2.5,5.0,10.0 g·kg^(-1)四物汤水煎液灌胃14 d。5组于造模前、给药7 d后、给药14 d后,检测小鼠外周血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及红细胞比容(HCT)的变化,以T迷宫实验检测各时间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以自主活动检测仪检测各时间点小鼠自主活动情况,并于实验结束时检测5组小鼠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与海马乙酰胆碱酯酶(ACh E)含量,探讨四物汤改善血虚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结果四物汤5.0,10.0 g·kg^(-1)给药7及14 d后对失血性血虚模型小鼠外周血RBC数量、HGB含量及HCT比值降低有明显的恢复和提高作用,四物汤2.5 g·kg^(-1)给药14 d后对失血性血虚模型小鼠外周血RBC数量及HCT比值降低有明显的恢复和提高作用,四物汤2.5,5.0,10.0 g·kg^(-1)对血虚小鼠自主活动次数有提高作用,并能降低血虚小鼠T迷宫实验选择错误次数,升高血清EPO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同时海马ACh E含量有降低趋势,但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物汤提高血虚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EPO水平及调节海马ACh E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物汤 血虚 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T迷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频率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突触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颖 李威 +2 位作者 张亢亢 王慧 孔立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35-639,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大脑海马组织突触形态学和突触密度的影响。方法48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2 Hz电针治疗组、30 Hz电针治疗组、50 Hz电针治疗组,每组8只。...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大脑海马组织突触形态学和突触密度的影响。方法48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2 Hz电针治疗组、30 Hz电针治疗组、50 Hz电针治疗组,每组8只。以双侧脑室注射Aβ_(1-42)诱导建立AD模型,假手术组双侧脑室注射0.9%氯化钠。2 Hz、30 Hz、50 Hz电针组大鼠选百会、肾俞进行电针治疗14 d。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突触的超微结构,统计突触密度。结果各电针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首次跨越平台的时间明显缩短(P<0.01),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1),以50 Hz电针治疗组为著。各电针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海马CA1区突触数目明显增多,突触密度明显增大(P<0.01)。与2 Hz、30 Hz电针治疗组比较,50 Hz电针治疗组突触数目明显增多(P<0.01)。结论电针能够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提高海马的突触密度,高频电针治疗效果优于低频、中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电针 频率 学习记忆能力 突触密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物汤对缺铁性贫血幼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何然 聂慧 +2 位作者 雷励 田嵘榛 徐晓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79-1480,共2页
中医理论认为,血是记忆之本。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一种贫血,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婴幼儿、育龄妇女高发。脑组织在发生铁缺乏后,组织供氧量降低,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减少,与其受体... 中医理论认为,血是记忆之本。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一种贫血,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婴幼儿、育龄妇女高发。脑组织在发生铁缺乏后,组织供氧量降低,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减少,与其受体酪氨酸激酶B(tyrosine kinase B,TrkB)的结合减少,其下游的Ca 2+/CaM/CaMK和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 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表达减少,导致突触可塑性降低,引起神经元凋亡[1],造成记忆力减退等问题。缺铁性贫血属于中医血虚的范畴,四物汤是补血经典方剂。课题组前期的研究表明其对缺铁性贫血幼鼠的体质和铁代谢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2],但对缺铁性贫血幼鼠学习记忆是否有影响尚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铁性贫血 四物汤 大鼠 MORRIS水迷宫 BDNF 学习记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温胆汤对抑郁模型大鼠八臂迷宫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丽萍 李庆和 +1 位作者 夏猛 高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611-613,共3页
