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发生认识论的发生与发展理论 被引量:1
1
作者 石向实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8,共8页
关键词 皮亚杰 发生认识论原理》 唯物主义反映论 结构主义 认识结构 建构主义 发生与发展 认识的发生 主体与客体 数学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发生认识论的几个问题
2
作者 周松青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37-40,共4页
文章以皮亚杰本人的论述及发生认识论的内在逻辑发展为主要依据,探讨了目前国内关于深化“发生认识论”研究存在的三大障碍。着重论述了发生认识论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间的异同。文章还结合当代科技发展的成果,强调了主体认知结构的... 文章以皮亚杰本人的论述及发生认识论的内在逻辑发展为主要依据,探讨了目前国内关于深化“发生认识论”研究存在的三大障碍。着重论述了发生认识论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间的异同。文章还结合当代科技发展的成果,强调了主体认知结构的重要意义和理论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生认识 皮亚杰 马克思主义认识 认知结构 哲学认识 研究方法 科学认识 心理分析方法 逻辑方法 认识的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价值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
3
作者 乔利平 《河北学刊》 1986年第6期29-31,共3页
价值是人类认识中客观存在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主客体之间需要与满足关系的一种概括.因此,认识论的深入研究,就不能不探讨价值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一、价值是认识的目的现行的《辩证唯物主义》教材都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最... 价值是人类认识中客观存在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主客体之间需要与满足关系的一种概括.因此,认识论的深入研究,就不能不探讨价值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一、价值是认识的目的现行的《辩证唯物主义》教材都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最后归宿.这是因为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因此只有满足需要,才是认识的目的.我认为这种解释是正确的,但不是彻底的.认识的目的是满足实践的需要,那么什么是实践的需要呢?人们实践的目的是什么呢?回答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了价值问题,答案应该是人的需要(价值性)是认识的最终目的.马克思说过,人总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位和作用 认识实践 认识活动 实践的需要 认识结果 人类认识 真理的科学性 价值目的 认识的发生 认识和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证主义与理性
4
作者 江枫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74-74,共1页
实证主义与理性实证主义对经验事实可靠性的信赖和对理论客观性的追求,规定了它把认识的基础和检验认识的标准归结为经验,这有其肯定经验和客观性的合理的一面,但从本质上讲,这种经验主义观点是不正确的,实证主义的经验主义倾向,... 实证主义与理性实证主义对经验事实可靠性的信赖和对理论客观性的追求,规定了它把认识的基础和检验认识的标准归结为经验,这有其肯定经验和客观性的合理的一面,但从本质上讲,这种经验主义观点是不正确的,实证主义的经验主义倾向,割裂感性和理性的辩证联系,这实质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主义 经验事实 认识的发生 理性认识 客观性 主观唯心主义 人类文明成果 和检验 认识和实践 现代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点集萃
5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48-48,共1页
论点集萃江津县商业局孤闻在《中国社会新三大差别》一文中指出:在新旧体制转轨时期,原有的"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逐渐演变,旧差未消,新差又起,组合交织成新的"农商差别、脑体差别、官民差别"。新... 论点集萃江津县商业局孤闻在《中国社会新三大差别》一文中指出:在新旧体制转轨时期,原有的"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逐渐演变,旧差未消,新差又起,组合交织成新的"农商差别、脑体差别、官民差别"。新的"三大差别"衍生出许多社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者 中青年干部 马克思主义哲学 认识论研究 挫折教育 解决问题 认识的发生 静态分析 系统起源 体制转轨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克论感觉与“反省”的关系
6
作者 陈满唐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127-131,143,共6页
长期以来,国内哲学界流行着这样的观点,即认为洛克的“反省”说是唯心主义的.近年来,有的同志提出了相反的观点,认为洛克的“反省”说在木质上是唯物主义的.但是,这两种观点都只是各执一端,未能对洛克的“反省”说进行全面的综合的研究... 长期以来,国内哲学界流行着这样的观点,即认为洛克的“反省”说是唯心主义的.近年来,有的同志提出了相反的观点,认为洛克的“反省”说在木质上是唯物主义的.但是,这两种观点都只是各执一端,未能对洛克的“反省”说进行全面的综合的研究,尤其是对感觉和“反省”的关系这样的重大问题都未作系统而令人信服的说明,因此,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点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克 理解论 低级与高级 认识的发生 唯心主义 起源 毫无关系 唯物主义 不同角度 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