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罪协商机制中的法官职权——基于C市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实践的考察 被引量:19
1
作者 卢乐云 曾亚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22-230,共9页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检察官与被追诉人进行量刑协商,法官则对协商合意进行实质审查与裁判确认。试点过程中,法官表现出对新角色的不适应性,在职权行使上存在司法审查重事实基础轻自愿性审查、司法审查与协商自由权的界限不清、协商失败...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检察官与被追诉人进行量刑协商,法官则对协商合意进行实质审查与裁判确认。试点过程中,法官表现出对新角色的不适应性,在职权行使上存在司法审查重事实基础轻自愿性审查、司法审查与协商自由权的界限不清、协商失败与司法审判衔接不到位等问题。认罪协商与传统诉讼构造的内在冲突、法官的职权惯性以及操作规程的模糊与缺漏是法官职权运行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为完善法官职权配置,促进法官职权良好运行,应当更新法官理念,明晰审判职权界限,为法官职权的行使提供具体的操作规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 认罪协商 法官职权 司法审查 不适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认罪协商制度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谭世贵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5-14,共10页
台湾地区的认罪协商制度有别于西方国家的"辩诉交易",它独具特色,在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在中国当下,建立认罪协商制度不仅必要,而且可行。中国未来的认罪协商制度,应当在认罪协商的适用范围、认罪协商的内容、认罪协商的... 台湾地区的认罪协商制度有别于西方国家的"辩诉交易",它独具特色,在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在中国当下,建立认罪协商制度不仅必要,而且可行。中国未来的认罪协商制度,应当在认罪协商的适用范围、认罪协商的内容、认罪协商的主体、认罪协商的程序、认罪协商的救济措施等方面作出科学、合理的构建,并建立起认罪协商制度的保障与监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协商 量刑协商 诉讼效率 制度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认罪协商程序及其对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启示 被引量:8
3
作者 胡婧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8-154,共7页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从宽一面的体现。该制度虽已开始试点,但却存在不可避免的困境:认罪认罚从宽的案件适用范围没有明确;被追诉人认罪的自愿性、真实性没有落实;被追诉人的辩护权利不能得到充分保障;...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从宽一面的体现。该制度虽已开始试点,但却存在不可避免的困境:认罪认罚从宽的案件适用范围没有明确;被追诉人认罪的自愿性、真实性没有落实;被追诉人的辩护权利不能得到充分保障;如何将该制度体系化也未明确。而美国的认罪协商程序一直以来都以提高诉讼效率、节约诉讼资源著称,在保障被告人权利、彰显被告人程序主体地位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也在美国刑事诉讼中广为适用。该程序及其中的协商实践为我国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提供了富有启示的范本,值得学习借鉴。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应在适当借鉴美国认罪协商的基础上,从以下方面着手:在适用普通程序审判的案件中适当引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将从宽幅度限定在法定量刑幅度内;控辩双方达成的认罪协商协议必须经过法官严格审查;赋予被追诉人有效辩护权及程序选择权;厘清认罪认罚从宽与现行审判程序的关系,对其明确定位,出台更多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 美国认罪协商程序 权利保障 诉讼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当程序视野下的认罪协商与权利救济——以美国弗莱伊案、库珀案为例的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徐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1期41-50,共10页
在弗莱伊案与库珀案中,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从正当程序的立场,完整阐释了如何将无效辩护制度运用到答辩协商过程中。答辩协商是美国刑事司法的关键程序,被告人在答辩协商阶段应当获得律师的有效帮助,后期的公正审判亦无法治愈答辩协商过程... 在弗莱伊案与库珀案中,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从正当程序的立场,完整阐释了如何将无效辩护制度运用到答辩协商过程中。答辩协商是美国刑事司法的关键程序,被告人在答辩协商阶段应当获得律师的有效帮助,后期的公正审判亦无法治愈答辩协商过程中的程序性缺陷。认定无效辩护后,联邦最高法院决定将案件倒回到答辩协商阶段。正当程序视野下构建我国的认罪协商程序,应当重视该程序本身的独立性和相关当事人的参与性,尤其要强调律师在认罪协商中的有效参与。应书面记录律师在认罪协商中提供帮助的情况,保障认罪认罚的被告人上诉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当程序 答辩协商 认罪协商 律师 无效辩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认罪认罚从宽协商的有效模式 被引量:18
5
作者 孙道萃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4-168,共15页
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控辩围绕量刑从宽展开协商最为核心,宣示了有中国特色的认罪认罚从宽协商制度之确立。当前,检察机关绝对主导(家长)模式、检察机关听取意见(确认核准)模式、诉讼合作模式、交涉性模式、放弃审判(确认式庭审)模式... 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控辩围绕量刑从宽展开协商最为核心,宣示了有中国特色的认罪认罚从宽协商制度之确立。当前,检察机关绝对主导(家长)模式、检察机关听取意见(确认核准)模式、诉讼合作模式、交涉性模式、放弃审判(确认式庭审)模式、权利模式之论争,既反映理论上的共识不足、实际效果欠佳等结构性缺陷,也显示推动有效协商模式之整体进阶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应当设置一套严格的有效协商指标,遵循诉讼合作等理念,形塑有中国特色的认罪认罚从宽协商机制。检察机关在认罪认罚案件中的主导地位与控辩协商之间的共存是首要问题,应当从诉讼结构的优化与转型上予以完善。为了强化量刑协商的操作性,应当建构独立的诉讼程序与之配套,夯实有效协商的程序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协商机制 有效模式 检察机关主导地位 独立协商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解读与完善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岑岑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5-71,共7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和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两大改革主张。从外在表现形式上看,两者似乎存在冲突,但是仔细分析后可知,两者在追求公正的内在价值上是一致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从制度上保障...