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党组织“讨论前置”决策机制对国有企业ESG表现影响研究:一个准自然实验
1
作者 成杭 阮萍 王蓬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6-40,共5页
本文选取2013—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党委“讨论前置”机制对国有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党委“讨论前置”决策机制的实施能够显著提升国有企业的ESG表现,且存在持续性的影响;异质性分析发... 本文选取2013—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党委“讨论前置”机制对国有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党委“讨论前置”决策机制的实施能够显著提升国有企业的ESG表现,且存在持续性的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党委“讨论前置”决策机制对国有企业ESG表现的提升作用在外部治理环境好、行业竞争小和董事会持股比例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党委“讨论前置”决策可以通过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和降低金融化水平两条途径提升国有企业ESG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讨论前置 ESG表现 内部控制 企业金融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组织“讨论前置”决策机制与国有企业经营风险
2
作者 袁蓉丽 孙沛楠 党素婷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5-30,共6页
“讨论前置”决策机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本文以2012~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党组织“讨论前置”决策机制对国有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讨论... “讨论前置”决策机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本文以2012~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党组织“讨论前置”决策机制对国有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讨论前置”决策机制能够显著降低国有企业经营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讨论前置”决策机制对经营风险的影响在特定功能类国有企业和地区市场化程度高的国有企业中更显著,“讨论前置”决策机制通过提升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质量降低经营风险。本文拓展了对党组织“讨论前置”决策机制经济后果的研究,为国有企业贯彻落实“讨论前置”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治理作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讨论前置 经营风险 国有企业 党组织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组织“讨论前置”对国有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邹鸿辉 谢恩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2,42,共11页
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党组织“讨论前置”对国有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治理效果。研究发现,党组织“讨论前置”有助于降低国有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和显著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安慰剂检验和替换变... 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党组织“讨论前置”对国有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治理效果。研究发现,党组织“讨论前置”有助于降低国有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和显著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安慰剂检验和替换变量测度等一系列检验都表明了以上结果的稳健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垄断行业国有企业以及经营业绩不佳的国有企业中,党组织“讨论前置”对降低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治理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组织 讨论前置 国有企业 内部薪酬差距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组织讨论前置决策机制对国有企业绩效提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金晓燕 任广乾 王意通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7-59,共13页
党组织讨论前置决策机制完善了我国国有企业的治理机制,并对国有企业的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于2013—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党组织讨论前置决策机制对国有企业绩效的影响渠道和效果。研究发现,... 党组织讨论前置决策机制完善了我国国有企业的治理机制,并对国有企业的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于2013—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党组织讨论前置决策机制对国有企业绩效的影响渠道和效果。研究发现,党组织讨论前置决策机制改善了国有企业的决策流程,显著提升了国有企业绩效。机制分析表明,党组织讨论前置决策机制能够降低国有企业治理成本,提高投资效率,从而提升国有企业绩效。进一步研究发现,党组织讨论前置决策机制对中央企业绩效提升的效果更显著,并对国有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滞后性,且其边际效应呈递增态势。因此,在国有企业改革与治理中,企业需要不断强化党组织与治理结构的融合,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降低多层次委托代理诱发的治理成本,并不断完善国有企业的制度建设;政府应从外部监管机制上强化党组织讨论前置决策机制政策实施的积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组织 讨论前置决策机制 国有企业绩效 治理成本 投资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党组织“把方向”能有效抑制财务舞弊吗?——基于“讨论前置”机制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24
5
作者 陈艳 张武洲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2-192,共11页
国有企业党建是"十四五"时期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准自然实验的方法,采取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讨论前置"的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机制对财务舞弊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党组... 国有企业党建是"十四五"时期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准自然实验的方法,采取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讨论前置"的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机制对财务舞弊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党组织以"组织嵌入"方式参与公司治理后,"讨论前置"决策机制从决策原则与决策程序上完善了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对国有企业财务舞弊行为发挥了良好的抑制作用,体现了党组织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双向进入"的组织形式有助于党组织与董事会、管理层达成共识,增强了"讨论前置"决策后续的执行效率,并且董事持股比例较高与设有审计委员会的国有企业对"讨论前置"机制起到了关键协同治理的作用,对财务舞弊行为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组织参与 公司治理 讨论前置 财务舞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讨论前置制度与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来自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被引量:8
6
作者 范合君 何思锦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9-75,共7页
讨论前置制度是党组织内嵌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制度安排和国企党建的重要实践要求。本文基于群体决策理论,厘清了讨论前置制度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逻辑和影响机理,并通过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以2010年至2019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 讨论前置制度是党组织内嵌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制度安排和国企党建的重要实践要求。本文基于群体决策理论,厘清了讨论前置制度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逻辑和影响机理,并通过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以2010年至2019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讨论前置制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中介机制分析表明,讨论前置制度通过降低企业代理成本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当企业被巡视监督以及所属地区的市场化水平较高时,讨论前置制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讨论前置制度显著增强了企业的创新意愿,具体表现为提升了对研发人员与研发资金的投入强度。上述研究为国有企业贯彻落实讨论前置制度,全面深化党组织参与企业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组织治理 讨论前置制度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准自然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党组织讨论前置决策机制的效应研究——基于博弈论视角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福广 徐静 崔婧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3期104-110,共7页
讨论前置决策程序是我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创新和实践要求。国有企业党组织讨论前置改变了传统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决策规则和程序,构建起国有控股公司党组织、董事会和经理层等治理主体之间的新型决策关系。基于多方治理主体,研究建... 讨论前置决策程序是我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创新和实践要求。国有企业党组织讨论前置改变了传统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决策规则和程序,构建起国有控股公司党组织、董事会和经理层等治理主体之间的新型决策关系。基于多方治理主体,研究建立讨论前置决策博弈模型,旨在揭示党组织协调董事会与经理层关系的内在机制及其协同效应。研究表明,在党组织讨论前置决策机制下,董事会与经理层更容易合作,协同效应明显。国有企业引入党组织讨论前置决策程序有助于将企业的决策系统与执行系统协同起来,保证企业决策的执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组织研究讨论前置程序 国有企业 法人治理结构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