目的:探讨加味温胆汤对抑郁模型大鼠八臂迷宫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以孤养结合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在实验第7、14、21、28 d,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增长数(△W),糖水消耗量,八臂迷宫行为学指标。结果:①体... 目的:探讨加味温胆汤对抑郁模型大鼠八臂迷宫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以孤养结合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在实验第7、14、21、28 d,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增长数(△W),糖水消耗量,八臂迷宫行为学指标。结果:①体质量增长数变化:21 d,28 d时,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西药组升高(P<0.05或P<0.01)。②糖水消耗量变化:21 d,28 d时,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西药组增多(P<0.05或P<0.01)。③八臂迷宫行为学变化:21 d,28 d时,模型组大鼠走完八臂迷宫所用时间、错误总数高于空白组(P<0.01),首错前正确数低于空白组(P<0.05或P<0.01),中、西药组大鼠走完八臂迷宫所用时间、错误总数少于模型组(P<0.05或P<0.01),首错前正确数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加味温胆汤具有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其治疗效应的变化规律为,21 d显效,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28d时效果进一步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大鼠 海马 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低氧浓度暴露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亚军 王茹 +3 位作者 P.R.Mabounda Kounga 王红霞 李丽辉 陈佩杰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0-136,178,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低氧浓度暴露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情绪的影响。方法:雄性ICR小鼠72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即正常对照组(C0组)、慢性疲劳综合征建模组(CFS0组)、低氧干预正常对照组(C组)、慢性疲劳综合征低氧干预对照组(... 目的:探讨不同低氧浓度暴露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情绪的影响。方法:雄性ICR小鼠72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即正常对照组(C0组)、慢性疲劳综合征建模组(CFS0组)、低氧干预正常对照组(C组)、慢性疲劳综合征低氧干预对照组(CFS组)、慢性疲劳综合征+15%氧浓度低氧暴露组(15%H组)和慢性疲劳综合征+18%氧浓度低氧暴露组(18%H组),其中CFS0组、CFS组、15%H组和18%H采用束缚和强迫游泳方式建立慢性疲劳综合征小鼠模型,C0组和C组同等条件下正常饲养。建模完成后,C0组和CFS0组立即处死,用于检验建模效果。C组继续饲养7天,CFS组自然恢复7天,15%H组和18%H组分别在15%和18%氧浓度环境暴露7天(1小时/天)。采用水迷宫、旷场测试、O迷宫测试及悬尾测试评定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情绪变化。结果:(1)水迷宫结果显示,CFS0组潜伏期显著长于C0组(P﹤0.05),在平台所在象限的时间显著短于C0组(P﹤0.05)。低氧干预后,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各组潜伏期明显不同;15%H组在平台所在象限时间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但CFS组和18%H组在平台所在象限时间仍显著低于C组(P﹤0.05)。(2)CFS0组与C0组,C组、CFS组、15%H组及18%H组旷场、悬尾及O迷宫测试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氧干预后,各组行为学测试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束缚和游泳方式可建立以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为特征的慢性疲劳综合征小鼠模型,在氧浓度为15%环境中暴露7天(1小时/天)明显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低氧 学习记忆能力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对Aβ_(1-42)诱导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炎症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付燕 张业廷 +3 位作者 罗笑 胡小勇 谢璐霜 袁琼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76-684,共9页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能否调控Aβ诱发的海马炎症反应进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减轻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学习记忆功能受损。方法:将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K组),生理盐水对照组(S组)、Aβ_(1-42)组(A组)...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能否调控Aβ诱发的海马炎症反应进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减轻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学习记忆功能受损。方法:将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K组),生理盐水对照组(S组)、Aβ_(1-42)组(A组)、Aβ_(1-42)+有氧运动组(AE组),每组13只。A组、AE组大鼠双侧海马注射10μl凝聚态Aβ_(1-42),S组采用同样方式注射同容积剂量生理盐水。AE组在Aβ_(1-42)注射后第2天开始进行有氧跑台运动,1次/天,6天/周,在第1周内跑台速度从6~8 m/min递增至15 m/min、持续时间从10 min/d递增至30 min/d,随后以15 m/min、30 min/d的运动负荷持续4周。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电镜、免疫荧光染色以及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海马超微结构、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抗炎细胞因子(TGF-β、IL-10)的表达。结果:在水迷宫定位航行训练期间,各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均逐渐缩短,其中K组和S组在整个训练期间无统计学差异,A组从第2天起至训练结束显著长于S组(P<0.05,P<0.01),AE组从第2、4、5、6天显著短于A组(P<0.05)。在水迷宫60 s空间探索中,A组穿越原有平台区域次数和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均比S组显著减少(P<0.01),AE组比A组则有所增加(P<0.05),而S组和K组无统计学差异。在电镜下观察,A组大鼠海马神经元有明显受损现象,突触及突触囊泡稀疏;AE组神经元胞体结构则较A组有明显改善,突触数量和突触囊泡有所增加。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与S组相比,A组海马组织TNF-α、IL-1β、TGF-β和IL-10表达量均不同程度提高(P<0.01,P<0.05),其中TNF-α和IL-1β升高幅度更加明显;与A组相比,AE组TNF-α和IL-1β表达显著下调,而TGF-β和IL-10则显著上调(P<0.01,P<0.05)。结论:有氧运动可减轻因Aβ_(1-42)毒性导致的海马组织受损及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障碍,这种作用可能与有氧运动能调节Aβ_(1-42)诱发的海马炎症反应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有氧运动 学习记忆能力 海马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实验性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脑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0
