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和评价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佘双好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7,共4页
本文通过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和评价的实证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知晓度并不高,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却表现出较高的认同度;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度高于其... 本文通过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和评价的实证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知晓度并不高,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却表现出较高的认同度;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度高于其他理论和社会思潮,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总体上认识清晰正确,但有少数学生存在着模糊认识,大学生对社会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公平正义表现出更高度关注,而对党的领导的重要必的认为吸待于进一步提升。应加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力度,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知晓度,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与对社会思潮的批判结合起来,加强大学生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力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活动中要更好地彰显促进社会和谐和公平正义的内在价值,科学说明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认识和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的认识和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佘双好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12,共4页
本文通过大学生对高校开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认识和评价的实证调查,得出的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实施的重要性有高度认识,也有一定的兴趣和效果,对社会实践和自主开展的研修活动有效... 本文通过大学生对高校开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认识和评价的实证调查,得出的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实施的重要性有高度认识,也有一定的兴趣和效果,对社会实践和自主开展的研修活动有效性评价最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学校其他课程评价较低;大学生更愿意采取自学、直接研读原著的方式进行理论教育活动,而最不愿意通过参加培训班的方式进行理论教育活动,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的新方法高度评价,对宣传普及方法创新充满期待。应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深化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认知;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加强对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作用;创新普及方式,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认识和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识和评价的特点分析
3
作者 邢鹏飞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13,31,共3页
本文对不同大学生群体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和评价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学习阶段、年级、专业、政治面貌、出生地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知晓度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学习阶段、年级、专业、政治面貌、家庭... 本文对不同大学生群体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和评价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学习阶段、年级、专业、政治面貌、出生地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知晓度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学习阶段、年级、专业、政治面貌、家庭经济收入的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观点的认同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应依据大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认识和评价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反映性认识和评价性认识的反思 被引量:1
4
作者 辛望旦 《人文杂志》 1986年第4期21-26,共6页
在关于真理与价值问题的讨论中,有些同志认为存在着一种与事实真理不同的价值真理,并试图证明价值真理的概念是一个科学概念。凡是主张把真理划分为事实真理和价值真理的同志,都以这样一种观点作为前提,即认识可以划分为反映性认识(或... 在关于真理与价值问题的讨论中,有些同志认为存在着一种与事实真理不同的价值真理,并试图证明价值真理的概念是一个科学概念。凡是主张把真理划分为事实真理和价值真理的同志,都以这样一种观点作为前提,即认识可以划分为反映性认识(或事实认识)和评价性认识(或价值认识)。正因为如此,这些同志才不得不花颇多的精力来论证这个前提的真实性。在这方面,赖金良同志的文章《评价性认识简论》(载《人文杂志》1985年第4期,以下简称《简论》)很有代表性。细读了全文以后虽有所启发,但总觉得其立论的基本依据并不充分,因而由这种基本依据所导出的结论也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映性 评价认识 事实真理 能动的反映论 私有制 认识和评价 客观事物 价值真理 价值关系 事实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认识和评价
5
作者 胡寿鹤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4期64-68,共5页
通常所谓认识,目的只在于反映客观事物的本体,至于该事物对于我们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它是不管的。对于这种认识,我们称之为科学认识。评价或价值评价,是主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衡量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和意义的认识。对于这种认识,我们称之... 通常所谓认识,目的只在于反映客观事物的本体,至于该事物对于我们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它是不管的。对于这种认识,我们称之为科学认识。评价或价值评价,是主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衡量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和意义的认识。对于这种认识,我们称之为评价认识。评价认识和科学认识都是认识,因而有同一性;但评价认识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有它自己独有的特点,所以两者又具有不同一性。本文的目的就在于探讨两者的异同,重点在于探讨两者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认识 认识和评价 评价主体 客观事物 欲求 作用和意义 认识主体 客体 认识对象 等价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榜样对比对少年学生自我评价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聶世茂 《心理学报》 1966年第2期146-153,共8页
