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记忆准确性的认知取向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程岭红 黄希庭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1年第4期20-24,56,共6页
阐述了记忆准确性认知取向的五种理论主要有图示重建理论、模糊痕迹记忆理论、源监控理论、归因取向理论和记忆建构理论 ;并对这五种理论作了简评。
关键词 记忆准确性 认知取向 图式重建理论 模糊痕迹记忆理论 源监控理论 归因取向理论 记忆建构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小鼠应激模型致模式分离损伤特点及米非司酮和普萘洛尔对足底电击模型小鼠模式分离的干预作用比较
2
作者 王昊 王子元 +1 位作者 黄晏 周文霞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43-450,共8页
目的比较2种小鼠应激模型致模式分离损伤的特点及米非司酮和普萘洛尔的干预作用。方法①分别采用足底电击或sc注射给予皮质酮(50和100 mg·kg^(-1))2种方式制备小鼠应激模型,采用物体识别范式评价应激后第1,8和15天小鼠时间与空间... 目的比较2种小鼠应激模型致模式分离损伤的特点及米非司酮和普萘洛尔的干预作用。方法①分别采用足底电击或sc注射给予皮质酮(50和100 mg·kg^(-1))2种方式制备小鼠应激模型,采用物体识别范式评价应激后第1,8和15天小鼠时间与空间模式分离能力;②在足底电击模型上,C57BL/6J小鼠按体重和自主活动性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足底电击组、足底电击+米非司酮(70 mg·kg^(-1))组、足底电击+普萘洛尔(20 mg·kg^(-1))组和足底电击+米非司酮+普萘洛尔组。每次足底电击应激前30 min ip给药,观察小鼠的时间和空间模式分离能力。结果①在足底电击模型上,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造模后第1天模型组小鼠的时间辨别指数及空间辨别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第8天仅空间辨别指数明显降低(P<0.01);第15天时间及空间辨别指数均无明显差异。在sc注射皮质酮模型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仅于造模后第1天表现出空间辨别指数显著降低(P<0.05),造模第8和15天,空间与时间辨别指数均未见显著变化。②足底电击应激前给予米非司酮可显著提高足底电击模型小鼠的空间辨别指数(P<0.05),给予普萘洛尔则显著提高时间辨别指数(P<0.05),两药联用可显著提高时间和空间辨别指数(P<0.05)。结论足底电击应激对空间和时间模式分离均有损伤作用,外源性皮质酮注射应激仅造成空间模式分离损伤;米非司酮对空间模式分离损伤具有改善作用,而普萘洛尔对时间模式分离损伤具有改善作用,两药联用对时间和空间模式分离损伤均有显著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模式分离 记忆准确性 米非司酮 普萘洛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