15
作者 赖新生 王黎 唐纯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40-143,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实验性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脑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中用4-血管阻断模型,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用Tunel法检测鼠脑皮质和海马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模型大鼠表现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 目的:观察电针对实验性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脑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中用4-血管阻断模型,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用Tunel法检测鼠脑皮质和海马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模型大鼠表现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在定位航行实验中,与假手术组相比,潜伏期显著延长;在空间探索试验中,在原平台象限跨越平台次数与其余三个象限无显著差异;其顶叶皮层及海马有大量的凋亡细胞出现。而电针能显著缩短定位航行试验的潜伏期。在空间探索试验中,在原平台象限跨越平台次数显著多于其余三个象限,与假手术组无显著差异;其顶叶皮层及海马CA1区的凋亡细胞数显著减少,受损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结论:电针能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有拮抗脑组织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血管性痴呆 电针 学习记忆能力 凋亡 神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脑解郁汤对卒中后抑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宝玲 段婧婧 +1 位作者 岳永花 张轶欧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47-1150,共4页
目的研究疏脑解郁汤(柴胡、黄芩、半夏等)对卒中后抑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Zea-longa改良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结合孤养及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复合制备卒中后抑郁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卒中后抑郁... 目的研究疏脑解郁汤(柴胡、黄芩、半夏等)对卒中后抑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Zea-longa改良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结合孤养及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复合制备卒中后抑郁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卒中后抑郁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疏脑解郁汤大、中、小剂量组及帕罗西汀组5组,每组15只,另加空白对照组15只。疏脑解郁汤大、中、小剂量组给予疏脑解郁汤水溶液(3.015、1.058、0.704 g/kg)灌胃,帕罗西汀组予盐酸帕罗西汀水溶液(0.001 7g/kg)灌胃,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灌胃第4周,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给药结束后,将各组大鼠断头取脑进行脑组织病理学观察,并检测海马组织内单胺递质的含有量。结果疏脑解郁汤大剂量能显著降低大鼠定位航行逃避潜伏期时间及空间搜索时间(P<0.05或P<0.01),并能提高脑组织中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有量(P<0.05或P<0.01)。病理结果显示疏脑解郁汤各剂量组能改善模型大鼠的海马组织病理损伤。结论疏脑解郁汤大剂量组能有效提高卒中后抑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改善卒中后抑郁大鼠的抑郁症状,对卒中后抑郁大鼠海马组织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升高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海马组织内单胺递质含有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脑解郁汤 卒中后抑郁 水迷宫 学习记忆能力 单胺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Hz次声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神经元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袁华 龙华 +6 位作者 牟翔 李玲 张美霞 葛雪松 刘静 瞿丽莉 陈景藻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85-387,I0001,共4页