目 的 提高学生自觉性,严格要求他们,从做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应具备的条件出发,来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这将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学生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起一定的作用。马克思认为人是通过了解他人来了解自己的。他写道:“人在认... 目 的 提高学生自觉性,严格要求他们,从做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应具备的条件出发,来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这将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学生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起一定的作用。马克思认为人是通过了解他人来了解自己的。他写道:“人在认识自己的时候一般是拿自己跟别人比较、对比、对照,象照镜子似的仔细观看别人;”有的研究表明:少年评价自己的品质,只能在同他人对照、比较的条件下才能办到。 依据以上观点,本研究批初步探讨少年学生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评价 少年学生 政治思想教育 比较的条件 自我教育 应具备的条件 无产阶级革命 认识和评价 学习雷锋 仔细观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获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途径和载体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佘双好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5年第5期15-19,共5页
通过大学生获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途径和载体的实证调查,表明大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更关注日常生活和专业相关信息,对思想理论类信息关注度并不高,大学生获取思想理论信息途径呈现出多样化的倾向,排在前两位的是网络和书籍。浏览信... 通过大学生获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途径和载体的实证调查,表明大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更关注日常生活和专业相关信息,对思想理论类信息关注度并不高,大学生获取思想理论信息途径呈现出多样化的倾向,排在前两位的是网络和书籍。浏览信息和聊天交流是大学生中排在前两位的网上活动内容,大学生对网上的活动相对比较单向和被动,但很少浏览红色网站。大学生更倾向选择国际国内政策和专业书籍获取思想理论信息,在所有书籍中较少通过通俗理论读物获取信息。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与大学生日常生活和专业发展结合起来,充分利用间接和活动方式进行宣传普及活动;充分发挥传统途径和新型途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中的优势,采取多样化途径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充分调动大学生自主研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积极性,把个人自修、学校教育与社会影响结合起来,形成整体综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认识和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在多元阐释中重建知识叙事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卫平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1-36,共8页
今年是“五四”百年纪念.如何认识和评价“五四”,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中国建立,直至改革开放之前,主要根据毛泽东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有关论述,在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中形成了大体统一的“五四”叙事.改革... 今年是“五四”百年纪念.如何认识和评价“五四”,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中国建立,直至改革开放之前,主要根据毛泽东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有关论述,在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中形成了大体统一的“五四”叙事.改革开放以来,对于“五四”的认识和评价意见纷呈,出现了多元阐释的情形.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中重建“五四”叙事,需要辨析以下四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知识体系 多元阐释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 百年纪念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重建知识 认识和评价 新中国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以来郁达夫其人其作研究综述 被引量:2
9
作者 刘茂海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11-116,共6页
在中国文学史上,郁达夫向来就是一个复杂的、有争议的“文学现象”。从20世纪20年代初至今,评论界对郁达夫其人其作的认识和评价很不统一,可以说一直存在着矛盾和分歧。新时期以来对郁达夫进行了重新评价,具体表现为:1.个人研究论著的... 在中国文学史上,郁达夫向来就是一个复杂的、有争议的“文学现象”。从20世纪20年代初至今,评论界对郁达夫其人其作的认识和评价很不统一,可以说一直存在着矛盾和分歧。新时期以来对郁达夫进行了重新评价,具体表现为:1.个人研究论著的大量涌现;2.研究领域的拓展;3.研究方法和视角的多元化;4.研究队伍的日益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郁达夫学术研究 认识和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对待下属的逆反心理
10
作者 陈光军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逆反心理 领导者 正确对待 思想政治工作 心理定势 自我调控 认识和评价 心理问题 积极性与创造性 领导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案件调查的社会心理效应
11
作者 韩卫涛 《会计之友》 1995年第5期28-28,共1页
影响案件调查的社会心理效应TheInfluenceofSocialandPsychologicalEffectonInquiringCases文/韩卫涛笔者在实践中,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逐步认识到:调查人正确认识和评... 影响案件调查的社会心理效应TheInfluenceofSocialandPsychologicalEffectonInquiringCases文/韩卫涛笔者在实践中,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逐步认识到:调查人正确认识和评价调查涉及的人和事,对于公正客观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理 心理效应 首因效应 认识和评价 第一印象 晕轮效应 调查人员 调查结果 会计违法 社会知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际知觉的“晕轮效应”与体育教学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伟 张鹏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988年第2期55-58,共4页
现代科技的发展给体育运动提供了许多新理论、新技术,推动着体育科学研究迅速发展。随着新学科、新成果的不断涌现,社会心理学正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它在体育教学、训练和运动竞赛中的作用正引起人们的注意。所谓人际知觉的“晕轮效... 现代科技的发展给体育运动提供了许多新理论、新技术,推动着体育科学研究迅速发展。随着新学科、新成果的不断涌现,社会心理学正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它在体育教学、训练和运动竞赛中的作用正引起人们的注意。所谓人际知觉的“晕轮效应”,是指对某人的整体印象影响到对此人的具体特征的认识和评价的一种心理现象。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晕轮效应”对于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产生着极其微妙的影响。人们对于一个人最初的整体印象往往影响到人际之间的关系及工作、学习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晕轮效应” 人际知觉 体育教师 社会心理 体育课教学 人际交往 体育理论课 认识和评价 体育教学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学习心理障碍及其对策(上) 被引量:3
13
作者 肖尧望 《教育学报》 1995年第1期33-35,共3页
浅议学习心理障碍及其对策(上)肖尧望学习心理障碍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是一种无形的、可怕的力量,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如不加以解决会形成一种学习上的恶性循环。学习心理障碍影响学习,学习进程的阻滞又会成为一种诱因... 浅议学习心理障碍及其对策(上)肖尧望学习心理障碍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是一种无形的、可怕的力量,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如不加以解决会形成一种学习上的恶性循环。学习心理障碍影响学习,学习进程的阻滞又会成为一种诱因,加速新的学习心理障碍的形成,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心理障碍 心理定势 从众心理 学习方法指导 认识和评价 心理活动 思维活动 知识教学 提出问题 原生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有于我哉”是自谦之辞吗?
