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文化主体性的认识论前提
- 1
-
-
作者
晏辉
-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
出处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7-144,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当代中国道德观念史与道德实践史研究”(20&ZD038)。
-
文摘
文化主体性问题不但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从语义学和语言哲学的角度界定文化主体性的内涵与外延,是揭示其发生及演化机制的认识论基础。在深入探讨文化主体性的现实语境之前,预先明确界定主体、主体性、主体文化以及文化主体的概念,是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工作,旨在消除认识上的模糊性,从而避免行动中的不确定性。在众多文化类型中甄选最为先进的文化,是认知层面的任务;而生成和运用先进文化,则需付诸实践。文化主体性究竟如何得以实现,还必须推动以属性和后果思维为主导的名词哲学向以过程或行动为根基的动词哲学的转变,从选择论迈向建构论。
-
关键词
主体文化
文化主体性
认识论前提
-
Keywords
Subject culture
Cultural subjectivity
Epistemological premise
-
分类号
B02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G122
[文化科学]
D61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树立外贸理论新观念是外贸体改的认识论前提
- 2
-
-
作者
袁文祺
-
出处
《国际贸易》
1987年第1期14-15,46+1,共4页
-
文摘
要改革外贸体制,首先应当改革传统的外贸理论和观念,树立外贸理论新观念,否则,外贸体制改革便难以顺利进行,因为旧的外贸体制正是建立在传统的外贸理论和观念的基础之上的。同时认为,以提高外贸经济效益为前提积极扩大出口创汇,应成为外贸体改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认为,这些观点值得重视,并希望能引起讨论。
-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外贸理论
新观念
外贸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认识论前提
提高经济效益
新时期
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
-
分类号
F74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