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轻罪时代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规范构建 被引量:1
1
作者 梁云宝 张宇航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129,F0003,共10页
轻罪时代,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构建既是现代刑事政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轻罪犯罪人回归社会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仅有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面对成年人轻罪犯罪占比不断攀升的现状,亟须进行相关制度的创新。构建成年人... 轻罪时代,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构建既是现代刑事政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轻罪犯罪人回归社会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仅有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面对成年人轻罪犯罪占比不断攀升的现状,亟须进行相关制度的创新。构建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制度需要解决四个关键问题:一是以法定最高刑期3年为基准,结合社会危害性、责任要素和政策需求确立轻罪认定标准;二是将刑事司法程序记录、涉罪记录和信息衍生记录纳入封存范围;三是采取依申请启动、双重审查的封存程序,以“先封存,后考察”的模式进行管理;四是完善配套措施,构建统一的信息管理体系、规范查询权限、建立反就业歧视救济机制、健全社会支持网络。通过制度设计,平衡惩戒与宽容,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罪 犯罪记录封存 犯罪治理 规范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人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研究
2
作者 张吉喜 张正旖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9-118,共10页
构建成年人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是平衡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以及实现犯罪者复归社会之需要。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为构建成年人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提供经验和理念铺垫,司法系统的数智化赋能为构建成年人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提供... 构建成年人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是平衡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以及实现犯罪者复归社会之需要。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为构建成年人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提供经验和理念铺垫,司法系统的数智化赋能为构建成年人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提供技术支撑。该制度应以维护社会安全为前提,同时最大限度实现犯罪者复归社会为价值目标。其构建需从实体性制度和程序性制度两个维度进行体系化设计。在实体性制度层面,需要限定封存适用的案件范围、扩大封存的记录范围、明确解除封存的条件。在程序性制度层面,需要通过准备程序化解审判公开原则对犯罪记录封存效果的不利影响,构建封存前的考察机制,明确考察主体、决定主体和执行主体等责任主体,确立依职权封存与依申请封存并行的二元化启动方式。建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次修改时,考虑将成年人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纳入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微犯罪记录 犯罪记录封存 复归社会 考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微犯罪记录封存的程序法争议及其应对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思远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5,共10页
轻微犯罪记录封存虽是一道实体法与程序法兼具的命题,但从既往刑事速裁程序、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入法经验来看,程序法层面“先试点后立法”可推动制度构建的先行展开。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构建面临着诸多的程序法争议,如封存范围、... 轻微犯罪记录封存虽是一道实体法与程序法兼具的命题,但从既往刑事速裁程序、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入法经验来看,程序法层面“先试点后立法”可推动制度构建的先行展开。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构建面临着诸多的程序法争议,如封存范围、考验期的设置、封存的程序效力、解封程序的设置等。这些程序法争议有些在既有的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中已经得以暴露,与后者的构建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理应在制度构建的过程中进行深入讨论。就其应对而言,可确立与既有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不同的“以形式封存为主,兼顾实质封存”模式,同时合理设定封存的范围,并采用“先封存,后考察”的形式设置考验期,科学界定封存的程序性效力,完善封存后的解封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罪 轻微犯罪 犯罪记录封存 前科消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小庆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0-138,共9页
