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认识效率——认识论研究的新领域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冯东飞
-
机构
延安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0-63,共4页
-
文摘
认识活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认识的本质是认识活动质的规定性,认识效率是认识活动的量的规定性,认识效率问题是关于人类认识活动的深层次性问题,它包括认识作为手段的效率和认识本身的效率。认识作为手段的效率是指认识活动中所投入的时间、精力、信息等与认识的外在目的实现的比值,认识本身的效率是指认识活动中所投入的时间、精力、信息等与认识的内在目的实现的比值。深化对于认识效率这一认识论研究新领域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研究,从而提高人们实践的活动效率。
-
关键词
认识效率
认识论研究
新领域
-
分类号
B02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出版发行与认识效率
- 2
-
-
作者
王卓民
-
出处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8-49,共2页
-
文摘
出版发行与认识效率王卓民一、出版发行对认识及其效率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代工业的兴起,社会化的大生产活动方式取代了家庭作坊式的小生产活动方式,社会分工日益细密,人们需要交流的范围愈来愈广,需要交流的愿望愈来愈迫切,以至今天的时代已经发展成为一个...
-
关键词
出版发行业
认识成果
认识效率
发行效率
出版发行工作
认识活动
网络系统
媒介作用
认识能力
传播媒介
-
分类号
G230
[文化科学]
-
-
题名认识效率论
- 3
-
-
作者
王忠武
-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33-37,共5页
-
文摘
认识效率问题,关乎认识的能力及实践的成败。鉴于学术界对此尚少专门研究,本文特对认识效率的概念作了界定,并对影响和决定认识效率的因素,以及提高认识效率的途径与方法,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
关键词
认识效率
主体
客体
决定因素
提高途径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简论认识效率
- 4
-
-
作者
陈超群
-
机构
英德师范学校
-
出处
《现代哲学》
1987年第3期23-24,共2页
-
文摘
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信息输入的过程。人们通过输入信息的活动而与认识对象发生联系,从而产生相应的认识。人脑认识的直接对象是事物本身。但事物本身不可能直接进入我们的大脑。
-
关键词
过学习
认识世界
认识效率
认识对象
认识水平
间接信息
认识过程
质量
信息输入
简论
-
分类号
B15
[哲学宗教—世界哲学]
-
-
题名认识的本质与效率
- 5
-
-
作者
冯东飞
-
机构
延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3-75,共3页
-
文摘
认识活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认识的本质是认识活动质的规定性,认识效率是认识活动的量的规定性,从质与量相统一的角度来研究人的认识活动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研究。
-
关键词
认识的本质
认识效率
质量统一
-
分类号
B02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从诗性走向方法:中国传统思维的当代改造任务
被引量:4
- 6
-
-
作者
崔平
-
机构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哲学部
-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2004年第4期33-38,共6页
-
文摘
缺乏思想原创力量是中国思想传统的突出现象 ,其根本症结在于 ,泛思维一直沿袭诗性经验思维方式而没有发展出严格的思维方法。而略带民族情绪的文化相对主义观点仍在阻碍当代学术反思深入指向思维方式的自我批判。但是 ,认识活动确有不依人情的客观评价指标即认识效率。因为不同思维方式之间先天具有认识效率差别 ,所以 ,特定思维方式因牵连特定认识效率而固有优劣品质。不同的认识目的 ,逻辑地要求不同的思维方式 ,其中 ,诗性的无方法思维和逻辑性的有方法思维构成思维方式的两极。诗性经验思维方式具有经验封闭结构 ,使经验和传统这两个积极认识元素异化出反智慧的经验引力与传统引力 ,造成认识因循。相反 ,严格的思维方法本身具有对认识的逻辑塑造力量 ,推动认识自主发展。当代中国思想原创的前途就在于从诗性经验思维走向接受某种逻辑约束的方法思维。
-
关键词
智慧
认识效率
思维方式
诗性经验思维
思维方法
-
Keywords
wisdom
cognitive efficiency
thinking style
poetic thinking
thinking method
-
分类号
B014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