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与化学教学的深度融合:从“研究案例”到“认知模型”——TQVC概念认知模型的建构
被引量:
53
1
作者
王立新
钱扬义
+2 位作者
苏华虹
陈博殷
梁宏宇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4-112,共9页
手持技术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产生的先进教育认知工具,集数据采集与分析于一体,具有定量化与可视化特点,可帮助学生克服抽象化学知识学习中的认知难点。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与化学教学的融合始于宏观层面的"研究案例"开发,并逐...
手持技术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产生的先进教育认知工具,集数据采集与分析于一体,具有定量化与可视化特点,可帮助学生克服抽象化学知识学习中的认知难点。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与化学教学的融合始于宏观层面的"研究案例"开发,并逐渐深入至微观层面的"认知模型"建构。为丰富手持技术在认知心理层面的研究内容,根据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首次提出基于手持技术的TQVC概念认知模型,即转化(Transformation)-量化感知(Quantitative Perception)-视觉感知(Visual Perception)-比较(Compare)概念认知模型,并以高中微观化学概念"分子间作用力"为例,阐明该模型如何应用于教学实践,通过对学生和教师的调查研究,进一步验证模型的实际应用效果。研究发现,TQVC概念认知模型,将有助于教育工作者从心理学角度认识学生在手持技术环境下进行概念学习的认知规律,进而在化学教育实践中科学有效地开展基于手持技术的信息化概念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持技术
化学教学
认知-建构主义
概念
认知
模型
分子间作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与化学教学的深度融合:从“研究案例”到“认知模型”——TQVC概念认知模型的建构
被引量:
53
1
作者
王立新
钱扬义
苏华虹
陈博殷
梁宏宇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
佛山市第一中学
广州市第七中学
出处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4-112,共9页
基金
广东省质量工程项目"化学教学论数字化化学实验精品资源共享课"(项目编号:C1085052)的研究成果
文摘
手持技术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产生的先进教育认知工具,集数据采集与分析于一体,具有定量化与可视化特点,可帮助学生克服抽象化学知识学习中的认知难点。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与化学教学的融合始于宏观层面的"研究案例"开发,并逐渐深入至微观层面的"认知模型"建构。为丰富手持技术在认知心理层面的研究内容,根据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首次提出基于手持技术的TQVC概念认知模型,即转化(Transformation)-量化感知(Quantitative Perception)-视觉感知(Visual Perception)-比较(Compare)概念认知模型,并以高中微观化学概念"分子间作用力"为例,阐明该模型如何应用于教学实践,通过对学生和教师的调查研究,进一步验证模型的实际应用效果。研究发现,TQVC概念认知模型,将有助于教育工作者从心理学角度认识学生在手持技术环境下进行概念学习的认知规律,进而在化学教育实践中科学有效地开展基于手持技术的信息化概念教学。
关键词
手持技术
化学教学
认知-建构主义
概念
认知
模型
分子间作用力
Keywords
Handheld Technology
Chemistry Teaching
Cognitive
-
Construcfivism
Conceptual Cognitive Model
Inter
-
molecular Force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与化学教学的深度融合:从“研究案例”到“认知模型”——TQVC概念认知模型的建构
王立新
钱扬义
苏华虹
陈博殷
梁宏宇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