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学生认识角度的高中化学教学——以“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为例
1
作者 王艳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3年第21期116-118,共3页
认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及应用是发展学生认识化学反应视角的重要内容.本课例以任务驱动,注重发展学生认识化学反应的物质视角和能量视角,通过火的发现、实验探究建立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感性认识,再结合初中化学中水的分解微观... 认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及应用是发展学生认识化学反应视角的重要内容.本课例以任务驱动,注重发展学生认识化学反应的物质视角和能量视角,通过火的发现、实验探究建立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感性认识,再结合初中化学中水的分解微观示意图进行宏观认识和微观解释,讨论解决能源危机的方法和化学与职业相关内容.在真实情境问题的解决中建立认识化学反应的物质视角和能量视角,并提升学生宏观认识和微观解释的能力,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角度 能量变化 高中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帮助学生建构认识物质性质的角度——以“铁及其化合物”教学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高利娜 何彩霞 《化学教与学》 2019年第12期70-72,76,共4页
针对高中化学必修1“铁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从物质类别和核心元素化合价二维图的建立及完善,建构认识物质性质的角度。从学生熟悉的多种含铁物质落实二维图相应位置出发,通过Fe的性质的学习,引导学生从物质类别和核心元素化合价角... 针对高中化学必修1“铁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从物质类别和核心元素化合价二维图的建立及完善,建构认识物质性质的角度。从学生熟悉的多种含铁物质落实二维图相应位置出发,通过Fe的性质的学习,引导学生从物质类别和核心元素化合价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基于物质类别通性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预测和分析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完成含铁物质的相互转化,学会认识物质性质的两个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及其化合物 认识角度 物质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每个人都有自己有限的人生之巅——关于迟子建《群山之巅》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2
3
作者 周景雷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7-103,共7页
在《群山之巅》的后记中,迟子建录下了自己的一首诗。这首诗既是她进入知命之年的人生感慨,同时也是对这一部新的长篇叙事的一个交代。应该说,她的后记尤其是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一个作家的对人类史、自然史的诗性认知,也传达出了作家赋予... 在《群山之巅》的后记中,迟子建录下了自己的一首诗。这首诗既是她进入知命之年的人生感慨,同时也是对这一部新的长篇叙事的一个交代。应该说,她的后记尤其是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一个作家的对人类史、自然史的诗性认知,也传达出了作家赋予这部小说的情感和态度以及所要凸显的创作主题。从一般的认识角度来说,长篇小说不仅是要讲述一个完整故事,而且还要把故事讲得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小说 创作主题 小说情节 自然史 额尔古纳 人类史 中短篇小说 认识角度 河右 写作姿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认知角度分析电影《魂断蓝桥》的台词特点
4
作者 刘曼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09-110,共2页
电影大部分来自生活的主体,源于生活的艺术是审美对象的最高形式,具有审美特征的高度。每个审美主体,因为生活条件不同,都有其审美素质、审美理想和审美差异,审美对象有不同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意识。电影台词是一个艺术的重要组成部... 电影大部分来自生活的主体,源于生活的艺术是审美对象的最高形式,具有审美特征的高度。每个审美主体,因为生活条件不同,都有其审美素质、审美理想和审美差异,审美对象有不同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意识。电影台词是一个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人们表达思想,创造个性,传达电影主题。在世界经典之作《魂断蓝桥》的翻译中能够反映出英文电影台词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英语 台词 认识角度 《魂断蓝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认识过程看庄子是怎样陷入相对主义的
5
作者 蒋显荣 《船山学刊》 1999年第2期28-30,共3页
关键词 相对主义 主观性标准 庄子 认识角度 认识主体 认识过程 认识能力 《齐物论》 质的规定性 思维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角度与主、客观的辩证关系
6
《文艺理论研究》 1986年第4期96-96,共1页
王富仁在《谈文学研究的多角度》(《文论报》86年1月1日)一文中,对创作主体认识世界的主客观关系作了辩证的分析:当世界上产生了人,产生了人的主观、感觉和认识,世界上也便有了同时存在的两极:主观和客观。而一当这里的两极成了相对独... 王富仁在《谈文学研究的多角度》(《文论报》86年1月1日)一文中,对创作主体认识世界的主客观关系作了辩证的分析:当世界上产生了人,产生了人的主观、感觉和认识,世界上也便有了同时存在的两极:主观和客观。而一当这里的两极成了相对独立的存在,人的认识也就一定会有两个不同的角度:有时候,人需要尽量摆脱主观对自己的束缚而使自己尽量趋向于对客观自身的认识;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感觉 角度 太阳 辩证关系 认识角度 相对独立 创作主体 文学研究 艺术家 主客观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化学实验促进学生化学认识的发展——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
