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党的三代领导人认识社会主义视角的演进 被引量:1
1
作者 屠静芬 常泓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11-114,共4页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的视角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关注和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他们视角转换的特定背景和原因,总结党在这个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既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可为中国特色...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的视角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关注和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他们视角转换的特定背景和原因,总结党在这个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既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 认识社会主义 视角 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对“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方法论的贡献与习近平的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苏伟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35,共4页
"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方法论,是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重要哲学基础。邓小平继承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基本观点,提出了"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方法论原则:要从"老祖宗"与"新情况&qu... "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方法论,是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重要哲学基础。邓小平继承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基本观点,提出了"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方法论原则:要从"老祖宗"与"新情况"的新结合中去认识,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去认识,要从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化"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性方面去认识,要以"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检验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要以"于人民有利"的价值观体现"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方法论的立场、观点与方法的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丰富、发展了"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习近平 “怎样认识社会主义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的方法论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于文俊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2-54,共3页
多年来,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论述,主要是两种方法:一种把本质等同于特征,特征即本质,本质与特征不可分。如有的把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这些社会主义的特征等同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有的把人民民主政权这一特征等同于社会主义的本质;... 多年来,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论述,主要是两种方法:一种把本质等同于特征,特征即本质,本质与特征不可分。如有的把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这些社会主义的特征等同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有的把人民民主政权这一特征等同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另一种是认为本质与特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质高于特征,本质是比特征更深更集中的概括。这种看法没有把本质等同于特征,但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说法不一。如有的把马克思、恩格斯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和特征 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实践 方法论问题 社会主义的特征 认识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特征 本质与特征 生产资料公有制 社会主义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深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
作者 刘炳瑛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4-7,共4页
加深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刘炳瑛(-)了解市场经济的性质及其产生根源什么是市场经济?简明他说,市场经济就是通过市场而运行的经济。如果社会经济的生产活动相联系的形式即经济形式,采取商品经济形式,那么它就必然通过市场而运行... 加深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刘炳瑛(-)了解市场经济的性质及其产生根源什么是市场经济?简明他说,市场经济就是通过市场而运行的经济。如果社会经济的生产活动相联系的形式即经济形式,采取商品经济形式,那么它就必然通过市场而运行,从而形成市场经济。这就是市场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个别劳动 社会劳动 认识社会主义 经济形式 社会主义公有制 公有制经济 现实的社会主义 社会分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事求是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几个辩证关系
5
作者 张江明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7-32,共6页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生产力,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的关系,具体来说,主要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因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最重要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而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社...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生产力,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的关系,具体来说,主要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因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最重要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而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化经济建设要求的企业制度,把这两者辩证地相结合,就能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公有制有机地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大中型企业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认识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实事求 共同富裕 国有企业 公有制经济 公有制实现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两个方面认识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6
作者 张泽荣 《经济问题》 1986年第10期12-16,共5页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什么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如何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人们认识却不一致。铡如有的强调“商品经济”
关键词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认识社会主义 我国社会主义 三中全会 完全正确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社会主义条件下 资本主义商品生产 计划管理 劳动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做好社会科学研究工作
7
作者 侯玉兰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0-23,共4页
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做好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侯玉兰一、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 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做好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侯玉兰一、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到跨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责任感 战略地位 认识社会主义 科学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 思想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8
作者 张泽军 李汉景 和永昌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28-34,共7页
本文认为,必须建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理论,使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建立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之上。这一理论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存在和发挥是客观的物质活动,社会主义制度... 本文认为,必须建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理论,使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建立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之上。这一理论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存在和发挥是客观的物质活动,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既离不开实践的过程,又是实践的直接目的;必须科学地分析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与具体制度的关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同资本主义制度进行科学比较的过程中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认识社会主义 根本制度 社会主义实践 具体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行比 两种制度 社会主义优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入认识社会主义的力作——《社会主义理论·实践·历史命运》评介
9
作者 苑青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1-82,共2页
深入认识社会主义的力作——《社会主义理论·实践·历史命运》评介苑青由杨宏禹教授主编的科社理论学术专著《社会主义理论·实践·历史命运》一书,近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该书是杨教授主持的国家“八五”哲... 深入认识社会主义的力作——《社会主义理论·实践·历史命运》评介苑青由杨宏禹教授主编的科社理论学术专著《社会主义理论·实践·历史命运》一书,近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该书是杨教授主持的国家“八五”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理论 历史命运 认识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科社理论 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本质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三个有利于”高度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10
作者 孙申 《学习论坛》 1997年第11期12-13,共2页
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一个判断、检验我们的政策和工作对社会主义事业是否有利的著名标准,即:“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 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一个判断、检验我们的政策和工作对社会主义事业是否有利的著名标准,即:“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认识社会主义 战略地位 社会 精神文化生活 利于发展 社会风气 综合国力 社会动员力 物质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放思想 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
11
作者 王呈生 王雪平 《求实》 1999年第1期39-40,共2页
发展到今天,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各项改革全面推进,其中包括所有制、所有制实现形式等改革在内的所有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珠穆朗玛峰”和“马里亚纳海沟”,是关键,成了我们攻坚的目标,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才能更好地推进... 发展到今天,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各项改革全面推进,其中包括所有制、所有制实现形式等改革在内的所有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珠穆朗玛峰”和“马里亚纳海沟”,是关键,成了我们攻坚的目标,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才能更好地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才能真正建立起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公有制经济 解放思想 国有经济 基本经济制度 认识社会主义 所有制结构 公有制为主体 国有企业 多种所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辩证地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
12
作者 赵南行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2期8-9,共2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本质 认识社会主义 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实践 什么是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主义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经济的商品性质——学习《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的体会
13
作者 张怀宇 《中州学刊》 1982年第1期8-11,共4页
薛暮桥同志所著《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一书,已经成为广大干部学习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本重要教材。为了向同志们请教,现就该书第五章“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和货币”的内容,谈点自己的学习体会。 商品经济... 薛暮桥同志所著《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一书,已经成为广大干部学习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本重要教材。为了向同志们请教,现就该书第五章“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和货币”的内容,谈点自己的学习体会。 商品经济是一种很古老的经济形式。它产生于原始社会的末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又有一定的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才取得统治地位,达到了它的极盛时期。当人类社会进入社会主义阶段之后,商品经济的命运如何?它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的一种经济形式?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实践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设想:社会主义只能在资本主义经济已有高度发展、生产社会化已达很高程度的条件下产生。因此,它可以立即实现生产资料的全社会公有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商品性质 商品交换 薛暮桥 商品货币关系 认识社会主义 问题研究 商品流通渠道 社会主义实践 国营商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低潮现象?
