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训诂研究二题
- 1
-
-
作者
王海根
-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72-74,共3页
-
文摘
余常翻读古籍、辞书,偶有所得,发现在古书训解中,由于种种原因,前贤及今人时有失误。又历代修纂辞书,大抵后出转精,在义项设置上多胜前修。今以此二问题撰为短文,谈谈我在这方面的一些体会。 一 古书训解辨误 古书训解中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古书流传既久,难免鱼鲁帝虎;或其字后世不常见,训解时若以形似、音近的常用字释之,则易失误。此其一。其二,古书断句不易,后人因断句失误也可能影响对古书文辞的正确的训解。其三,古文字流传中易形近而误,所以训解时应以校勘为先导;
-
关键词
训解
训诂研究
古书
《汉语大字典》
辞书
自疏
义项设置
孔疏
《说文》
形近而误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朴而出新 信而有征——《音韵训诂研究》读后
- 2
-
-
作者
王其和
宋洪民
-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4-145,共2页
-
-
关键词
训诂方法
故训
训诂研究
古韵学
牟应震
古音学
段氏
韵语
唐音
音韵
段玉裁
古合韵
入声
声调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浙江训诂学研究概述
- 3
-
-
作者
傅杰
-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1期100-103,共4页
-
文摘
训诂学是中国语言文字学中一门传统的解释语词、研究语义的学科。训诂研究对校释古籍、了解古代的科学文化与考证语言发展的历史以及字典辞书的编纂,都有重要作用。浙江对训诂学的研究,有传统的优势,晚清以来,就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浙籍训诂学家,如俞樾、孙诒让、章炳麟、王国维、沈兼士、马叙伦、朱起凤、张相等,留下了《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名原》、《札迻》、《周礼正义》、《墨子间诂》、《文始》、《新方言》、《小学答问》、《观堂集林》、《联绵字谱》、《尔雅草木虫鱼鸟兽名释例》、《段砚斋杂文》、《说文解字六书疏证》、《辞通》、《诗词曲语辞汇释》等不朽的名著。
-
关键词
训诂学家
研究概述
姜亮夫
训诂研究
敦煌变文
说文段注
《楚辞》
浙江
校释
解诂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故训汇纂》与《经籍篡诂》
- 4
-
-
作者
宗福邦
-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5期109-115,共7页
-
文摘
《故训汇纂》是一部全面系统地汇辑先秦至晚清古籍中字词训释的大型语文工具书。此书是继清代训诂巨著《经籍篡诂》之后对我国两千余年训诂研究成果的又一次整理与总结。本文从编纂思想、资料收录范围、训诂资料信息量、编纂体例等四个方面比较了《故训汇纂》与《经籍篡诂》的异同,说明《故训汇纂》一书的特色与价值。
-
关键词
故训汇纂
训诂学
训诂研究
被训释字
-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