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公共议程设置的适应性转换何以实现?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刘义强
范静惠
-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
暨南大学侨乡治理与乡村振兴研究院
-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2-104,247,共14页
-
基金
国务院第四次经济普查办公室重点项目“城乡基层社区组织建设与发展状态研究”(项目编号:JJPCDX10)。
-
文摘
伴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多元主体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话语权逐渐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公共议程设置的动态转换机制研究成为焦点。通过“二阶多源流框架”对公共议程进行分析后发现,在生活与治理高度互嵌的基层场景中,公共议程设置目标的实现往往要经由二阶适应性转换。这种转换以一阶议程的推进基础及其经验教训为逻辑起点,以关键行动者的作用发挥、社会政治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经验共识的拓展迁移为前置要素,通过信任、学习与网络发展等关键机制,进而实现深层交汇的成熟“三流”。社区商居冲突治理典型案例的分析可以验证基层公共议程设置适应性转换的实现逻辑,进一步探讨公共议程设置转换的逻辑框架,提炼“中国之治”思路创新和环节优化之策。
-
关键词
公共议程
议程转换
适应性
多源流框架
治理创新
-
分类号
D035
[政治法律—政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