14
作者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3,共1页
一、社会主义在前进中出现低潮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直线运动,而往往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即要经历曲折的过程。社会主义也不例外。 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是在帝国主义... 一、社会主义在前进中出现低潮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直线运动,而往往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即要经历曲折的过程。社会主义也不例外。 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是在帝国主义势力的包用、封锁、遏制和破坏中存在的,特别是在帝国主义国家矛盾比较缓和的时期,它们更能“集中精力”对社会主义国家,给社会主义发展制造种种障碍,使社会主义运动出现暂时低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运动 发展中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波浪式前进 社会主义发展 剥削制度 积蓄力 对立物 帝国主义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毛泽东哲学思想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5
作者 倪戒非 《社会主义研究》 1987年第5期37-39,共3页
一、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符合毛泽东关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第一次完整、系统地揭示人类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一、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符合毛泽东关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第一次完整、系统地揭示人类认识运动的总规律。这个总规律告诉我们: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从感性具体到抽象,从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的过程。无论是从感性具体到抽象,还是从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都需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我们党按照这个总规律,经过多年的实践和认识,才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哲学思想 认识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基本矛盾 科学论断 我国社会主义 感性具体 思维具体 主要矛盾 毛泽东同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时期:探索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思维轨迹
16
作者 鲍刚毅 李世家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10-12,共3页
建设时期:探索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思维轨迹鲍刚毅,李世家一、实践与理论出现裂痕──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我们还有许多尚未认识的必然王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使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空前提高.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 建设时期:探索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思维轨迹鲍刚毅,李世家一、实践与理论出现裂痕──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我们还有许多尚未认识的必然王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使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空前提高.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可以以比资本主义更快的增长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本质 思维轨迹 邓小平 建设时期 马克思主义 发展生产力 "三个有利于"标准 社会主义经济 认识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17
作者 杨士英 李杰 《学习论坛》 1997年第2期9-10,共2页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这三个“重要”,从不同角度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地位,表达得更加科学、完整、准确。表明了党对社会主义精...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这三个“重要”,从不同角度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地位,表达得更加科学、完整、准确。表明了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精神文明建设规律性的把握更加深化。因此,我们一定要从三个“重要”的高度来认识精神文明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认识社会主义 战略地位 重要特征 社会主义社会 我国社会主义 重要保证 重要目标 思想道德建设 共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8
作者 施一军 《求实》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153-154,共2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道路 认识社会主义 经济文化落后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过渡 建设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落后国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
19
作者 李泽中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27-36,共10页
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私有制,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最集中的体现。但是,公有制的优越性不是自发实现的。当人们按照它的运动规律去办,优越性就会逐步发挥出来;反之,如果违背了它的运动规律,不... 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私有制,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最集中的体现。但是,公有制的优越性不是自发实现的。当人们按照它的运动规律去办,优越性就会逐步发挥出来;反之,如果违背了它的运动规律,不仅谈不上优越性,甚至公有制本身还会遭受损害和破坏。这些年来,由于左倾路线的错误,特别是由于林彪、“四人帮”的长期干扰和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反复和曲折,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和破坏。因而,有人对公有制抱怀疑态度,甚至认为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这是不妥当的、错误的。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我们在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反复和曲折中有那些经验教训?怎样才能发挥公有制的优越性?这是本文研究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越性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认识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全民所有制经济 运动规律 集体所有制经济 国民经济 私有制 社会主义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
20
作者 孙芳 韩德民 《河南社会科学》 1994年第2期15-16,共2页
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孙芳,韩德民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是寻找和确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前提。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比较集中地反映了邓小平同志根据实践发展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和... 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孙芳,韩德民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是寻找和确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前提。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比较集中地反映了邓小平同志根据实践发展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和认识不断深化,并最终提出科学界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认识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本质特征 共同富裕 发展生产力 平均主义 邓小平同志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效率与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