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构建有助于降低前科人员再犯率、帮助被害人回归正常社会生活、避免涉案人员的近亲属受到牵连,但相关制度的缺失导致犯罪记录可以在各部门间任意共享,且容易被社会大众知晓,当事人的犯罪记录被泄露后也无法获得... 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构建有助于降低前科人员再犯率、帮助被害人回归正常社会生活、避免涉案人员的近亲属受到牵连,但相关制度的缺失导致犯罪记录可以在各部门间任意共享,且容易被社会大众知晓,当事人的犯罪记录被泄露后也无法获得有效救济。因此,我国应当构建“实体+程序+配套”三位一体式的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具体而言,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轻罪记录可被酌情封存,危害国家安全、国防利益、严重危害公共与人身安全以及贪污贿赂等重罪记录应被禁止封存,无罪案件的追诉记录应当被依职权直接封存。在此基础上,建立人民法院依职权和犯罪者依申请双轨并行的记录封存启动模式,同时,根据轻微犯罪者的刑罚不同设置犯罪记录封存考验期以及免除轻微犯罪记录已封存当事人的报告义务。最后,应当限制犯罪记录的“非必要”查询,建构犯罪记录当事人的救济机制,并细化违规披露犯罪记录追责条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记录 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轻罪治理 个人信息 前科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刑法立法观视域下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构建
5
作者 姜涛 《交大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6-151,共16页
犯罪附随后果有助于实现以一般预防为导向的政策目标,但本身存在“治理悖论”的困局:“重惩罚、轻复归”的犯罪附随后果带来“轻罪不轻”现象,导致“社会惩罚→继续犯罪”的系统危机。犯罪附随后果作为一种社会惩罚,是重罪重刑时代的产... 犯罪附随后果有助于实现以一般预防为导向的政策目标,但本身存在“治理悖论”的困局:“重惩罚、轻复归”的犯罪附随后果带来“轻罪不轻”现象,导致“社会惩罚→继续犯罪”的系统危机。犯罪附随后果作为一种社会惩罚,是重罪重刑时代的产物,将犯罪附随后果不加区分地适用于轻罪,违背责任主义原则而产生功能异化。犯罪记录封存作为犯罪附随后果的制度选择,会面临社会复归与安全保护的法益衡量难题,前科记录具有一定的犯罪预防效果,也是导致社会排斥的原因。在实体法上,犯罪记录封存的适用对象是轻微犯罪的过失犯罪以及判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和免除处罚的故意犯罪。在程序法上,犯罪记录封存当以出狱人员的申请和后经法院裁定为正当程序。同时,建构犯罪记录封存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离不开社会支持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刑法立法观 轻微犯罪 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犯罪附随后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犯罪记录封存的制度安排与实施机制 被引量:12
6
作者 高一飞 高建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5期38-44,共7页
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是司法改革的产物,是限制未成年人犯罪信息公开的措施之一。为保障制度的顺畅运行,我们应当消除刑事法律与民事、行政法律法规的冲突,由终审法官依职权启动封存程序,同时严格限制犯罪记录的查询主体并构建以民事责任为... 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是司法改革的产物,是限制未成年人犯罪信息公开的措施之一。为保障制度的顺畅运行,我们应当消除刑事法律与民事、行政法律法规的冲突,由终审法官依职权启动封存程序,同时严格限制犯罪记录的查询主体并构建以民事责任为主、以刑事责任为辅的责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记录封存 未成年人 特殊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之反思与完善 被引量:28
7
作者 罗世龙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7-49,共13页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世界保护未成年人的历史潮流,同时也体现了立法者对公共安全的关注。但是,关于该制度的研究,在理念指导层面,存在无条件保护未成年罪犯利益最大化的错误倾向和对犯罪记录封存本身寄予过...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世界保护未成年人的历史潮流,同时也体现了立法者对公共安全的关注。但是,关于该制度的研究,在理念指导层面,存在无条件保护未成年罪犯利益最大化的错误倾向和对犯罪记录封存本身寄予过多希望的问题;在制度具体设计上,不仅存在规定过于粗糙、配套措施尚未跟上的弊端,而且对公共安全与未成年罪犯利益权衡不够科学,对未成年罪犯康复与犯罪记录封存之间的联系亦缺乏必要的关照。未来在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时,应当避免错误理念的不当指导,克服制度设计上的缺陷,以最大可能实现既保护未成年罪犯利益,又保障公共安全的双重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记录封存 未成年罪犯利益 公共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诉讼效力 被引量:7
8
作者 陈苏豪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0-104,共5页
除法律、司法解释有特别规定的情形外,关于已经封存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能否在之后的刑事诉讼中予以援引和评价,实践中存在不同的理解。在刑事诉讼中对已经封存的犯罪记录作出不利评价,无法避免司法公开与封存的保密要求的冲突;犯罪记录... 除法律、司法解释有特别规定的情形外,关于已经封存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能否在之后的刑事诉讼中予以援引和评价,实践中存在不同的理解。在刑事诉讼中对已经封存的犯罪记录作出不利评价,无法避免司法公开与封存的保密要求的冲突;犯罪记录封存的条件过于简单,不能直接推论出之前被判处刑罚的人已经得到教育和改造,从而不需要再对相关犯罪记录作出不利评价。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诉讼效力不明,主要是因为该制度本身不完善。在现阶段的刑事诉讼中,应当采取相对折衷的处理方式,即原则上不予评价,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危险性较大确有需要的,亦可作出不利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犯罪 记录封存 评价 保密 公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中国实践:适用与走向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东海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5期125-132,共8页
