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未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时讯问笔录的证据能力 被引量:5
1
作者 林国强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3-77,共5页
讯问时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并不免除对讯问过程的书面记录。司法实践中,未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有三种表现样态。在比较法上,规范未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时讯问笔录的证据能力有强制排除模式、裁量排除模式两种模式。前者又可分为基于程序法定原则... 讯问时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并不免除对讯问过程的书面记录。司法实践中,未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有三种表现样态。在比较法上,规范未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时讯问笔录的证据能力有强制排除模式、裁量排除模式两种模式。前者又可分为基于程序法定原则的排除、基于不自愿推定的排除两种情形。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该问题未规范,学界对此有三种观点,"瑕疵证据说"是当下相对合理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讯问 全程同步录音录像 讯问笔录 证据能力 瑕疵证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案件讯问笔录断片式叙述的不确定因素之实证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明娜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0-135,共6页
刑事案件讯问笔录断片式叙述的不确定因素体现在三个方面:笔录文本具有讯问人和被讯问人主观经验的判断,不是绝对公正无私的对象;审讯口语表达和文字记录速度的不对称导致笔录准确反映讯问全部过程的制作目的不可能实现;忽略审讯时人性... 刑事案件讯问笔录断片式叙述的不确定因素体现在三个方面:笔录文本具有讯问人和被讯问人主观经验的判断,不是绝对公正无私的对象;审讯口语表达和文字记录速度的不对称导致笔录准确反映讯问全部过程的制作目的不可能实现;忽略审讯时人性正与邪激烈的对抗,使笔录成为冷漠的办案工具,这是笔录情理的缺失。消除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具体对策有:法定督办程序场中讯问笔录应达到足值文本的验收目标;为追求绝对客观真实“一路否定”的求证要求;法律意义综合评估覆盖下的讯问笔录制作目标、功能、操作的多元化真正体现讯问笔录是人创造并最终服务于人的要求时,消除讯问笔录的不确定因素,准确反映讯问全部过程的目标就可能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讯问笔录 断片式叙述 不确定因素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名问供是冤、假、错案形成的关键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兆志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10-11,共2页
众所周知,刑事诉讼过程主要是运用证据审查认定案件的过程,而确凿证据的取得,不能离开与之相适应的方法,其中侦查人员依法对被告人和证人、事主的讯(询)问活动就是获取证据的重要方法之一。合法的讯(询)问方法.可以确保办案质量,达... 众所周知,刑事诉讼过程主要是运用证据审查认定案件的过程,而确凿证据的取得,不能离开与之相适应的方法,其中侦查人员依法对被告人和证人、事主的讯(询)问活动就是获取证据的重要方法之一。合法的讯(询)问方法.可以确保办案质量,达到查清案件事实的目的;而非法的讯(询)问方法则使侦查工作步入歧途,导致冤、假、错案形成的严重后果。因此,我国的法律、法规对讯(询)问方法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刑诉法规定,讯问被告人(包括询问证人、事主,以下同)时,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允许被告人作无罪的辩解;讯问笔录应当交被告人核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告人 指名问供 侦查人员 办案质量 被告人供述 确凿证据 讯问被告人 刑诉法 讯问笔录 案件事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司法文书中非写作因素的训练
4
作者 柴珍 《政法论丛》 CSSCI 1998年第4期53-53,共1页
非写作因素,即:政策、法律水平,思想政治修养,分析、归纳、判断的业务能力。根据公安机关的职能(行使国家的职权,按照政策、法律进行行政管理、侦查办案、治安保卫,处理交通事故),公安司法文书必须体现国家的意志,必须忠实地... 非写作因素,即:政策、法律水平,思想政治修养,分析、归纳、判断的业务能力。根据公安机关的职能(行使国家的职权,按照政策、法律进行行政管理、侦查办案、治安保卫,处理交通事故),公安司法文书必须体现国家的意志,必须忠实地体现法律精神,加强非写作因素的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文书 公安公文 思想政治修养 讯问笔录 案情分析 现场勘查 女职工 公安工作 破案报告 犯罪具体情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