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践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变革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元骧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8-145,共8页
本文认为自康德以来 ,西方近现代文艺理论就其发展的总趋势来说 ,都与它的哲学基础一样 ,出现了一种实践的转向。这种建立在实践论基础上的文艺观与传统的认识论文艺观的不同就在于 :后者以物为本 ,前者从人出发 ;后者趋向理性 ,前者回... 本文认为自康德以来 ,西方近现代文艺理论就其发展的总趋势来说 ,都与它的哲学基础一样 ,出现了一种实践的转向。这种建立在实践论基础上的文艺观与传统的认识论文艺观的不同就在于 :后者以物为本 ,前者从人出发 ;后者趋向理性 ,前者回归生活 ;后者视文艺为一种知识的低级形式 ,前者视文艺为人的精神家园和行为法则 ;后者倾向对文艺做静态的研究 ,前者倾向对文艺做动态的考察。这种实践论文艺观在鲜明地反映着当前时代要求的同时 ,也存在着由于它把实践与认识分割开来、甚至对立起来 ,使之陷于主观化、个人化与非理性化的局限。本文的重点在于论述以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为指导 ,批判地吸取实践论文艺观的合理因素对于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意义和价值 ,并从艺术对象、艺术创作和艺术功能三方面对它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认识论文艺观 实践论文艺观 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生产原理》研讨会综述
2
作者 高友清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1年第2期129-129,共1页
【正】 1990年11月23日至28日在武汉大学人文科学馆举行了《艺术生产原理》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成员近30人,来自黑龙江、河北、湖南、贵州等地。他们中有副研究员、副教授、讲师、研究生以及文化部门的机关干部、办事员;有公费的,也有... 【正】 1990年11月23日至28日在武汉大学人文科学馆举行了《艺术生产原理》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成员近30人,来自黑龙江、河北、湖南、贵州等地。他们中有副研究员、副教授、讲师、研究生以及文化部门的机关干部、办事员;有公费的,也有为学自费前来的。《艺术生产原理》一书自1989年8月出版后,在我国文艺理论界引起了较大反响。应国内一些同志的要求,受国家教委委托,由武汉大学中文系承办举行了这个研讨会。其目的是为了引起文艺理论界对该书的深入讨论,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共同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进一步发展。会上,该书主编、武汉大学中文系主任何国瑞教授首先作了专题学术报告,围绕该书讲了四个问题:①该书所遵循的根本方法论是“坚持一元论,综合面面观”,亦即坚持唯物辨证法、吸纳各种科学的新成果来建构理论体系。②从根本观念上,克服过去长期来认识论文艺观的局限,用“生产论”超越、涵盖、包容再现论、表现论、形式论等以往的文艺观,把精神生产作为从生产过渡到艺术的理论中介,从哲学人类学、历史社会学、个性心理学的角度来动态地考察艺术。③在体系建构上,按照艺术生产的实际过程,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设置了《导论》、《本体论》、《主体论》、《客体论》、《载体论》、《受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论文艺观 中文系 黑龙江 办事员 生产原理 研讨会 新概念 马克思主义文艺 武汉大学 艺术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