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与板块周期的关系 被引量:31
1
作者 胡海旭 邱锴 +4 位作者 李恩荆 杜长亮 张婉 陈世 杜翔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0-96,共7页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区别于单一的训练问题,是对运动训练的整体性规律和长期训练过程组织的研究。它以马特维耶夫为代表的苏联学者始创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正式传入西方并发展至今。20世纪80年代以来质疑者提出板块周期。通过对极具代表...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区别于单一的训练问题,是对运动训练的整体性规律和长期训练过程组织的研究。它以马特维耶夫为代表的苏联学者始创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正式传入西方并发展至今。20世纪80年代以来质疑者提出板块周期。通过对极具代表性的英文文献的纵向研究认为:就某种程度而言板块周期是训练分期理论中的一种最优化的中周期模式,而赛前中周期更类似于板块周期;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强调通过一体化方式,逻辑、系统、有序地组织运动训练各要素,以使运动员适时出现高峰竞技状态;板块周期则强调高度专项化集中安排训练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 板块周 高峰竞技状态 中周 训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块周期“叫板”马氏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基于科学史的释疑与讨论 被引量:31
2
作者 胡海旭 佟岗 +2 位作者 刘文武 沈政 杜长亮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0-55,共6页
通过对运动训练分期及其相关理论的科学史梳理,认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起源于人们对日常生活规律的启迪,马特维耶夫在此基础上汲取苏联组织形态学的一般系统理论建立传统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但因偏重方法论导致在实践中"解谜"效... 通过对运动训练分期及其相关理论的科学史梳理,认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起源于人们对日常生活规律的启迪,马特维耶夫在此基础上汲取苏联组织形态学的一般系统理论建立传统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但因偏重方法论导致在实践中"解谜"效率不高,进而招致诸如板块周期的提出与批驳,并出现训练分期理论的早、中、晚期之争。提出:现代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更应吸收一般系统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借助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向具体、特质性系统的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 板块周 组织形态学 一般系统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训练分期理论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被引量:15
3
作者 资薇 熊焰 +2 位作者 于洪军 黎涌明 陈小平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9-80,共12页
训练分期理论是运动训练学的经典理论,几乎所有体育项目在训练实践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受其影响。作为继马特维也夫之后对训练分期理论的发展最具有影响力的学者,图德·邦帕以其六版著作《训练分期:理论与实践》受到了世界范围内运... 训练分期理论是运动训练学的经典理论,几乎所有体育项目在训练实践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受其影响。作为继马特维也夫之后对训练分期理论的发展最具有影响力的学者,图德·邦帕以其六版著作《训练分期:理论与实践》受到了世界范围内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的认可。2018年11月,邦帕教授受邀来华,并在上海与国内学者和教练展开了一次精彩对话。本文一方面再现了与邦帕教授对话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在对话的基础上由五位学者分别围绕训练分期理论的理论特征(熊焰)、训练分期理论的实践应用(资薇)、传统分期理论与板块分期理论(于洪军)、现代科技对训练分期理论的推动作用(黎涌明)和训练分期理论的未来发展(陈小平)五个方面展开论述。本文作者一致认为,训练分期理论在得以广泛应用的同时,需要更大程度借鉴多学科基础研究的成果,更大范围运用现代科技的设备和方法,更快速度实现训练经验向训练科学的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练分期理论 马特维也夫 图德·邦帕 传统理论 板块理论 训练经验 训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本质、现状和发展前景 被引量:51
4
作者 姚颂平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11,33,共10页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由Л.П.马特维也夫为代表的前苏联学者们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核心是通过训练大周期的分期形成竞技状态,以便使运动员能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比赛中以最大概率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阐述了形成竞技状...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由Л.П.马特维也夫为代表的前苏联学者们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核心是通过训练大周期的分期形成竞技状态,以便使运动员能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比赛中以最大概率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阐述了形成竞技状态的客观规律性作为训练分期的自然依据;训练大周期作为形成竞技状态的完整结构单位;"波浪型"负荷动态是形成竞技状态的必要条件;"延缓传导"现象反映了负荷量动态与竞技状态之间的联系;竞技状态在全年训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次数;分析了近年来对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出现某些不同的看法;同时分析了全年多周期方案的特点,阐述了现代阶段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特点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特维也夫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 竞技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马特维耶夫训练分期理论的重新审视 被引量:8