目的:观察次声作用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脑内神经元再生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8Hz130dB次声作用组。次声作用组大鼠暴露于8Hz130dB次声,分别作用1、2和4周;对照组大鼠除无次声作用外,余处理均同于次声作用组。各组... 目的:观察次声作用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脑内神经元再生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8Hz130dB次声作用组。次声作用组大鼠暴露于8Hz130dB次声,分别作用1、2和4周;对照组大鼠除无次声作用外,余处理均同于次声作用组。各组大鼠实验结束后进行水迷宫测评后取脑,抗Ki-67免疫组化显示脑内脑室下带(subventricular zone,SVZ)和海马齿状回颗粒层下增生带(subgranular proliferative zone,SGZ)中神经细胞再生情况的变化。结果:8Hz130dB次声作用从第2周开始增生的神经细胞数目开始减少,到第4周时增生期的神经细胞数目比对照组大鼠减少,同时大鼠表现出水迷宫测评中找到站台的潜伏期延长。结论:8Hz130dB次声慢性作用后大鼠引起脑内尤其海马SGZ中增生的神经细胞数目减少,这可能是次声作用引起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声 脑室下带 海马齿状回颗粒层下增生带 学习记忆能力 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慢性间歇性低氧大鼠脑组织炎症反应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赵雅宁 曹书华 +1 位作者 郭霞 王红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对慢性间歇性低氧大鼠脑组织炎症反应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葡萄籽原花青素高、低剂量干预组。对照组暴露于空气中,余3组制备慢性间歇性低氧模型(低氧处理6周)。...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对慢性间歇性低氧大鼠脑组织炎症反应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葡萄籽原花青素高、低剂量干预组。对照组暴露于空气中,余3组制备慢性间歇性低氧模型(低氧处理6周)。葡萄籽原花青素高和低剂量干预组在低氧处理前2周开始每天1次灌胃葡萄籽原花青素200和100 mg·kg-1。低氧处理第2和6周,采用水迷宫实验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电镜观察海马区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区脑组织磷酸化p38MAPK(p-p38MAPK)和IL-1β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受损严重,脑组织p-p38MAPK和IL-1β表达升高,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延长、穿台次数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葡萄籽原花青素干预组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减轻,脑组织pp38MAPK和IL-1β表达水平降低,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缩短、穿台次数增多(P<0.05);高剂量干预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结论:葡萄籽原花青素可能通过减轻脑组织炎症反应,改善慢性间歇性低氧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低氧 IL-1Β 学习记忆能力 葡萄籽原花青素 大鼠 IL-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硕苞蔷薇儿茶素对铝超载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冯星 许东晖 +2 位作者 梅雪婷 朱良 许实波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1-325,共5页
目的 从中药苞蔷薇根中提取的化学成分硕苞蔷薇 (+) -儿茶素 ((+) -Catechin,CAT) ,通过铝超载模型来研究 CAT对铝中毒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在小鼠的饮水和饲料中添加铝来造成小鼠体内铝超载 ,给药组在造模的同时给予 CAT或... 目的 从中药苞蔷薇根中提取的化学成分硕苞蔷薇 (+) -儿茶素 ((+) -Catechin,CAT) ,通过铝超载模型来研究 CAT对铝中毒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在小鼠的饮水和饲料中添加铝来造成小鼠体内铝超载 ,给药组在造模的同时给予 CAT或去铁胺 (desferrioxamine methane sulphonate,DFO) ,4周后 ,观察各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取血、脑和肾来测定血清和组织匀浆中 SOD、MDA、MAO-B变化的水平。结果 CAT能非常显著地改善铝超载小鼠的记忆能力 ;非常显著地提高血清、脑和肾组织匀浆中的 SOD水平 ,降低血清、脑和肾组织匀浆中的 MDA的生成 ,降低脑中的 MOA-B的水平。结论 CAT能改善铝超载所致的小鼠学习记忆障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苞蔷薇儿茶素 铝超载 小鼠 学习记忆能力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填精方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脑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史云峰 安红梅 +4 位作者 胡兵 史秀峰 张占鹏 许丽雯 顾明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0期2164-2166,共3页
目的:探讨补肾填精方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揭示补肾填精方延缓脑衰老作用。方法: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天保宁组,补肾填精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9只。采用皮下注射D-... 目的:探讨补肾填精方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揭示补肾填精方延缓脑衰老作用。方法: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天保宁组,补肾填精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9只。采用皮下注射D-半乳糖120mg.kg-1.d-1法造模45天,同时服用对应药物。用Morris水迷宫法检测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用比色法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过氧化脂质(lipid peroxide,LPO)含量。结果:补肾填精方能够缩短D-半乳糖衰老模型大鼠Morris水迷宫中找到平台时间(P<0.05),提高衰老模型大鼠脑组织SOD、NOS活性(P<0.05),减少MDA、LPO含量(P<0.05)。结论:补肾填精方能够改善D-半乳糖衰老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提高脑组织的抗氧化能力,具有一定的延缓脑衰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填精方 脑衰老 学习记忆能力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