7
作者 张寒之 《化学教与学》 2015年第8期83-86,共4页
本文以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为例,研究化学实验在促进学生认识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文章主要从学生认识角度的增加,认识方式的优化两个方面,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展开研究。
关键词 化学认识 认识角度 认识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价值取向与2011年高考作文命题评价
8
作者 张曙光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7-59,共3页
多元的社会文化必然呈现多元的价值观。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既存在普适的、共同的价值,也会因主体认识角度的不同呈现出多元的价值。从这个角度说,高考作文命题,不但要给予学生普适、共性价值的引导,
关键词 多元价值 高考作文 2010年 命题评价 社会文化 认识角度 作文命题 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教师的三重境界
9
作者 柳袁照 《教育视界》 2023年第34期I0001-I0001,共1页
关于教师发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角度。比如,有人关注教师发展的阶段。因为,教师群体与其他任何专业群体一样,成员之间必然存在差异。校长要明白自己学校的教师正处于哪个发展阶段,对教师发展的总体情况了然于心。再如,有人关注教师... 关于教师发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角度。比如,有人关注教师发展的阶段。因为,教师群体与其他任何专业群体一样,成员之间必然存在差异。校长要明白自己学校的教师正处于哪个发展阶段,对教师发展的总体情况了然于心。再如,有人关注教师研修的课程。课程有学校自主研发的,还有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制定的。这些视角都很重要,我则看重“境界”一说。在我看来,教师发展有三重境界,即原始的境界、功利的境界、自然的境界。第一重境界,教师单纯凭经验进行教育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角度 教师研修 三重境界 教师群体 专业群体 关注教师 教育行政部门 自主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文学潮流中的《狂人日记》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凤高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0年第11期14-22,共9页
伟大作家的作品总是难以穷尽的。从十七世纪到今天,研究莎士比亚的论文、专著不可胜计,但歌德的名言“说不尽的莎士比亚”仍旧没有过时。这主要并不是因为,可能不断发现与作品有关的作家生平和背景材料,而是因为作品本身的丰富内涵,使... 伟大作家的作品总是难以穷尽的。从十七世纪到今天,研究莎士比亚的论文、专著不可胜计,但歌德的名言“说不尽的莎士比亚”仍旧没有过时。这主要并不是因为,可能不断发现与作品有关的作家生平和背景材料,而是因为作品本身的丰富内涵,使不同时代的研究者由于自己认识角度、理解层次的关系,会对它作出许多新的解释,包括某些连作家本人都未能意识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人日记》 莎士比亚 作家生平 文学潮流 作品 认识角度 研究者 理解层次 现实主义 背景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话语卫生学:以延安根据地文学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文贵良 《中文自学指导》 2006年第1期27-29,共3页
本次丽娃沙龙讨论文学史研究中的地域视野,其意义不在于替代文学史研究中常见的时间视野,而在于提供另一种认识角度,以加深对文学史现象的理解。三篇文章,分别以延安根据地、北京“宣南”地区的“小秀野草堂”和抗战时期日本统治下... 本次丽娃沙龙讨论文学史研究中的地域视野,其意义不在于替代文学史研究中常见的时间视野,而在于提供另一种认识角度,以加深对文学史现象的理解。三篇文章,分别以延安根据地、北京“宣南”地区的“小秀野草堂”和抗战时期日本统治下的“伪满洲国”为研究对象,考察晚清以来的文学地方经验与文学史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研究 根据地 延安 卫生学 话语 认识角度 伪满洲国 日本统治 抗战时期 晚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行政领导班子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智力结构——关于体育行政领导科学问题的探讨之三
12
作者 丰实 《山东体育科技》 1988年第3期1-4,共4页
我国民间流传的“一个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俗语,是从朴素的整体论的认识角度,提示人们应注意“1+2>3”,“1+2<3”这样两个奇特的不等式,而唯物辩证法和现代系统论则向人们进一步揭示:数量相同的事务,由于... 我国民间流传的“一个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俗语,是从朴素的整体论的认识角度,提示人们应注意“1+2>3”,“1+2<3”这样两个奇特的不等式,而唯物辩证法和现代系统论则向人们进一步揭示:数量相同的事务,由于整体结构的不同,可以导致质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行政 智力结构 现代系统论 领导科学 三个和尚 体育事业 现代体育科学 认识角度 体育工作 更新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该自省了
13
作者 林克欢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8-18,共1页
戏剧界倘若有勇气,便必须正视戏剧不断衰落的严酷现实。感叹也好,人为地“振兴”也罢,都无济于事。人们一再将戏剧衰落的原因归结为电影、电视的冲击、多样化的娱乐选择和商品大潮的影响等外部因素,极少反躬自问地去探询戏剧内在的因由... 戏剧界倘若有勇气,便必须正视戏剧不断衰落的严酷现实。感叹也好,人为地“振兴”也罢,都无济于事。人们一再将戏剧衰落的原因归结为电影、电视的冲击、多样化的娱乐选择和商品大潮的影响等外部因素,极少反躬自问地去探询戏剧内在的因由。十几年的经济改革,在中国这片古老、贫瘠的土地上,猛然冒出了千百万个体户、专业户,无数新兴的企业家和暴富的大腕,被压抑多年的本能、欲望、希求,释放出能创造一切又能吞没一切的能量。旧的意识形态、旧的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大潮 经济改革 价值取向 严酷现实 人物形象 现实生活 生活秩序 政治口号 混沌无序 认识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分歧的单位成员在工作中如何避免“擦枪走火”