14
作者 汪秋明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24-25,共2页
《论语·述而》录有孔子这样一句话:“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对于“何有于我哉”,人教版初语一册教材注为“哪一样我能有呢?这是孔子自谦的话。”而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却释为“对我来说有什么(难的... 《论语·述而》录有孔子这样一句话:“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对于“何有于我哉”,人教版初语一册教材注为“哪一样我能有呢?这是孔子自谦的话。”而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却释为“对我来说有什么(难的)呀?也就是说,这三件事对我来说都不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自我评价 《古代汉语》 疑问代词 语法规律 宾语前置 朱熹 理学思想 认识和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活动的道德教育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洪发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67-69,共3页
活动是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是学生自我道德教育的真正基础;
关键词 道德教育意义 自我教育 对象性活动 自我认识 自我评价 认识和评价 儿童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逻辑范畴 意义和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晕轮”效应与体育教学 被引量:2
16
作者 曹芹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体育教师 体育教学效果 师生关系 晕轮 “第一印象” 体育课 人际交往 认识和评价 运动水平 遮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同志的教学思想
17
作者 吴定初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8-24,共7页
毛泽东同志是中国人民公认的伟大领袖。他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漫长革命生涯中,不仅在政治、经济和国防,而且在教育、科技和文卫等方面都作过长期的方向性指导。新中国诞生后近三十年间,我们的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桩桩... 毛泽东同志是中国人民公认的伟大领袖。他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漫长革命生涯中,不仅在政治、经济和国防,而且在教育、科技和文卫等方面都作过长期的方向性指导。新中国诞生后近三十年间,我们的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桩桩辉煌成就,无不依凭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体现出他的高瞻远瞩,渗透着他的心血;而所遭受的某些挫折与失误,也直接或间接池与他的某些指导思想或具体干预有关。因而,如何科学地认识和正确地评价毛泽东的教育思想,迫切需要我们全面、深入地加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同志 教学思想 湖南自修大学 《毛泽东选集》 认识和评价 以学为主 合订本 理论联系实际 毛泽东教育思想 旧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冯雪峰的《鲁迅的文学道路》——兼谈鲁迅研究的若干问题
18
作者 楚石 《河北学刊》 1981年第0期20-27,共8页
冯雪峰同志是我们党内较早采取比较正确的态度和方法,研究和评论鲁迅的一人,他在几十年的鲁迅研究史上,有多方面的贡献和作用,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不仅因为他在三十年代,与鲁迅有着不同一般的密切关系,有条件提供了许多研究和认识鲁迅的... 冯雪峰同志是我们党内较早采取比较正确的态度和方法,研究和评论鲁迅的一人,他在几十年的鲁迅研究史上,有多方面的贡献和作用,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不仅因为他在三十年代,与鲁迅有着不同一般的密切关系,有条件提供了许多研究和认识鲁迅的珍贵资料和重要情况,更主要的,他的数量虽然不大但却很有份量的研究著述,在历史上曾发生过重大影响,对今后的鲁迅研究还将给以不可忽略的启示。《鲁迅的文学道路》(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就是他这些研究著述的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研究史 冯雪峰 文学道路 认识鲁迅 鲁迅杂文 中国革命 认识和评价 若干问题 中国民族 鲁迅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