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科学认识演进的新模式──《潜科学与哲学》述评
- 1
-
-
作者
林可济
-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4期16-22,共7页
-
文摘
9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科学哲学工作者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吸取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研究的合理因素,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了科学认识演进的新模式,即:一个相对独立的科学认识过程,均先经过集约化主体的主观精神场相的孕育,再移植到社会化主体的理性实践场相加以检验,最终纳入客观知识场相并存贮于人类知识场与信息库之中,以待人们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个模式称为“三场相说”,载于《潜科学与哲学》。本文对此进行了评论。
-
关键词
主观精神场相
潜科学
理性实践场相
客观知识场相
科学认识
集约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
新模式
科学问题
认识演进
-
分类号
G301
[文化科学]
-
-
题名中国共产党时代主题观的历史演进与价值意蕴
被引量:4
- 2
-
-
作者
刘海军
-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3,共13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我国发展环境研究”(21ZDA004),项目负责人:金伟。
-
文摘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认识时代的思路、观点和方法,为中国共产党认识时代主题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时代主题观历经百年发展,形成了两大脉络,一是对世界时代主题的认识,二是对国内时代主题的认识。中国共产党对世界时代主题的认识,经历了从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再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转变与深化;对国内时代主题的认识,则经历了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再到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层层递进。中国共产党时代主题观将国内大局与国际大局统筹起来,确定中国共产党的时代任务,使中国共产党把握时代大势、顺应时代潮流、引领时代发展。中国共产党时代主题观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时代理论、引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把握历史主动提供理论依据,为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理论指引,为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贡献理论智慧。
-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时代主题观
理论基础
认识演进
价值意蕴
-
Keywords
the CPC
the theme of the times
theoretical basis
cognitive evolution
value implication
-
分类号
D24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