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宋绝句议论化的差异及衍变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学忠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76-80,173,共6页
绝句议论化从唐至宋呈现一定的差异。盛唐绝句寓议论于写景、抒情或记叙之中;中晚唐议论化渐趋明显,多寓咏史之中,为宋人风气的滥觞。宋代议论化已成为绝句创作中的主要特色。
关键词 唐宋绝句 议论化 时代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的雅化、理化和寓象化——论王夫之理性主义的诗道性情论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南珊 李倩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5期132-136,共5页
本文深入论析了王夫之诗道性情论的内涵和特色。文章指出 ,在价值取向上 ,王夫之关于情感的雅化 (伦理化 )的要求 ,吐露出对传统理性精神的文化复归的信息 ;他关于情感的理化 (理智化 )的要求 ,又标示出其独特的理论贡献。在表情方式上 ... 本文深入论析了王夫之诗道性情论的内涵和特色。文章指出 ,在价值取向上 ,王夫之关于情感的雅化 (伦理化 )的要求 ,吐露出对传统理性精神的文化复归的信息 ;他关于情感的理化 (理智化 )的要求 ,又标示出其独特的理论贡献。在表情方式上 ,王夫之力主情感的寓象化而批评直接议论化 ,并将形象思维和辩证思维结合起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诗道性情论 寓象 议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祐学术与元祐词坛 被引量:1
3
作者 彭国忠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7-64,共8页
以苏轼为首的元祐词人多数是学者,或兼具学者的品格;元祐词坛“以诗为词”的共同特征、多元化风格并存的风貌,元祐词的写国事、时事,与元祐学术所具有的批判精神、融通精神、创造精神、现实精神息息相通;元祐词的议论化倾向、人文旨趣,... 以苏轼为首的元祐词人多数是学者,或兼具学者的品格;元祐词坛“以诗为词”的共同特征、多元化风格并存的风貌,元祐词的写国事、时事,与元祐学术所具有的批判精神、融通精神、创造精神、现实精神息息相通;元祐词的议论化倾向、人文旨趣,同样得益于元祐学术的沾溉。元祐学术也给元祐学词坛带来了议论过度、爱“掉书袋”的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精神 议论化 北宋 水元祐时期 人文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北宋悯农诗
4
作者 高峰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7-138,共12页
北宋悯农诗歌远承《诗经》、汉乐府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近师杜甫"三吏"、"三别"以及白居易新乐府运动"唯歌生民病"的写实精神,通过多重对比手法,全方位地展现了北... 北宋悯农诗歌远承《诗经》、汉乐府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近师杜甫"三吏"、"三别"以及白居易新乐府运动"唯歌生民病"的写实精神,通过多重对比手法,全方位地展现了北宋土地、赋税、劳役等制度重压下广大农民的悲惨命运,揭露了贫富极度悬殊、阶级尖锐矛盾的社会现状,表达了士大夫文人的悲悯、痛恨、愧疚等等复杂感情。尤其在新旧党争中,更加体现出有识之士关心民瘼、改革弊政的胆识和勇气。受到宋朝社会文化的影响,北宋悯农诗也呈现出有别于前代诗歌的议论化、散文化的创作倾向,彰显了宋诗特有的艺术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悯农诗 新旧党争 议论化 散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禹的辞赋观和辞赋创作
5
作者 王延梯 肖培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64-70,共7页
王禹的辞赋观带有鲜明的复古倾向,强调继承“赋本乎诗”的传统,重视辞赋的讽谕功能,推崇唐代“贞元、长庆时风格”。在这种辞赋观的指导下,王禹的辞赋不仅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贴近政治生活,具有广泛的社会内容,而且在... 王禹的辞赋观带有鲜明的复古倾向,强调继承“赋本乎诗”的传统,重视辞赋的讽谕功能,推崇唐代“贞元、长庆时风格”。在这种辞赋观的指导下,王禹的辞赋不仅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贴近政治生活,具有广泛的社会内容,而且在艺术上也多有创新:风格清新素雅,有明显的议论化倾向。善用散文句式,语言灵活流动,表达方式富于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辞赋观 辞赋创作 黄老之术 律赋 议论化 王禹 柳宗元 《闲情赋》 表达方式 散文句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