新《刑事诉讼法》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纳入其中,体现了对未成年当事人的特殊保护。但由于该规范本身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与《公务员法》等诸多的民事、行政法律法规存在冲突等原因,导致其在司法实践中的贯彻落实和作用发挥... 新《刑事诉讼法》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纳入其中,体现了对未成年当事人的特殊保护。但由于该规范本身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与《公务员法》等诸多的民事、行政法律法规存在冲突等原因,导致其在司法实践中的贯彻落实和作用发挥存在困境。在中国语境下对其进行考量,应当通过相关的司法解释对该制度的启动主体、执行主体、封存程序、查询程序等加以细化,对"有关单位""国家规定"等术语加以明确,并修正与之相冲突的法律法规,以达致自身完善和系统协调;在国际语境下对其进行审视,应当由未成年人犯罪封存走向前科消灭,且适用于所有的未成年人案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犯罪记录封存 刑事诉讼法 当事人 前科消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思考——以河南省实践为样本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璐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0-126,共7页
为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落地实施,河南省检法两院分别颁布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实施办法》、《关于落实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通知》,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封存条件、封存内容、封存程序等作出了一般性规定。但法检两... 为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落地实施,河南省检法两院分别颁布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实施办法》、《关于落实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通知》,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封存条件、封存内容、封存程序等作出了一般性规定。但法检两院分别出台的法律文件仅针对各自职权范围内的封存工作,并存在规范冲突,并不能满足实践的需求。该制度在实施中也存在种种问题,例如与相关行政法律规范存在冲突;大量符合条件的犯罪记录未被封存;《刑事诉讼法》第275条第2款但书使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大打折扣;相关社会部门缺乏协调与配合等。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所代表的先进少年司法理念以及发展趋势不容置疑,当务之急是对症找出对策,于细部品质进一步丰富该制度的内容,完善其具体工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河南省 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罪案件诉讼制度的价值、理念及其适用
11
作者 王贞会 周梓睿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8-56,共9页
如何完善轻重有别的犯罪治理制度已经成为我国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问题之一。轻罪案件诉讼制度的政策方案与改革举措包含“治罪”与“治理”并重的价值取向。这一价值取向既符合繁简分流的基本司法规律,又是宽严相济刑... 如何完善轻重有别的犯罪治理制度已经成为我国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问题之一。轻罪案件诉讼制度的政策方案与改革举措包含“治罪”与“治理”并重的价值取向。这一价值取向既符合繁简分流的基本司法规律,又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具体落实,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然要求。被告人认罪自愿性不足、对公正的偏离以及对被害人的忽视是美国轻罪制度最为突出的三大问题,从美国轻罪制度的深刻教训来看,全面保障认罪认罚自愿性、坚守司法公正的基本立场、高度重视被害人权利保护应当成为我国轻罪案件诉讼制度构建的基本理念。轻罪案件诉讼制度的完善对于刑事司法具有重大价值,应当重点围绕强制措施、附条件不起诉、程序简化、犯罪记录封存等方面对我国轻罪案件诉讼制度加以优化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罪治理 认罪认罚从宽 附条件不起诉 犯罪记录封存 辩诉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一体化视角下的轻罪应对 被引量:11
12
作者 喻海松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5-180,共16页
我国现行《刑法》未对轻罪作出明文规定,但大致可以将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犯罪归入轻罪的范畴,当然特定犯罪除外。近年来轻罪激增的原因较为复杂,既有立法层面增设轻罪这一直接原因,也有司法层面基于刑罚轻缓化的政策要求和形势变化... 我国现行《刑法》未对轻罪作出明文规定,但大致可以将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犯罪归入轻罪的范畴,当然特定犯罪除外。近年来轻罪激增的原因较为复杂,既有立法层面增设轻罪这一直接原因,也有司法层面基于刑罚轻缓化的政策要求和形势变化的时代背景而提升定罪量刑标准这一重要原因。未来,应在刑事一体化视野下妥当应对轻罪。就贯彻刑法谦抑原则而言,最为紧迫的是通过优化定罪量刑标准有效控制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多发轻罪的入罪范围;就推进综合治理而言,最为重要的是实现行刑有序衔接,既要立足当下通过司法裁量实现“出刑转行”,又要立足长远谋划对《刑法》规定的行为在《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允许比照适用,实现“两法衔接”,切实发挥《治安管理处罚法》事实上的“轻罪法”作用;就贯彻程序优先理念而言,要充分发挥审前分流作用,避免轻罪案件“扎堆”进入审判程序,并在降低羁押率的前提下扩大非监禁刑的适用;就完善前科制度而言,可以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为突破口,并采取“程序修法先行,实体修法跟上”的具体策略,进一步实现犯罪的轻重有序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罪 行刑衔接 危险驾驶罪 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罪化背景下我国复权制度的构建 被引量:6
