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人际关系看人格——认知-情感系统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17
1
作者 杨慧芳 郭永玉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17,共5页
人格的认知—情感系统理论(cognitive-affective system theory of personality,简称CAPS)被视为是与大五人格理论齐名的一种人格理论。该文拟从个体外部的人际关系层面来阐述该理论,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然后,又从CAPS与其它人际关系... 人格的认知—情感系统理论(cognitive-affective system theory of personality,简称CAPS)被视为是与大五人格理论齐名的一种人格理论。该文拟从个体外部的人际关系层面来阐述该理论,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然后,又从CAPS与其它人际关系理论的契合说明该理论是一种整合性的人格理论。最后,指出了CAPS的优点和局限性,并由此对人格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的认知-情感系统理论(CAPS) 人际关系 二人群体 情境中的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人格理论在运动心理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黄志剑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5-47,50,共4页
探讨以认知-情感系统理论为代表的动态人格理论在运动心理学研究领域内的适用性和应用前景。结果表明,正是因为认知-情感系统理论对于个体在不同情境下的认知、情感及行为表现在"跨情境差异的规律性"这一现象的有力解释,预示... 探讨以认知-情感系统理论为代表的动态人格理论在运动心理学研究领域内的适用性和应用前景。结果表明,正是因为认知-情感系统理论对于个体在不同情境下的认知、情感及行为表现在"跨情境差异的规律性"这一现象的有力解释,预示着这一新的人格理论在优秀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研究及运动员心理选材和心理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人格 体操 心理选材 人格理论 认知-情感系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底线心智对员工知识破坏行为的影响机制
3
作者 谭春平 闫伊娜 张羽琦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9-139,共11页
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使得员工的知识破坏问题日趋明显,严重损害组织可持续发展。以两阶段配对的772份问卷为样本,基于认知-情感系统理论,从员工认知和情感两条路径探究领导底线心智对员工知识破坏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领导底线心智... 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使得员工的知识破坏问题日趋明显,严重损害组织可持续发展。以两阶段配对的772份问卷为样本,基于认知-情感系统理论,从员工认知和情感两条路径探究领导底线心智对员工知识破坏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领导底线心智通过违反规范可接受感知与职场焦虑引发员工知识破坏行为,相较于情感路径(职场焦虑),认知路径(违反规范可接受感知)的影响更显著;高水平合作氛围不仅会弱化领导底线心智对违反规范可接受感知和职场焦虑的影响,而且会削弱领导底线心智通过二者对员工知识破坏行为的传导作用。研究结论对保护员工与组织免受知识破坏侵害具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破坏行为 知识隐藏 领导底线心智 认知-情感系统理论 领导者心智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人机协作与员工工作意义感重塑 被引量:7
4
作者 杜辉 毛基业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27,共1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当前数字化转型与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为当企业提升员工工作意义感提供了新的情境。本文基于认知-情感系统理论,分析个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当前数字化转型与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为当企业提升员工工作意义感提供了新的情境。本文基于认知-情感系统理论,分析个体在人机协作中的“情境-认知-情感链”,研究发现:在人机协作的不同阶段员工的工作意义感可分成三种模式,即初级阶段的数字化情境-工作体验感-工作意义感、深入阶段的工作场景智能化-工作认同感-工作意义感、共生阶段的数据交互重构-工作成就感-工作意义感。本研究丰富了认知-情感系统理论的内涵,拓展了企业推进数字化、促进员工适应人机协作的复杂工作场景、提高工作意义感的路径。基于此,企业应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注重组织关怀、从场景到系统整体实施数字化、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和提升员工工作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人工智能 人机协作 工作意义感 认知-情感系统理论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格心理学的未来:等待“大一” 被引量:9
5
作者 罗珊红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1998年第4期21-24,共4页
本文对当前人格心理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从中发现其发展趋势是需要“大一”———一个大理论来指导人格研究,然后以“大五”模型和“认知-情感系统理论”为例深入分析了“大一”的可取性、可能性和可行性。最后对人格心理学的未... 本文对当前人格心理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从中发现其发展趋势是需要“大一”———一个大理论来指导人格研究,然后以“大五”模型和“认知-情感系统理论”为例深入分析了“大一”的可取性、可能性和可行性。最后对人格心理学的未来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心理学 “大五”模型 特质研究 认知-情感系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