14
作者 金阳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4-25,共2页
在同一单位工作,对某项工作有不同意见、不同看法,出现意见分歧在所难免。有了意见分歧,就要想方设法弥补分歧、消除分歧,在消除分歧中统一意见、形成合力、增进团结、密切感情。最怕的就是各持己见、互不相让,使分歧升级,"擦枪走火"... 在同一单位工作,对某项工作有不同意见、不同看法,出现意见分歧在所难免。有了意见分歧,就要想方设法弥补分歧、消除分歧,在消除分歧中统一意见、形成合力、增进团结、密切感情。最怕的就是各持己见、互不相让,使分歧升级,"擦枪走火",最终达到无法挽回的地步。那么,有意见分歧的单位成员在工作中如何才能避免"擦枪走火"呢?转移话题——避免分歧激化一是转移注意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成员 意见分歧 认识角度 矛盾点 工作方法 问题复杂化 交流对话 山重水复疑无路 爆破效应 白热化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资产多元化: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专业银行的必然取向——农业银行实现金融资产多元化的研究报告
15
《经济研究参考》 1993年第34期18-26,共9页
一、金融资产多元化的涵义及其必要性 由于人们认识角度不同,目前对金融资产有这样几种解释:金融资产包括现金资产、盈利资产和其他资产;金融资产是金融业以及价值形态存在的资产,由备付资产、营利资产、其他资产组成;金融资产除... 一、金融资产多元化的涵义及其必要性 由于人们认识角度不同,目前对金融资产有这样几种解释:金融资产包括现金资产、盈利资产和其他资产;金融资产是金融业以及价值形态存在的资产,由备付资产、营利资产、其他资产组成;金融资产除了信贷资产外,还应该包括结算资产和固定资产;金融资产就其内容上讲,既包含自身银行业务,也包括非银行业务,既包含有形的,也包括无形的,内容丰富;金融资产包含银行通过开展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等所形成的诸多资产占用范畴;专业银行所拥有的金融资产,相对于银行负债而言,是银行资产来源的一种运用结果或占用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资产多元化 农业银行 专业银行 市场经济 价值形态 银行业务 资产占用 认识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发展始终处于进行时
16
作者 夏峰 《现代特殊教育》 2013年第12期1-1,共1页
有人认为,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其实都将因各种特殊需要而接受特殊支持。站在这样的认识角度,特殊教育将是何等的重要与博大。
关键词 课程发展 进行时 认识角度 特殊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增补幸云曲》
17
作者 刘瑞明 《蒲松龄研究》 2006年第1期92-101,共10页
《增补幸云曲》从历史人物明武宗的实际生活取材,不但塑造了一个一心玩乐嫖赌的花花皇帝的形象,同时又塑造了一个虽沦落妓院,却不甘堕落,敢于立志发誓要接皇帝而终于如愿的奇特妓女形象。神圣至尊的皇帝与卑贱至极的妓女有了共同性,相... 《增补幸云曲》从历史人物明武宗的实际生活取材,不但塑造了一个一心玩乐嫖赌的花花皇帝的形象,同时又塑造了一个虽沦落妓院,却不甘堕落,敢于立志发誓要接皇帝而终于如愿的奇特妓女形象。神圣至尊的皇帝与卑贱至极的妓女有了共同性,相反相成。喜剧的格调中反衬了几千年皇帝制度不可避免的可笑的弊端。《增补幸云曲》对今日回头认识封建制度是一个特殊的角度,也有很好的艺术性和可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补幸云曲 喜剧格调 认识皇帝制度的特殊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核心素养的区域地理主题式教学——以《廊桥筑梦》优质课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丽华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9年第8期99-101,共3页
区域地理学习是高三备考的关键,区域地理教学要立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将系统地理的复习整合于区域地理复习中。从“主题的角度认识区域”是指探究某一突出的自然地理景观或人文地理景观,从其空间分布、形成、演变的过程分析中,迁移运用... 区域地理学习是高三备考的关键,区域地理教学要立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将系统地理的复习整合于区域地理复习中。从“主题的角度认识区域”是指探究某一突出的自然地理景观或人文地理景观,从其空间分布、形成、演变的过程分析中,迁移运用地理的原理和规律,构建逻辑思维导图,来落实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地理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理学习 主题的角度认识区域 地理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节复习课引发的教学思考——以初三“关于酸的那些事”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俊红 《化学教与学》 2018年第9期2-6,87,共6页
以 “关于酸的那些事” 复习课为素材, 从有值得教的知识、 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和 “教、 学、 评” 一体化等方面, 探讨复习教学如何通过化学知识的结构化设计, 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科学思维方式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 帮助学生形成多角度认... 以 “关于酸的那些事” 复习课为素材, 从有值得教的知识、 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和 “教、 学、 评” 一体化等方面, 探讨复习教学如何通过化学知识的结构化设计, 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科学思维方式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 帮助学生形成多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学科视角和运用化学核心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促进学生从掌握化学学科知识向形成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的复习课 角度认识化学反应 “教、学、评”一体化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