5
作者 韩夫苓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2-67,共6页
马特维耶夫训练分期理论自提出以来,不断引起人们对这一理论的质疑。为使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更好地为训练实践服务,有必要对传统分期训练理论进行深刻的剖析,并对其在现代运动训练实践中的应用与发展做一认真的重新审视。通过研究大量的... 马特维耶夫训练分期理论自提出以来,不断引起人们对这一理论的质疑。为使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更好地为训练实践服务,有必要对传统分期训练理论进行深刻的剖析,并对其在现代运动训练实践中的应用与发展做一认真的重新审视。通过研究大量的训练学原著和研究论文认为,传统的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并没有过时,它具有强大的理论支撑,是建立在一定实践基础上的,是对部分训练实践的经验总结,反映了运动训练实践中的某些客观本质,是具有一定科学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特维耶夫 训练分期理论 审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年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历史、现状、争论与发展前景 被引量:31
6
作者 В.Н.普拉托诺夫 姚颂平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7-78,共12页
对全年运动训练分期理论进行梳理,揭示该理论的历史、现状、争论及发展前景;运用该理论解决运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增强运动训练过程安排的有效性,提高运动员培养质量。
关键词 全年运动训练分期理论 Л.П.马特维也夫 运动员 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特维也夫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哲学思辩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天翠 屈建华 戴建波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01-104,共4页
对马特维也夫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历史、现状进行分析,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对其真理性及指导作用进行论证,进而总结出马特维也夫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发展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 马特维也夫运动训练分期理论 竞技状态 绝对真理 相对真理 辩证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分期:当代运动训练模式变革的新思维 被引量:44
8
作者 杨国庆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4,共12页
整合分期是近年来国际运动训练科学界提出的一个新方向,是推动当代运动训练模式变革的新思维,契合了当前运动训练融合创新和精准个性化调控的时代趋势。学习、借鉴和研究整合分期模式,对改变我国训练科学理论研究思维进而指导训练实践,... 整合分期是近年来国际运动训练科学界提出的一个新方向,是推动当代运动训练模式变革的新思维,契合了当前运动训练融合创新和精准个性化调控的时代趋势。学习、借鉴和研究整合分期模式,对改变我国训练科学理论研究思维进而指导训练实践,提升科学训练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整合分期主要源自国外对零散训练实践成果的总结归纳,处于"实践到理论"的发现阶段。研究首次从"理论到理论、理论到指导实践启示"层面对整合分期模式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发现,训练分期理论元理论最新进展的"体系[系统的系统(System of Systems,SoS)]"和"反应域应激模型(reactive scope model)"是整合分期提出的重要理论基石。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基于数据科学的数字化信息整合,可以助力整合分期中多源、异构、多模态复杂训练要素的高维数据挖掘,再以算法自动化生成个性化训练指导方案。整合分期模式与方法"新范式"已成形,匹配"数据石油"与"算法引擎",其或是点燃提升世界各国竞技体育国际竞争力创新动能的导火索,也将会成为一种统领运动训练模式重大变革的全新思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理论 训练分期理论 整合 应激理论 训练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竞技状态”的中国特色运动训练过程安排理论 被引量:19
9
作者 马海峰 吴瑛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49,共11页
从分析“竞技状态”在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中的逻辑地位出发,提出中国特色运动训练过程安排理论。认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既揭示了以发展“竞技状态”为核心安排运动训练过程的客观规律,又以运动员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等重大比赛中获得最... 从分析“竞技状态”在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中的逻辑地位出发,提出中国特色运动训练过程安排理论。认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既揭示了以发展“竞技状态”为核心安排运动训练过程的客观规律,又以运动员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等重大比赛中获得最佳表现和最好成绩为主要目标,其适合于中国举国体制下的运动训练过程安排实践。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体现了运动训练过程安排理论的中国特色。发展中国特色运动训练过程安排理论必须依靠举国体制的优势,全面加强现代科技手段在“竞技状态”形成和调控中的应用,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对运动训练全过程和运动员个性化状态的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状态 运动训练过程安排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 Л.П.马特维也夫 举国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