13
作者 魏麟 李春雷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32,共12页
复权制度有其自身的正当性与运行逻辑,在域外形成了三种不同模式的立法实践。我国冗杂无序的刑罚附随制裁体系长期存在弊病,在轻罪立法扩张与犯罪整体趋轻的背景下,刑罚之后附随延续的各种严厉制裁更显不妥,加之轻罪领域“去标签化”制... 复权制度有其自身的正当性与运行逻辑,在域外形成了三种不同模式的立法实践。我国冗杂无序的刑罚附随制裁体系长期存在弊病,在轻罪立法扩张与犯罪整体趋轻的背景下,刑罚之后附随延续的各种严厉制裁更显不妥,加之轻罪领域“去标签化”制度的缺失,催生了我国构建复权制度的现实必要。首先,修正和整饬现行刑罚附随制裁体系是制度构建的前提;其次,基于轻罪化背景下的犯罪治理要求,明确以“定向权利恢复+犯罪记录封存”作为轻罪复权模式;最后,在此基础上构建复权制度框架,同时创立复权附带审查机制,对刑罚附随制裁制度形成反向制约与动态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罪 复权制度 刑罚附随制裁 犯罪记录封存 附带性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罪附随后果的检视与出路 被引量:13
14
作者 段蓓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9-166,共8页
犯罪附随后果的规范化、体系性建构的现实困境为传统犯罪中的报应性附随后果是否具有适当性的问题。微罪的立法初衷及目的在于预防而非报应,故与报应性犯罪附随后果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基于社会法制文化认知所形成的“隐性附随后果”... 犯罪附随后果的规范化、体系性建构的现实困境为传统犯罪中的报应性附随后果是否具有适当性的问题。微罪的立法初衷及目的在于预防而非报应,故与报应性犯罪附随后果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基于社会法制文化认知所形成的“隐性附随后果”在微罪中并不存在。微罪应确定为法定最高刑为1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犯罪。微罪附随后果原则上不具有适当性,微罪记录原则上不应当被披露。微罪记录封存制度是解决目前微罪附随后果问题的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附随后果 报应性附随后果 隐性附随后果 微罪 微罪记录封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设立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传稿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4-138,共5页
前科消灭制度对于保护未成年人免负过重的法律负担、顺利复归社会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虽然加入了某些保护未成年人的国际公约,但未将公约中确立的前科消灭的精神切实贯彻到立法、司法实践当中去;刑法修正案(八)对未成年人的... 前科消灭制度对于保护未成年人免负过重的法律负担、顺利复归社会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虽然加入了某些保护未成年人的国际公约,但未将公约中确立的前科消灭的精神切实贯彻到立法、司法实践当中去;刑法修正案(八)对未成年人的前科报告作了相应的限制,新的刑事诉讼法也规定了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虽然有其进步意义,但也都带有明显的不彻底性,距离未成年人前科消灭这一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犯罪 前科消灭 犯罪记录封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评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郑瑞平 程雷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24-31,共8页
2012年《刑事诉讼法》中在特别程序一编增加规定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一章,旨在肯定多年来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的司法实践经验,特别是首次在立法中确立了社会调查制度、附条件不起诉、合适成年人在场、犯罪记录封存四项新制度颇为引... 2012年《刑事诉讼法》中在特别程序一编增加规定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一章,旨在肯定多年来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的司法实践经验,特别是首次在立法中确立了社会调查制度、附条件不起诉、合适成年人在场、犯罪记录封存四项新制度颇为引人关注。本文分析四项新制度的内涵与未来适用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刑事诉讼 社会调查 合适成年人 犯罪记录封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校教育惩戒与纪律处分之融合 被引量:6
17
作者 孙倩 金钊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5-70,共6页
对于未成年学生的教育惩戒问题,国内外教育学界早有关注。总体上经历了从绝对惩戒教育到“无批评式教育”再到强调惩戒合理性的演变过程。学界对教育惩戒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分歧。法学界学者一般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律... 对于未成年学生的教育惩戒问题,国内外教育学界早有关注。总体上经历了从绝对惩戒教育到“无批评式教育”再到强调惩戒合理性的演变过程。学界对教育惩戒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分歧。法学界学者一般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中规定的学校“处分”学生的措施视为教育惩戒;而多数教育学界学者则将教育惩戒与纪律处分区分开来,教育惩戒强调教师惩戒学生的权利。在教育相关的立法层面上试图区分教育惩戒与纪律处分,并将二者结合使用,细化教育惩戒和纪律处分的具体措施,分梯次使用惩戒与处分,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纪律处分措施,构建未成年人惩戒与处分等学校不良记录封存的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惩戒 纪律处分 不良记录封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