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沉默权与警察讯问权的考察与反思 被引量:18
1
作者 崔敏 《公安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8-58,共11页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是否应当引进沉默权 ,已成为诉讼法学界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 ,目前大致有三种观点 :(一 )引进说。认为引进沉默权条件已经具备 ,建议尽快通过立法程序确立沉默权制度。 (二 )否定说。认为在当前刑事犯罪猛增、治...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是否应当引进沉默权 ,已成为诉讼法学界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 ,目前大致有三种观点 :(一 )引进说。认为引进沉默权条件已经具备 ,建议尽快通过立法程序确立沉默权制度。 (二 )否定说。认为在当前刑事犯罪猛增、治安形势严峻的情况下 ,不宜规定沉默权。 (三 )限制说。认为从原则上应当承认沉默权 ,但对某些对社会公共安全造成巨大危害的严重犯罪案件 ,不适用沉默权。对沉默权制度的来龙去脉和利弊得失进行深入的考察 ,特别是对沉默权与警察讯问权的冲突与权衡作出认真的比较研究 ,对立法与司法实践都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沉默 警察讯问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沉默权与侦查讯问权的价值平衡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安全 吴绍毅 《理论月刊》 2005年第4期103-105,共3页
本文在对沉默权与侦查讯问权进行必要阐述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确立“侦查讯问权优先,合理保障沉默权”的有限沉默权制度,并进而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建议。
关键词 讯问权 价值平衡 侦查 沉默制度 立法建议 阐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沉默权”问题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36
3
作者 崔敏 《公安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5-63,共9页
许多案例表明 ,如果赋予犯罪嫌疑人以沉默权 ,将给侦查破案造成不利的影响 ,最早确立沉默权的英国从多年的司法实践中发现沉默权规定不利于查明案情 ,于1 994年对沉默权制度作了重大修改。美国对实施了 3 0多年的“米兰达规则”也提出... 许多案例表明 ,如果赋予犯罪嫌疑人以沉默权 ,将给侦查破案造成不利的影响 ,最早确立沉默权的英国从多年的司法实践中发现沉默权规定不利于查明案情 ,于1 994年对沉默权制度作了重大修改。美国对实施了 3 0多年的“米兰达规则”也提出了疑问 ,并通过判例规定了“米兰达规则”的若干例外。我国的“坦白从宽 ,抗拒从严”政策的精髓在于鼓励有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坦白认罪 ,允许其进行无罪或罪轻的辩解 ,但不承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沉默权。赋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权 ,其实际意义就是限制警察的讯问权。我们不主张沉默权 ,并不意味着警察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可以不受任何限制。虽然在某些案件中 ,口供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证据 ,但我们必须坚持严禁刑讯逼供或以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方式逼取口供。刑事诉讼证据较之民事诉讼中的证据要复杂得多 ,如果再赋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权 ,则无异为侦查工作设置障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 讯问权 证据 犯罪嫌疑人 侦查 刑事诉讼 米兰达规则 口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对新挑战的理性抉择——英国刑事诉讼的改革 被引量:2
4
作者 周欣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5-41,共7页
如何平衡讯问权和沉默权二者关系直接反映着一个国家的诉讼理念与价值取向。英国面对积极控制犯罪与有效保障人权的抉择,选择了制约公权、限制私权的方案,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刑讯逼供问题。英国对羁押制度进行重构,有效遏制了羁押过程中... 如何平衡讯问权和沉默权二者关系直接反映着一个国家的诉讼理念与价值取向。英国面对积极控制犯罪与有效保障人权的抉择,选择了制约公权、限制私权的方案,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刑讯逼供问题。英国对羁押制度进行重构,有效遏制了羁押过程中侵犯人权的现象。强调证据展示的双向性与对等性。并选择了公正和效率兼顾的“量刑打折”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讯问权 沉默 羁押制度 证据展示 量刑打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