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医疗信息系统(telecare med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TMIS)极大程度地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已成为解决多样化医疗服务需求的可行方案.然而,当患者的隐私信息通过TMIS在公共网络上进行传输时容易遭受安全攻击.为保护患者的隐私,...远程医疗信息系统(telecare med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TMIS)极大程度地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已成为解决多样化医疗服务需求的可行方案.然而,当患者的隐私信息通过TMIS在公共网络上进行传输时容易遭受安全攻击.为保护患者的隐私,研究人员针对TMIS设计了大量的认证密钥交换协议,但已有协议大多存在无法抵抗离线字典攻击、用户冒充攻击、智能卡丢失攻击等安全隐患.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个基于椭圆曲线的认证密钥交换协议(TMIS-AKE),利用身份加密和随机化传输消息的方法实现用户的匿名性和不可追踪性.最后,通过安全性证明及性能分析,验证了TMIS-AKE协议在安全性和效率方面的优越性.展开更多
车联网系统中,车辆行驶过程需与其他车辆通信以实现信息交换,要求必须具备高安全、低延迟、用户匿名性等安全特性.认证与密钥交换协议以密码算法为基础旨在完成会话密钥协商,用于通信双方后续信息交换,是保证车联网通信安全的重要手段....车联网系统中,车辆行驶过程需与其他车辆通信以实现信息交换,要求必须具备高安全、低延迟、用户匿名性等安全特性.认证与密钥交换协议以密码算法为基础旨在完成会话密钥协商,用于通信双方后续信息交换,是保证车联网通信安全的重要手段.现有协议注册阶段需在线下安全信道中进行,与实际不符,且认证阶段多基于第三方并需多轮信息交互,增加了过程复杂度.因此设计了一种基于公共信道的V2V(vehicle to vehicle)协议,协议交互过程不需依赖第三方,仅需进行2轮信息交换,同时添加快速登录阶段以解决网络突然中断造成的信息交换延迟问题,理论分析与形式化验证结果表明协议满足认证性与保密性等安全性质.展开更多
提出一种满足强安全要求且安全归约紧致的认证密钥交换协议,协议安全性可归约到标准的大整数分解假设.协议的实现基于带符号二次剩余群,且协议的安全性可归约到SDH假设.由于带符号二次剩余群上存在从SDH假设到大整数分解假设的归约,因...提出一种满足强安全要求且安全归约紧致的认证密钥交换协议,协议安全性可归约到标准的大整数分解假设.协议的实现基于带符号二次剩余群,且协议的安全性可归约到SDH假设.由于带符号二次剩余群上存在从SDH假设到大整数分解假设的归约,因此该协议的安全性可最终归约到标准的大整数分解假设.其次,协议的安全性分析基于PACK模型.该模型允许攻击者同时发起Session State Reveal与Ephemeral Key Reveal,刻画了能力更为强大的攻击者.分析、证明显示该协议能够满足PACK模型的安全需求,因此,该协议体现出更好的安全性.此外,该协议的安全性证明满足紧致性,即无需使用分叉引理.与相关协议对比显示,该协议达到了相当的高效性,提供紧致的安全证明,而协议安全分析所基于的假设更弱,安全分析使用的模型更强,因而该协议在效率与安全性上达到了更好的平衡.展开更多
文摘远程医疗信息系统(telecare med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TMIS)极大程度地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已成为解决多样化医疗服务需求的可行方案.然而,当患者的隐私信息通过TMIS在公共网络上进行传输时容易遭受安全攻击.为保护患者的隐私,研究人员针对TMIS设计了大量的认证密钥交换协议,但已有协议大多存在无法抵抗离线字典攻击、用户冒充攻击、智能卡丢失攻击等安全隐患.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个基于椭圆曲线的认证密钥交换协议(TMIS-AKE),利用身份加密和随机化传输消息的方法实现用户的匿名性和不可追踪性.最后,通过安全性证明及性能分析,验证了TMIS-AKE协议在安全性和效率方面的优越性.
文摘车联网系统中,车辆行驶过程需与其他车辆通信以实现信息交换,要求必须具备高安全、低延迟、用户匿名性等安全特性.认证与密钥交换协议以密码算法为基础旨在完成会话密钥协商,用于通信双方后续信息交换,是保证车联网通信安全的重要手段.现有协议注册阶段需在线下安全信道中进行,与实际不符,且认证阶段多基于第三方并需多轮信息交互,增加了过程复杂度.因此设计了一种基于公共信道的V2V(vehicle to vehicle)协议,协议交互过程不需依赖第三方,仅需进行2轮信息交换,同时添加快速登录阶段以解决网络突然中断造成的信息交换延迟问题,理论分析与形式化验证结果表明协议满足认证性与保密性等安全性质.
文摘提出一种满足强安全要求且安全归约紧致的认证密钥交换协议,协议安全性可归约到标准的大整数分解假设.协议的实现基于带符号二次剩余群,且协议的安全性可归约到SDH假设.由于带符号二次剩余群上存在从SDH假设到大整数分解假设的归约,因此该协议的安全性可最终归约到标准的大整数分解假设.其次,协议的安全性分析基于PACK模型.该模型允许攻击者同时发起Session State Reveal与Ephemeral Key Reveal,刻画了能力更为强大的攻击者.分析、证明显示该协议能够满足PACK模型的安全需求,因此,该协议体现出更好的安全性.此外,该协议的安全性证明满足紧致性,即无需使用分叉引理.与相关协议对比显示,该协议达到了相当的高效性,提供紧致的安全证明,而协议安全分析所基于的假设更弱,安全分析使用的模型更强,因而该协议在效率与安全性上达到了更好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