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争鸣应分清认识与道德两个不同范畴、层次
1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1-31,共1页
任风在《学术刊物建设探略》一文中(《学术月刊》1992年第8期)这样指出: 在百家争鸣问题上,我们必须分清认识与道德两个不同的范畴与层次。学术研究属于认识范畴,因而不能操着道德来批评。在道德层次上,对与错,善与恶,臧否褒贬,截然分明... 任风在《学术刊物建设探略》一文中(《学术月刊》1992年第8期)这样指出: 在百家争鸣问题上,我们必须分清认识与道德两个不同的范畴与层次。学术研究属于认识范畴,因而不能操着道德来批评。在道德层次上,对与错,善与恶,臧否褒贬,截然分明,而在认识领域即使是谬误同样具有发现、逼近真理的价值。牛顿的物理学被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所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因斯坦 道德层次 善与恶 真理 相对论 学术研究 范畴 百家争鸣 学术刊物 认识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学习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龙晓莉 朱斌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09-113,共5页
文中对如何在学习中运用人工智能、知识库的表示及搜索技术进行了一些研究 ,依据认知领域知识库模型及解释策略设计了一个智能学习系统验证以上结果 .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智能学习系统 知识库 认识领域 I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
3
作者 张义泉 张正臣 《当代教育科学》 1992年第4期67-68,共2页
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是其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这一思想,对推动当前的师范教育改革具有积极意义。一、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学校要与社会结合、教育要与生活结合,教学做... 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是其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这一思想,对推动当前的师范教育改革具有积极意义。一、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学校要与社会结合、教育要与生活结合,教学做三为一体。学校要与社会结合,是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的方向性原则。他指出:“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教育实建设共和最要之手续……”。由此可见,他主张学校与社会结合的办学方向,其目的就是为了使人民富有、智慧,实质是人民需要怎样的学校,就要办怎样的学校;学校要与社会上最伟大的力量携手,为社会上最伟大的阶层服务。他认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教育 方向性原则 社会结合 办学方向 方法原则 师范生培养 中心小学 乡村教师 认识领域 工作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彩人物画创作中色彩的特殊表现力
4
作者 李晶 李彦 《美术大观》 2006年第9期146-147,共2页
  谈起水彩画我们大家都知道它来源于西方,自明清时起,开始输入中国.自然,发端于英国的水彩画也就被中国人所喜爱、继承发展,扩大了人们的认识领域,而逐渐使之成熟化.并且能真实地模仿西方的水彩画水色淋漓味道的表现能力.随后,在漫...   谈起水彩画我们大家都知道它来源于西方,自明清时起,开始输入中国.自然,发端于英国的水彩画也就被中国人所喜爱、继承发展,扩大了人们的认识领域,而逐渐使之成熟化.并且能真实地模仿西方的水彩画水色淋漓味道的表现能力.随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画家们就不满足于表面的真实了.深挖西方水彩画创作表现的内涵、本质、永恒的因素之后,进一步渴望向超越眼界的宏观和微观、具体和抽象以及更深广和更真实的境界发展迈进,很大程度上是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引起变化,使中国水彩人物画更具表现力,更具有视觉冲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彩画家 人物画创作 西方油画 中国画艺术 认识领域 关维兴 王肇 色彩艺术 清时 马蒂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当代哲学发展的思考
5
作者 陆广品 《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6-9,共4页
哲学的认识领域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 ,而且包括思维科学知识、横断科学知识、技术科学知识和工程技术。思维科学研究可为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提供新的依据。辩证唯物主义不是绝对完备和永恒的哲学体系 。
关键词 当代哲学 认识领域 辩证唯物丰义 理论终结 思维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画出时代气息
6
作者 戴东方 《艺苑(美术版)》 1995年第1期4-4,共1页
漫步展厅,感闻不到强烈的时代气息,只是零星地看到属于我们这个时代层的作品,心中一憾。
关键词 时代气息 艺术家 艺术表现 传统山水画 时代精神 作品 “笔墨” 天地山川 生活背景 认识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高层次教学目标”的落实
7
作者 盖文祥 《当代教育科学》 1996年第4期71-72,共2页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的教学由面向升学有望的少数“尖子”,转到面向全体学生上来,使全体学生的素质普遍得到提高;素质教育同时还要求全体学生的素质水平在不同的层次上,不同的领域内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在素质教育中,落实高层次教学目标...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的教学由面向升学有望的少数“尖子”,转到面向全体学生上来,使全体学生的素质普遍得到提高;素质教育同时还要求全体学生的素质水平在不同的层次上,不同的领域内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在素质教育中,落实高层次教学目标也是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高层次教学目标实际上就是智能发展的目标。布卢姆对认识领域所做的六个层次分类,其中“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目标 初中物理教学 素质教育要求 面向全体学生 教学体系 层次分类 智能发展 认识领域 布卢姆 层次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则计算教学必须以培养思维能力为核心
8
作者 乔永洁 《四川教育》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47-47,共1页
四则计算教学非改革不可,必须由法则、顺序为重点,转变为“以数和数的运算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这样教学方能改变现状,提高教学效果。具体做法可以从下列几方面入手:
关键词 思维能力 教学效果 算理 认识领域 思维过程 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培养儿童学习乐器的思维能力
9
作者 王洪生 《乐器》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48-48,共1页
要想学好一种乐器,一要刻苦练习,二要善于思维。教师和家长往往强调刻苦练习一面,而对思维问题重视不够。儿童初学乐器时,不能指望他们自觉地去思考一系列的与演奏有关的问题,学习乐器的思维能力,靠老师和家长对他们进行有目的、有计划... 要想学好一种乐器,一要刻苦练习,二要善于思维。教师和家长往往强调刻苦练习一面,而对思维问题重视不够。儿童初学乐器时,不能指望他们自觉地去思考一系列的与演奏有关的问题,学习乐器的思维能力,靠老师和家长对他们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那末,如何培养儿童学习乐器的思维能力呢?对于这个问题下面拟从三个方面来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能力 培养儿童 思维问题 认识领域 因果联想 学生感性认识 示范动作 书面语言 空弦 儿童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性与客体性统一的运演