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和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两大改革主张。从外在表现形式上看,两者似乎存在冲突,但是仔细分析后可知,两者在追求公正的内在价值上是一致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从制度上保障了"以审判为中心"改革的可行性,而审判中心主义又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存在的正当性基础。在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认罪认罚协商制度、律师辩护制度、法院审查对象和过程尤其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判中心主义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认罪协商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化审理程序的意蕴与重构:基于认罪认罚从宽的应然向度 被引量:5
7
作者 步洋洋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6-75,共10页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已被确定为刑事司法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程序"从宽"的一种体现,简化审理程序如何在此宏观制度下保障被告人的基本诉讼权利,实现公正、效率,以及第三种社会价值——和谐的动态平衡,就构成该程序本身存在...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已被确定为刑事司法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程序"从宽"的一种体现,简化审理程序如何在此宏观制度下保障被告人的基本诉讼权利,实现公正、效率,以及第三种社会价值——和谐的动态平衡,就构成该程序本身存在的正当性与运作顺畅性的基本前提,成为当前刑事简化审理程序需要迫切关注和解决的核心议题。立足于简化审理程序的意蕴以及同认罪认罚从宽应然联系,基本刑事立法应当通过确立庭前认罪协商制度、明确简化审理的庭审重点、强化庭审之上以律师帮助为核心的相关制度保障等立法方式,在总体上妥善处理好简化审理程序庭外和庭审的基本关系,用以保证现代刑事司法之外在价值、内在价值以及经济效益价值于简化审理程序体系下的内在统一,进而实现简化审理程序的体系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化审理程序 意蕴 庭前认罪协商制度 认罪审查 证明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简易程序的多元化建构 被引量:7
8
作者 谭世贵 徐黎君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11-18,共8页
刑事简易程序的本质特征是审判方式的简化。域外刑事简易程序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即简易程序的设计并不局限于单一形式。针对我国简易程序中存在的问题,应当改变简易程序单一的现状,构建多元化的刑事简易程序,具体为重构简易程序,增设... 刑事简易程序的本质特征是审判方式的简化。域外刑事简易程序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即简易程序的设计并不局限于单一形式。针对我国简易程序中存在的问题,应当改变简易程序单一的现状,构建多元化的刑事简易程序,具体为重构简易程序,增设处罚令程序、被告人认罪径行判决程序、刑事和解程序和认罪协商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易程序 处罚令 认罪径行判决 刑事和解 认罪协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融合与借鉴——以《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为视角 被引量:1
9
作者 苏敏华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5-160,F0003,共7页
国际刑事法院审判的案件本身特别复杂,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国际、国内政治局势的影响,这要求《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在融合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诉讼程序的基础上适当创新。该规约调和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诉讼程序的诸多矛盾和冲突,创... 国际刑事法院审判的案件本身特别复杂,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国际、国内政治局势的影响,这要求《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在融合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诉讼程序的基础上适当创新。该规约调和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诉讼程序的诸多矛盾和冲突,创造了一套符合公正审判国际标准、契合国际刑事诉讼特点的基本法律规定,这既是国际刑事诉讼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各缔约国充分协商、妥协的结果。该规约在制定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开放、包容的态度,值得我国在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中参考。在认罪认罚从宽的具体制度设计上,该规约有关认罪协商程序的相关规定可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马规约 当事人主义 职权主义 融合 认罪协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10
作者 郭志远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8-108,共1页
[主持人语]近年来,我国司法实践中不断曝光的刑事冤错案严重影响了司法的公信力。公正审判,准确认定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切实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是树立司法公信力的关键。而要做到这些,重要的是正确认识与科学理顺侦查、公诉与审... [主持人语]近年来,我国司法实践中不断曝光的刑事冤错案严重影响了司法的公信力。公正审判,准确认定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切实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是树立司法公信力的关键。而要做到这些,重要的是正确认识与科学理顺侦查、公诉与审判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公信力 刑事诉讼活动 制度改革 证据材料 分工负责 诉讼权利 司法实践 认罪协商 程序设置 诉讼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海刑事诉讼制度比较研究——以陈水扁案为切入点
11
作者 缪伟君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9-84,共6页
陈水扁家族弊案的侦办、审理过程,折射出台湾地区刑事诉讼有别于大陆刑事诉讼的种种全新理念和制度。为加强两岸间交流和保护人权,我们可以借鉴台湾地区在立案制度、检察制度、司法审查制度、认罪协商制度等方面改革的成功经验,逐步完... 陈水扁家族弊案的侦办、审理过程,折射出台湾地区刑事诉讼有别于大陆刑事诉讼的种种全新理念和制度。为加强两岸间交流和保护人权,我们可以借鉴台湾地区在立案制度、检察制度、司法审查制度、认罪协商制度等方面改革的成功经验,逐步完善现行的刑事诉讼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水扁 台湾立案制度 检察制度 司法审查 认罪协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