10
作者 徐春艳 《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1期5-8,共4页
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是内在地包含于主体与客体关系之中的。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并把它带进自己的体系中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步,割裂这个统一是不正确的。
关键词 主体性 客体关系 客体性 应然性 认识领域 运演 主体人 互渗 双向互动 价值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形象思维问题
11
作者 谢宇衡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36-41,共6页
“形象思维”一语,在其使用之初及“引进”我国之初,都是用以说明文艺创作的基本特性或艺术认识的客观规律的(即不是用以说明思维的规律的)。在这一点上,并没有什么分歧意见。因为谁都承认文艺创作有自己的特性,艺术认识有自己的客观规... “形象思维”一语,在其使用之初及“引进”我国之初,都是用以说明文艺创作的基本特性或艺术认识的客观规律的(即不是用以说明思维的规律的)。在这一点上,并没有什么分歧意见。因为谁都承认文艺创作有自己的特性,艺术认识有自己的客观规律。对此意见分歧,关键之点,盖由于牵扯到思维规律的问题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创作 思维问题 思维规律 认识对象 意见分歧 认识领域 使人 铁匠铺 抒情主人公 疏影横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学史上的一次彻底变革——马克思美学思想学习札记
12
作者 史家健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29-35,共7页
作为人类认识领域的一个独立部门的美学,在它的发展史上,是马克思第一次把人类的审美活动放在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上来进行研究和分析,因此,马克思真正科学地解决了美、美感的产生和美的规律等等前人未解之谜,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宣告... 作为人类认识领域的一个独立部门的美学,在它的发展史上,是马克思第一次把人类的审美活动放在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上来进行研究和分析,因此,马克思真正科学地解决了美、美感的产生和美的规律等等前人未解之谜,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宣告了旧美学的终结。对美学史上这样一次空前的变革,通过不断深入的学习研究,人们越益深刻地认识到其重大意义。下面就学习马克思的美学思想,谈谈自己的一些初步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思想 美学史 马克思主义美学 审美活动 情感活动 认识领域 益深 审美关系 美学问题 心灵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的目的性和美
13
作者 张在林 《云梦学刊》 1986年第2期44-52,60,共10页
(一)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他的儿童心理学里,同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儿童心理发展的图景。在他看来,儿童最初是生活在一种“主观性、欲望、游戏和幻想层”的所谓“自我中心态_#”之中,即生活在一种目的性的世界里。儿童不能区别生命和非... (一)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他的儿童心理学里,同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儿童心理发展的图景。在他看来,儿童最初是生活在一种“主观性、欲望、游戏和幻想层”的所谓“自我中心态_#”之中,即生活在一种目的性的世界里。儿童不能区别生命和非生命的界限,山川草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心理发展 自我同一性 山川草木 哥白尼式 人与自然 对象性 认识领域 迥然相异 综合哲学 二律背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学校美育的特征
14
作者 姜庭晨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36-42,共7页
蔡元培先生曾经为学校美育下过一个定义,他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这一定义较客观地揭示了美育与美学、美育与教育的关系,从而为考察学校美育的特征提供了两条互相联系的线索:就是说。
关键词 学校美育 美育价值 应用美学 审美观点 艺术教学 专业艺术教育 美学理论 认识领域 蔡元培先生 全面发展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流失与植被关系的遥感研究
15
作者 贾德序 杨太宏 《海河水利》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8-22,共5页
人类对环境与资源各要素的认识,是进一步综合开发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产的主要依据.人口的不断增长,对环境与资源要素调查研究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并随着各学科的发展,以及观察手段的不断革新而逐步加深.卫星遥感技术由于它... 人类对环境与资源各要素的认识,是进一步综合开发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产的主要依据.人口的不断增长,对环境与资源要素调查研究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并随着各学科的发展,以及观察手段的不断革新而逐步加深.卫星遥感技术由于它具有机域辽阔、宏观性强、多波段成象,开扩了人的认识领域和周期重复观测的多时相特点,不但可以根据专业的需要选择不同时期的信息进行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研究 多波段 多时相 遥感数据 卫星遥感技术 开发自然资源 认识领域 生态环境 假彩色合成 宏观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正确把握农村信用社改革方向的基础上加大改革力度
16
作者 王兴华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0期30-33,共4页
一、农村信用社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金融力量 正确把握农村信用社改革方向,加大改革力度,首先必须对农村信用社的现实基础,即它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取得正确认识。当前,在这一认识领域存在着一种十分片面的观念,就是把信用社看作是一个仅仅... 一、农村信用社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金融力量 正确把握农村信用社改革方向,加大改革力度,首先必须对农村信用社的现实基础,即它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取得正确认识。当前,在这一认识领域存在着一种十分片面的观念,就是把信用社看作是一个仅仅在本乡本土发挥作用的乡土金融组织,力图把信用社纳入乡镇企业体系和一般的民间金融机构进行领导和管理。这种观念是完全脱离实际的。历史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民间金融 金融力量 银行领导 国家专业银行 中央银行 认识领域 信贷资产质量 同城票据交换 等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改革中的主客体关系
17
作者 于凤兰 朱漪 《昌吉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47-51,共5页
改革是当代中国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改革的伟大实践,给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谁来改革?改革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关键词 主客体关系 主体能力 社会主义改革 认识领域 文化环境 主体创造 社会环境 对象性活动 个体性 活动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